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胎蛋白联合前白蛋白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美娟 李春燕 +1 位作者 徐华谦 汤善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5-861,共7页
目的探索甲胎蛋白(AFP)和前白蛋白(PAB)水平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关系及不同AFP、PAB水平患者90 d预后差异。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HBV-ACLF患者371例,根... 目的探索甲胎蛋白(AFP)和前白蛋白(PAB)水平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关系及不同AFP、PAB水平患者90 d预后差异。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HBV-ACLF患者371例,根据出院后90 d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n=216)和死亡组(n=155)。通过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AFP和PAB等相关实验室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AFP和PAB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二者的截断值。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生存组Hb、PAB、AFP和PLT水平均显著高于死亡组(P值均<0.05);年龄、TBil、WBC、胱抑素、肌酐、尿素、国际标准化比值、MELD评分、Child-Pugh C级患者占比、2级腹水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B(OR=0.985,95%CI:0.972~0.998,P=0.024)、AFP(OR=0.998,95%CI:0.996~1.000,P=0.028)、PLT(OR=0.989,95%CI:0.982~0.996,P=0.003)、年龄(OR=1.046,95%CI:1.018~1.075,P=0.001)、TBil(OR=1.004,95%CI:1.002~1.006,P<0.001)和WBC(OR=1.237,95%CI:1.110~1.379,P<0.001)是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AFP及PAB的ROC曲线截断值将患者分为A组102例(AFP≥73.19 ng/mL且PAB≥22.55 mg/L)、B组170例(AFP≥73.19 ng/mL且PAB<22.55 mg/L;AFP<73.19 ng/mL且PAB≥22.55 mg/L)和C组99例(AFP<73.19 ng/mL且PAB<22.55 mg/L)。3组间比较,年龄、Hb、国际标准化比值、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A组患者90 d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χ^(2)=19.825,P<0.001)。结论AFP联合PAB能较好地预测HBV-ACLF患者的90 d预后,其中高AFP及高PAB水平的患者90 d病死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甲胎蛋白类 前白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仕华 柏承志 +3 位作者 李春燕 徐理茂 徐华谦 汤善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6-1984,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17例HBV-ACL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血常规、生化指标、肝硬化... 目的探讨老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17例HBV-ACL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血常规、生化指标、肝硬化及失代偿事件情况(腹水及分级,肝性脑病及分级)等临床资料。随访患者90天生存情况。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n=106)和非老年组(<60岁,n=311),老年组中根据90天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41)和死亡或移植组(n=65)。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HBV-ACLF患者90天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老年HBV-ACLF患者死亡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评价训练集与验证集中模型对于HBV-ACLF患者转归预测价值。绘制训练集与验证集中所构建模型的校准曲线与决策曲线,判断模型拟合程度与预测收益。结果老年患者的90天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其中老年组女性发生率、肝硬化基础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分级、腹水发生率、肝纤维化指标水平(APRI、FIB-4)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值均<0.05);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甲胎蛋白、淋巴细胞等方面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值均<0.05)。在老年HBV-ACLF患者中,生存组与死亡或移植组在总胆固醇、TBil、国际化标准比值(INR)、甲胎蛋白、血小板、肌酐、血清钠、单核细胞数量、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分级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此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NR(OR=11.351,95%CI:1.942~66.362)、单核细胞(OR=23.636,95%CI:1.388~402.529)、TBil(OR=1.007,95%CI:1.001~1.013)、血小板(OR=0.968,95%CI:0.945~0.993)为HBV-ACLF老年患者90天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由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86.7%),且在验证集中同样具有较高效能与拟合度,决策曲线提示获益较好,该模型与常用预测模型(MELD评分、COSSHACLFⅡ评分等)相比,仍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结论老年HBV-ACLF患者可能因肝脏合成、储备功能、再生能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而表现为短期高病死率。INR、单核细胞、TBil、血小板在预测老年HBV-ACLF患者死亡风险方面具有较高价值,由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老年人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其动态变化在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雪 张亮 汤善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341-2345,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其动态变化对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人工肝支持(artificial liv...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其动态变化对人工肝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人工肝支持(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数据,根据患者90 d的疾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组间差异,分析NLR及其动态变化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6例患者,其中男88例(83.02%),女18例(16.98%),中位年龄为48岁(41.75,56)。