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功能·历史记忆·文化诉求——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光环境设计”的总体构思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林 杜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光环境设计"作为新兴学科、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前景广阔。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光环境设计"为例,论述了"光环境设计"创意实践中的现实功能、历史记忆和文化诉求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 “光环境设计” 现实功能 历史记忆 文化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的审美判断与文化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倪学礼 李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7,共6页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在艺术本体、审美取向和哲学高度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集中指向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本文重点从艺术眼光与艺术趣味的追求探索、人生真善美的融会贯通、生命价值的寻找与诗性精神的坚持等维度,对当前影视剧创...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在艺术本体、审美取向和哲学高度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集中指向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本文重点从艺术眼光与艺术趣味的追求探索、人生真善美的融会贯通、生命价值的寻找与诗性精神的坚持等维度,对当前影视剧创作展开分析,进而阐明影视剧创作须源于生活,并点亮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剧 艺术趣味 文化反思 诗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文学研究60年(1949-2009) 被引量:7
3
作者 刁生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9-171,共13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庄子》研究经历了从冷清到繁荣、从封闭到开放、从偏狭到科学的演进态势。具体说来,建国后的前30年,大陆《庄子》研究几乎随着思想政治运动升降沉浮,致使研究重点多在庄子的哲学方面,对庄子的正面评价也不够,在《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庄子》研究经历了从冷清到繁荣、从封闭到开放、从偏狭到科学的演进态势。具体说来,建国后的前30年,大陆《庄子》研究几乎随着思想政治运动升降沉浮,致使研究重点多在庄子的哲学方面,对庄子的正面评价也不够,在《庄子》文学研究方面,主要承接鲁迅、闻一多等前代学者关于庄子散文的理论建构而在微观层面有所推进。后30年来,学术界不仅对《庄子》的文学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庄子》文学的研究亦逐渐深入、拓展,出现了多角度、专门化的研究,在《庄子》美学及文艺思想、《庄子》的风格、《庄子》的艺术形象、《庄子》与散文、《庄子》与寓言、《庄子》与小说、《庄子》与诗歌、《庄子》与神话、《庄子》文学的比较研究以及《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回顾建国60年《庄子》文学研究的进程,认真总结学术界所取得的成就及不足,对今后《庄子》文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文学 研究 6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叙事风格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秦俊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4,共3页
中国电视剧虽然只有几十年的短暂发展史,却已形成了诸多不同的叙事风格类型,这些风格类型是在电视剧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成熟起来的,是中国电视剧创作者进行风格化探索的结果。与中国传统艺术和国外电视剧的叙事风格相比,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剧虽然只有几十年的短暂发展史,却已形成了诸多不同的叙事风格类型,这些风格类型是在电视剧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成熟起来的,是中国电视剧创作者进行风格化探索的结果。与中国传统艺术和国外电视剧的叙事风格相比,中国电视剧叙事风格在整体上表现出多样化与多元化、世俗化与通俗化、杂糅性与融合性等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叙事风格 多样化 世俗化 杂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产业文化与中国梦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永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1,共4页
"产业文化"的提法应比"文化产业"受到更高的重视。"新产业文化"是观察目前各种产业焦点问题、解决深层人文危机的关键。儒商传统、民国经济、计划经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等包含着新文化产业建立的理论资... "产业文化"的提法应比"文化产业"受到更高的重视。"新产业文化"是观察目前各种产业焦点问题、解决深层人文危机的关键。儒商传统、民国经济、计划经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等包含着新文化产业建立的理论资源。产业文化发展史的梳理、产业文化人口述史的建立、产业从业者文化教育的改革、产业舆情观察和产业制度的完善以及产业文化的生态机制的创新等都是"新产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些工作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文化 文化产业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电视剧传媒批评的特征和基本路径
6
作者 陈友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94,共4页
