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电影视听符号建构 |
喻红玉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牢记初心使命 挺膺担当奋斗——《现代传播》编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体会 |
廖祥忠
张树庭
王栋晗
李怀亮
张晶
张鸿声
周涌
胡智锋
荆学民
高晓虹
黄升民
贾秀清
雷跃捷
隋岩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24 |
|
|
3
|
“家中即可演映电影”:早期中国家庭电影的媒介考古 |
董鑫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制宣发”一体化:中国电影营销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趋势 |
官雪洁
史博公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现实主义”文艺观与中国农村题材影视创作 |
姜燕
王伟国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6
|
2015年中国影视评论状况综述 |
戴清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7
|
大数据背景下的传媒音乐教学——以南广学院《中西方音乐史》教学为例 |
周烨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8
|
戏剧影视学知识体系创新的规律 |
潘可武
冯晓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9
|
中国系列动画电影的工业美学:类型演变、系列生产与品牌建设 |
陈旭光
赵家民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0
|
现象追问、技术危思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电影知识体系——2023年度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回顾 |
周涌
郭培振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精品引领·类型突破·多元共振——2023年中国微短剧年度全景扫描 |
李胜利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如何国际化?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与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挑战——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60期会议实录 |
鲁晓鹏
陈旭光
车琳
张振
张立娜
杨宇
蒋佳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3
|
家园意识与全球想象:中国科幻电影的国际传播路向 |
王兵兵
张宗伟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4
|
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与北非影视协作发展策略研究 |
齐林泉
张德祥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5
|
2023年度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综述 |
李雨谏
周玉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怀旧的乌托邦:复古未来主义与当代中国科幻的影像呈现 |
黄懋
官雪洁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马伯庸小说到电视剧跨媒介改编的叙事维度与文化呈现 |
王利丽
刘中锦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自我意识与他者凝视的动态组构:流量生态下短视频博主人设的扎根理论探索 |
潘可武
刘冬璐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中老年群体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潘可武
黄灿璨
李叙乐
|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论达内兄弟的悲剧意识与列维纳斯的关系 |
吴昊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