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在太阳能融冰雪实验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涛杰 陈志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102,共13页
自制了结合相变储能材料应用的太阳能融冰雪实验系统,研究了相变储能材料在"快速启动"、"能量补充"、"能量波动"及"能量吸收"等情境下对实验系统效率及产水量的影响;在对实验系统置入相变储能... 自制了结合相变储能材料应用的太阳能融冰雪实验系统,研究了相变储能材料在"快速启动"、"能量补充"、"能量波动"及"能量吸收"等情境下对实验系统效率及产水量的影响;在对实验系统置入相变储能材料与流程优化基础上,对比研究了系统改进前后的产水量差异与能耗变化。研究表明: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能有效控温3~5℃,具有较好的储能、释能性能与抗波动能力,满足各情境下的控温需求。通过置入相变储能材料并采用优化流程设计,使实验系统在全仿真模拟实验中产水量提升11.4%,电能消耗减少9.4%,可实现不同条件下能量的高效利用,降低了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材料 太阳能融冰雪 模拟实验 流程设计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线聚焦菲涅尔透镜的聚焦变化研究
2
作者 杨毅 马兴龙 +3 位作者 郑宏飞 董玉杰 吴洋 吕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6-400,共5页
针对平面线聚焦菲涅尔太阳能聚光透镜在光线倾斜入射条件下的焦距变化问题,从菲涅尔透镜结构、材料折射率以及光线倾斜入射角对其焦距的影响出发,分析得出兼顾许用倾斜入射角范围大和焦距变化范围小的设计参数。进而示例设计宽度为200 m... 针对平面线聚焦菲涅尔太阳能聚光透镜在光线倾斜入射条件下的焦距变化问题,从菲涅尔透镜结构、材料折射率以及光线倾斜入射角对其焦距的影响出发,分析得出兼顾许用倾斜入射角范围大和焦距变化范围小的设计参数。进而示例设计宽度为200 mm、焦距为300 mm、材料折射率为1.5的平面线聚焦菲涅尔透镜,分析其焦距变化特性,并采用缩短接收面与菲涅尔透镜之间安装距离的方法,分析得到适用于该菲涅尔透镜的最佳接收器宽度和安装位置,使其许用光线倾斜入射角范围达到±40°以上,以此维持平面线聚焦菲涅尔太阳能聚光器的有效工作时间达到接近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菲涅尔透镜 线聚焦 倾斜入射 焦距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和骨料对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正峰 欧忠文 +2 位作者 罗伟 王飞 王廷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09,115,共4页
混凝土暴露在高温下,其组成材料经历不同的体积变化与损伤时就会产生裂纹使得耐久性能与力学性能降低,胶凝材料与粗骨料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对比掺入10%硅灰和采用碎石、页岩陶粒对混凝土高温后强度损失的影响与形貌变化。高温后... 混凝土暴露在高温下,其组成材料经历不同的体积变化与损伤时就会产生裂纹使得耐久性能与力学性能降低,胶凝材料与粗骨料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对比掺入10%硅灰和采用碎石、页岩陶粒对混凝土高温后强度损失的影响与形貌变化。高温后持续荷载下的徐变至关重要,所以还对比了不同骨料类型与荷载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400℃后混凝土强度明显下降,硅灰的掺入增大了强度降幅。轻骨料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在高温下远高于常规混凝土,且内部由于热膨胀应力的缓解出现了较少的裂缝。当施加恒载时,500℃以下轻骨料混凝土变形大,超过500℃,普通混凝土变形高于轻骨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 硅灰 徐变 高温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二十烷/十二水磷酸氢二钠/膨胀石墨复合相变蓄热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毅 彭靖棠 +3 位作者 陈志莉 董玉杰 吴洋 吕楠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91-6195,共5页
为解决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过冷、相分离、循环稳定性等问题,研发制备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分析。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降低到1℃以内,同时保持了229 J/g以上的相变焓,在保证相变焓不产生过大降低的... 为解决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过冷、相分离、循环稳定性等问题,研发制备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分析。N-E/DHPD/EG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降低到1℃以内,同时保持了229 J/g以上的相变焓,在保证相变焓不产生过大降低的情况下,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问题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膨胀石墨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达1.086 W/(m·K)以上,且循环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膨胀石墨 正二十烷 复合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屈强比高强钢箱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聂诗东 叶曦雨 +2 位作者 王辉 李静尧 陈振业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7,共9页
钢结构的材料高强化是发展趋势,目前高强钢存在屈强比过高的问题,限制了高强钢在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应用。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进行材性改良,研发出一种新型低屈强比Q620E高强钢。对此新型高强钢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壁板宽... 钢结构的材料高强化是发展趋势,目前高强钢存在屈强比过高的问题,限制了高强钢在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应用。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进行材性改良,研发出一种新型低屈强比Q620E高强钢。对此新型高强钢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壁板宽厚比等级设计截面尺寸不同的箱形截面柱,对轴压比为0.2和0.35的高强钢箱形柱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观察试件的破坏模式、提取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从承载力、延性、耗能性能与损伤发展等方面对钢柱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与Q690D普通高强钢柱抗震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低屈强比高强钢柱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壁板宽厚比对构件承载力及延性影响显著;壁板宽厚比越大则刚度下降越快、损伤发展不连续;相较于Q690D普通高强钢,Q620E新型钢在力学性能与构件抗震方面均体现出较大的优势,可考虑在高强钢建筑结构中拓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低屈强比 箱形柱 抗震性能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拼接节点受拉试验研究
