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解析与建设对策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熊海峰 《人文天下》 2017年第23期41-44,共4页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500多年以来,大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推动民族融合、促进文化交流、兴盛沿线城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在卡塔...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500多年以来,大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社会经济、推动民族融合、促进文化交流、兴盛沿线城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成功申遗,更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带 水利工程 内涵解析 中国梦 运河文化 城市经济 建设对策 文化交流 国际社会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研究
2
作者 徐春晓 《人文天下》 2018年第5期67-71,共5页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实现均等化为最重要的长远目标,公共文化政策将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定历程反映了公共文化建设的阶段特点和基本走向,从中可以窥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各利益群体的关系。弱势...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实现均等化为最重要的长远目标,公共文化政策将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定历程反映了公共文化建设的阶段特点和基本走向,从中可以窥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各利益群体的关系。弱势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弱势人群,其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更加依靠于政策的“自觉”关注和细致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弱势群体 服务政策 利益保障 文化政策 服务建设 文化建设 利益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字文化迎创新,如何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范周 高飞 《人文天下》 2017年第14期2-6,共5页
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网络技术不断深度融合,但在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的实物、文本内容或者数字对象进行类聚、融合、重组时,涉及原有著作权主体、客体及内容变更等知识产权问题。
关键词 数字文化 知识产权 保护与开发 数字网络技术 创新 数字对象 文本内容 产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传统文化闪光,点亮中华文化传承
4
作者 范周 关卓伦 《人文天下》 2017年第7期2-4,共3页
“十八大”以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表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日来,随着一系列... “十八大”以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表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日来,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紧密出台,《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戈蚣)也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一系列相关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闪光 中华民族 文化发展 习近平 文化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里的生活美学,在时光里源远流长
5
作者 倪嘉玥 《人文天下》 2017年第18期72-74,共3页
导语2016年春晚,谭维维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使华阴老腔这门民俗技艺家喻户晓,慢慢地,人们也开始关注这些没落于时间缝隙中的民俗文化。2017年7月17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我的民俗相册——两岸青年学生走进陕西"活动正式开启... 导语2016年春晚,谭维维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使华阴老腔这门民俗技艺家喻户晓,慢慢地,人们也开始关注这些没落于时间缝隙中的民俗文化。2017年7月17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我的民俗相册——两岸青年学生走进陕西"活动正式开启,两岸青年学生团一行走访并现场观看了华阴老腔、皮影戏、安塞腰鼓、剪纸、三弦琴等表演,并和这些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有了近距离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美学 生活 青年学生 传统技艺 基金会 皮影戏 近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