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担保机构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建议——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1
作者 陈传江 唐友伟 《征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1,共4页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担保业逐步兴起,促进了民间投资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方面,还是在中小企业、制度和信用环境建设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担保公司的发展。因此,应加强融资服务,扩大银保合作空间加强担保机构...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担保业逐步兴起,促进了民间投资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方面,还是在中小企业、制度和信用环境建设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担保公司的发展。因此,应加强融资服务,扩大银保合作空间加强担保机构建设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促进担保公司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担保 担保机构 信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机理与监管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鸿祥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2,69,共6页
与欧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有着重要区别,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是金融抑制制度背景下的博弈产物。目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并不具备显著的自身脆弱性,但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形成挑战... 与欧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有着重要区别,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是金融抑制制度背景下的博弈产物。目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并不具备显著的自身脆弱性,但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形成挑战,需要作出富有逻辑性的监管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形成机理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央行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亚 唐友伟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作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扩大征信数据范围,提高征信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比较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情况,我国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征信体系... 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作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扩大征信数据范围,提高征信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比较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情况,我国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征信体系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机制建设,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征信系统 征信体系 信用信息 机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募REITs的经济逻辑与演进安排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鸿祥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100,共11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公募REITs的经济逻辑,能够助力中国金融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然后梳理国际公募REITs的发展变迁,归纳了国际成熟市场REITs的实践经验和核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募REITs进行现实评估,既肯定了取得的积极成效,也...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公募REITs的经济逻辑,能够助力中国金融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然后梳理国际公募REITs的发展变迁,归纳了国际成熟市场REITs的实践经验和核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募REITs进行现实评估,既肯定了取得的积极成效,也指出了面临的制约因素;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根植中国国情,探寻中国公募REITs的演进安排,力求最大化实现中国公募REITs的高效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 REITS 经济逻辑 现实评估 演进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银行制定生源地政策,助学贷款初露晨曦
5
作者 薛亮 张流泉 +1 位作者 陈月芬 丁怀寿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中央银行 生源地政策 助学贷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区域内就业结构变迁——基于我国东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恺钧 潘娟 王舒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笔者基于1996年~2011年度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探讨了东部地区各省市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一、第二产业就业起着抑制作用,对第三产业就业起着促进作用,而金融效率对... 笔者基于1996年~2011年度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探讨了东部地区各省市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一、第二产业就业起着抑制作用,对第三产业就业起着促进作用,而金融效率对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均起着正向促进效应。技术进步对第一产业就业呈现负向作用,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具有正向解释力,并且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于各省市之间就业结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就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下构建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体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从法 周立平 张红闪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2-35,共4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随后,央行行长在两会上明确表示存款利率或将两年内放开,这意味着我国...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随后,央行行长在两会上明确表示存款利率或将两年内放开,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储蓄国债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储蓄国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储蓄国债市场化,并研究在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工作存在管理落后、缺乏定价机制、储蓄国债期限结构失衡、流动性差、隐藏提前兑付风险和发行失败风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利率定价机制 发行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研究——基于江苏1.6万份企业问卷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尹旭 吉星 吴琼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40,共11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政府出台了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有效评估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效应,本文在梳理我国历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上,采用IS-LM模型和调查问卷数据对积极财...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政府出台了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有效评估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效应,本文在梳理我国历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基础上,采用IS-LM模型和调查问卷数据对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基于江苏省企业调查情况构建了效应评估模型。研究发现积极财政政策有效促进了微观企业平稳度过困难时期,在微观企业层面取得较好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企稳复苏;同时,企业宏观税负普遍下降,大中型国企和非国有小微企业为经济企稳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政策整体规划、民间投资引导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财政政策 微观企业经营 问卷调查 宏观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过程中信息主体的权益及其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唐友伟 《征信》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推进信用经济发展的标志。对信息主体权益的法律保护,是征信体系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征信立法中对如何有效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信息主体的信用知情权、修改权、信用异议权等相关... 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推进信用经济发展的标志。对信息主体权益的法律保护,是征信体系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征信立法中对如何有效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信息主体的信用知情权、修改权、信用异议权等相关权益没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从征信信息主体权益的相关内容出发,借鉴国外征信立法保护制度,探索构建我国征信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制度 权益保护 信息采集 救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公众通胀预期的优选策略:通货膨胀目标制--基于制度特征的分析与借鉴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鸿祥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共4页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压力日益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西方国家成功实践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现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稳定通胀预期方面的制度特征,结合...