6
作者 严仁章 黄中河 +3 位作者 闫春玲 孙涛 万里源 王其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3-987,共15页
空腹夹层板结构的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梁采用装配化施工时,将拼接节点设置于跨中位置具有受力明确、施工方便的优点,但拼接节点处的较大拉力也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薄弱区域.为研究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梁拼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设计了5... 空腹夹层板结构的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梁采用装配化施工时,将拼接节点设置于跨中位置具有受力明确、施工方便的优点,但拼接节点处的较大拉力也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薄弱区域.为研究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下肋梁拼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设计了5组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拼接节点足尺试验模型,开展了拉力荷载下的静载试验,通过与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拼接节点在拉力作用下的内力分布规律与破坏模式,揭示了栓钉布置形式、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等因素对拼接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U形钢板-混凝土拼接节点约71%荷载由U形钢板承担,29%荷载由纵向钢筋承担,且拉力作用下节点内力沿试件长度方向分布并不均匀;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组合梁拼接节点的混凝土将发生劈裂破坏,U形钢板最大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的95%以上,并与混凝土发生剥离.此外,通过对比分析5组试件的试验结果以及有限元参数化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栓钉数量的增加,节点极限承载力提高4%~8%,且U形钢板底板应力随栓钉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增大面筋直径可减小U形钢板的应力,但减小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梁 拼接节点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金矿中的汞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晨 赖万昌 +5 位作者 黄进初 杨京科 辜润秋 何进 刘林峰 曾晨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64-2967,共4页
为了快速筛查针对金矿开采中Hg污染的情况,试验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EDXRF)法直接测定Hg含量技术。对基于SDD探测器的便携式X-荧光(X-roy ftuorescence,XRF)分析仪,探测器分辨率... 为了快速筛查针对金矿开采中Hg污染的情况,试验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EDXRF)法直接测定Hg含量技术。对基于SDD探测器的便携式X-荧光(X-roy ftuorescence,XRF)分析仪,探测器分辨率为130eV@5.9keV,Rh靶X光管的管电压为40 kV、电流10μA的条件下对金矿样品进行测量。排除其他元素对Hg的谱线干扰,选取HgLα运用净峰面积法以金矿生产样品建立工作曲线,相关系数为0.9851。实验表明,EDXRF法测定Hg,精密度高,平均偏差为9.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10)小于1.3%,具有分析灵敏度高、样品制备过程简单、无损分析等优点,可用于金矿中Hg元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XRF法 Hg测定 颗粒度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静态压缩AlSi10Mg铝合金柱胞单元的变形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陆飞 邓安仲 李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187,共7页
通过TYEH-2000型微机控制恒加载压力试验机进行了AlSi10Mg铝合金的准静态压缩实验,对不同曲率半径、可压缩高度和壁厚的铝制柱胞单元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和变形能进行了对比。将ABAQUS仿真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通过TYEH-2000型微机控制恒加载压力试验机进行了AlSi10Mg铝合金的准静态压缩实验,对不同曲率半径、可压缩高度和壁厚的铝制柱胞单元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和变形能进行了对比。将ABAQUS仿真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当曲率半径由15 mm增加到25 mm时,柱胞单元首次崩碎的峰值应力降低了约54.4%,崩碎时的应变增大了约57.1%,变形能增加了约13.1%。当壁厚从1.2 mm增加至1.7 mm时,柱胞单元首次崩碎的名义应变变化不大,但其名义峰值应力增加了约18.4%;变形能增加了约23.4%。当可压缩高度由5 mm增加至10 mm时,其名义峰值应力增加了约19.4%,完全压缩时的变形能增加了约138.5%。随着曲率半径和壁厚的增加,柱胞单元的比吸能降低,但可压缩高度增加时比吸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胞单元 准静态 ABAQUS 数值模拟 变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在既有地下人防工程BIM模型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9
作者 苗亚哲 李胜波 +2 位作者 邓安仲 乐观 戴作球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104,共5页
