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递归协同:一种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全球建构机制——以《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国际传播为中心的研究
1
作者 祁芝红 李智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2-71,共10页
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蕴含的丝路精神兼具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以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为核心文本的《数字藏经洞(国际版)》是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机制的科学更迭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文章探查了受众视... 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蕴含的丝路精神兼具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以敦煌藏经洞文化遗存为核心文本的《数字藏经洞(国际版)》是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机制的科学更迭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文章探查了受众视角下《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效果,发现《数字藏经洞(国际版)》的国际传播提升了以敦煌(藏经洞)文化为介质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见度,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全球建构产生了显著的撬动效应。文章认为,以撬动效应为契机,持续促动互联网群聚传播环境下以首发文本及其衍生文本为中介的多元主体议题共商,以滚动文本为中介的多元主体意义共建、价值共享,型构以共创为动力之源,以有限开放、动态协同为基本特征,以生产与传播循环往复为基本运行方式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递归协同机制,是提升数字文化产品之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全球建构效力的可取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国际传播 递归协同 《数字藏经洞(国际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方式演进与人机传播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段鹏 朱雨晴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会革新人机交互方式,并影响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将经历人对机器的“意识”输入、人与机器的“物理融合”以及“人机共生”这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机器逐渐从“他者”转变为人类的一部分。同时... 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会革新人机交互方式,并影响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将经历人对机器的“意识”输入、人与机器的“物理融合”以及“人机共生”这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机器逐渐从“他者”转变为人类的一部分。同时,脑机接口技术也会给人机传播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从“人类如何感知机器”和“机器如何影响人类”两个维度可以延伸出人机传播今后应当重点关注的研究议题。前者在媒体等同理论与计算机社会行动者范式下展开,认为脑机接口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当前人机传播的主要研究范式;后者则关注作为他者的“脑机接口—机器”如何影响人类,和作为“人—接口—机器”的人机共生体如何协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人机交互方式 人机传播 媒体等同理论 计算机社会行动者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图景与思考——基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
3
作者 谭华 万丽萍 陈银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运用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2000年至2011年所刊载的759篇学术论文,从研究者、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阐述我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 运用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2000年至2011年所刊载的759篇学术论文,从研究者、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阐述我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对策与建议。这对于国内新闻与传播研究者进一步了解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动态及其进展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同时也对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等具有编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传播学 发展趋势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盗猎”“增生”与“故事世界”:日本电影IP改编的跨媒体叙事研究
4
作者 田雯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7,共7页
日本作为一个IP产业链大国,拥有非常成熟的IP改编电影产业,许多改编自漫画、小说、游戏的电影不仅在日本国内受到热捧,在全球电影市场也大获好评。日本电影IP改编历程从早期的漫画改编、西方传统文学、中国民俗文化和日本神话传统改编... 日本作为一个IP产业链大国,拥有非常成熟的IP改编电影产业,许多改编自漫画、小说、游戏的电影不仅在日本国内受到热捧,在全球电影市场也大获好评。日本电影IP改编历程从早期的漫画改编、西方传统文学、中国民俗文化和日本神话传统改编逐渐拓展到小说改编、游戏改编和漫画改编真人电影等多种形态,这些作品在全球电影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究其原因是日本电影IP改编整合出一套跨媒体的叙事策略,较好地满足了观众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IP改编 跨媒体叙事 故事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态势——基于传媒公共性的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重启了新闻媒体对公共权力的舆论监督之路。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舆论监督发展迅猛。客观地说,基于中国持存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一元体制,二元运行"...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重启了新闻媒体对公共权力的舆论监督之路。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舆论监督发展迅猛。客观地说,基于中国持存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一元体制,二元运行"的媒体制度,在互联网时代,传媒公共性尤其是网络公共性潜能的发挥程度将深刻地规定着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未来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新闻舆论监督 发展态势 传媒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闻”制度下新加坡华语电视及传播理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渤 陈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103,共5页
