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本积极老龄化媒介话语建构及中国启示--以《朝日新闻》(1984—2020)为例 |
张佩佩
张彩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新闻出版史研究范式变迁与创新 |
王雪莲
郭致杰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3
|
新中国第一代新闻教师的开创性贡献探究 |
赵玉明
冯帆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4
|
新闻作为交往: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一种新闻范式 |
曾庆香
杨小雨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
5
|
从建设性新闻到建设性传播——关于我国当前传媒发展的一点洞见 |
田园
宫承波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
6
|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建设的三个理论路向 |
王志
张翼鹏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7
|
专业认证:我国新闻学专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创新之维 |
谢丹
丁迈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
8
|
蓄力与开蒙:李提摩太在华社会关系网的拓展及其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
艾红红
韩文婷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9
|
基于视频新闻的用户体验要素模型探究 |
王玉风
孙宇
宫承波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0
|
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文化寻根”叙事——以《中国日报》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报道为例 |
宫承波
黄灿灿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11
|
用户对于算法新闻的认知与态度研究——基于1075名算法推荐资讯平台使用者的实证调查 |
黄忻渊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7
|
|
|
12
|
互文叙事与感官重塑: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特征 |
张丽
刘念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
13
|
论数据新闻的叙事范式 |
方毅华
杨惠涵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9
|
|
|
14
|
大学生使用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动机、行为和满足——以知乎为例的实证研究 |
肖明
侯燕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
|
15
|
众筹新闻:从“组织化”到“社会化”的新闻生产模式创新 |
郭泽德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
16
|
范式转换抑或东西合流?——探析欧美建设性新闻运动的理论身份与价值 |
刘自雄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17
|
舆论反转的成因及治理——通过新闻反转的对比分析 |
韩运荣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
18
|
“意义共同体”建构:社交平台中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生产行为模式研究 |
邹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
19
|
众筹模式:自助出版中国化的进阶之道 |
王凯山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20
|
如何面对“盛糖时代”——中国都市纸媒的糖尿病议题建构 |
王宇
刘婷婷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