BIM模型的创建是实现BIM技术应用的第一步,常见的基于CAD图纸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存在建模效率低、空间表现不直观的缺点、本丈以某地下人防工程的B1M模型重建为例,结合=维激光扫描技术,详细阐述了基于维激光点云数据的BIM模型重建过程,... BIM模型的创建是实现BIM技术应用的第一步,常见的基于CAD图纸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存在建模效率低、空间表现不直观的缺点、本丈以某地下人防工程的B1M模型重建为例,结合=维激光扫描技术,详细阐述了基于维激光点云数据的BIM模型重建过程,主要步骤为:①利用FARO Focus3DX330获取海量点云数据;②利用FARO SCENE软件完成点云数据的配准拼接,滤波去噪.贴图输出;③按目标对象几何形状和功能特征的差异,利用Autodesk Revil分别完成线性类、构件连接类、单体目标类点云对象的B1M模型制作.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很好地完成BIM模型的重建.而且具有建模精度高、现场还原度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数据 地下人防工程 B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水轻骨料和减缩剂对UHPC水化过程和自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彬彬 欧忠文 +3 位作者 罗伟 刘娜 袁旺 付来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065-22069,共5页
通过测试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水化热、自收缩和相对湿度,研究了饱水轻骨料、减缩剂(SRA)和两者综合作用对UHPC水化过程和自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饱水轻骨料和SRA都可降低UHPC自收缩,当轻骨料掺量为50%时,自收... 通过测试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水化热、自收缩和相对湿度,研究了饱水轻骨料、减缩剂(SRA)和两者综合作用对UHPC水化过程和自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饱水轻骨料和SRA都可降低UHPC自收缩,当轻骨料掺量为50%时,自收缩显著降低,为基准组的7.2%,其原因为内养护水在4 d内缓慢释放,缓解自干燥效应,这说明内养护是降低自收缩十分有效的方式,但UHPC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同时发现低掺量轻骨料和SRA对抑制UHPC自收缩发挥着协同效应,并且轻骨料的多孔结构对SRA存在着一定的吸附效应,可降低初期孔溶液中SRA的有效含量,共同维持内部相对湿度以减小自收缩,同时缓解对早期强度和水化过程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饱水轻骨料 减缩剂(SRA) 水化过程 自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C冲击压缩力学特性及耗能机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银剑 李秀地 +1 位作者 蔡涛 杨谨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7,64,共10页
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 ECC)在14.8~16.3 s^(-1),31.8~36.5 s^(-1),57.8~65.5 s^(-1),167.3~200.2 s^(-1)4个应变率范围下进行冲击... 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 ECC)在14.8~16.3 s^(-1),31.8~36.5 s^(-1),57.8~65.5 s^(-1),167.3~200.2 s^(-1)4个应变率范围下进行冲击压缩试验,探究ECC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及耗能机制。试验表明:ECC的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峰值应变呈现出显著的应变率增强效应,在低应变率下纤维掺量对ECC动态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的增加作用较强,在高应变率增强作用不明显;纤维掺量对ECC在不同应变率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类似的影响,在低应变率下纤维掺量对ECC应力应变曲线形态的影响大于高应变率;ECC的耗能能力与破坏形态有关,在能耗比达到90%以上时,纤维掺量为2.00%和2.30%的ECC的完整度是基体材料的4倍,充分体现了ECC在抗爆加固领域的优势,为ECC在抗爆抗冲击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冲击压缩 耗能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掺杂TiO_2/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裴俊绅 陈勇 +2 位作者 谷科成 彭小红 陈逸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6-171,共6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以硫脲为S源,硅藻土为载体,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制备了S掺杂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差示量热扫描分析仪(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以硫脲为S源,硅藻土为载体,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制备了S掺杂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差示量热扫描分析仪(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选用煅烧温度,不同S掺杂量,不同TiO_2负载量及重复使用等作为影响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500℃,S掺杂量为7.5%,TiO_2负载量为40%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有着最佳催化活性,在500W紫外灯照射下,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去除TNT(50mg/L)的效果最佳,达到86.3%,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再生利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掺杂 TIO2 硅藻土 光催化 T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维护管理BIM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苗亚哲 李胜波 邓安仲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地下工程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防安全建设,针对当前维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保障效率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维护管理BIM模型创建及应用方案,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维护... 地下工程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防安全建设,针对当前维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保障效率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维护管理BIM模型创建及应用方案,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对不同扫描原理的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适用性,在利用海量点云实现BIM模型的重建与属性信息定义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维护管理一体化应用平台框架及主要功能需求分析;信息化、精确化、集约化的地下工程维护管理解决方案将大大提高维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地下工程 维护管理 B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同源自校正EDXRF分析法测定三元正极材料中Mn、Co、Ni的含量