新加坡推行的"发展新闻"制度与西方媒体奉行的新闻自由理念截然不同。在电视传播领域,新加坡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虽无需政府审查,却需透过媒介文本,框定并不断确认其社会功能定位,进而生产出有利于国家安定发展的信息认知模型... 新加坡推行的"发展新闻"制度与西方媒体奉行的新闻自由理念截然不同。在电视传播领域,新加坡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虽无需政府审查,却需透过媒介文本,框定并不断确认其社会功能定位,进而生产出有利于国家安定发展的信息认知模型。文章在归纳"发展新闻"理论渊源与新加坡实践特点的基础上,呈现新加坡华语电视在这一制度架构下的传播处境,并对华语电视频道《晚间新闻》的内容进行分析,从文本层面印证该制度在新闻生产环节的实践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新闻”制度 新加坡 华语电视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跨国传媒集团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万丽萍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两个方面出发,对国内跨国传媒集团研究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国内跨国传媒集团整体研究的特点以及11个跨国传媒集团个案研究情况。通过此项研究,力图剖析国内学界跨国传媒集团的研究图景及其发展...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两个方面出发,对国内跨国传媒集团研究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国内跨国传媒集团整体研究的特点以及11个跨国传媒集团个案研究情况。通过此项研究,力图剖析国内学界跨国传媒集团的研究图景及其发展态势,为今后跨国传媒集团研究提供参考性数据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传媒集团 研究现状 实证分析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教学思政育人新路向——基于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的探索
8
作者 祁芝红 李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人文社会科学语篇翻译具有知识性与政治性双重属性,其翻译教学因而自带思政育人基因,具有极强的思政育人潜能。然而,潜能不会自动转化为效能,翻译教学思政育人实践仍然面临硬性植入难题。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紧扣翻译和教学的传播本... 人文社会科学语篇翻译具有知识性与政治性双重属性,其翻译教学因而自带思政育人基因,具有极强的思政育人潜能。然而,潜能不会自动转化为效能,翻译教学思政育人实践仍然面临硬性植入难题。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紧扣翻译和教学的传播本质,以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为基础框架,以传播为观察视角,以翻译传播为底层逻辑组织翻译教学,能够将翻译教学的思政育人潜能转化为效能,是解决翻译教学思政育人硬性植入难题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课程思政 传播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基于CSSCI数据库(2005—2017)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屈高翔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0-198,共9页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但相关的学术研究尚处于不平衡发展的起步期。多点开花的研究样态组成了数字出版产业的研究构架,关注焦点集中在数字出版产业经济发展方面,产业人才培养、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匮乏。产业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但相关的学术研究尚处于不平衡发展的起步期。多点开花的研究样态组成了数字出版产业的研究构架,关注焦点集中在数字出版产业经济发展方面,产业人才培养、产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匮乏。产业发展对策层面研究蔚为可观,缺乏产业发展本质、产业制度创新等理论层面的探究和洞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亟须扩展新的生长点,转变研究理念、打造研究团队、深挖研究内容,从而构建数字出版产业完善科学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产业 学术文献统计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电影被想象与失语的转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小天 邓天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40,共5页
在我国,乡村电影作为乡村的记录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但乡村空间、乡村人物、乡村文明却并未摆脱电影的“城市性”,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被想象与失语问题。部分电影尝试进行了突破,囿于中国社会中巨大的城乡差距、精英的偏向... 在我国,乡村电影作为乡村的记录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但乡村空间、乡村人物、乡村文明却并未摆脱电影的“城市性”,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被想象与失语问题。部分电影尝试进行了突破,囿于中国社会中巨大的城乡差距、精英的偏向性话语、过分强调反思的审美现代性等现实性“痛点”,乡村电影仍难以摆脱被想象与失语的束缚。未来,推动乡村电影从失语到有声的转向需要多方合力,不断提高乡村电影的市场占比、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深入乡村话语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乡村电影 失语 话语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与情绪研究:理论基础与测量指标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雅 朱雨晴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7,共15页
情绪即社会信息。智能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情绪更易被感知和传播,情绪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也日趋重要。依据动机中介信息处理有限容量模型,结合情绪的认知和生理心理研究基础,可探索受众在接触社交媒体信息时的认知加工过程。... 情绪即社会信息。智能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情绪更易被感知和传播,情绪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也日趋重要。依据动机中介信息处理有限容量模型,结合情绪的认知和生理心理研究基础,可探索受众在接触社交媒体信息时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评述主观和客观层面的情绪测量方法与参考指标,如情绪量表,以及脑电、功能性磁共振、眼动、皮肤电和心电图等,研究显示:情绪作为预测因素,无论在个体层面还是群体层面,都影响着受众社交媒体使用的程度;当下被动社交媒体使用理论假设的修正,也呼吁更精确、更短时间间隔、认知和生理的指标来进行情绪测量,将瞬时效果、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结合起来。基于此,研究提出社交媒体使用与情绪研究的测量指标构建,包括社交媒体信息类型、动机系统、认知加工过程、情绪的测量方法与具体维度,同时考虑到受众个体特异性和媒介介质特异性,以期为后续结构性情绪测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动机中介信息处理有限容量模型 情绪测量 指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国外媒介素养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2
