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色彩感知的通用高保真光谱图像压缩
1
作者 梁玮 蔡磊 +2 位作者 郝雯 金海燕 侯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8-2016,共9页
针对光谱图像在特定再现环境下的色彩高保真复制等领域的应用,为增加通用性,提升压缩效率,进一步存储传输,本文提出了特定光照中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通用低复杂度色彩高保真光谱图像压缩方法。首先研究特定再现环境中光谱图像的色彩再现... 针对光谱图像在特定再现环境下的色彩高保真复制等领域的应用,为增加通用性,提升压缩效率,进一步存储传输,本文提出了特定光照中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通用低复杂度色彩高保真光谱图像压缩方法。首先研究特定再现环境中光谱图像的色彩再现原理,设计重建光谱图像色彩误差衡量方式,进而提出特定光照中光谱图像色彩保真压缩的失真指导准则。基于色彩失真指导准则,得出压缩原理,进而设计光谱预处理、空谱去冗余方法、编码方法和优化策略,最终提出可供高保真再现的光谱图像压缩方法。在失真指导准则方面,首先构建了光谱图像的色彩分解环境,提出了对光谱图像在特定照明下(单一或者混合照明)进行色彩感知信息提取的矩阵算子;然后,利用色彩感知信息提取算子,采用色彩感知误差衡量光谱图像于色彩测度上的偏差;最后,提出用于指导压缩环节的光谱图像色彩感知失真准则。基于该准则提出针对性压缩原理,设计了本文压缩算法流程。首先,对光谱数据色彩感知加权预处理,采用色彩感知信息提取算子,获得特定再现条件下保持光谱特性的光谱色彩感知数据;然后,基于色彩感知压缩原理,对色彩感知光谱数据进行APWS-RA编码,命名为W_(S)F-APWS-RA。光谱图像解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对压缩码流进行编码的逆处理,形成重建的光谱色彩感知数据矩阵;然后,采用设计的可逆色彩感知提取算子,通过感知信息提取矩阵算子的逆矩阵与重建光谱色彩感知数据矩阵相乘获得重构光谱图像。实验表明,在相同比特率下,较低复杂度压缩APWS,APWS-RA及色彩再现类WF-APWS-RA,W_(S)F-APWS-RA编码不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留特定再现条件下的光谱色彩信息,具有最优秀的变光照色彩再现稳定性,同时可有效提升光谱重建精度。因此,新方法亦可泛化用于遥感等领域,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谱 光谱图像压缩 色彩高保真再现 色彩感知信息提取 小波编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注意力机制的三维平面恢复方法
2
作者 沈凤仙 韩笑 张邦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9-265,共7页
当前三维平面恢复方法中存在无法对场景中小物体目标平面进行有效恢复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注意力机制的三维平面恢复方法。具体地,对低尺度特征进行下采样并与高尺度特征进行融合。利用自适应多头注意力机制对融... 当前三维平面恢复方法中存在无法对场景中小物体目标平面进行有效恢复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注意力机制的三维平面恢复方法。具体地,对低尺度特征进行下采样并与高尺度特征进行融合。利用自适应多头注意力机制对融合特征进行编码。定义平面分割模块和平面参数估计模块,并分别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视觉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解码。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恢复小物体目标平面表示,并且与当前最先进的三维平面恢复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平面恢复 注意力机制 平面分割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真空紫外凹面光栅单色仪小型化设计与波长重复性研究
3
作者 张子辉 陈建波 +2 位作者 苏荣华 施飞 李玉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8,共7页
光栅驱动机构是实现真空紫外单色仪高性能输出的基础,为了实现单色仪的高精度、高线性和小型化设计,文中将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提出推广式正弦摆杆机构,建立基于推广式正弦摆杆机构的单色仪波长输出模型,完成单色仪波长扫描过程中误... 光栅驱动机构是实现真空紫外单色仪高性能输出的基础,为了实现单色仪的高精度、高线性和小型化设计,文中将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提出推广式正弦摆杆机构,建立基于推广式正弦摆杆机构的单色仪波长输出模型,完成单色仪波长扫描过程中误差源影响因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单色仪波长重复性优于0.04 nm,波长重复性误差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6%以下,波长准确度输出误差优于0.1 nm。对单色仪波长扫描驱动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单色仪波长重复性分析理论和结构设计理论的准确性实现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真空紫外波段 单色仪 正弦摆杆机构 波长输出方程 波长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地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Cd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墨 梅丽辉 +9 位作者 刘冰权 张明 唐志敏 宗乐丽 王尚晓 田福金 张晓东 张洁 牛晓楠 黄丁伶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研究目的】重金属元素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影响健康,开展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科学管理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采集水稻籽实及对应根系土样品129组,通... 【研究目的】重金属元素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影响健康,开展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科学管理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采集水稻籽实及对应根系土样品129组,通过化学分析获取As、Cd、Hg、Pb、Cr、pH和土壤Cd形态等地球化学数据,采用人体健康风险模型评估研究区健康风险。