14
作者 林宏健 翟娟 +4 位作者 赖万昌 曾晨浩 赵紫琪 石洁 周金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36-3444,共9页
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开发与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三元正极材料成分配比对锂离子电池产品性能与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生产控制需要及时、精确地掌握混料的成分变化。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EDXRF)技术在该领域的快速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开发与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三元正极材料成分配比对锂离子电池产品性能与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生产控制需要及时、精确地掌握混料的成分变化。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EDXRF)技术在该领域的快速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商品仪器的分析精度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解决三元正极材料成分Mn、Co、Ni的高精度EDXRF分析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源激发的自校正式EDXRF分析技术,采用钨靶X射线管(25 kV/400μA)和两个能量分辨率均为135 eV(@5.9 keV)的电致冷SDD探测器组成双路X荧光同步激发-探测装置,将X射线管发射的原级X射线经双路准直器分束后,分别激发校准样品和待测样品,两个探测器同时测量两个样品的荧光计数,采用标准样品的能谱数据对待测样品的能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实现同步校正,从而降低分析仪器中X射线管不稳定性的影响。通过8小时内的140次重复性测试,从计数衰减率、计数波动和整体效果等方面分析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并与单光路的稳定性进行比较,以相对标准偏差和最大相对偏差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估该装置的稳定性。计数衰减率从单光路的-0.0493%·h^(-1)降低到0.0010%·h^(-1),对于11个波动较大的数据点,相对标准偏差从单光路的0.1514%降到0.0326%,表明同源激发的自校正式EDXRF分析技术可有效降低计数衰减、初级X射线能谱波动的影响。从综合效果来看,经同步数据校正后,Mn、Co、Ni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076%、0.170%,稳定性较单光路提高了1倍。建立了基于双光路EDXRF分析的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经实验检验,分析粉末压样品中Mn(17.361%~20.016%)、Co(12.991%~14.965%)、Ni(29.653%~33.065%)的绝对误差分别不超过-0.072%、-0.061%、0.098%,单样品的分析时间为200 s,表明采用同源激发的自校正式EDXRF分析技术能有效改善仪器分析精度,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正极材料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 能谱稳定性校正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全桥驱动电路的电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国松 唐帅 万彦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174,共5页
电机控制器是承接主控制器和电机的关键部件。针对目前控制器驱动电路存在电流不均、开关时间不一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改进全桥驱动电路的电机控制器,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效解决了电流不均、开关时间不一等问... 电机控制器是承接主控制器和电机的关键部件。针对目前控制器驱动电路存在电流不均、开关时间不一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改进全桥驱动电路的电机控制器,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效解决了电流不均、开关时间不一等问题,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全桥驱动 TMS320F2808 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效应的人工制备结构性土应变软化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灿 周海清 +1 位作者 宋强辉 汪儒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通过人工制备结构性土的室内试验获取相关参数是构建土体结构性数学模型的基础和关键。选取结构性黄土作为代表性试验研究对象,在土样加入一定含量的硅酸盐水泥,将装有标准试样的饱和器放入饱和罐进行抽气饱和并养护,将每组试样分别在10... 通过人工制备结构性土的室内试验获取相关参数是构建土体结构性数学模型的基础和关键。选取结构性黄土作为代表性试验研究对象,在土样加入一定含量的硅酸盐水泥,将装有标准试样的饱和器放入饱和罐进行抽气饱和并养护,将每组试样分别在100、150、200 kPa的围压中进行多次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养护时间的试样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并探讨了应变软化系数与养护时间的规律以及不同养护时间对试样应变软化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养护时间对人工制备结构性土强度和结构性影响较大,养护时间越长,强度和结构性越高;应变软化系数能较好地反应土体的结构性特征,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不同围压下养护时间和应变软化系数关系;为了更好地模拟天然结构性土,需要合理选取养护时间,3~7 d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结构性土 三轴压缩实验 力学特性 应变软化 养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尼橡胶加固防护门抗爆机理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珂 李秀地 +1 位作者 刘佳鑫 毛怀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5-161,共7页