作者 耿益群 徐玥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37,共7页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落地载体,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该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研究群体、研究议题、理论应用、研究方法四个维度对2004-2013年国外媒介素养课程研究文献...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落地载体,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该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研究群体、研究议题、理论应用、研究方法四个维度对2004-2013年国外媒介素养课程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这一阶段媒介素养课程研究群体的学科背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研究议题从课程设计转向课程实施,理论应用方面跨学科理论融合现象日趋显著,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总体来看,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呈现出重视课程实践研究、关注课程主体研究、强调课程评估研究、突出新媒介素养等特点。未来的媒介素养课程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从多个视角进行课程评价研究,关注与媒介素养课程相关的政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媒介素养 课程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剑 徐晨霞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26,共6页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06—2016年,我国政府累计出台了160余项与数字出版产业相关的政策,结果是十年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年收入翻了近20倍。然而,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经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领域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无法...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06—2016年,我国政府累计出台了160余项与数字出版产业相关的政策,结果是十年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年收入翻了近20倍。然而,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经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领域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无法判断政策会带来的吉登斯所说的"无意的后果"是什么。完整的政策过程除了制定和执行,还要对其绩效进行科学评价,这对决定政策去向、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都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梳理我国2006年以来的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国外产业政策绩效实践经验,分析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绩效评估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政策绩效评估 数字出版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新闻翻译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小燕 司显柱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4,共4页
本文承继前人研究,进一步梳理了我国2012-2015年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进展。新闻翻译无论是本体研究还是新闻翻译与外界关系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主题更加"宽泛多元",但研究的系统性、创新性仍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也... 本文承继前人研究,进一步梳理了我国2012-2015年新闻翻译研究现状与进展。新闻翻译无论是本体研究还是新闻翻译与外界关系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主题更加"宽泛多元",但研究的系统性、创新性仍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也需走出"怎么译"的认识误区,带动研究方法从经验到科学、从规定到描述的根本改变。作为促进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新闻翻译批评不可缺位。以理性的审视、科学的手段开展翻译批评促进新闻翻译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翻译研究 进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实证分析——以新华社、美联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报道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小燕 原平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32-136,共5页
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是社会公众是怎样形成舆论的。议程设置的两个层面理论表明第一层面的客体议程设置主要是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使某一议题由零知觉到显知觉。第二层面的属性议程设置是界定一个议题,引导公众具体地理解和感知这一议题。... 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心是社会公众是怎样形成舆论的。议程设置的两个层面理论表明第一层面的客体议程设置主要是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使某一议题由零知觉到显知觉。第二层面的属性议程设置是界定一个议题,引导公众具体地理解和感知这一议题。两个层面都对舆论的形成和导向产生作用。本文以实证分析论证了议程设置的两个层面是如何相互作用产生舆论以及制造舆论导向的最终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程设置 客体议题 属性议题 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谣言、流言和传说——人类意义生产的三种非常信息传播形态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创造符号在于发现、生产和表达意义。在人类的表意系统中,反事实性的社会话语体裁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反事实、非科学的社会话语主要是由三种非常规的信息传播形态——谣言、流言和传说——构造...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创造符号在于发现、生产和表达意义。在人类的表意系统中,反事实性的社会话语体裁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反事实、非科学的社会话语主要是由三种非常规的信息传播形态——谣言、流言和传说——构造而成。三种信息传播形态的共性即非常性在于其传播脉络超脱于经验事实的约束而又很可能有用且可信。与此同时,三种非常的信息传播形态各有其独特的传播情境、功能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社会话语 谣言 流言 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传播时代基于用户中心的内容生产刍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芝 李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0,共6页
