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系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基于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可 马正宇 赵文铀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9,94,共15页
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 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供应链传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影响金融稳定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绿色信贷配给率,对于社会产出、银行业资本均有正向作用,能够促进宏观风险下降。以价格型为主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作用有限,政策潜力需要在长时间内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风险评估 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 碳减排支持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区域效应与动力机制——基于空间治理现代化视角研究
2
作者 雷汉云 许可 陈锐 《武汉金融》 2025年第6期65-73,共9页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及面板门槛模型,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区域效应及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区域...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及面板门槛模型,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区域效应及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表现为东、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边际贡献要高于中部地区;二是教育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和金融业发展水平是引致区域效应的主要因素;三是在边际贡献上,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异质性,同时这种影响的表现形式呈现门槛效应的非线性特征,具有量变到质变的跳跃性变化特点。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因地制宜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区域效应 宏观经济治理 空间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