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
1
作者 赵磊 吴雨菲 +3 位作者 刘吉梓 吴森达 祖莉 吴志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3,共5页
三维原子探针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表征设备,可用来分析样品在纳米尺度空间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含量。为克服目前人工制备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样品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金属纳米针尖制备专用装置,分为粗抛、清洗和精抛三个部分,... 三维原子探针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表征设备,可用来分析样品在纳米尺度空间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含量。为克服目前人工制备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样品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金属纳米针尖制备专用装置,分为粗抛、清洗和精抛三个部分,通过电控系统实现制备过程的自动化。使用该装置分别制备了5种金属材料(Al、Al基合金、Mo、Fe基合金、Ti合金)的纳米针尖,制备出的纳米针尖质量高,且制备效率高、成功率高。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纳米针尖的制备,也可用于材料分析与测试相关领域的实验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纳米针尖 电化学抛光 专用制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C-BP神经网络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
2
作者 王强 娄华语 +4 位作者 周国强 吴伟 马长胜 邱荣贤 王良模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9-704,共6页
针对某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试验的复杂性、危险性以及试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蜂群算法(ABC)优化BP神经网络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由机体动力学模型、机轮转动模型、电液伺服阀和刹车装... 针对某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试验的复杂性、危险性以及试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蜂群算法(ABC)优化BP神经网络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由机体动力学模型、机轮转动模型、电液伺服阀和刹车装置模型等组成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仿真模型;确定电液伺服阀和轮速传感器典型故障模式,建立故障注入模块;通过轮速传感器和电液伺服阀的典型故障仿真模拟,得到故障数据样本.采用滑动窗口裁剪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建立故障数据集;采用优化前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采用ABC算法对BP神经网络优化后的系统平均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5.4%(优化前为92.7%),湿跑道传感器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为83.9%(优化前为74.5%),可见通过优化有效提升了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故障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 故障诊断 故障注入 BP神经网络 数据增强 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恒定式线性调频信号体制雷达假目标群干扰方法
3
作者 潘小义 冯学文 +3 位作者 周丽 成洋 陈吉源 孟晓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5,共11页
针对调频斜率捷变的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先进体制雷达多假目标干扰需求,提出了基于间歇采样转发与双向移频调制联合处理的位置恒定式LFM雷达假目标群干扰方法。将雷达截获信号同时与两路时间延迟信号混频求频... 针对调频斜率捷变的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先进体制雷达多假目标干扰需求,提出了基于间歇采样转发与双向移频调制联合处理的位置恒定式LFM雷达假目标群干扰方法。将雷达截获信号同时与两路时间延迟信号混频求频差,获取随调频斜率自适应变化的间歇采样频率和移频调制量;依次进行间歇采样转发处理和双向移频调制处理获得干扰信号。经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针对调频斜率捷变等先进体制LFM雷达,该干扰方法产生的假目标群位置恒定,有利于在脉冲积累时形成较好的干扰效果,且相比单独间歇采样转发或移频干扰,假目标群覆盖范围可以更广,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斜率捷变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移频干扰 假目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非连续搅拌摩擦增材制造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磊 王帅普 +3 位作者 武明建 吴森达 祖莉 吴志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32,共9页
目的利用非连续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6061铝合金并研究了z方向非连续搅拌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预热时间对沉积增材成形工艺的影响,并探究了该工艺条件下沉积层的宏/微观缺陷、材料流动及拉伸力... 目的利用非连续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6061铝合金并研究了z方向非连续搅拌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预热时间对沉积增材成形工艺的影响,并探究了该工艺条件下沉积层的宏/微观缺陷、材料流动及拉伸力学性能关联规律。结果采用z方向非连续搅拌摩擦沉积增材成形工艺,在预热时间为35 s的条件下,除无横向约束的前进侧和后退侧出现了孔洞、弧形飞边及弱结合等微观缺陷外,沉积层中原料棒与凸起搅拌作用区的组织表现为高致密无孔洞的良好形态,原料棒及刀具凸起的强搅拌作用造成z方向材料流动存在差异,进而获得力学性能沿z方向具有梯度分布的完整沉积层,提高了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6061铝合金的成形效率。结论在相应的主轴转速(420 r/min)、平移速度(72 mm/min)、进料速度(72 mm/min)、刀具凸起高度(1.5 mm)与预热时间(35 s)工艺参数下,获得了稳定的增材沉积层,有效抑制了沉积层原料棒及凸起搅拌作用区的宏观缺陷,并使材料性能沿z方向呈梯度分布;沉积层抗拉强度达到了原料棒的57.15%;同时伸长率提升了185.8%,为高效率沉积增材及制备梯度性能构件提供了工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 6061铝合金 宏观缺陷 材料流动 梯度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水攻角下高速射弹的流固耦合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想炎 于楠 +3 位作者 黄振贵 陈志华 马长胜 邱荣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15-3429,共15页
高速入水时弹体结构响应(变形)大小关系射弹能否安全入水。当前,基于刚体模型的高速入水数值计算方法无法深入揭示初始扰动影响下射弹入水过程中复杂多相流、水动力与弹体结构响应等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规律。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流体力... 高速入水时弹体结构响应(变形)大小关系射弹能否安全入水。当前,基于刚体模型的高速入水数值计算方法无法深入揭示初始扰动影响下射弹入水过程中复杂多相流、水动力与弹体结构响应等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规律。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流体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建立一种高速入水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重点研究攻角对某型射弹高速入水过程的影响,分析攻角影响下空泡演化、冲击载荷、弹体运动与结构变形的相互耦合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攻角增大,弹体下表面与空泡壁面逐渐产生强烈撞击,迫使空泡壁面弯曲;对该型射弹,当攻角>3°时,射弹会因尾翼拍击液面出现第2次载荷峰值,此时射弹因沾湿产生弯矩,迫使射弹出现塑性应变,随入水深度增加,射弹形成明显的尾翼弯折,因沾湿产生的表面压力最大值超过10 MPa;攻角为2°时,射弹虽因弹头尾翼同时受力产生弯矩,但内部应力未超过弹体材料的屈服强度,未出现塑性变形,因此,对该型射弹,其安全入水攻角≤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高速斜入水 攻角 超空泡 结构变形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战车载相控阵雷达综合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董金良 于群宁 +1 位作者 仲启强 张宇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3-668,共6页
因受限于武器平台,野战车载雷达对雷达载荷体积和重量有严苛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空、时、频域多手段精细化抗干扰方法,在有限设备量的前提下优化了雷达的综合抗干扰功能,并在某新型野战车载防空武器系统中得到应用。外场实测... 因受限于武器平台,野战车载雷达对雷达载荷体积和重量有严苛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空、时、频域多手段精细化抗干扰方法,在有限设备量的前提下优化了雷达的综合抗干扰功能,并在某新型野战车载防空武器系统中得到应用。外场实测数据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车 相控阵雷达 干扰侦收 综合抗干扰 波形熵 自适应置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