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胆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代鑫 程龙 +2 位作者 王强 骆助林 汪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753,共6页
目前,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临床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等方法为主,具有治疗策略单一、治疗方法难度大和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及免疫... 目前,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临床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等方法为主,具有治疗策略单一、治疗方法难度大和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等特性,已然成为再生医学中组织和器官修复的潜在种子细胞。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MSC移植到ITBL动物模型后,不但可归巢到损伤区域,而且可通过抗凋亡、促血管新生等作用促进损伤胆道组织的修复,这表明MSC移植有望成为治疗ITBL的新策略。本文对MSC的生物学特性、MSC移植治疗ITBL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MSC)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归巢 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 良性胆道狭窄(BBS) 移植治疗 免疫调节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代鑫 刘汉林 +3 位作者 王强 舒鹏 程龙 汪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6-1113,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中英文期刊服务平台,纳入所...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中英文期刊服务平台,纳入所有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疗效的队列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Stata 15.1软件对提取的相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合格的队列研究,共计1630例患者,RPD(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患者683例,LP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患者9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PD组与LPD组患者术后出血率(OR=0.66,95%CI:0.48~0.91)、中转开腹率(OR=0.41,95%CI:0.30~0.56)、预估手术出血量(WMD=-0.77,95%CI:-1.33~-0.22)、术后住院时间(WMD=-0.45,95%CI:-0.80~-0.1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发表国家这一因素可能是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亚组间异质性的来源之一(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相较于传统LPD,可降低术后出血率、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手术方式均同样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胰腺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发权 陈师 +1 位作者 孙红玉 汤礼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69-2672,共4页
炎症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对胰腺癌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炎性细胞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一部分,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性转移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为基础的系统免疫... 炎症广泛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对胰腺癌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炎性细胞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一部分,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性转移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为基础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其中也包括对胰腺癌的研究。本文通过阐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制订适当的胰腺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和临床特征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代鑫 刘汉林 +2 位作者 程龙 骆助林 汪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77-158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纳入调查PD-1/PD-L1表达... 目的系统评价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纳入调查PD-1/PD-L1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关系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总生存期(OS)、无瘤生存期(DFS)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符合条件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PD-1的表达与HCC患者的OS无关(HR=0.78,95%CI:0.31~1.97,P<0.05),但与DFS显著相关(HR=0.38,95%CI:0.24~0.58,P<0.01);PD-L1的表达与HCC患者的OS显著相关(HR=1.64,95%CI:1.26~2.15,P<0.05),但与DFS无关(HR=1.48,95%CI:0.88~2.49,P>0.05)。PD-1/PD-L1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D-1/PD-L1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但与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瑜 时皎皎 +5 位作者 常硕 郭怡 徐冕 李福祥 汤礼军 林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4-309,共6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心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重症病人,以纠正其低氧血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接受ECMO治疗的病人在营养素需求、机体代谢、液体控制等方面与普通病房病人存在很大差异,这类病人往往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 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心功能和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重症病人,以纠正其低氧血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接受ECMO治疗的病人在营养素需求、机体代谢、液体控制等方面与普通病房病人存在很大差异,这类病人往往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然而目前暂无ECMO支持病人的临床营养治疗共识或指南。本文拟对ECMO支持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相关进展进行文献综述,拟为临床该类病人的营养治疗提供最新的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盐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汉林 代鑫 +1 位作者 肖奕君 吴畏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7-542,共6页
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是由于肝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的胆道受损,是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与冷、热缺血,急、慢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胆汁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ITBL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 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是由于肝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的胆道受损,是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与冷、热缺血,急、慢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胆汁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ITBL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其治疗手段匮乏,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再次肝移植。ITBL已成为阻碍肝移植疗效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预防以及寻找更多有效的治疗途径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发现胆盐的毒性损伤在ITBL中起着中心环节的作用,胆汁成分的主动调节、胆汁酸相关受体表达的调控、胆汁酸相关信号通路的阻断或激活,可能在ITBL的预防和治疗中具备较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胆盐细胞毒性以及碳酸氢盐伞在肝移植术后ITB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未来ITBL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盐 磷脂 肝移植 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 缺血-再灌注损伤 碳酸氢盐伞 阴离子交换蛋白2 可溶性腺苷酸环化酶(s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肠系膜上/门静脉汇合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左侧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现状
7
作者 邹洪 朱桥 +5 位作者 文艺 梁鸿寅 周明梅 石珂辉 吴俊 汤礼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2-1487,共6页
外科手术是胰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临床上胰腺癌进行根治性外科手术时,往往需要联合肠系膜上/门静脉汇合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期达到R0切除。然而,进行脾静脉离断术后可能会并发严重的左侧门静脉高压症(LSPH),进而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 外科手术是胰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临床上胰腺癌进行根治性外科手术时,往往需要联合肠系膜上/门静脉汇合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期达到R0切除。然而,进行脾静脉离断术后可能会并发严重的左侧门静脉高压症(LSPH),进而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如脾脏淤血性肿大、血小板降低、脾静脉流域回流受阻并发胃肠道静脉曲张,更有甚者会出现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因此,为了临床上更好地处理LSPH,本文旨在对联合肠系膜上/门静脉汇合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LSPH发生机制、治疗方案以及防治策略进行系统性分析回顾,并基于当前的研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高血压 门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