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制片生态与电影形态解读——兼析《迷途的羔羊》(1936) |
袁庆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
|
“十三五”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关键词 |
范周
|
《人文天下》
|
2016 |
0 |
|
3
|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文化产业智库“走出去”路径浅析 |
范周
高飞
|
《人文天下》
|
2018 |
2
|
|
4
|
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解析与建设对策研究 |
熊海峰
|
《人文天下》
|
2017 |
26
|
|
5
|
公共数字文化迎创新,如何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 |
范周
高飞
|
《人文天下》
|
2017 |
2
|
|
6
|
新市民电影:超阶级的人性观照和新电影视听模式的构建——配音片《渔光曲》(1934年)再读解 |
袁庆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7
|
台湾地区公共文化本土化发展的经验探析 |
刘京晶
|
《人文天下》
|
2017 |
1
|
|
8
|
让传统文化闪光,点亮中华文化传承 |
范周
关卓伦
|
《人文天下》
|
2017 |
0 |
|
9
|
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为指引建设雄安新区文化 |
蔡晓璐
|
《人文天下》
|
2017 |
0 |
|
10
|
破洞牛仔裤的文化解读 |
陈悦
范周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7 |
3
|
|
11
|
产业化趋势视角下财经媒体战略管理 |
朱丽艳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7 |
0 |
|
12
|
秘境重重 |
靳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民俗里的生活美学,在时光里源远流长 |
倪嘉玥
|
《人文天下》
|
2017 |
0 |
|
14
|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研究 |
徐春晓
|
《人文天下》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