【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壤Cd平均含量为0.49 mg/kg,显著高于江西表层土壤背景值,有80件土壤Cd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占总样本的62%。水稻籽实有57件Cd含量超标,超标率为44%。(2)研究区土壤Cd的污染评价结果与农作物Cd的安全评价结果对应性较差。土壤pH值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土壤pH值升高,土壤中Cd含量增加了2.26倍,但水稻籽实Cd含量降低了4.5倍。(3)土壤中Cd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残渣态这三种赋存形态对水稻籽实Cd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在强酸性土壤环境中,Cd生物有效性增强。(4)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儿童的健康风险大于成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因子主要为Cd。【结论】研究区土壤Cd与水稻籽实Cd含量空间对应性较差,依照现行规范评价,存在一定的误判漏判的局限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因水稻Cd摄入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稻系统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赣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灰岩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小刚 倪智伟 +2 位作者 朱君星 秦柯 唐恺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共13页
寒区岩体由于反复冻融导致的变形破坏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宏观破坏特征,并... 寒区岩体由于反复冻融导致的变形破坏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宏观破坏特征,并采用电镜分析破坏面的微观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后裂隙灰岩的破坏特征呈明显的脆性破坏,其峰值应力、弹性模量随裂隙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峰值应变随裂隙倾角、冻融循环次数呈正相关。宏观破坏模式主要以裂纹模式为主,片落模式为辅,破坏面与预制裂隙有关,多为张拉裂纹,与冻融循环无明显相关性。微观试验揭露了冻融循环对裂隙灰岩的损伤,微裂纹的平均长度、累计长度和平均宽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预制裂隙对破坏面的微观特征无明显影响。对于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预制裂隙影响了宏观破坏裂纹发育,而冻融加剧了内部微裂纹的扩展;裂隙倾角的增大抑制了冻融循环带来的损伤,提高了岩体耐久性。研究成果可为寒区矿山工程开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灰岩 裂隙倾角 冻融循环 单轴压缩 峰值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仿鸟群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邱浩楠 何明 +3 位作者 韩伟 徐昕 陈浩天 危怡然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
无人机集群已成为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新质作战力量。为解决多任务驱动下无人机集群的形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仿鸟群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分析了鸟群行为模式,总结了以麻雀群为例的鸟群聚集御敌行为特征通过引入向心/离心对偶力... 无人机集群已成为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新质作战力量。为解决多任务驱动下无人机集群的形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仿鸟群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分析了鸟群行为模式,总结了以麻雀群为例的鸟群聚集御敌行为特征通过引入向心/离心对偶力,建立“突变”交互规则,构建了基于四规则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模型定义了控制参量和序参量,通过调控关键控制参量,实现了无人机集群的相变控制,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经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最优参数求解,有序相形成周期均缩短了近70%,验证了方法的优化可行性。该方法可望在无人机集群侦察感知、应急救援等任务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相变控制 序参量 控制参量 群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生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乐乐 黄松 +2 位作者 郑长友 夏春艳 阳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9,共21页
