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小夫作品《吟》对舍费尔音乐理念的回应
1
作者 乔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7,M0003,共12页
张小夫作为最早一批接触学习并向国内引进西方电子音乐技术的中国作曲家,其在创作上深受“舍费尔音乐理念”的影响。他在《新媒体艺术论》中总结出舍费尔理念带来的四点启示:一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理念;二是确立了一条基本的技术路线... 张小夫作为最早一批接触学习并向国内引进西方电子音乐技术的中国作曲家,其在创作上深受“舍费尔音乐理念”的影响。他在《新媒体艺术论》中总结出舍费尔理念带来的四点启示:一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理念;二是确立了一条基本的技术路线;三是开掘出了一片无穷的声音源泉;四是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表现空间。目前学界针对“后舍费尔时代”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西方电子音乐作曲家,对于将中国作曲家放置在舍费尔语境下来检视的探讨尚属空白。文章以张小夫的第一部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吟》为例,探讨“舍费尔音乐理念”对张小夫音乐创作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并揭示张小夫又如何在表达“中国性”过程中逐渐远离、拓展舍费尔的审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费尔音乐理念 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 还原聆听 东方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配乐看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
2
作者 黄健君 王榕萧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本文从传播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对电影配乐设计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配乐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其成为电影创作整体艺术构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凸显电影作... 本文从传播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对电影配乐设计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配乐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其成为电影创作整体艺术构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凸显电影作品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电影作品也可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实现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传播载体的文化传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配乐 文化符号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高文化活性传播”实践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曾田力 张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自2003年起,我和我的学生们开始了以古琴为核心的寻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路程。从第一步开始,我们触碰到的就不是单纯的传统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精神,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文化面前,以几乎全盘西化的逻... 自2003年起,我和我的学生们开始了以古琴为核心的寻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路程。从第一步开始,我们触碰到的就不是单纯的传统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精神,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文化面前,以几乎全盘西化的逻辑思维、运用科技理性量化分析的方式很难通达其中。于是,一个关于"高文化活性传播模式"的探索开始了。所谓的"高文化活性传播"有三个层次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文化精神 传播模式 活性 实践 传统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音乐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录、制作与创作:录音艺术演进的技术动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俞锫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圆筒留声机开启了录音技术的发展。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录音技术经历了机械刻录、编辑制作和数字创作三个发展阶段,并成为推动录音艺术演进的重要原因。在技术发展的机械刻录时期,刻录是录音艺术的主要方式,有限的... 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圆筒留声机开启了录音技术的发展。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录音技术经历了机械刻录、编辑制作和数字创作三个发展阶段,并成为推动录音艺术演进的重要原因。在技术发展的机械刻录时期,刻录是录音艺术的主要方式,有限的创作空间孕育了录音艺术的萌芽;到了技术发展的编辑制作时期,制作成为录音艺术的主导理念,在对"音乐时空"的重构中录音艺术开始发展;而到技术发展的数字创作时期,创作逐渐成为录音艺术的核心思想,从音乐的构成要素到音乐的情感结构,录音艺术用传统乐器和电子声音构筑起音乐艺术的新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音技术 录音艺术 技术动力 机械刻录 数字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产业对外贸易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3
5
作者 佟雪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3,共6页
我国近年音乐产业对外贸易,无论是录音录像制品还是音乐电子出版物都存在严重逆差,在国际音乐市场上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市场条件仍不完善,数字音乐盗版泛滥,在线音乐销售额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我国的数字... 我国近年音乐产业对外贸易,无论是录音录像制品还是音乐电子出版物都存在严重逆差,在国际音乐市场上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市场条件仍不完善,数字音乐盗版泛滥,在线音乐销售额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我国的数字音乐市场潜在用户群庞大,由于宽带的高速普及、与世界同步的移动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中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国音乐产业必须打通版权保护的瓶颈,实现在线与非在线的融合,实现各链条之间互相衔接,中国的音乐产业对外贸易才能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音乐产业 版权 数字音乐 无线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丰艳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42,共3页
行业组织对维护经济生态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通过美、日、中三国音乐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我国音乐行业组织的运营机制存在较多问题,未能体现出应有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亟需切实有效的解决思路和对策,真正推动媒体融合背... 行业组织对维护经济生态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通过美、日、中三国音乐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我国音乐行业组织的运营机制存在较多问题,未能体现出应有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亟需切实有效的解决思路和对策,真正推动媒体融合背景下音乐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管理组织 业绩分析 行业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中国音乐产业链的渗透与革新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铉 雷沁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音乐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每一次科技的变革都改变着音乐的形态和存在方式。中国音乐产业近年来的稳健增长,成为拉动中国泛娱乐消费经济的重要力量,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音乐产业的音乐创作模式、流媒体数字音乐传播、音乐教育培训,以... 音乐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每一次科技的变革都改变着音乐的形态和存在方式。中国音乐产业近年来的稳健增长,成为拉动中国泛娱乐消费经济的重要力量,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音乐产业的音乐创作模式、流媒体数字音乐传播、音乐教育培训,以及音响设备及乐器制造等音乐科技装备的升级都带来巨大的革新,人工智能已渗透到音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音乐产业 音乐科技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剧全球传播的价值认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褚苑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127,共5页