信息内容的生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以交互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内容生产的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树立起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观念和思维。内容产品的形态越来越视频化、产品的性质越来越人性化,出现了... 信息内容的生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以交互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内容生产的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树立起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观念和思维。内容产品的形态越来越视频化、产品的性质越来越人性化,出现了智慧产品。内容生产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封闭式生产走向开放式生产,形成了一种协商、对话的内容生产机制。新媒体传播时代基于用户中心的内容生产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包括信息源不确定性加大、创新动力衰减等。内容生产中把关、管理和约束失灵及创新动力衰减、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呼唤和催生出对内容生产的硬性、软性治理即规范、规制和激励机制的重构,要求建立起科学全面的媒介内容生产风险防控和治理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内容生产 用户中心 生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媒介的街头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学传播的情感动员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倩 庞慧敏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动员在我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抗日战争中作用卓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街头诗为代表的文学传播媒介发挥了重要的情感动员作用,从媒介生态学视角出发,在根据地的特殊社会历史语境中,街头诗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时空、文化、... 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动员在我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抗日战争中作用卓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街头诗为代表的文学传播媒介发挥了重要的情感动员作用,从媒介生态学视角出发,在根据地的特殊社会历史语境中,街头诗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时空、文化、政治方面的媒介偏向是决定其情感动员效能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集体认同—情感对话—意义共享的情感动员逻辑,实现了多媒介联动式传播与情感动员网络的构建;依托社会组织,嵌入根据地的己群社会关系,在圈层式传播中进行情感动员;从政治动员下沉到文化自觉,建构了集体协作式的革命情感传播路径。街头诗媒介的情感动员在全民族抗战的目标指引下,转化为政治的共意动员,实现了对根据地军民群众的精神教育和审美教化,促进了反思性、成长性的国民身份转向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 媒介生态学 情感动员 街头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结构与传播唯物主义: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典林 李杭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08-118,172,共12页
雷蒙德·威廉斯的感觉结构是其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他把握了文化实践中结构和行动、社会与个体、经济与文化的张力,从而与其传播观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威廉斯的唯物主义传播观在强调人类传播实践的物质性的同时,... 雷蒙德·威廉斯的感觉结构是其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他把握了文化实践中结构和行动、社会与个体、经济与文化的张力,从而与其传播观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威廉斯的唯物主义传播观在强调人类传播实践的物质性的同时,也凸显出传播在形成新的感觉结构以及勾连个人与社会从而形成有机共同体文化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对传播研究而言,要真正把握特定文化实践的感觉结构,必须打破文本主导的和实践主导的两种方法范式的分离状态,把结构分析和主观体验分析结合起来,从而走向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的传播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结构 传播 传播唯物主义 文化唯物主义 雷蒙德·威廉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与“技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然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4-159,共6页
在主流传播学范式影响下,国内外的研究者们似乎更多地将兴趣放在"传播效果"等问题上,因为他们把传播理解为一种"渠道",一种将权力意志、思想观念更快、更广地散发出去的过程。詹姆斯·凯瑞则从文化研究的角度... 在主流传播学范式影响下,国内外的研究者们似乎更多地将兴趣放在"传播效果"等问题上,因为他们把传播理解为一种"渠道",一种将权力意志、思想观念更快、更广地散发出去的过程。詹姆斯·凯瑞则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研究传播手段、技术,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他的代表作《作为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但仍有一些人对凯瑞"传播的仪式观"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甚至将"传播的仪式观"当作"传播的仪式"、"仪式的传播"等。以下通过回到文本本身,以其中两个关键词"隐喻"和"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提出"传播的仪式观"正是批判"技术乌托邦"的思想武器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瑞 传播的仪式观 隐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