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模型驱动的社会仿真实验室:人工智能时代传播研究的理论想象与路径建构 |
肖红江
姬德强
张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2
|
旅行书写与国际传播:信息来源可信度理论下社交媒体的中国呈现 |
任孟山
王琳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全媒体传播基础设施升级与应用生态创新 |
徐琦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
4
|
以空间为视域:平台化时代国际传播的观念转型 |
李鲤
余威健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5
|
与平台共生:平台生态视域下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
姬德强
王琳
|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出版的“游击战”:日本馆藏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伪装本考论 |
赵新利
白悦凝
|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国际传播的文明范式:基于“全球南方”的理论想象 |
姬德强
闫伯维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交媒体文本立场检测 |
李居昊
石磊
丁锰
雷永升
赵东越
陈泷
|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融合多维特征的电诈犯罪时空预测研究 |
周璟昊
石磊
石拓
陈鹏
|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基于多视口自适应融合的全景图像质量评价 |
冯晨曦
张地
林敢
叶龙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权力形态的人工智能:国际传播地缘政治的竞争与博弈 |
陈强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游戏叙事、情感浸润与区隔消弭:数字时代科技传播的范式 |
贾亚男
揭其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以游戏为媒介的环境传播议题国际再建构——以跨部门联盟个案为例 |
任孟山
盛子晴
|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传播与媒体研究的平台化转向:概念基础、理论路径与动力机制 |
姬德强
朱泓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1
|
|
|
15
|
平台研究的进化及其中国框架 |
姬德强
李喆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16
|
智能重构传播生态:内容生成的范式演进与智能交互的未来构想 |
沈浩
任天知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1
|
|
|
17
|
主体关系的聚集:群聚传播时代的舆情溯源及价值依循 |
李丹
隋岩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8
|
群聚传播的凝结空间生产与价值指向 |
隋岩
揭其涛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
19
|
国际组织的国际传播话语建构与实践——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 |
姬德强
李喆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20
|
短视频平台新闻主播的创作特征与元传播实践 |
喻梅
周心怡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