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幻文学的美学表达、思想探索与现实图景--访谈雨果奖得主刘慈欣
1
作者 李浩 刘慈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幻创作,亲身参与、见证了中国科幻文学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对科幻文学的理解和思考对于中国当代科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次访谈主要围绕科幻文学与科... 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幻创作,亲身参与、见证了中国科幻文学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对科幻文学的理解和思考对于中国当代科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次访谈主要围绕科幻文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幻文学的历史传统,中国科幻小说的美学表达、人文关怀、读者接受、产业发展,以及科幻文学研究的有效性等问题展开,目的在于借由刘慈欣对科幻的思考,帮助科幻创作者和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科幻文学这一文类,从而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科幻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文学 科学技术 科幻美学 科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时代十字路口的中国科幻写作——对话陈楸帆
2
作者 陈韬 陈楸帆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0,共7页
一、在AI时代思考科幻写作陈韬:我认真读了您和李开复博士合著的《AI未来进行式》①,这是您近年来影响力比较大的一部书。我感觉不仅是书里的科幻故事很吸引人,整本书的写作形式也别出心裁,每一章的构成都是一个科幻故事加上相应的技术... 一、在AI时代思考科幻写作陈韬:我认真读了您和李开复博士合著的《AI未来进行式》①,这是您近年来影响力比较大的一部书。我感觉不仅是书里的科幻故事很吸引人,整本书的写作形式也别出心裁,每一章的构成都是一个科幻故事加上相应的技术解读。为什么会采用这样一种写作形式?具体的写作过程是怎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形式 科幻写作 陈楸帆 技术解读 AI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