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用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粒子尺寸及分布与其凝胶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马蕊 李双双 +9 位作者 王晓伟 付志磊 潘鸽 符波 石彤非 黄以能 汤华清 李思佳 许东华 周恒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7-814,共8页
研究了6种商用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SAP)粒子尺寸大小及分布对其形成凝胶的临界浓度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使用光学显微镜和ImageJ软件统计了样品未吸水时粒子的尺寸及分布,通过测定... 研究了6种商用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SAP)粒子尺寸大小及分布对其形成凝胶的临界浓度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使用光学显微镜和ImageJ软件统计了样品未吸水时粒子的尺寸及分布,通过测定样品吸水后的膨胀比,估算得到了样品吸水后的粒子的尺寸及分布,用流变学方法和倒置实验法测定了高吸水树脂形成凝胶的临界浓度(凝胶点)。结果表明,这6种商用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吸水后的粒子的尺寸大小对其形成凝胶的临界浓度的影响不符合理论预测,这是由于粒子尺寸分布宽度不均一造成的。在选择粒子大小分布占优的均一范围内,样品的凝胶浓度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粒径分布 凝胶浓度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危机预警及模拟仿真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鹏 兰月新 +1 位作者 李昊青 周颖 《现代情报》 CSSCI 2019年第12期101-108,137,共9页
[目的/意义]提前进行网络谣言监控和预警是立体化防控网络谣言、增强社会稳定、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发生后极易在网络上引起热点舆情、网络危机信息的传播同时为网络谣言的扩散提供良好的土壤,无形中增大... [目的/意义]提前进行网络谣言监控和预警是立体化防控网络谣言、增强社会稳定、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发生后极易在网络上引起热点舆情、网络危机信息的传播同时为网络谣言的扩散提供良好的土壤,无形中增大了政府部门应对谣言的挑战。[方法/过程]本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网络谣言危机预警模型,拟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监控、预警仿真及风险的量化评估。实证分析案例选取天津“8·12”爆炸事故与“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通过计算机对这两起突发事件衍生的网络谣言建立预警模型,并对模拟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在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危机预警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仅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预警的准确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谣言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危机预警 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抑制甲烷爆炸过程中爆炸压力与自由基变化耦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孝斌 张瑞杰 +1 位作者 崔沥巍 张庆利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0,共11页
为建立抑爆过程中,尿素对甲烷宏观抑爆效果与微观抑爆机理之间的联系,利用20 L球型爆炸测试装置开展实验,测量了尿素粉体抑制甲烷爆炸过程中爆炸压力,利用光栅光谱仪采集火焰发射光谱数据;采用光谱分析和数据同步分析方法,分析该抑爆过... 为建立抑爆过程中,尿素对甲烷宏观抑爆效果与微观抑爆机理之间的联系,利用20 L球型爆炸测试装置开展实验,测量了尿素粉体抑制甲烷爆炸过程中爆炸压力,利用光栅光谱仪采集火焰发射光谱数据;采用光谱分析和数据同步分析方法,分析该抑爆过程中爆炸压力和NO、CN、CHO、HNO、OH等关键自由基或分子的变化,得出甲烷爆炸压力发展过程与相关自由基含量之间的耦合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加入尿素能有效地降低甲烷的爆炸压力,延长甲烷的爆炸感应期;在尿素的作用条件,NO、HNO含量的升高和CN、CHO、OH含量的降低,可以抑制甲烷爆炸;NO、CN、CHO、HNO自由基分子与甲烷爆炸升压过程有较大联系;OH自由基一直存在于甲烷爆炸的整个过程中且含量较高;对以上自由基的干预,可以在相应阶段发挥抑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抑爆 尿素 爆炸压力 自由基 光谱分析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场条件下相邻汽油罐油蒸汽泄漏及爆炸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少云 夏登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8,共10页
油库发生火灾时,临近的油罐内汽油受热形成油蒸汽从呼吸阀泄出,泄漏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易点燃,易引起燃烧爆炸事故。本文中以容积为5 000 m^3(22 m×13 m)的汽油罐泄漏油蒸汽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方法,研究了汽油蒸汽泄漏及... 油库发生火灾时,临近的油罐内汽油受热形成油蒸汽从呼吸阀泄出,泄漏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易点燃,易引起燃烧爆炸事故。本文中以容积为5 000 m^3(22 m×13 m)的汽油罐泄漏油蒸汽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方法,研究了汽油蒸汽泄漏及爆炸规律。研究发现:在距地面高1 m的平面上,当无风且呼吸阀泄漏油蒸汽速率为0.25 m/s时,距该罐中心50 m以外就可视作安全区域;当呼吸阀泄漏的油蒸汽速率为0.25 m/s时,风速达到5.0 m/s及以上,不易积聚成爆炸油蒸汽;当无风时,呼吸阀泄漏油蒸汽的速率增大1个量级,油蒸汽积聚达到爆炸下限1/2所需时间缩短2个量级;当风速为3.0 m/s、呼吸阀泄漏油蒸汽速率为0.25 m/s、泄漏时间为200 s、着火点距罐壁1 m时,距点火源距离增大1个量级,超压峰值下降1~2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蒸汽 泄漏 爆炸 火场 油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综合性超市火灾人员疏散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驰原 王博松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7-1240,共4页
