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柳汞对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及自噬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莹 姚浩 +2 位作者 李转丽 杨柯 白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55-166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硫柳汞对人白血病细胞株U937、CEM-C1、BALL-1凋亡及自噬调控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硫柳汞对U937、CEM-C1、BALL-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硫柳汞对...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硫柳汞对人白血病细胞株U937、CEM-C1、BALL-1凋亡及自噬调控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硫柳汞对U937、CEM-C1、BALL-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硫柳汞对细胞自噬信号通路PI3K/Akt/mTOR以及PI3K、Akt、mT OR、p-mT OR、Caspase-3、LC3-II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24和48 h内,硫柳汞对U937、CEM-C1、BALL-1细胞系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r_(24 h)=0.295,r_(24 h)=0.452,r_(24 h)=0.103;r_(48 h)=0.821,r_(48 h)=0.665,r_(48 h)=0.821),而72 h未见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硫柳汞处理U937、CEM-C1和BALL-1细胞48 h,其凋亡率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r=0.819,r=0.763,r=0.835)。硫柳汞作用U937、CEM-C1、BALL-1细胞48 h,细胞PI3K、AKT、mT OR、r-mT OR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下调,其中U937细胞值分别为-0.975、-0.899、-0.925、-0.915,CEM-C1细胞r p值分别为-0.960、-0.920、-0.861、r=-0.927,BALL-1细胞r值分别为-0.939、-0.911、-0.896、-0.926,表明硫柳汞诱导U937、CEM-C1、BALL-1细胞凋亡可能是因为抑制了PI3K/AKT/mTOR通路。硫柳汞通过Caspase-3途径促进U937、CEM-C1、BALL-1细胞凋亡,Caspase-3、LC3-II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调(r=0.976,r=0.914;r=0.976,r=0.986;r=0.961,r=0.974)。结论:硫柳汞能够抑制U937、CEM-C1、BALL-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一定浓度的硫柳汞可下调U937、CEM-C1、BALL-1细胞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mT OR、p-mT OR的表达,同时通过下调PI3K/Akt/mTOR通路激活U937、CEM-C1、BALL-1细胞自噬、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柳汞 白血病 PI3K/Akt/mTOR通路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慢性原发性ITP患者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影响因素及Plt计数预测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胡莉娜 刘怡 +1 位作者 刘一岚 但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32-1337,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影响因素及血小板(Plt)数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行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失败32例设为A...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影响因素及血小板(Plt)数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行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失败32例设为A组,治疗成功20例设为B组,分析影响利妥昔单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首次诊断骨髓CD41^+巨核细胞计数对治疗随访1年患者治疗反应率的影响,计算Plt数用于疗效预测时,效能指标及最佳截断点。结果:B组首次诊断骨髓CD41^+巨核细胞数水平高于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诊断骨髓CD41^+巨核细胞数<150是影响利妥昔单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5.40,95%CI:1.82-15.66,P=0.00)。首次诊断骨髓CD41^+巨核细胞数≥150组患者随访1年反应率显著高于<150组(P<0.05)。B组利妥昔单抗首次治疗后d 3、14、21、30、60、90、180、270和360 Plt数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t数最佳截断点为50×10^9/L;利妥昔单抗首次治疗后d14,AUC为0.68(95%CI:0.57-0.78,P=0.00);成人慢性原发性ITP患者利妥昔单抗疗效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73%和87.58%;利妥昔单抗治疗后d 30和60 AUC分别为0.74(95%CI:0.64-0.87)(P=0.00)和0.93(95%CI:0.82-0.98)(P=0.00)。结论:成人慢性原发性ITP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部分可获得长期缓解,但骨髓巨核细胞数<150的患者预后较差;同时根据利妥昔单抗治疗后d 14、30及60 Plt数能够有效预测患者的远期疗效,指导治疗的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P 免疫治疗 PLT计数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LC和dFLC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最佳cutoff值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莉娜 刘怡 +1 位作者 但刚 刘一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1-1617,共7页
目的:探讨游离轻链比值(rFLC)和游离轻链差值(dFLC)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最佳截断(cutoff)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240例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 目的:探讨游离轻链比值(rFLC)和游离轻链差值(dFLC)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最佳截断(cutoff)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240例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LC和dFLC四分位间距水平分组,比较不同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同时评估rFLC和dFLC不同cutoff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女性、M蛋白分型IgA型及ISS分期I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男性、其他M蛋白类型及ISS分期患者(P<0.05);未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合并高钙血症患者(P<0.05)。dFLC<110.95 mg/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10.95-2781.44 mg/L、>2781.44 mg/L患者(P<0.05);dFLC<110.95 mg/L和>2781.44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10.95-2781.44 mg/L患者(P<0.05);rFLC<14.71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4.71-367.96 mg/L、>367.96 mg/L患者(P<0.05)。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FLC各表达水平对初治MM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影响较rFLC更高(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rFLC和dFLC水平均是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当rFLC水平≤14.71或dFLC水平≤110.95 mg/L时,对于初治MM患者预后影响最为显著;rFLC水平≤14.71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rFLC≤14.71和≥367.96 mg/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FLC≤110.95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rFLC和dFLC水平与初治MM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其中rFLC水平≤14.71或dFLC水平≤110.95 mg/L时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最低,可作为预后评估理想的cutoff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轻链比值 游离轻链差值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预后 截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