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牢记初心使命 挺膺担当奋斗——《现代传播》编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体会
1
作者 廖祥忠 张树庭 +11 位作者 王栋晗 李怀亮 张晶 张鸿声 周涌 胡智锋 荆学民 高晓虹 黄升民 贾秀清 雷跃捷 隋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12,共12页
2024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和问候。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的重要精神,《现代... 2024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和问候。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的重要精神,《现代传播》特组织编委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新闻舆论等重要议题进行探讨,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宣传思想文化 全校师生员工 中共中央总书记 新闻舆论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多元视野——第九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会议综述
2
作者 陈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2014年9月13日至14日,第九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承办。会... 2014年9月13日至14日,第九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承办。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换届仪式,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教授就任新一届主任委员。此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媒介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心理 会议综述 学术论文 新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 研究机构 媒介机构 袁军 日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路径探析——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案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晓虹 王晓红 冷爽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0,共6页
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本文通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建设的缘起、基础与基本探索,思考“新文科”语境下理... 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本文通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建设的缘起、基础与基本探索,思考“新文科”语境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新路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之于高等教育的多重意义在于:精准实现立德树人、拓展“好记者讲好故事”实践总结模式、探索“新文科”的具体建设范式,最终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 新闻传播教育 新文科 媒体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时期新闻传播高等教育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晓虹 赵希婧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4,90,共5页
本文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探索新闻院校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目标、体系与方法。结合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本文认为,新闻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一要深入理论学习,理解... 本文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探索新闻院校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目标、体系与方法。结合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本文认为,新闻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一要深入理论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精髓;二要完善教学体系,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神实质;三要推动教材创新,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价值;四要积累培养成果,输送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总之,置身媒介融合、全球创新的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是新闻传播学科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社会责任和专业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传播教育 教学体系 教材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映像中国:纪实影像对外传播的国家形象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苏六 程潇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纪实影像是传播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随着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纪实影像传播国家形象的历程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雨。本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对建国以来的中国纪实影像国际影响力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了各历史阶... 纪实影像是传播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随着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纪实影像传播国家形象的历程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雨。本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对建国以来的中国纪实影像国际影响力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了各历史阶段中国纪实影像对外传播的国家形象,并总结了中国纪实影像对外传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影像 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礼庆 王靖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9,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有关中国的封面故事,从美好时期、冷战时期、开放时期、遏制时期四个不同的阶段里封面故事对中国形象的呈现来反映《时代》周刊报道倾向与中美关系变化的一致性,从而总结出《时代》周刊所代表的美国主...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有关中国的封面故事,从美好时期、冷战时期、开放时期、遏制时期四个不同的阶段里封面故事对中国形象的呈现来反映《时代》周刊报道倾向与中美关系变化的一致性,从而总结出《时代》周刊所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背后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为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周刊 中国形象 国家利益 意识形态 封面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闻素养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由美国石溪大学新闻素养暑期课程教学思想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2
7