基于西方音乐剧在创作及传播上成功的文化根源,比较研究了美国、欧洲及中国的文化差异,提出了音乐剧核心价值的含义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认为从共同价值的角度出发寻求中国音乐剧进行全球传播的普适共通点,方能最终实现自身价值... 基于西方音乐剧在创作及传播上成功的文化根源,比较研究了美国、欧洲及中国的文化差异,提出了音乐剧核心价值的含义以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认为从共同价值的角度出发寻求中国音乐剧进行全球传播的普适共通点,方能最终实现自身价值认同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 跨文化 价值认同 普适性 共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社会学视域下音乐传播学科理论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志安 任贝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8,共3页
回溯音乐传播的学科理论孕育、发展历史,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分别从音乐学、传播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学科视角,对音乐传播实践活动及其学科理论进行了多维度的交流、探讨和理性思考。其中,音乐社会学对音乐传播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构建... 回溯音乐传播的学科理论孕育、发展历史,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分别从音乐学、传播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学科视角,对音乐传播实践活动及其学科理论进行了多维度的交流、探讨和理性思考。其中,音乐社会学对音乐传播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构建产生了尤为深刻的影响。音乐传播作为社会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传播主体的社会性和多重社会环境因素对传播活动产生的重大影响,决定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而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在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深度契合与关联,也使得音乐传播的学科理论构建离不开音乐社会学的理论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 音乐传播学 学科理论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音乐唱作:青年的乐缘互动、内容生产与情感调适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珮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4,77,共9页
数字音乐是年轻人娱乐休闲、文化消费和媒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短音乐唱作+社交”的传播模式已成为当代青年参与数字音乐文化传播的新样态。本文采用虚拟民族志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网络田野研究,认为视听传播促进了... 数字音乐是年轻人娱乐休闲、文化消费和媒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短音乐唱作+社交”的传播模式已成为当代青年参与数字音乐文化传播的新样态。本文采用虚拟民族志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网络田野研究,认为视听传播促进了青年音乐消费方式的升级,“泛创作”的参与式体验满足了当代青年的消费诉求和审美趣味,技术赋能的音乐传播范式是青年短音乐创作的内容生产逻辑。短音乐唱作文化反映了艺术生产方式的变革,作为一种审美调动机制进入青年的日常生活空间,青年应在与时代的互动中提高审美自觉,使短音乐唱作成为主流视听文化传播的优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音乐唱作 青年 乐缘互动 内容生产 情感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民族音乐育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民族音乐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广博多样的形态样貌和深厚的文化精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视域,民族音乐具有塑造中华文化特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育人功能。民族音乐育人实践... 民族音乐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广博多样的形态样貌和深厚的文化精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视域,民族音乐具有塑造中华文化特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育人功能。民族音乐育人实践能够影响人的主体人格,提升其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民族音乐育人系统通过多维度主体的互动与对话构建,体现出多元化审美主体的发展与追求,表现出多层次感性体验的特征。民族音乐育人实践宏观上是关乎教育强国、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微观上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主体意识与审美经验优化整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民族音乐 音乐育人 音乐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动力·仪式建构·情感流动:民族音乐剧的认同生产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3,共8页
民族音乐剧是近年来新兴的文艺演出形式,其认同生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情感主动为核心的传播动力,二是以互动仪式为建构的社会传播机制,三是以情感流动为行为的具体创作做法。其中,情感能量是认同生产过程的核心要素,只有吸... 民族音乐剧是近年来新兴的文艺演出形式,其认同生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情感主动为核心的传播动力,二是以互动仪式为建构的社会传播机制,三是以情感流动为行为的具体创作做法。其中,情感能量是认同生产过程的核心要素,只有吸引受众投入情感、主动扩散情感、最终获得情感回报,才能建立起稳定和可持续的认同观念,最终提高民族音乐剧的创作与传播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剧 传播动力 互动仪式 情感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古装电视剧视听艺术在东盟国家的传播——以《苍兰诀》为例
13
作者 黄健君 李香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0,共5页
影视剧的译配和海外流通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文章从中国古装电视剧视听艺术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现状展开,并以今夏在东盟掀起热潮的古装电视剧《苍兰诀》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突破地域与圈层,在国际传播上赢得优势的原因。... 影视剧的译配和海外流通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文章从中国古装电视剧视听艺术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现状展开,并以今夏在东盟掀起热潮的古装电视剧《苍兰诀》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突破地域与圈层,在国际传播上赢得优势的原因。最后就古装电视剧视听艺术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策略提出优化建议,并探讨其传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装电视剧 视听艺术 传播意义 东盟国家 国家文化软实力 优化建议 传播策略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景观”理论视域下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声音创作探析
14