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NLR是ALSS术后HBV⁃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组NLR水平[3.94(2.90,5.47)]显著低于死亡组[5.35(4.12,7.59),P<0.05]。基线NLR水平与MELD评分、MELD⁃Na评分、iMELD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基线、术前1 d、术后3 d NLR水平判断HBV⁃ACLF患者90 d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12、0.72。生存分析显示低NLR组90 d生存率明显高于高NLR组(P<0.05),NLR变化率(ΔNLR)在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NLR水平可作为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潜在的预后判断指标,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昊 姚欣 +5 位作者 汤善宏 冯志松 何苹苹 尹琴琴 李运明 秦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05-2209,共5页
目的探讨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58例。在TIPS过程中,... 目的探讨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58例。在TIPS过程中,分别测量肝静脉楔压、肝静脉自由压及门静脉压,计算得出HVPG与门静脉压力梯度(PVPG)。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HVPG与PVPG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HVPG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VPG与PVPG呈正相关(r=0.796,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病因是HVPG的影响因素(F值分别为19.900、10.287,P值均<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病因是HVPG的独立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7.870、-2.178,P值均<0.001)。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年龄和病因是HVPG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60岁或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具有更高的HV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TIPS治疗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中长期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昊 姚欣 +5 位作者 李家美 黄山 陈雪玲 汤善宏 冯志松 秦建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急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中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因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药物和内镜治疗失败而于24 h内接受急诊TIPS患者,对比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梯度(PVPG);术后定... 目的观察急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中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因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药物和内镜治疗失败而于24 h内接受急诊TIPS患者,对比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梯度(PVPG);术后定期规律随访,检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统计再出血及肝性脑病(HE)发生率、支架通畅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75例TIPS后均成功止血;分流前PVPG为(24.11±4.97)mmHg,分流后(9.21±2.73)mmHg,较前明显降低(P<0.001)。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术后1、3个月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术后6、12个月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3、6个月及1年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均高于术前(P均<0.05)。随访期间7例复发出血,12例发生HE,8例支架功能障碍,10例死亡。Kaplan-Meier曲线示术后1、3、6个月生存率均为97.33%,12个月为95.73%,2年为92.31%,3、4年均为90.01%,5年为78.35%。结论急诊TIPS治疗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中长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中因素对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其七 姚欣 +1 位作者 杨国栋 秦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66-1971,共6页
肝性脑病(HE)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HE发生的因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如何减少TIPS术后HE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有关TIPS操作对术后HE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均有相关报道,对研究的... 肝性脑病(HE)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HE发生的因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如何减少TIPS术后HE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有关TIPS操作对术后HE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均有相关报道,对研究的结果,有些可达成共识意见,有些还存在分歧。本文拟对TIPS术中穿刺门静脉左或右支分流、选择不同内径球囊扩张通道及门静脉压力梯度降低程度等因素对术后HE影响进行综述,为优化TIPS操作,减少术后HE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肝性脑病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支架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被引量:14
7