作者 秦学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当今,新闻消费者面临着信息超载、真假难辨、价值观念和观点相互矛盾与冲突等媒介传播现状,因而旨在提升国民新闻素养的新闻素养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中个具鲜活性和生命力的亮点。从新闻素养教育的... 当今,新闻消费者面临着信息超载、真假难辨、价值观念和观点相互矛盾与冲突等媒介传播现状,因而旨在提升国民新闻素养的新闻素养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中个具鲜活性和生命力的亮点。从新闻素养教育的视角去探究媒介素养(教育)、新闻媒介素养(教育)和新闻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新闻的功能和作用、新闻素养课程要求的学习结果以及新闻素养教学法等基本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素养 新闻素养教育 新闻功能 教学内容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传播的全球政治与经济象征身份建构 被引量:6
8
作者 任孟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71,共5页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已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工作部署与安排。"中国故事"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宏观概念,"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经过适当的内容拆解才具有可操作性。在国际传播战略层面至少应该对中国的全球...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已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工作部署与安排。"中国故事"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宏观概念,"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经过适当的内容拆解才具有可操作性。在国际传播战略层面至少应该对中国的全球政治、经济与文化象征身份有基本且宏观的把握与设计,以此对应"中国政治故事""中国财富故事""中国文化故事"的讲述与叙事。限于研究范围与知识储备,本文拟从政治与经济两个层面展开可能性探讨,认为中国的全球性政治与经济象征身份可分别定位于"国际政治合作者"与"世界经济贡献者"作为国家层面的整体国际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故事 国际政治 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第一代新闻教育家及其办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玉明 冯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8-163,共6页
2018年是中国新闻教育创始100年,有必要重温以安岗、罗列、甘惜分、陈望道、王中、左荧和温济泽等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新闻教育家,即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新闻教育家的艰苦实践,探析他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引领,坚持与国情相结合,... 2018年是中国新闻教育创始100年,有必要重温以安岗、罗列、甘惜分、陈望道、王中、左荧和温济泽等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新闻教育家,即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新闻教育家的艰苦实践,探析他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引领,坚持与国情相结合,坚持与实践相结合,追求真理、百折不挠探索中国新闻教育道路的思想和理念,借以在新时代指引我国新闻教育继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新闻教育家 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现状及未来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9-160,共2页
伴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不断媒介化,中国(本文主要指中国大陆,下同)政治传播研究越来越成为传播学领域中的显学。与此同时,政治传播研究正面临着方法论上的抽象化、空泛化、主观化和表面(形式)化危机。
关键词 中国政治 传播研究 方法论 现状 当代 社会政治生活 中国大陆 媒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主义影响下学理与术业之并重:再论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观念 被引量:1
11
作者 涂凌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回望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开端之历史,挖掘中国知识分子师法美国和日本,寻求中国新闻业进步的历程,有其必要性。在内力与外力的双重影响下,美国的实用主义、进步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一思想氛围中,"从做中学"... 回望20世纪初中国新闻教育开端之历史,挖掘中国知识分子师法美国和日本,寻求中国新闻业进步的历程,有其必要性。在内力与外力的双重影响下,美国的实用主义、进步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一思想氛围中,"从做中学"的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得以移植和扩散。然而,受实用主义影响的新闻教育观念,并未局限于技术和实践的培养,而是学理与术业并重,将培养新闻精神、推动新闻业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作为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教育 实用主义 进步运动 新闻学 密苏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新闻传播心理学批评:学术渊源与研究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昶 陈文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44,共5页
欧洲新闻传播心理学的学科渊源可上溯至19世纪。二战结束后,随着欧洲社会心理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内涵不断丰富、学科之间的日益勾连与交融,以及与新闻传播社会实践之间的话语互动与竞合,深受法国社会心理学奠基人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 欧洲新闻传播心理学的学科渊源可上溯至19世纪。二战结束后,随着欧洲社会心理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内涵不断丰富、学科之间的日益勾连与交融,以及与新闻传播社会实践之间的话语互动与竞合,深受法国社会心理学奠基人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理论影响的欧洲新闻传播心理学,最终呈现出兼具社会属性、人文关怀、技术特征等特色明晰的三种哲学思辨性研究路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理交叉与融合过程,既是各个学术共同体之间互动合作的表征,也或许暗示着当今学科疆界不再如以往那样呈现出泾渭分明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新闻传播 心理学 社会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变迁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坚守与突围——2015年中传中国记者节交流活动观点评析
13
作者 赵如涵 郎劲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2015年11月8日是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今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新闻学院)主办了记者节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业界人士、首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者、近两千名新闻传播学学子共同参加活动。
关键词 中国记者节 新闻传播学 首都高校 变迁背景 新闻学界 新闻从业者 新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研究 媒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部制改革为报纸“跨界”带来的机遇——从《中国新闻出版报》对广电版面的拓展看署局合并
14
作者 高晓虹 赵希婧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7,25,共5页