自动驾驶系统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和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为了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而仿真测试因其测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并且测试场景是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关键,因此... 自动驾驶系统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和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为了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而仿真测试因其测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并且测试场景是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关键,因此仿真测试场景生成是自动驾驶测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已有大量学者致力于研究自动驾驶仿真测试,也有许多关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研究进展报告,但是针对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生成的研究进展报告却寥寥无几。因此,对关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的文献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概述;通过调研国内外几十篇相关文献,按照自动驾驶系统的模块进行归纳总结,对现有仿真测试场景生成方法进行详细分类阐述;通过调研目前主流的仿真测试工具,对现有仿真测试工具进行分析归纳;分析了自动驾驶仿真测试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仿真测试 测试场景 整车测试 仿真测试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溃疡性结肠炎舌象分类研究
8
作者 童依姮 赵一帆 +5 位作者 严国映 黄盖博 宋燮达 胡静怡 朱磊 沈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46-2653,共8页
目的推动临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医舌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和智能化。方法本文使用道生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前瞻性采集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患者舌象图片共1096张,经过UC舌象分割、预处理和数... 目的推动临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医舌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和智能化。方法本文使用道生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前瞻性采集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患者舌象图片共1096张,经过UC舌象分割、预处理和数据增强后形成UC舌象数据集,在ResNet50基础上,采用不对称卷积块并引入注意力模块,构建UC舌象分类模型。结果本文构建的UC舌象分类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平均F1值达到85.09%,脾虚湿蕴证的AUC值为0.83,大肠湿热证的AUC值为0.81,均高于VGG11和ResNet50模型。结论本文构建的UC舌象分类模型能有效识别UC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为提高UC辨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供新途径,助力中医舌诊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证 脾虚湿蕴证 深度学习 中医舌诊现代化 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密集行人检测任务中多尺度目标的检测算法
9
作者 徐振峰 许云峰 +2 位作者 于子洲 梅卫 张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04-316,共13页
在密集行人检测任务中目标的检测精度低,漏检和误检等一直是充满挑战的问题,导致此问题的原因是大多数的场景中存在大量多尺度的目标,多尺度的目标使得算法面临着尺度变化,从而使得算法的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 在密集行人检测任务中目标的检测精度低,漏检和误检等一直是充满挑战的问题,导致此问题的原因是大多数的场景中存在大量多尺度的目标,多尺度的目标使得算法面临着尺度变化,从而使得算法的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多尺度行人检测网络(MPDNet)。网络改进包括三个方面:对于主干网络,在C3模块中添加了空间位置注意力模块,并引入改进的ViTv3Block模块,可以有效强化特征信息的提取;特征融合部分,在渐近特征金字塔网络(AFPN)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AFPN可以在更少参数量和计算量的情况下进行跨层特征融合;在特征融合网络末端添加了空间加强多尺度注意力模块(SEMA),增强模型对目标的定位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结果,MPDNet在WiderPerson和CrowdHuman两个密集行人检测数据集上相较于YOLOv5s,AP50分别提升了4.2和3.2个百分点,AP50:95分别提升了5.0和3.9个百分点。MPDNet能够很好地完成复杂场景中密集行人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 密集行人检测 渐进多尺度特征融合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循环荷载下基于能量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10
作者 吴孝鑫 王银 +4 位作者 姜雅婷 谢群 杨涛春 宗香华 孙留洋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0,共7页
为了解决原始Kong-Fang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无法描述混凝土在受压过程中的应变硬化现象和拉压循环荷载下的模量损伤问题,引入屈服强度面用于描述混凝土的应变硬化现象,基于能量法推导拉伸、剪切损伤标量,并将拉伸、剪切损伤标量分别与拉... 为了解决原始Kong-Fang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无法描述混凝土在受压过程中的应变硬化现象和拉压循环荷载下的模量损伤问题,引入屈服强度面用于描述混凝土的应变硬化现象,基于能量法推导拉伸、剪切损伤标量,并将拉伸、剪切损伤标量分别与拉伸、切应力相乘,用于描述混凝土的模量损伤问题,建立拉压循环荷载下基于能量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将所建立的模型植入LS-DYNA软件,并在混凝土单单元模型的单轴压缩循环荷载、单轴拉伸循环荷载、单轴拉压循环荷载下预测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数值计算单单元模型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包含弹性段、应变硬化段和应变软化段,所建立的模型不仅能较好地验证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的应变硬化现象和下降段的应变软化现象,而且能较好地预测单轴压缩循环荷载、单轴拉伸循环荷载、单轴拉压循环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循环荷载 能量法 模量损伤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前缀调优和提示学习的仇恨言论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磊 胡亚豪 +2 位作者 陈满 陈军 潘志松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
