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坚持会计原理 规范会计核算
- 1
-
-
作者
贺福川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镇江分行
-
出处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2期54-55,58,共3页
-
文摘
在银行会计核算中,坚持会计学原理,认真执行会计准则,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正确反映、监督银行业务,保证国家资金和财产的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反映在银行会计核算中某些偏离会计学原理的现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核算失实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违背会计学原理的不规范作法,仍在不断的新旧交替中被沿习,如不加以重视,及时研究改进,势必造成会计核算混乱,影响会计作用的正确发挥。为此,笔者通过初步调查,结后当前银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
关键词
会计学原理
银行会计核算
会计分录
会计原理
规范会计
银行业务
资金运动
随意使用
对应关系
失实现象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规范信用行为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根本措施
- 2
-
-
作者
严振生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镇江分行
-
出处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2期6-7,共2页
-
文摘
一、信用膨胀导致货币经济发行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信用由单一的国家银行信用向多元化的信用方向发展,信用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信用制度在发展中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了社会信用膨胀,成为通货膨胀的根本隐患。信用膨胀主要表现在: 1.银行信用膨胀。首先,银行信贷资金超经济增长。长期以来由于国家银行的内部没有建立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制度,外部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换的滞后,造成了货币信贷自下而上的倒逼机制,即地方政府和工商企业逼国家银行分支行增加信贷投入,以满足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愿望,国家银行分支行在金融资源浪费,资金来源分流,资金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只好逼中央银行分支行,中央银行总行和专业银行总行为满足下属要求,便自觉地逼中央银行总行,造成了信贷资金年年突破规模,超经济增长。据统计,1985年至1993年仅国家银行贷款以年平均20.95%的速度递增,超过同期GNP年均增幅达5.96个百分点。信贷资金超经济增长,使银行超负荷经营,资产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下降,目前,国家银行风险贷款的比重已超过15%。其次,信用观念淡漠,结算秩序混乱。近年来企业产品销售不畅,银行结算纪律松弛,“拖欠出资金”和“拖欠出效益”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
-
关键词
信用行为
抑制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根本措施
中央银行
信用膨胀
财政赤字
农村信用合作社
财政信用
信用制度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