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现状探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何弘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32-134,共3页
中国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不仅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网络文学逐步显示出商业价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当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在调整中优化,向主流...
中国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不仅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网络文学逐步显示出商业价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当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在调整中优化,向主流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警惕网络文学中存在的"三俗"问题,建立健全网络文学评价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湘军”的命名及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8-164,共7页
从当代文学批评谱系的角度说,文坛地方军的涌现,最初源于"湘军"的崛起及其命名。从"湘军"到文学"湘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湖南作家群因接连斩获全国文学大奖而获别称闻名,而此后"陕军"东征、...
从当代文学批评谱系的角度说,文坛地方军的涌现,最初源于"湘军"的崛起及其命名。从"湘军"到文学"湘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湖南作家群因接连斩获全国文学大奖而获别称闻名,而此后"陕军"东征、文学"豫军"等文坛造"军"运动的兴起,一方面是受文学"湘军"命名的启示,另一方面也是各地方作协极力凸显政绩的结果。在文坛地方军自我本质化、历史化的进程中,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注脚,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学的相互阐释,汇集成中国当代批评的"文化研究"潮,并与西来的"文化研究"合流,由此构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多维复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湘军
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
当代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经验与中国小说的忠实传承者——以《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为例重读周立波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44-51,共8页
既非开风气之先也不算后来居上的周立波,其文学史地位始终略显尴尬和孤独。重读周立波需尽可能的再历史化,更需将其放置在中国人经验意义的表达框架中来考察。就中国经验和中国小说的有效结合和完成度而言,周立波即使称不上是最杰出的,...
既非开风气之先也不算后来居上的周立波,其文学史地位始终略显尴尬和孤独。重读周立波需尽可能的再历史化,更需将其放置在中国人经验意义的表达框架中来考察。就中国经验和中国小说的有效结合和完成度而言,周立波即使称不上是最杰出的,也是中国经验与中国小说忠实承传者中极具个性的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立波
《暴风骤雨》
《山乡巨变》
中国经验
中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个体命运展现农村变革的时代画卷——评李天岑长篇小说《三山凹》
4
作者
何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55-161,共7页
李天岑是南阳作家群的重要成员,其创作坚持"讲故事"的传统和"写人"的传统,追求情节生动、人物鲜活,突显作品劝善惩恶的劝诫意义,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三山凹》以三个发小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个体命运的变迁反映...
李天岑是南阳作家群的重要成员,其创作坚持"讲故事"的传统和"写人"的传统,追求情节生动、人物鲜活,突显作品劝善惩恶的劝诫意义,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三山凹》以三个发小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个体命运的变迁反映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村的变革,是改革开放史和乡村振兴历程的文学写照。作品以丰沛的细节塑造人物,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亲情爱情、伦理道德,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巨变,是催人奋发向上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天岑
《三山凹》
乡村振兴
人物塑造
劝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现状探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何弘
机构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32-134,共3页
文摘
中国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不仅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网络文学逐步显示出商业价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当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在调整中优化,向主流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警惕网络文学中存在的"三俗"问题,建立健全网络文学评价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发展现状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湘军”的命名及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伟
机构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8-164,共7页
文摘
从当代文学批评谱系的角度说,文坛地方军的涌现,最初源于"湘军"的崛起及其命名。从"湘军"到文学"湘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湖南作家群因接连斩获全国文学大奖而获别称闻名,而此后"陕军"东征、文学"豫军"等文坛造"军"运动的兴起,一方面是受文学"湘军"命名的启示,另一方面也是各地方作协极力凸显政绩的结果。在文坛地方军自我本质化、历史化的进程中,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注脚,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学的相互阐释,汇集成中国当代批评的"文化研究"潮,并与西来的"文化研究"合流,由此构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多维复杂面貌。
关键词
文学湘军
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
当代批评
Keywords
Xiang Army of Literature
Cultural studies
Regional culture
Contemporary criticism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经验与中国小说的忠实传承者——以《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为例重读周立波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伟
机构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44-51,共8页
文摘
既非开风气之先也不算后来居上的周立波,其文学史地位始终略显尴尬和孤独。重读周立波需尽可能的再历史化,更需将其放置在中国人经验意义的表达框架中来考察。就中国经验和中国小说的有效结合和完成度而言,周立波即使称不上是最杰出的,也是中国经验与中国小说忠实承传者中极具个性的一位。
关键词
周立波
《暴风骤雨》
《山乡巨变》
中国经验
中国小说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个体命运展现农村变革的时代画卷——评李天岑长篇小说《三山凹》
4
作者
何弘
机构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55-161,共7页
文摘
李天岑是南阳作家群的重要成员,其创作坚持"讲故事"的传统和"写人"的传统,追求情节生动、人物鲜活,突显作品劝善惩恶的劝诫意义,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三山凹》以三个发小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个体命运的变迁反映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村的变革,是改革开放史和乡村振兴历程的文学写照。作品以丰沛的细节塑造人物,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亲情爱情、伦理道德,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巨变,是催人奋发向上之作。
关键词
李天岑
《三山凹》
乡村振兴
人物塑造
劝诫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现状探析
何弘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学“湘军”的命名及意义
唐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经验与中国小说的忠实传承者——以《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为例重读周立波
唐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以个体命运展现农村变革的时代画卷——评李天岑长篇小说《三山凹》
何弘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