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网络暴力的危害性日益凸显,其中仇恨言论作为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其检测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构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然而,一方面先前的仇恨言论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监管和关键词过滤,这些方法存在人... 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网络暴力的危害性日益凸显,其中仇恨言论作为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其检测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构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然而,一方面先前的仇恨言论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监管和关键词过滤,这些方法存在人工成本高且分类效果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下,仇恨言论的表达也变得更加含蓄、隐蔽,这对检测模型的文本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为仇恨言论检测任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受其在各项下游任务中出色表现的启发,提出了一种融合前缀调优和提示学习的仇恨言论检测方法P-Prompt。利用前缀调优方法将大模型在相关数据集上进行微调,同时结合提示学习方法使模型能够识别并关注待检测文本中的仇恨言论词汇,从而进一步提升模型对仇恨言论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大模型在仇恨言论检测任务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P-Prompt方法在仇恨言论检测的二分类和多分类任务中各项评价指标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仇恨言论检测 大语言模型 前缀调优 提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辐射场技术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涛 杨启亮 陈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74,共24页
神经辐射场(NeRF)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重建技术,它将场景定义为位置和观察视角的五维辐射场函数,并通过隐式的神经网络来表示.该技术仅需要单个场景在不同视角下的二维图像,结合体渲染方程,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该场景... 神经辐射场(NeRF)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重建技术,它将场景定义为位置和观察视角的五维辐射场函数,并通过隐式的神经网络来表示.该技术仅需要单个场景在不同视角下的二维图像,结合体渲染方程,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该场景的神经辐射场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合成出高质量的新视角图像.文中对NeRF的现有工作进行调查和分类,从相参位姿估计、视图集合标准、渲染过程优化等方面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优势,重点阐明不同方法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帮助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讨论了各种受益于NeRF合成机理的应用场景;最后通过对现有方法优势和局限性的分析,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辐射场 神经网络三维重建 体渲染 新视角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生物特征信息共享方案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曲爱妍 符天枢 张宏军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2-411,共10页
传统的信息共享方案通常依赖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和验证,但这种集中化模式易在遭受攻击时出现数据篡改、隐私泄露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难以满足对数据可信性的要求.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区块链技术与生物特征信息认证的... 传统的信息共享方案通常依赖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和验证,但这种集中化模式易在遭受攻击时出现数据篡改、隐私泄露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难以满足对数据可信性的要求.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区块链技术与生物特征信息认证的解决方案.通过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特征信息生成唯一的认证密钥,并将其安全地存储在区块链上,充分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特性,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可信共享,从而有效保障信息验证过程中的隐私性与安全性.以教育领域为应用场景,该方案能够有效解决考试作弊和资源侵权等问题,为数据安全与共享提供了一种兼顾隐私保护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生物特征认证 授权管理 智能合约 身份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车云轻量级匿名认证协议
