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亚宁 张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6,共8页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在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围手术期进行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现有研究表明,在EVT术前使用抗凝药物并不会增加患者出血或不良预后的风险。而EVT术中抗凝...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在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围手术期进行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现有研究表明,在EVT术前使用抗凝药物并不会增加患者出血或不良预后的风险。而EVT术中抗凝虽然无法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但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有积极作用。此外,EVT术后抗凝可以预防颅内动脉再闭塞的发生,并可能有改善脑部微循环的作用。因此,对于抗凝指征更加明确的、伴有心房颤动的AIS患者是否可以尽早开始抗凝值得进一步探索,今后仍需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来评估AIS患者EVT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管内治疗 围手术期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全面解读(下) 被引量:16
2
作者 (编译)董漪(编译) 桂莉(编译) +10 位作者 郑华光(编译) 李玮(编译) 王秦润琪(编译) 程忻(编译) 高远(编译) 刘慧慧(编译) 丁红(编译) 窦鑫(编译) 谭泽锋(编译) 李淑娟(编译) David Wang(编译)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期63-74,共12页
3一般急诊监测及急诊治疗3.1气道、呼吸及血氧管1对于伴有意识水平下降或有延髓性麻痹从而影响气道功能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给予气道支持和辅助通气。2吸氧以保障血氧饱和度>94%。
关键词 科学声明 重症监护 疾病管理 急救医疗服务 二级预防 卒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 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全面解读(上)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漪(编译) 桂莉(编译) +10 位作者 郑华光(编译) 李玮(编译) 王秦润琪(编译) 程忻(编译) 高远(编译) 刘慧慧(编译) 丁红(编译) 窦鑫(编译) 谭泽锋(编译) 李淑娟(编译) David Wang(编译)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2期1263-1269,共7页
美国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2019更新版(下文简称"2019更新版")在各种质疑声中,终于得以在Stroke上发表了。虽然,字面上是2018年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下文简称"2018版指南")的更新,但仔... 美国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2019更新版(下文简称"2019更新版")在各种质疑声中,终于得以在Stroke上发表了。虽然,字面上是2018年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下文简称"2018版指南")的更新,但仔细阅读起来,几乎是升级迭代的全新内容。2018版指南刚一公布,就遭到了业界同行的诸多质疑,后在其正式出版时,很多条目就已经被删减了。所以,目前行业内认为2018版指南给出的推荐意见是存在不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声明 重症监护 疾病管理 急救医疗服务 二级预防 卒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现状及与护生的评价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霞 田晓翠 +3 位作者 徐铭 吴美慧 廖显春 梁泽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61,共4页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问卷、学习动机量表对重庆市11所三级医院的749名临床护理教师及45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自评均分为4.38...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问卷、学习动机量表对重庆市11所三级医院的749名临床护理教师及45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自评均分为4.38±0.49,护生评价均分为4.12±0.65,护生评价总分及6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教师自评(均P<0.01);护龄、职务和学习动机是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处于较好水平,但护生评价低于教师自评;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临床护理教师的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临床教师 护生 临床教学 胜任力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痛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超阳 唐春花 +4 位作者 李琼 郭露 黄梅 闵焯 张莉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2-607,共6页
原发性头痛(primary headaches,PH)大都是环境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所致。家系和双胞胎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偏头痛(migraine)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证实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FHM)有三种突变基因,它们都... 原发性头痛(primary headaches,PH)大都是环境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所致。家系和双胞胎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偏头痛(migraine)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证实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FHM)有三种突变基因,它们都参与离子通道转运。此外,关于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学的其他分子认识也部分来自于单基因遗传综合征(包括CADASIL、RVCL和FASPS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对偏头痛易感性基因识别的有力工具,目前已确认了多个易感基因位点。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s,CH)及继发性头痛中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MOH)也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因素参与。本文回顾了头痛的遗传学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穿支动脉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现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娅 李玮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9期942-946,共5页
穿支动脉梗死是脑梗死的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部位及病理机制不同而多样化。部分患者症状轻微,可不进行溶栓治疗,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症状易反复和波动的临床特点,对单纯溶栓治疗反应不佳,但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也相对较低... 穿支动脉梗死是脑梗死的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部位及病理机制不同而多样化。部分患者症状轻微,可不进行溶栓治疗,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症状易反复和波动的临床特点,对单纯溶栓治疗反应不佳,但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也相对较低。本文对穿支动脉梗死溶栓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评价穿支动脉梗死静脉溶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索优化急性穿支动脉梗死溶栓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