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及其文学史观 |
张鸿声
马过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中华美学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
张晶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百年中国话剧视域下东北朝鲜族话剧史论 |
逄增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国喜马拉雅东段语言生态现状分析 |
谢颖莹
李大勤
|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鲁迅的多元中国观与启蒙思想和文学装置 |
逄增玉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地方感与五四时期浙江新文学阅读共同体的建构 |
颜浩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大萧条、杂志年与幽默小品文关系再勘——兼论经济危机时代文学范式的转换 |
黎晶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面向人工智能的语言认知:话语基础与语义计算 |
李佐文
赵鹏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幽暗及日常生活美学的政治锋芒——鲁迅与幽暗意识 |
刘春勇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基于意象意境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审美营造 |
赵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现实主义电视剧中审美文化在地性研究 |
杜莹杰
李子萱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文艺人民性理论的研究基质与方法论审思 |
杨杰
王淑月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数字化视域下游戏机制介入电影叙事的融合与创新 |
申林
李子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文本构型与故事时空:网络文学IP剧的“跨媒介”衍生叙事 |
张晶
李晓彩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1
|
|
15
|
中西文学接受思想的异曲同工——“诗无达诂”说与接受美学理论的比较 |
张晶
刘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6
|
电视剧的中国故事与国族符号的国际传播 |
杜莹杰
贾晓萌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7
|
“中国故事”本土化与国际化叙事的张力——兼论中国电影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
张晶
李晓彩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17
|
|
18
|
进化中的网络文学与文化内驱力的实现 |
杨杰
杨婕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9
|
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研究的意义何在 |
张晶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20
|
中国古代服饰变迁的文化折射 |
白岚玲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