14
作者 柳亚男 曹磊 +3 位作者 张正 李戈 邱硕 王苏豪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7,共12页
针对低空经济中车辆与云端应用服务器的通信场景,提出基于PUF-ECC-Kerberos的轻量级车云匿名认证协议PEKE。该协议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改进传统Kerberos的认证模式,结合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 针对低空经济中车辆与云端应用服务器的通信场景,提出基于PUF-ECC-Kerberos的轻量级车云匿名认证协议PEKE。该协议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改进传统Kerberos的认证模式,结合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算法获得车辆假名,实现车辆与云服务器之间的双向匿名认证和密钥交换。结合Scyther形式化分析工具验证,该协议不仅能够有效抵御密钥泄露、伪装攻击、中间人攻击以及反射攻击等多种安全威胁,同时还能在低空经济环境中实现车辆通信的匿名性,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与其他协议进行性能分析比较,进一步证明了PEKE协议在计算和通信消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能有效降低通信时延,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KERBEROS 椭圆曲线密码学算法 匿名认证 车联网 低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作答序列数据的情境自适应学习推荐方法
15
作者 陈泽君 张所娟 +3 位作者 陈卫卫 崔静 龙佳琪 陈恩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52-2165,共14页
学习推荐作为智能教育领域的核心研究任务,目的是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状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现有的学习推荐方法依赖于学习者对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缺少对作答序列数据中情境信息的充分挖掘,无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 学习推荐作为智能教育领域的核心研究任务,目的是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状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现有的学习推荐方法依赖于学习者对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缺少对作答序列数据中情境信息的充分挖掘,无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面向作答序列数据的情境自适应学习推荐方法.该方法构建包括知识概念情境和习题情境的学习情境感知表征模块,融合时序大语言模型的认知状态表征模块,实现基于知识图谱的情境自适应学习推荐模块,将习题、知识概念和学习者特征进行动态关联,依据学习情境特征实现自适应精准推荐,解决了学习情境自适应推荐难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情境感知和自适应能力,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学习过程的新颖性以及学习推荐系统的效率和准确度.在AAAI 2023和Neur IPS_t34数据集上的比较和消融实验表明,所提模型的准确率和新颖性均优于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认知状态 情境感知 时序大模型 作答序列数据 知识图谱 学习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V2N中的轻量级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
16
作者 柳亚男 曹磊 +3 位作者 张正 李戈 邱硕 王苏豪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3-760,共8页
针对车联网(IoV)的V2N(vehicle to network)环境中车辆安全接入应用服务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的Kerberos扩展协议PuKE-V2N,实现车辆与远程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和与密钥协商,保障... 针对车联网(IoV)的V2N(vehicle to network)环境中车辆安全接入应用服务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的Kerberos扩展协议PuKE-V2N,实现车辆与远程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和与密钥协商,保障V2N数据传输的保密性与认证性.利用PUF产生的激励响应对代替标准Kerberos的口令认证,从而防止攻击者通过入侵、半入侵或侧信道攻击等物理攻击造成的密钥泄露威胁.而Kerberos的轻量级双向认证协议,可以克服公钥认证算法计算复杂度高、速度慢的缺陷,高效实现车辆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安全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BEROS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身份认证 车联网 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et:一种优化剪枝的实时山体滑坡检测网络
17
作者 于营 王春平 +3 位作者 徐金辉 吕述杭 付强 陈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75-2485,共11页
