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立华
杨艺
+6 位作者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高进宝
于斌
赵浩
徐如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联合锁孔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对肿瘤切除程度和手术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进行分析,其中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9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的手术12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Ⅰ、Ⅱ级)18例(85.7%,18/21),次(近)切除(SimpsonⅢ级)3例(14.3%,3/21),术后三维CT显露锁孔骨瓣复位良好,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脑膜瘤。术后新增颅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23.8%),其中短暂性滑车神经3例、外展神经1例、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的1例,同时伴有听力障碍加重。术后3个月随访时,11例KPS同术前,7例术后改善,3例加重。KPS平均评分77.14±23.1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者19例(KPS≥70),恢复一般2例(KPS〈70)。术后随访3~2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是简便、安全、微创、理想的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和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颞下锁孔入路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持续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妙春
戚玉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3期886-887,共2页
总结55例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的术后护理,通过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术后昏迷恢复量表平均分数较术前提高3分,最高的提高5分,认为围术期护理对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脑深部电刺激术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立华
杨艺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高进宝
于斌
赵浩
徐如祥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74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联合锁孔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对肿瘤切除程度和手术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进行分析,其中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9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的手术12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Ⅰ、Ⅱ级)18例(85.7%,18/21),次(近)切除(SimpsonⅢ级)3例(14.3%,3/21),术后三维CT显露锁孔骨瓣复位良好,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脑膜瘤。术后新增颅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23.8%),其中短暂性滑车神经3例、外展神经1例、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的1例,同时伴有听力障碍加重。术后3个月随访时,11例KPS同术前,7例术后改善,3例加重。KPS平均评分77.14±23.1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者19例(KPS≥70),恢复一般2例(KPS〈70)。术后随访3~2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是简便、安全、微创、理想的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和术后疗效。
关键词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颞下锁孔入路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Keywords
Meningioma
Microsurgery
Subtemporal keyhole approach
Retrosigmoid keyhole approach
分类号
R739.4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持续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妙春
戚玉英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出处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3期886-887,共2页
文摘
总结55例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的术后护理,通过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术后昏迷恢复量表平均分数较术前提高3分,最高的提高5分,认为围术期护理对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脑深部电刺激术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围术期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陈立华
杨艺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高进宝
于斌
赵浩
徐如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持续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围术期的护理
白妙春
戚玉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