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在加固防护门方面的效果和机理,利用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表面有高阻尼橡胶的防护门在冲击波作用下变形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激波管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防护门迎爆面放置高阻... 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在加固防护门方面的效果和机理,利用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表面有高阻尼橡胶的防护门在冲击波作用下变形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激波管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防护门迎爆面放置高阻尼橡胶的加固机理和各个因素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有高阻尼橡胶的防护门的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钢板和橡胶不存在分离,后两个阶段二者出现分离;增加橡胶和钢板厚度提高加固效果时,均存在使加固效果提升明显的最优厚度范围;高阻尼橡胶和钢板之间粘接程度对防护门峰值变形影响较小,对残余变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尼橡胶 防护门 冲击波 动力响应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铁氧体陶粒骨料电磁波损耗模型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晓寒 程华 +2 位作者 郑子云 牛梓蓉 张左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2027-22032,共6页
基于Mie理论建立了铁氧体负载于陶粒表面的包覆型骨料和铁氧体均匀分布于陶粒内部的混合型骨料的电磁波损耗模型,研究了吸波剂掺量、骨料粒径和入射波频率的变化对两种骨料电磁波损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吸波剂掺量为20%、粒半径... 基于Mie理论建立了铁氧体负载于陶粒表面的包覆型骨料和铁氧体均匀分布于陶粒内部的混合型骨料的电磁波损耗模型,研究了吸波剂掺量、骨料粒径和入射波频率的变化对两种骨料电磁波损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吸波剂掺量为20%、粒半径为5~7.5 mm、入射波频段为8~18 GHz时,两种含铁氧体陶粒骨料的电磁损耗能力较好;(2)对比分析两种骨料在不同吸波剂掺量、粒径和入射波频率时的电磁损耗情况后可知,混合型骨料具有更好的电磁波损耗性能和更宽的高损耗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损耗 MIE理论 陶粒骨料 铁氧体 吸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下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共混物的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桑练勇 晏华 +2 位作者 胡志德 代军 薛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130,共9页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在海水环境下的降解性能,通过力学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等分别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表面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10/90、30/7...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在海水环境下的降解性能,通过力学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等分别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表面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10/90、30/70、50/50、70/30(质量比,下同)的PPC/PL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都不断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在30d时急剧降低,此后几乎保持不变;海水作用下240d后PPC和PLA表面都存在明显孔洞和缺陷,而50/50的PPC/PLA共混物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纹和孔洞;纯PPC和纯PLA的羟基指数、羰基指数以及乳酸指数都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且在前30d比较明显,而50/50的PPC/PLA共混物则几乎没有变化;共混物的质量损失主要体现在前30d,且质量损失率几乎都小于10%,降解程度较低;共混物失重5%的热分解温度提高,而最大速率失重温度几乎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乳酸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网增强混凝土抗低速冲击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首 石少卿 +2 位作者 肖颍杰 余咏平 李季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43,共8页
利用自制的模拟弹体冲击装置对不同类型金属网增强混凝土试件进行低速冲击试验,发现在素混凝土中加入金属网可以有效改善它的变形和破坏形态。此外,设置不同工况分析弹体冲击次数和金属网层数的变化对试件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自制的模拟弹体冲击装置对不同类型金属网增强混凝土试件进行低速冲击试验,发现在素混凝土中加入金属网可以有效改善它的变形和破坏形态。此外,设置不同工况分析弹体冲击次数和金属网层数的变化对试件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试件,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试件的抗冲击性能在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金属网层数,可以显著提高试件的抗冲击性能;试验中,含有6层金属网试件的抗冲击性能较好,它能有效抵抗弹体3次以上的冲击作用,能承受7.65 kJ以上的冲击能量,且在受到弹体3次冲击后,其产生的弹坑尺寸较相同条件下含有2层和4层金属网的试件分别降低66.7%和47.6%,底面挠度分别降低69.9%和37.5%。最后,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冲击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完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网增强混凝土 低速冲击 抗冲击性能 防护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