作者 姚欣 周昊 +3 位作者 汤善宏 谢敏 黄山 秦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COOK裸支架、Wallgraft覆膜支架和Fluency覆膜支架3种血管支架出现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7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随访的支架功能障碍并行TIPS修正术患者54例的临床...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COOK裸支架、Wallgraft覆膜支架和Fluency覆膜支架3种血管支架出现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7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随访的支架功能障碍并行TIPS修正术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造影及门静脉压力的情况,选择球囊扩张术、同轴支架置入术和平行TIPS术修正支架功能障碍。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种支架狭窄或闭塞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修正前后PVP。通过影像学资料判断支架功能障碍情况,分析支架狭窄或闭塞的原因。结果 54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TIPS修正,狭窄部位分别发生在肝静脉段、肝实质或门静脉段,高发时间窗为术后6~24个月。COOK支架、Wallgraft支架、Fluency支架狭窄或闭塞中位时间分别为17. 0、10. 0、17. 0个月。COOK支架和Fluency支架发生狭窄或闭塞时间晚于Wallgraft支架(P值分别为0. 013、0. 023),COOK支架和Fluency支架发生狭窄或闭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93)。应用修正术式方面,球囊扩张4例,同轴支架置入39例,平行TIPS 11例,所有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 6±4. 8) cm H_2O vs (34. 7±6. 4) cm H_2O,P <0. 001]。结论 TIPS术后Wallgraft支架功能障碍时间明显早于COOK祼支架、Fluency支架,提示Wallgraft支架不适用于TIPS分流道的初始创建。术中根据具体状况选择适宜的修正术式,均能够修复支架功能障碍,恢复分流道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支架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突变致胆汁酸代谢异常相关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易波 李雪 汤善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36-2140,共5页
胆汁酸由肝脏合成并分解代谢,诸多原因均可导致其生成、分泌及重吸收障碍,进而引起体内胆汁酸代谢异常。常见诱因包括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胆道梗阻及遗传等。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胆汁酸代谢异常与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存在联系,国内外对... 胆汁酸由肝脏合成并分解代谢,诸多原因均可导致其生成、分泌及重吸收障碍,进而引起体内胆汁酸代谢异常。常见诱因包括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胆道梗阻及遗传等。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胆汁酸代谢异常与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存在联系,国内外对此均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基因突变所致胆汁酸代谢异常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阐明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依据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类和盐类 胆汁淤积 代谢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肝脏及心脏的影响
9
作者 黄山 周昊 +4 位作者 陈雪玲 姚欣 汤善宏 杨国栋 秦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4-907,共4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微创治疗技术。随着TIPS技术的逐渐成熟,支架材料的不断改进,TIPS的适应证不断扩展,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疗效越来越好。一直以来,TIPS术后对患者主要脏器的影响备受关注,...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微创治疗技术。随着TIPS技术的逐渐成熟,支架材料的不断改进,TIPS的适应证不断扩展,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疗效越来越好。一直以来,TIPS术后对患者主要脏器的影响备受关注,就TIPS术对患者肝脏和心脏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高血压 门静脉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菌血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琴 姚欣 +3 位作者 李英 何胜 汤善宏 秦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37-2340,共4页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可重复操作的微创介入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可重复操作的微创介入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方法^([1])。然而,老年肝硬化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慢性器质性疾病多,免疫力下降,术后易发感染,病菌侵袭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细胞活性因子大量释放、凝血功能异常加重将使病情恶化^([2])。TIPS术后感染是罕见术后并发症^([3]),2019年中国TIPS操作指南^([4])中未提及,但在临床中确实存在,且其定义仍有争议,发病机制不清。以下报道1例TIPS术后24 h内出现严重菌血症,后期并发肝、肺、肾、心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老年肝硬化患者,并对既往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菌血症 老年人 80以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以PIRO概念进行特点分析
11
作者 李春燕 徐华谦 汤善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97-3300,共4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出现肝功能急性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常伴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短期病死率高。由于病因和诱因等的差异,东西方对于ACLF的定义、诊断标准仍存在分歧。...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出现肝功能急性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常伴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短期病死率高。由于病因和诱因等的差异,东西方对于ACLF的定义、诊断标准仍存在分歧。2014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WGO)在各大定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根据基础肝病类型将ACLF分为在非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A型ACLF,在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B型ACLF和在既往失代偿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C型ACLF。然而不同分型的ACLF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从而导致在易感性、诱发因素、损伤反应、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率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使用国际上用于评估脓毒症预后的PIRO(predisposition,injury,response,and organ failure)概念有助于全面认识不同分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从而改善管理,提高ACLF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PIRO概念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