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多形式开展《征信业管理条例》专项宣传
1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2013年3月15日至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精心组织开展了《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专项宣传活动,形成了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全面参与、新闻媒体跟踪报道的合力推进的宣传态势,宣传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营业管理部 管理条例 征信业 多形式 宣传活动 《条例》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邹小平 王军只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2-50,共9页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理,以Roychowdhury模型度量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研究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公司规模、贝塔等相...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理,以Roychowdhury模型度量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研究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公司规模、贝塔等相关因素后,不仅应计盈余管理影响权益资本成本,而且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也会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之间的替代关系,进一步考察企业综合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发现权益资本成本随着企业综合盈余管理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益资本成本 盈余管理 真实交易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外汇管理形势变化分析中国出境旅游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伟宁 《西南金融》 2004年第10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出境旅游 国际旅游业 高速增长 创汇 外汇管理 美元 实际 保持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脱媒度量及国际比较 被引量:39
4
作者 宋旺 钟正生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7,共12页
本文采用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两套指标体系从银行、金融部门两个层次以及资产和负债两个方向度量了1978-2007年中国的金融脱媒,并与美国、日本同期的金融脱媒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将贯穿于金融市场发展... 本文采用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两套指标体系从银行、金融部门两个层次以及资产和负债两个方向度量了1978-2007年中国的金融脱媒,并与美国、日本同期的金融脱媒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将贯穿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2)中国金融部门的资产方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中介化比例先下降,之后回调上升的过程,但回调到什么点是有待检验的问题;(3)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吸纳资金、提供资金两方面都的作用都不明显,但考虑到我国在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梯上仍处于较低的阶段,未来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吸纳经济中的盈余资金上可能会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脱媒 金融再中介化 资金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9,共11页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货币政策调控由以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为主转变,商业银行面临定价基准和定价模式的转变,利率定价机制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凸显。本文在总结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地区八家商业...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货币政策调控由以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为主转变,商业银行面临定价基准和定价模式的转变,利率定价机制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凸显。本文在总结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地区八家商业银行的调研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现状,剖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尽早明确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利率,有序推动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逐步稳定新的政策目标利率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利差关系,为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提供充分的缓冲期;从商业银行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两方面入手,健全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中小型银行顺利完成利率定价机制转型;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突破预算软约束和行政干预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政策目标利率 利率定价机制 利率定价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M_2/GDP高比率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江晶晶 单超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62,共13页
中国的M2/GDP水平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上升,并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M2/GDP水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总需求结构的角度做出了解释。首先,M2在数值上等于国民经济核算中各年度储蓄的加总。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导致中国具有高M2/GDP... 中国的M2/GDP水平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上升,并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M2/GDP水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总需求结构的角度做出了解释。首先,M2在数值上等于国民经济核算中各年度储蓄的加总。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导致中国具有高M2/GDP水平的原因在于中国具有高的投资与净出口水平。本文使用1978年至2008年的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验证。本文认为,不应仅根据表象得出中国M2/GDP水平过高的结论,而是应该根据投资与净出口水平正确判断中国M2/GDP水平是否处于合理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总需求结构 投资 净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会计政策与监管标准的差异及协调——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视角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军只 李丽 +3 位作者 张雪 张帆 孙伊展 王薇琳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34,共11页
在现行监管制度框架内,商业银行受会计政策与监管标准双重约束,在促进金融稳健发展的同时易引发冲突。本文从商业银行会计政策和监管体系框架入手,梳理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监管体系。基于2019年度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政策和监管实施情况,分... 在现行监管制度框架内,商业银行受会计政策与监管标准双重约束,在促进金融稳健发展的同时易引发冲突。本文从商业银行会计政策和监管体系框架入手,梳理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监管体系。基于2019年度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政策和监管实施情况,分析了商业银行会计政策与监管标准在数据口径、资本确认目标和原则、金融工具分类、公允价值管理和减值准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差异引发一些监管问题,不利于充分运用会计政策和监管标准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建议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发挥会计政策与监管标准双向优势,防范金融工具创新业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 会计资本 银行监管 监管资本 监管指标 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陶娅娜 盛朝晖 李海辉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8-61,53,共5页
中间业务是银行除资产、负债业务以外最重要的创收渠道,是衡量银行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盈利贡献、品种结构、收入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剖析了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在... 中间业务是银行除资产、负债业务以外最重要的创收渠道,是衡量银行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盈利贡献、品种结构、收入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剖析了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差异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因素研究:2002—2015年 被引量:37
9
作者 谭小芬 尹碧娇 杨燚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7,共15页
笔者以2002—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金融危机前,国企和非国企杠杆率均呈上升态势;而危机后二者出现分化,国企继续加杠杆,非国企的杠杆率则在经历了骤降后重新上升。(2)微观企业... 笔者以2002—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金融危机前,国企和非国企杠杆率均呈上升态势;而危机后二者出现分化,国企继续加杠杆,非国企的杠杆率则在经历了骤降后重新上升。(2)微观企业层面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对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均存在一定的解释能力,且微观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受宏观环境影响。(3)金融危机后政策不确定的增加导致了非国企的杠杆率降低,国企杠杆率增加。(4)实证结果表明,当前国企杠杆率高于拟合水平,非国企则低于其拟合水平。因此,中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要牵住国有企业这个牛鼻子,同时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金融危机 所有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隐性利率双轨制及其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宏瑾 苏乃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50,共9页
尽管目前中国已基本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仍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作为货币调控和利率管理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存贷款定价仍以基准利率为主要参考,因而目前中国仍存在着隐性利率双轨制。本文从微观银行学理论出发,对中... 尽管目前中国已基本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仍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作为货币调控和利率管理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存贷款定价仍以基准利率为主要参考,因而目前中国仍存在着隐性利率双轨制。本文从微观银行学理论出发,对中国隐性利率双轨制的特征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存贷款利率的决定因素。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现有隐性利率双轨制使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低于完全放开管制的市场化水平,并压低了已经放开的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模拟结果显示,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都将提高2—3个百分点,存贷款利差也将明显上升。今后应尽快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短端政策目标利率,稳定其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利差关系,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从而顺利推进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真正实现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促进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长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双轨制 利率市场化 货币价格调控 金融市场利率 存贷款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与中国宏观经济预期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燃 李宏瑾 崔兰清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4,共5页
