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82
1
作者 李宗显 杨千帆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9,共10页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和外围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享受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要素配置效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流动性创造——基于“表内外”双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琨 杨千帆 陈芃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共15页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正在表内外两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和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存贷利差不断缩窄且波动愈加明显;而在表外,银行的综合化经营转型表现为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的非利息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正在表内外两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和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存贷利差不断缩窄且波动愈加明显;而在表外,银行的综合化经营转型表现为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的非利息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本文利用2006—2020年356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化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利差缩窄将通过FTP等银行内部激励考核机制,抑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第二,非利息收入上升会提高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即中间业务等广义表外业务与传统存贷款业务具有协同效应。经异质性检验,无论是全国性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利差变动都是影响流动性创造的显著因素;而非利息收入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只在地方性银行中显著,在全国性银行中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创造 盈利模式 利差 非利息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规则及相关争议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雪春 曾园园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1,共9页
十余年来,全球数字贸易日新月异,但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相对滞后,双边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及数字伙伴协议成为数字贸易规则的实践平台。本文回顾了WTO数字贸易的相关规则,比较了主要国际数字协议的异同,并剖析了主要国家在数字贸易的定义... 十余年来,全球数字贸易日新月异,但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相对滞后,双边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及数字伙伴协议成为数字贸易规则的实践平台。本文回顾了WTO数字贸易的相关规则,比较了主要国际数字协议的异同,并剖析了主要国家在数字贸易的定义和测量、关税制度、数据治理方面的共识及主要分歧。本文认为,WTO及其他多边机构都应努力提升数字贸易规则的有效性,主要经济体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立场,以折中的做法获得更多共识。此外,中国应在大力提升国内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以及完善国内数字服务贸易治理框架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贸易 数字治理 贸易规则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数字贸易现状及中日数字贸易关系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雪春 曾园园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日本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较为领先,但由于消费者偏好和政府重视不够,2019年之前的数字经济和贸易相对于中国、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发展较慢。近年来,日本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公布数字化相关法案、出台国家数据战略等多种措施,夯实数字... 日本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较为领先,但由于消费者偏好和政府重视不够,2019年之前的数字经济和贸易相对于中国、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发展较慢。近年来,日本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公布数字化相关法案、出台国家数据战略等多种措施,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治理,提升数字贸易竞争力。尤其是,日本在数字贸易国际合作及在WTO电子商务联合声明倡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出了被G7和G20采纳的以可信数据流动(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DFFT)为核心的“大阪模式”,彰显了在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研究日本数字贸易规则制定逻辑和理念,对于我国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和提升话语权具有一定意义,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中日两国提升数字贸易共识,有助于促进两国经贸发展,也有利于在亚太地区保持数字贸易的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贸易 数字治理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与东盟国家本币结算合作模式分析及展望——基于中印尼LCS合作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子晨 杨千帆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45,共6页
中印尼本币结算(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以下简称LCS)合作启动以来,总体业务运行平稳,市场交易活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本文结合中印尼LCS框架设立的背景情况,通过研究LCS运行机制,对中印尼LCS合作取得的现有成果及影响因... 中印尼本币结算(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以下简称LCS)合作启动以来,总体业务运行平稳,市场交易活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本文结合中印尼LCS框架设立的背景情况,通过研究LCS运行机制,对中印尼LCS合作取得的现有成果及影响因素展开详细分析,并结合LCS在东盟国家的实践效果,发掘现行LCS机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根据我国与东盟本币结算现状,发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更适宜作为我国LCS合作的优先发展区域。为进一步发展完善LCS合作模式,建议适度扩展ACCD银行数量,逐步放宽LCS限制条件,提升便利程度;优化外汇市场区域交易,提升区域交易活跃度;借鉴LCS合作模式,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份额,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S合作 本币结算 外汇区域交易 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