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压力日益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西方国家成功实践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现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稳定通胀预期方面的制度特征,结合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所面临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了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可信度、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单一名义锚、建立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采用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增强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监测指标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胀预期 通货膨胀目标制 制度性特征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鸿祥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41,共3页
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背景、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信贷资产 证券化 制度障碍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域经济融资瓶颈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蕴慧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县域金融中曾担当主角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县域经济领域,资金实力十分有限的农村信用社被推上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地位,这进一步加剧了县域经济融资的"瓶颈"。今后应该采取诸如加大...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县域金融中曾担当主角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县域经济领域,资金实力十分有限的农村信用社被推上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地位,这进一步加剧了县域经济融资的"瓶颈"。今后应该采取诸如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支农比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融资担保机制等措施,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金融 融资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邮政储蓄体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友才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61,共4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邮政储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国家的有关部门切实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改革。建议将邮政储蓄机构改造为与其他金融机构同等地位的邮政储蓄银行。
关键词 邮政储蓄体制 市场经济 中国 制度缺陷 改革 金融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逻辑与配套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鸿祥 《西南金融》 2015年第12期33-37,42,共6页
经济"旧常态"下货币政策框架的轨迹特征呈现出"全面漫灌"总量型调控,并加剧金融资源扭曲配置;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逻辑表现为"精准滴灌"结构型调控,但出现"边际效用递减&qu... 经济"旧常态"下货币政策框架的轨迹特征呈现出"全面漫灌"总量型调控,并加剧金融资源扭曲配置;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逻辑表现为"精准滴灌"结构型调控,但出现"边际效用递减"效应,需要"一揽子"综合配套机制安排,方能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调控目标,从而走出经济振荡、步入行稳致远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货币政策框架 “定向工具” 结构错配 结构调控 货币政策配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促进和规范担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射阳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勇 《征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2,共3页
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对该县担保公司运行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应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快社会信用工程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推进担保机构与银行的互利合作,建立对担保机构的补偿机制和再担保体系等,以促进和规范担... 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对该县担保公司运行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应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快社会信用工程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推进担保机构与银行的互利合作,建立对担保机构的补偿机制和再担保体系等,以促进和规范担保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担保公司 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金融组织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建议措施——基于普惠制金融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鸿祥 《金融发展研究》 2010年第9期78-82,共5页
微型金融组织是对传统农村金融制度的一种融资矫正与补偿机制,是普惠制金融理念的实践与应用。本文认为,应在遵循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现实逻辑规律上,为微型金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 微型金融 形成机制 演进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的应用分析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鸿祥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0-51,共2页
本文首先对我国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试点业务进行了应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应用分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弱势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寿洋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40-43,共4页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出现了"弱势金融"的倾向,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根据我国"弱势金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我国"弱势金融"发展的策略建议: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推动良性...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出现了"弱势金融"的倾向,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根据我国"弱势金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我国"弱势金融"发展的策略建议: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推动良性的竞争机制形成;提高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促使金融机构主动扶持弱势群体;政策制定机构应简化流程降低门槛,真正以人为本方便弱势群体获取金融服务;加强财政、信贷、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良性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保障机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领域 弱势金融 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大龙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0年第3期49-50,共2页
我国证券市场十几年的迅速发展 ,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滞后于股票市场 ,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 ,同时有针... 我国证券市场十几年的迅速发展 ,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滞后于股票市场 ,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 ,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债券市场 发展滞后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变动、经济转型与国际收支平衡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亮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9-63,共5页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水平稳步上升,但国际收支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由于受政策导向和增长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出口企业产品的"超低"成本优势,更使汇率升值的效果被淡化于"无形"。...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水平稳步上升,但国际收支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由于受政策导向和增长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出口企业产品的"超低"成本优势,更使汇率升值的效果被淡化于"无形"。在推进经济转型过程中,应采取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进资源要素价格从管制型向市场型转变;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工资成本,改变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进而改变经常项目收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国际收支 双顺差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