选取某综合性超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PyroSim和Pathfinder模型,选取超市的食品油区域为起火点,根据排烟系统的启、闭设置不同的火灾场景进行数值模拟。将火灾发展过程中温度变化、热辐射变化和烟气蔓延发展情况等因素与人员疏散情况相结... 选取某综合性超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PyroSim和Pathfinder模型,选取超市的食品油区域为起火点,根据排烟系统的启、闭设置不同的火灾场景进行数值模拟。将火灾发展过程中温度变化、热辐射变化和烟气蔓延发展情况等因素与人员疏散情况相结合,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得到火灾发展过程中超市内部安全疏散出口疏散压力较大和容易发生人员被困的位置、时间,量化分析消防员引导疏散以及搜索救人的重点位置,为提高消防部门灭火救援的效率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超市 数值模拟 安全疏散 灭火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结在绳索救援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禹海 申福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5-1139,共5页
以绳索救援行动中使用最普遍的腰结为着眼点,分析腰结的结构特点,并利用实验的方法,实际测定了不同情况下腰结的受力情况和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腰结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减小绳圈的开角,绳头余长足够长,纵向反复提拉腰结是安全的,... 以绳索救援行动中使用最普遍的腰结为着眼点,分析腰结的结构特点,并利用实验的方法,实际测定了不同情况下腰结的受力情况和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腰结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减小绳圈的开角,绳头余长足够长,纵向反复提拉腰结是安全的,但应避免斜向拉腰结,同时尽可能用加固结加固确保其安全性。该研究可为开展绳索救援训练和更加安全地使用相应的绳结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消防救援队伍运用绳索救援技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绳索救援 腰结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核壳结构干水灭火剂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叶乔涵 张存位 刘立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5,共4页
综述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灭火剂——干水灭火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干水灭火剂的形成机理、灭火机理以及灭火性能影响因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干水灭火剂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干水灭火剂相较于传统灭火剂的优势;通过合理科学的... 综述了一种新型核壳结构灭火剂——干水灭火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干水灭火剂的形成机理、灭火机理以及灭火性能影响因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干水灭火剂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干水灭火剂相较于传统灭火剂的优势;通过合理科学的改性方法工艺,改良干水灭火剂的生产工艺,提升其灭火效能是干水灭火剂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水 灭火剂 形成机理 灭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灾数据的城市火灾时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立志 吴彬航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8-1322,共5页
通过数据拟合认为2007-2016年济南市各季度及24 h时段的过火面积-火灾频率符合幂律分布,并计算得到拟合参数。将ARIMA模型的差分方程形式与传递形式结合,同时引入记忆函数进行优化,构建实时自修正预测模型,研究城市火灾的时间变化规律... 通过数据拟合认为2007-2016年济南市各季度及24 h时段的过火面积-火灾频率符合幂律分布,并计算得到拟合参数。将ARIMA模型的差分方程形式与传递形式结合,同时引入记忆函数进行优化,构建实时自修正预测模型,研究城市火灾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认为,新构建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城市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火灾 时间特征 幂律分布 预测值自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训练室内部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9
作者 孙楠楠 刘建民 +1 位作者 徐晖 梁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2-696,共5页
基于集装箱式燃烧训练室,开展不同规模火源和开、关门工况的6组燃烧实验,研究其内部温度分布规律,为消防人员制定训练方案、开展实战训练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关门会使火源产生瞬间燃烧现象,开门使火源燃烧升温速率增大,顶棚处温度最... 基于集装箱式燃烧训练室,开展不同规模火源和开、关门工况的6组燃烧实验,研究其内部温度分布规律,为消防人员制定训练方案、开展实战训练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关门会使火源产生瞬间燃烧现象,开门使火源燃烧升温速率增大,顶棚处温度最高;关门燃烧时,小、中、大火的最高温度分别为331、463、752℃,随着距火源水平距离的增加,温度先快速降低后小幅回升,1.2 m高度处平均温度为100〜180℃;在关、开门的中火燃烧对比实验中发现,开门面积越大,高温持续时间越长,火源外各点温度下降明显,1.2 m高度处的最高温度平均在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燃烧训练室 温度分布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