山体滑坡实时检测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为了解决传统图像识别方法在滑坡监测中的时间滞后和误判问题,构建了一个多域数据集,以增强对山体滑坡和沙尘暴视觉特征的理解,并提出一种剪枝和增强的山体滑坡自动检测模型。该... 山体滑坡实时检测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为了解决传统图像识别方法在滑坡监测中的时间滞后和误判问题,构建了一个多域数据集,以增强对山体滑坡和沙尘暴视觉特征的理解,并提出一种剪枝和增强的山体滑坡自动检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改进的VanillaNet网络,结合动态多头注意力检测模块,显著提高了山体滑坡场景的视觉感知能力。此外,采用基于性能感知近似的全局通道剪枝(performance-aware approximation of global channel pruning,PAGCP)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压缩,以适应嵌入式部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达到实时检测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山体滑坡场景检测的准确性,对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滑坡 目标检测 VanillaNet 动态检测头 全局通道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装目标检测: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宇 权冀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60,共19页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d objectdetection,COD)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挑战性任务,致力于识别那些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伪装或隐蔽的目标,主要分为基于手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2种范式。研究人员从单一特征和多特征融合2个角度分析了2...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d objectdetection,COD)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挑战性任务,致力于识别那些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伪装或隐蔽的目标,主要分为基于手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2种范式。研究人员从单一特征和多特征融合2个角度分析了26种基于手工特征的方法;按发表年份和任务类型梳理了131个在2019年至2024年第二季度期间提出的深度COD模型来揭示其发展现状;基于3种模型调用模式和3类工作方式,分别详细分析了各类深度COD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总结了COD的常用数据集、数据增强技术和评价指标,并基于实验对27种前沿的图像级深度COD模型进行了性能评估。基于上述研究探讨了伪装目标检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手工特征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负重行军对士兵下肢等速肌力和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盛嘉 夏铁城 +2 位作者 王巍 韩满朝 马继政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6,共8页
目的 研究士兵长距离负重行军后下肢关节肌力和步态的变化,探索下肢骨骼肌疲劳对步态的影响。方法 15名男性士兵完成负重17.5 kg行军15 km后,测试髋、膝、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并运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和AMTI测力台采集士兵负重行走和跑... 目的 研究士兵长距离负重行军后下肢关节肌力和步态的变化,探索下肢骨骼肌疲劳对步态的影响。方法 15名男性士兵完成负重17.5 kg行军15 km后,测试髋、膝、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并运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和AMTI测力台采集士兵负重行走和跑步的步态参数。结果 负重行军后,髋关节屈伸峰值力矩显著下降(P<0.05);右侧屈膝和伸膝的平均功率显著下降(P<0.05);踝关节跖屈的相对峰值力矩和平均功率显著下降(P<0.05)。步行时,左侧髋屈角、膝屈伸角,踝背屈角及内翻角均显著减少(P<0.05),膝内收角显著增加(P<0.05),左侧屈髋、屈膝和踝关节跖屈力矩和双侧膝内收力矩显著降低(P<0.05),右侧伸髋力矩和地面反作用力显著增加(P<0.05)。跑步时,步频显著降低(P<0.01),左侧步宽显著增加(P<0.05),左膝屈角、右踝背屈角显著减少(P<0.05),膝内收角显著增加(P<0.05),双侧屈髋、左侧屈膝、右侧踝背屈和膝内收力矩显著减少(P<0.05),右侧地面反作用力显著增加(P<0.05)。结论 长距离负重行军后下肢肌力下降,尤其是髋关节。行军后负重行走步态使用了髋关节驱动机制,但由于肌力下降,出现膝过伸和膝外翻。跑步时则更多利用踝关节,增加了踝关节的损伤风险。为优化步态、增强负重能力和预防损伤,需强化髋关节和腘绳肌群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行军 步态 疲劳 等速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WA方法的无人艇局部动态路径规划方法
20
作者 刘欢笑 史逸伦 +2 位作者 杨晓飞 向峥嵘 王荣浩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6-1021,共6页
无人艇航行过程中会遭遇动态障碍物,需要及时躲避障碍物来确保安全。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s approach, DWA)是规划局部动态路径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其未考虑动态障碍物的速度信息,无人艇依据其规划的路径接近障碍物时可能存在转向... 无人艇航行过程中会遭遇动态障碍物,需要及时躲避障碍物来确保安全。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s approach, DWA)是规划局部动态路径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其未考虑动态障碍物的速度信息,无人艇依据其规划的路径接近障碍物时可能存在转向不及时的问题,容易引起碰撞事故。对此,通过引入碰撞危险度(collision risk index, CRI)的概念和速度障碍(velocity obstacle,VO)法来改进动态窗口法,以实现无人艇局部动态路径的安全规划。最后,通过构造“对遇”和“交叉相遇”2个典型场景对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路径规划 速度障碍法 动态窗口法 无人艇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