本文在追寻中国电视剧传媒批评轨迹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总结和探讨了此种批评模式的特色和基本路径:传媒批评的意识形态诉求与研究路径;传媒批评的跨文化研究路径;传媒批评的市场化研究路径等。作为对一种批评方法的初步探讨,本文旨在... 本文在追寻中国电视剧传媒批评轨迹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总结和探讨了此种批评模式的特色和基本路径:传媒批评的意识形态诉求与研究路径;传媒批评的跨文化研究路径;传媒批评的市场化研究路径等。作为对一种批评方法的初步探讨,本文旨在说明媒介、艺术、意识形态、资本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传媒批评 批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环境设计学科建设构想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林 杜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光环境设计"是融合了建筑、景观、展陈空间等照明细分领域,以科学与人文理念为指引,用自然光和人造光对各种现实空间进行功能化、艺术化照明的创意设计领域。"光环境设计"可以借助其他造型视觉艺术、文学历史、社... "光环境设计"是融合了建筑、景观、展陈空间等照明细分领域,以科学与人文理念为指引,用自然光和人造光对各种现实空间进行功能化、艺术化照明的创意设计领域。"光环境设计"可以借助其他造型视觉艺术、文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传播学等多学科力量,来完成自己的学科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环境设计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剧批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杜莹杰 李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90,共4页
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试图将中国电视剧批评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以当前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点,系统梳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以来电视剧创作理论研究的现状,... 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试图将中国电视剧批评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以当前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点,系统梳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以来电视剧创作理论研究的现状,全面探讨电视剧创作与批评如何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并尽力为中国电视剧创作提供较为翔实的案例分析和必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批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传播之熵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明拥 周靖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3,共6页
噪音是剧场的天敌,一部剧场发展史就是努力消除噪音的历史,但由于噪音也是信息,因此剧场噪音无法彻底消除。一直有个误解,即剧场的噪音是由不文明观众制造出来的。若将戏剧看成一种直线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将剧场看作剧作者与观众之间... 噪音是剧场的天敌,一部剧场发展史就是努力消除噪音的历史,但由于噪音也是信息,因此剧场噪音无法彻底消除。一直有个误解,即剧场的噪音是由不文明观众制造出来的。若将戏剧看成一种直线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将剧场看作剧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传播媒介,那么导演和演员作为戏剧信息传播的环节,可能比观众制造的噪音更大。戏剧信息传播最大的不稳定性,来源于导演对原作的错误解码和再编码,导演即是戏剧传播之熵,而演员对剧中人物的过度演绎则是信息冗余。他们共同增加了戏剧传播的熵值,并因此引起了无穷无尽的戏剧观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剧场 媒介 噪音戏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批判与理想构建——论布莱希特的艺术思维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4,共4页
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是科技思维、政治思维深刻地影响艺术思维的产物。布莱希特和爱森斯坦把"蒙太奇"手法首先运用于政治和道德目的。我们今天的某些影视工业以及新媒体艺术已经把技术蜕变成一种"工具理性&... 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是科技思维、政治思维深刻地影响艺术思维的产物。布莱希特和爱森斯坦把"蒙太奇"手法首先运用于政治和道德目的。我们今天的某些影视工业以及新媒体艺术已经把技术蜕变成一种"工具理性"并和消费主义原则媾和,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失去了批判内涵。研究布莱希特如何观察、把握和表现历史和现实,如何用自由开阔的戏剧结构形式提高受众的思辨认识能力,这对当代中国"全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离效果 蒙太奇 批判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体研究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1-162,共2页
广播电视语言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吴为章认为:“高层次的研究是把广播电视语言现象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语体系统,对它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语体学的分支学科——广播电视语体学;低层次的研究是在广播稿件和电视解说词语言运用特点的探求... 广播电视语言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吴为章认为:“高层次的研究是把广播电视语言现象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语体系统,对它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语体学的分支学科——广播电视语体学;低层次的研究是在广播稿件和电视解说词语言运用特点的探求上,以归纳若干区别于报刊文体的运用特点为目的,旨在指导广播电视稿件(包括“主持人节目”串词或主持过程中的运用)的写作和编辑.①”需指出的是,诉诸听觉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未被涵盖,我们认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体属于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播音主持 语体研究 语言研究 广播稿件 电视解说词 主持人节目 功能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短篇小说的叙述视角与功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逄增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4-171,共8页