2013年年初,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从政策层面推动了媒介融合的深化发展。如今,不同媒介走向融合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媒介表层的内容跨界,而转向媒介之间的深层借力,旨在拓展共同的价值平台。以《中国新闻出版... 2013年年初,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从政策层面推动了媒介融合的深化发展。如今,不同媒介走向融合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媒介表层的内容跨界,而转向媒介之间的深层借力,旨在拓展共同的价值平台。以《中国新闻出版报》为例,作为局、署的行业机关报,要立足报刊,进军广电,不仅要强化对广电的关注度,更要在政令发布、政策解读、理念孕育、行业交流、技术推送、国际传播和网络证实等方面综合发力,实现报纸与广电的双向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制 媒介融合 新闻出版 广播电视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的非洲传播刍议
15
作者 李汇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1-162,共2页
2011年,国产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带动非洲的"华流"热升级。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坦桑尼亚,特意提到该剧"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1强调了电视剧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011年,国产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带动非洲的"华流"热升级。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坦桑尼亚,特意提到该剧"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1强调了电视剧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影像产品为媒介搭建沟通桥梁,早已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互动沟通 影像产品 沟通桥梁 国产剧 文化交流 合作拍摄 影视文化 家庭生活 蓝色生死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革命”的传播学叙事论纲
16
作者 刘建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55,共4页
在政治机能不全、公共理性缺失造成"文明危机"的意义上,重建基于"中国革命"知识过程的传播关系,形成从"权威政治"向"共识政治"转型改革的共同体政治学自觉行动,有其必要性。本文从"中国革... 在政治机能不全、公共理性缺失造成"文明危机"的意义上,重建基于"中国革命"知识过程的传播关系,形成从"权威政治"向"共识政治"转型改革的共同体政治学自觉行动,有其必要性。本文从"中国革命"研究是中国学术的真命题、"中国革命"研究的方法论自觉、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革命"过程、中国改革的共同体政治学等四部分论述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 中国改革 传播学叙事 权威政治 共识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历史路径与当下迷思 被引量:39
17
作者 韩飞 何苏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我国当前由国家主导、产业运作、多主体协同的纪录片国际传播新机制正在形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逆向流动"开始出现。同时在国际格局和传播语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当下,我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面临着"文以载道"... 我国当前由国家主导、产业运作、多主体协同的纪录片国际传播新机制正在形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逆向流动"开始出现。同时在国际格局和传播语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当下,我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面临着"文以载道"与传播效度矛盾、市场化与单极化矛盾、中外合作与话语博弈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国际传播 逆向流动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新时代发展方向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被引量:20
18
作者 高晓虹 赵希婧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1,共4页
本文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旨在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与方法。作者指出,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立足国家战略,引导学生坚定政治方向、熟悉国情社情,树立正确的世界... 本文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旨在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与方法。作者指出,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立足国家战略,引导学生坚定政治方向、熟悉国情社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闻观。其次要处理好"坚守"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强基固本、不忘初心,发挥传统专业优势、解决本土发展的实际问题,也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跨专业、跨平台的深度融合。最后,新闻院校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建设,力争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引领发展、服务大局的创新成果,开创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国标” 党性原则 融合发展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理念探索与实践转型 被引量:28
19
作者 高晓虹 赵希婧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9,共7页
立足全球化、信息化环境,将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做到守正创新.既要坚持立德树人、践行课程思政,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担负社会责... 立足全球化、信息化环境,将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做到守正创新.既要坚持立德树人、践行课程思政,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担负社会责任,也要围绕媒体融合大局,开展在线教育、创新教材建设、构筑新型平台,让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增长智慧才干,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此外,还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增强后备力量、吸引海外人才,共同讲好中国故事等新理念,以期推动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媒体融合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新闻”的传播理念、地方实践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自雄 陈黎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8,共7页
以近十年来西方各国新涌现的"慢新闻运动"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探讨其核心价值观、地方实践及价值属性。研究发现,这股发端于英国的新闻思潮已经在西方各国遍地开花,出现了大批慢媒体及慢新闻报道项目,并产生... 以近十年来西方各国新涌现的"慢新闻运动"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探讨其核心价值观、地方实践及价值属性。研究发现,这股发端于英国的新闻思潮已经在西方各国遍地开花,出现了大批慢媒体及慢新闻报道项目,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和效仿之作。"慢新闻"拥有独立的价值观,倡导反资本、慢速生产、高品质、精致叙事、透明度、媒体合作、受众参与等传播理念,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在传统媒体面临危机及转型的背景下,赢得了一批追随者,形成了一个利基媒体市场。但是它违背了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效率文化,成本高昂,生产效率低下,财务模式尚不成熟,目前不可能替代主流媒体及"快新闻"。它是西方社会进入后现代阶段而孕育出的一种新兴另类媒体,能够弥补主流媒体的失灵,有利于形成快慢互补的多元传播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新闻 慢媒体 另类媒体 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