作者 李智 陆安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6-30,共5页
作为纪录电影的两种重要美学形态,“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都是在格里尔逊“基于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影像风格。随着媒介手段的发展,影像表达的手法更加多元,纪录电影的表意也更加自由。运用加拿大作曲家莫雷... 作为纪录电影的两种重要美学形态,“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都是在格里尔逊“基于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影像风格。随着媒介手段的发展,影像表达的手法更加多元,纪录电影的表意也更加自由。运用加拿大作曲家莫雷·沙弗尔(R.Murray Schafer)的“声景观”(Soundscape)理论,分析《里斯本丸沉没》在同期声、解说词、音乐和音效等不同声音元素上的处理,可以探讨纪录电影中声景观的建构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电影 《里斯本丸沉没》 声景观 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科学研究在音乐素质教育中的潜在功能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丰艳 侯建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7,共4页
音乐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人类自身潜能的独特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近十多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试图将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学... 音乐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人类自身潜能的独特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近十多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试图将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实践进行整合分析,而音乐教育正是这种跨学科研究设想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如何将脑科学研究成果实际运用于普及型的音乐教育中,从而对音乐教育决策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将是在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具有探索潜能的一个应用性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 认知心理学 音乐教育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被引量:30
16
作者 卢国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3-164,共2页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国家文化教育中的一种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牵系到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性发展又涉及到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因此,高校音...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国家文化教育中的一种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牵系到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性发展又涉及到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需要明确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注重教改实施,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改革 高校 民族音乐教育 可持续性发展 传承和发展 文化教育 民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类音乐综艺节目的融媒叙事与传播策略 被引量:15
17
作者 伊丽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4-108,共5页
近年来多档垂直类音乐综艺如《声入人心》《乐队的夏天》《中国新说唱》《说唱新世代》等引爆网络平台受众观看热潮,在吸引大批小众音乐爱好者的同时也成功"出圈"。此类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生产和传播环节所采用的融媒叙事... 近年来多档垂直类音乐综艺如《声入人心》《乐队的夏天》《中国新说唱》《说唱新世代》等引爆网络平台受众观看热潮,在吸引大批小众音乐爱好者的同时也成功"出圈"。此类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生产和传播环节所采用的融媒叙事与传播策略,在取得较好的市场收益和观众口碑的同时,也打破了小众文化在大众媒体传播中的弱势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类综艺节目 音乐类综艺节目 叙事技巧 传播策略 小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特征、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4
18
作者 伊丽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28,共4页
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媒介平台深度融合,音乐文化传播随之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融媒体时代音乐传播体现出速度与广度的提升、渠道与空间的扩展、圈层与领域的细化等特征。但因为媒介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和包容性,音乐文化... 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媒介平台深度融合,音乐文化传播随之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融媒体时代音乐传播体现出速度与广度的提升、渠道与空间的扩展、圈层与领域的细化等特征。但因为媒介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和包容性,音乐文化传播也频频遭遇困境,如传播内容质量下滑、国际影响力不足、精神价值缺失等。音乐文化传播应当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技术和手段,打造本土优秀音乐作品,充分挖掘传统打造中国特色,融合经典创新音乐文化,走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音乐传播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音乐文化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音乐传播价值链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佟雪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5-172,共8页
数字音乐是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与通信融合、与互联网融合以及与传媒融合的产物。文章以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分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特点和经济特性。发展融合型的数字... 数字音乐是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与通信融合、与互联网融合以及与传媒融合的产物。文章以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分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特点和经济特性。发展融合型的数字音乐产业是中国音乐产业当前的战略选择。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对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进行理论研究与总结,找出制约数字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深层原因,将有利于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 数字音乐 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传播认识论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志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97,共7页
在认识传播和音乐传播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传播学、音乐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作为信息传播、社会传播、艺术传播以及系统传播的一种特殊类型,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的传播规律以及音乐传播理论范畴的学科属性特征.
关键词 音乐传播 理论范畴 学科属性 音乐社会学 系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