在老舍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对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人物行为,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所形成的立场态度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状况的差异导致了作者选择不同的叙事视角与方式讲述故事,展现情节,塑造人物。作者与叙事者和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老舍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对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人物行为,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所形成的立场态度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状况的差异导致了作者选择不同的叙事视角与方式讲述故事,展现情节,塑造人物。作者与叙事者和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叙事视角的选择,影响和决定着小说的结构与功能,成为老舍短篇小说中的"有意味的形式"和艺术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短篇小说 叙事者 结构功能 限制叙事 有限视角叙事 全知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龄前儿童教育电视节目中成年人形象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哈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6-150,共5页
为了实现儿童本位的儿童电视节目制作理念,成人制作和儿童解读之间的矛盾是儿童电视节目必须跨越的一道障碍。对美国学龄前儿童教育节目中成年人形象进行的历时性对比分析呈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历经三个主要阶段的发展变化,美... 为了实现儿童本位的儿童电视节目制作理念,成人制作和儿童解读之间的矛盾是儿童电视节目必须跨越的一道障碍。对美国学龄前儿童教育节目中成年人形象进行的历时性对比分析呈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历经三个主要阶段的发展变化,美国儿童电视节目中的成年人形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彻底地把成年人的自然特征隐藏起来,将成年人的日常形象与电视形象剥离,对成年人面对儿童的身份进行筛选与重构,从而将成年人形象纳入儿童视角,最终实现了从成人本位到儿童本位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儿童电视节目 身份重构 成人形象 儿童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传播主体影响力的评估与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政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6,共4页
语言传播主体影响力是传媒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传播主体影响力可从大小、深浅、损益、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估。对语言传播主体影响力进行管理,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媒介氛围,建设良性、健康的社会文化生态。其管理应在自我管理和社... 语言传播主体影响力是传媒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传播主体影响力可从大小、深浅、损益、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估。对语言传播主体影响力进行管理,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媒介氛围,建设良性、健康的社会文化生态。其管理应在自我管理和社会管理两个层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传播主体影响力 自我管理 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寓言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镜像表征
15
作者 杜莹杰 黄巧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中国电视剧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固守根基并增强自身影响力与感召力的重要艺术载体,以多种审美方式与艺术姿态持续书写着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寓言:在对古代历史题材的拣选抉择与价值重构中刻画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伟大历史心性,在对革命历史... 中国电视剧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固守根基并增强自身影响力与感召力的重要艺术载体,以多种审美方式与艺术姿态持续书写着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寓言:在对古代历史题材的拣选抉择与价值重构中刻画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伟大历史心性,在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全面捕捉与凝想中不断追述新中国历史的起源神话,在对现实题材的叙事建构与乐观演绎中缔造世俗经典,从而体现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述与镜像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民族寓言 主流意识形态 镜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陆红楼剧对小说悲剧意蕴的诠释
16
作者 高欢欢 刘丽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88,共5页
本文以当代大陆红楼戏曲、红楼话剧、红楼影视剧为研究对象,认为红楼剧从四个层次诠释了小说的悲剧意蕴:石头的悲剧、宝黛爱情悲剧、群芳凋零的悲剧、封建家族覆亡的悲剧。其中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演绎最为出色,有些已成为舞台经典;封建家... 本文以当代大陆红楼戏曲、红楼话剧、红楼影视剧为研究对象,认为红楼剧从四个层次诠释了小说的悲剧意蕴:石头的悲剧、宝黛爱情悲剧、群芳凋零的悲剧、封建家族覆亡的悲剧。其中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演绎最为出色,有些已成为舞台经典;封建家族衰亡的悲剧在红楼剧中也以或显或隐的形式出现;对群芳凋零的悲剧诠释比较精准、到位;对"石头的悲剧"亦即贾宝玉的悲剧的把握有失分寸、理解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剧 悲剧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