本文在仿射模型中推导出预期宏观经济变化和利率期限结构的仿射关系,并在三因子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好于简单的利差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宏观经济的预测能力。三因子模型对近期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变... 本文在仿射模型中推导出预期宏观经济变化和利率期限结构的仿射关系,并在三因子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好于简单的利差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宏观经济的预测能力。三因子模型对近期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变化具有更高的解释能力,对投资、产出和出口的解释能力长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利率期限结构 预期经济增长 长短期利率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中国货币政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娅娜 李宏瑾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9,89,共8页
在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和经济运行特征进行简要梳理和描述后,本文对当前货币调控约束条件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特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全面刺激政策边际效果明显递减,劳动力市场总体稳定,经济易热难冷... 在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和经济运行特征进行简要梳理和描述后,本文对当前货币调控约束条件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特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全面刺激政策边际效果明显递减,劳动力市场总体稳定,经济易热难冷局面明显改观,国际收支和流动性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了更好地引领新常态,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前提下,以通胀作为最主要目标,保持政策定力,积极拓展基础货币供给渠道,做好流动性管理,加强预期引导,推进价格调控方式转型,在做好总量调控的同时,协调推进结构调整,以更好地促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长远平稳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货币政策 改革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引导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海滨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理财产品功能也不断演化,在优化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现有利率市场体系,影响着货币信贷调控效果。中央银行应该全面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的多方面...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理财产品功能也不断演化,在优化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现有利率市场体系,影响着货币信贷调控效果。中央银行应该全面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的多方面作用,引导并发挥个中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自发于市场的创新力量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促进理财产品市场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下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利率市场化 中央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的中国货币供应机制及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2,77,共9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降,国际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给货币调控带来了诸多挑战。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目标。2012年以来,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不可控性增强,以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降,国际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给货币调控带来了诸多挑战。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目标。2012年以来,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不可控性增强,以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主要来源的流动性过剩格局也出现根本逆转,货币供应机制出现较大变化。在外部经济条件和内部运行机制均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是中央银行货币调控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货币供给理论为基础,回顾不同阶段我国货币供应机制的变化及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具体效果,分析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机制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理财产品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珊珊 邓智琦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7,32,共4页
理财产品较为成功地规避了信贷管制,从而间接地创造了货币供给,这是当前多数文献讨论并形成的共识。本文另辟蹊径,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研究问题:通过对理财资金流动和资产负债表传导的考察,对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直接的货币创造... 理财产品较为成功地规避了信贷管制,从而间接地创造了货币供给,这是当前多数文献讨论并形成的共识。本文另辟蹊径,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研究问题:通过对理财资金流动和资产负债表传导的考察,对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直接的货币创造功能进行了分析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银行理财产品统计信息制度、优化完善理财业务相关会计科目设计、贴近创新实践适时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银行理财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睿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7-28,共2页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突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使银行赢利减少、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字塔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丰也 孙丹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9-54,共6页
本文以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手工收集的金字塔层级和链条数据为依据,使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中的层级和链条数量化指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测量金字塔股权结构,并探讨金字塔股权结构特征以及产权性质对底层上市公司风险承担... 本文以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手工收集的金字塔层级和链条数据为依据,使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中的层级和链条数量化指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测量金字塔股权结构,并探讨金字塔股权结构特征以及产权性质对底层上市公司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字塔代理层级数和链条数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有正向影响;民营企业控制下的上市公司比国有企业控制下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预期收益不确定性高的投资项目,导致民营上市公司相应的风险承担更为突出。考虑到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具有金字塔股权结构的特征,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应当高度关注并严防最终控股股东侵蚀中小股东利益等行为的发生。要引导和督促上市公司增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透明性,尤其是及时向投资者披露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层级、控制链的控股比例和控股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原因。要从根本上解除金字塔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金字塔层级 金字塔链条 产权性质 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内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姜再勇 《金融监管研究》 2013年第11期37-47,共11页
国内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在推动金融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金融发展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等方面的诸多不足。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主要是国内金融体系风险上升、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有效... 国内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在推动金融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金融发展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等方面的诸多不足。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主要是国内金融体系风险上升、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削弱等。未来,应通过市场化的改革以及监管政策调整,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管理 金融发展 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银行业流动性监管新框架及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6,共5页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1月基本完成对流动性监管框架的修订工作,较之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做出许多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在降低流动性监管标准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强调流动性资产质量、突出储蓄存款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1月基本完成对流动性监管框架的修订工作,较之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做出许多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在降低流动性监管标准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强调流动性资产质量、突出储蓄存款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监管理念。依据新的监管框架和监管理念,我国应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根据市场指标的标准纳入新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进一步夯实储蓄存款基础和审慎开展同业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资本充足率 流动性监管 流动性覆盖比率 净稳定资金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比较及借鉴 被引量:5
20
作者 盛朝晖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2,共3页
货币政策框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比较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