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视频分享方式的传播特点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缘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4-165,共2页
从IT(信息技术)到ICT(信息与传播技术)时代的变更带来了媒介生态的巨大变化,弹幕视频——此种将网络评论同步叠加在视频屏幕上快速移动的互动方式正是ICT时代的产物。一、开启:新型分享方式与视频社交新时代弹幕视频起源于日本动... 从IT(信息技术)到ICT(信息与传播技术)时代的变更带来了媒介生态的巨大变化,弹幕视频——此种将网络评论同步叠加在视频屏幕上快速移动的互动方式正是ICT时代的产物。一、开启:新型分享方式与视频社交新时代弹幕视频起源于日本动漫网站,早期中国弹幕视频网站几乎都以日本动漫为内容核心。Ac Fun是国内开设较早的动漫弹幕视频网站,从2008年3月起开始播放弹幕动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 日本动漫 传播特点 网站设计 视频分享 媒介生态 网络评论 互动方式 视频产品 青年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被引量:9
2
作者 魏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160,共2页
在面对科技时代的瞬息万变及复杂多元时,不同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是帮助我们认识外在世界,掌握新知的一层最重要的“文化肌肤”。而对科学及科技知识的传播而言,大众媒介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也是在重塑着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 在面对科技时代的瞬息万变及复杂多元时,不同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是帮助我们认识外在世界,掌握新知的一层最重要的“文化肌肤”。而对科学及科技知识的传播而言,大众媒介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也是在重塑着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信息的快速增加,科学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功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传播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学传播越来越受到媒体力量的牵制,尤其是以网络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的出现,更是深远地影响到科学传播的形态,并在科学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科学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 网络数字技术 科学信息 科技时代 外在世界 科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社交”新媒介语境下的内容传播趋向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陶萌萌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62-64,共3页
2014年开启的"短视频元年"为进入深度融合阶段的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短视频打破了图文排列的信息文本桎梏,采用低门槛的影像语言为表达方式,以UGC用户内容生产模式为信息源点,借助其内容传播自带的社交属性... 2014年开启的"短视频元年"为进入深度融合阶段的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短视频打破了图文排列的信息文本桎梏,采用低门槛的影像语言为表达方式,以UGC用户内容生产模式为信息源点,借助其内容传播自带的社交属性,逐渐占据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介C位。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日渐成熟则为"短视频+社交"的内容传播方式带来更为宏大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社交” 5G时代 社交语言 用户市场 垂直分化 内容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与“新新闻”
4
作者 姜圣瑜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3,共3页
“新新闻”是新文科的衍生概念。本文以文献和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维度探讨“新新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需要。在5G背景下拷量“新新闻”新在哪里?基于新文科“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中的要求... “新新闻”是新文科的衍生概念。本文以文献和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维度探讨“新新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需要。在5G背景下拷量“新新闻”新在哪里?基于新文科“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中的要求,对“新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教学转型提出四点建议: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新闻”教学的全过程;适应时代要求,让“新新闻”教学进军“主战场”、服务“主阵地”、融入“新格局”;课堂链接媒体,打造适应“新新闻”要求的教学内容供给;推动跨学科融合,用广博的学科素养开拓学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新闻 新文科 课堂链接媒体 教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媒体官微舆论引导力建构——基于“舆论站队”现象的分析和应对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劭强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8-21,共4页
以舆论生态中典型的"舆论站队"现象为引导对象,集中论述了"舆论站队"产生的原因,媒体官方微博在面对此现象时具有的舆论引导力在不断接近中消除刻板成见,在观点流动中建立理性交往,在舆论共振中达成有效共识。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舆论站队 媒体官微 舆论引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电视美女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谢蓓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电视是反映人类社会的镜子,人是电视传媒反映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媒属全民所有,按照公平、公正、平等的社会原则,每个社会成员一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大人还是小孩、生得漂亮还是丑陋,都可以借助电视平... 电视是反映人类社会的镜子,人是电视传媒反映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媒属全民所有,按照公平、公正、平等的社会原则,每个社会成员一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大人还是小孩、生得漂亮还是丑陋,都可以借助电视平台享有话语权和被反映权。但近些年来,中国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种现象,这就是越来越多的靓姐俊妹占领了电视屏幕,更多的是她们打垮了自己的同类,使无数本可以和应该走上屏幕享用电视话语权和被反映权的女性同胞,只因“长得不漂亮”而被排斥在荧屏之外。电视台在这些有意识和潜意识的作用下,不仅对选择女播音员、女主持人、女记者这些职业电视女性的条件非常苛刻,就对偶尔在屏幕上露一回脸的女歌手、女演员、女模特、女服务员、女嘉宾的容貌长相也要横挑鼻子竖挑眼,一时间使中国的电视屏幕变成了靓姐丽妹的赛美舞台,全国几百家电视台则成了“美女院”。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倪骏在分析这种美女占领电视屏幕现象时指出:“在大众传媒无处不娱乐的传播态势下,美貌女性(选美佳丽、形象代言人、美女作家、时髦模特、美女主播等)的形象以惊人的比例和密度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美女文化大行其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势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传媒 美女 电视屏幕 电视话语权 形象代言人 社会主义条件 华南理工大学 大众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阅读时代掌阅科技的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陶萌萌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1-53,共3页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立足内容优势,注重平台建设,为广大读者提供高品质的数字化阅读服务和人性化、科技化的阅读体验。历经十年建设,掌阅科技以数字阅读平台为基础,向精品内容创作、电子阅读硬件等领域延伸,整合数字阅读行...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立足内容优势,注重平台建设,为广大读者提供高品质的数字化阅读服务和人性化、科技化的阅读体验。历经十年建设,掌阅科技以数字阅读平台为基础,向精品内容创作、电子阅读硬件等领域延伸,整合数字阅读行业上下游资源,形成了读者、作者和版权提供方、文化衍生相关群体多方联动的良性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知识 弘扬文化 数字化 阅读时代 掌阅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