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回馈共聚焦的层析成像系统
1
作者 王子涵 张立 周博睿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98,共8页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因其极高的灵敏度和纵向分辨力而被应用于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测量、MEMS器件的内部成像,并可对生物组织内部金属异物进行定位,然而至今未曾有过对于生物组织细胞级别成像的报道。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激光回馈共...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因其极高的灵敏度和纵向分辨力而被应用于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测量、MEMS器件的内部成像,并可对生物组织内部金属异物进行定位,然而至今未曾有过对于生物组织细胞级别成像的报道。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的三维成像系统,对活体生物组织进行了探测和图像重建,能够清晰地观测到细胞的结构信息,证明了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在生物组织成像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三维成像系统可获得突破衍射极限1.4倍的横向分辨力,在使用NA=0.42的显微物镜时,横向分辨力约为1.1μm,纵向分辨力约为19.4μm,用于表面形貌测量时纵向分辨力优于500 nm。同时,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三维定位与扫描采集模块和基于Matlab软件的三维图像重建模块,可对待测区域进行精确定位,进而获得待测区域三维层析图像,具有相当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移频回馈效应 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 三维成像 生物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薄膜衍射主镜面形误差仿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韬杰 吴鹏 +3 位作者 杨正 尹韶云 杜春雷 汪岳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以理想坐标面为参考面,建立了大口径薄膜衍射主镜面形误差与波前误差的关系模型.首先建立了子镜面形误差模型;其次根据导出的子镜波前误差与大口径薄膜衍射主镜波前误差关系式,分别讨论了边缘褶皱面形和球面面形两种形变情况下不同区域... 以理想坐标面为参考面,建立了大口径薄膜衍射主镜面形误差与波前误差的关系模型.首先建立了子镜面形误差模型;其次根据导出的子镜波前误差与大口径薄膜衍射主镜波前误差关系式,分别讨论了边缘褶皱面形和球面面形两种形变情况下不同区域子镜的形变允许范围;最终通过全体子镜的波前误差反向拟合Zernike多项式,得到了不同形变情况下主镜的低阶像差类型.研究结果可为成像系统的像差校正提供理论依据,对大口径薄膜衍射主镜的夹持装配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薄膜 参考面 面形误差 波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二氧化钛异质结场效应探测器光电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全 张恩亮 +3 位作者 白向兴 申钧 魏大鹏 汪岳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6,共9页
利用二氧化钛薄膜光吸收及表面钝化特性,在硅晶圆基底表面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钛异质结场效应管光电探测器,并研究其光电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二氧化钛钝化后的探测器可以有效抑制沟道表面的气体小分子吸附,降低器件的暗电流漂移;同时,探测... 利用二氧化钛薄膜光吸收及表面钝化特性,在硅晶圆基底表面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钛异质结场效应管光电探测器,并研究其光电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二氧化钛钝化后的探测器可以有效抑制沟道表面的气体小分子吸附,降低器件的暗电流漂移;同时,探测器利用石墨烯的电荷敏感和复合薄膜的光谱吸收特性,显著提高了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响应度.紫外波段,顶层二氧化钛吸光产生的光生电子将注入到石墨烯沟道中,对石墨烯沟道产生n型掺杂,器件最大响应度可达3.5×10~5A/W.在可见光波段,因为二氧化钛层与石墨烯薄膜间存在杂质能级,界面间的电荷转移使沟道载流子寿命显著提高.相对于传统的二氧化钛阵列探测器,该探测器在响应波段与响应度性能上都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异质结 场效应管 光电探测器 背栅调制 耦合 载流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