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蛋白复合物调节血红蛋白缺氧适应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颖飞 赵安鹏 +1 位作者 王荣 李文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细胞膜是红细胞内外发生信号传导、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表面的蛋白质复合物实现的。构成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糖蛋白、整合蛋白、信号传导蛋白、通道蛋白等通过直接物理作用或调控因子介导等机... 细胞膜是红细胞内外发生信号传导、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表面的蛋白质复合物实现的。构成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糖蛋白、整合蛋白、信号传导蛋白、通道蛋白等通过直接物理作用或调控因子介导等机制相互作用,发挥着调节氧气运输、维持细胞形态和稳定性、参与信号传导调节以及支持细胞骨架等功能。血红蛋白是血液红细胞中运输和传递氧的媒介,调节其构象转变可在高原缺氧条件下增加供氧效能缓解机体缺氧。该综述阐述了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功能、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血红蛋白缺氧适应调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原缺氧症状的预防、治疗方案制定和抗高原缺氧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蛋白质复合物 带3蛋白 血红蛋白 变构调节 高原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环境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钟艳 张晓静 +3 位作者 常熙雯 刘菲菲 牟宏芳 王荣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探讨高原缺氧环境暴露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将20只雌性Wistar大鼠进行生理同步化后随机分为平原组与高原组,平原组置于兰州(海拔1500 m),高原组运输至青海玉树巴塘(海拔4010 m)后高原缺氧环境暴露14 d。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体质量... 探讨高原缺氧环境暴露对雌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将20只雌性Wistar大鼠进行生理同步化后随机分为平原组与高原组,平原组置于兰州(海拔1500 m),高原组运输至青海玉树巴塘(海拔4010 m)后高原缺氧环境暴露14 d。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体质量和发情周期变化,取大鼠各个组织器官计算器官指数,检测血清、卵巢和子宫组织生殖激素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HE染色观察卵巢和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卵巢组织中激素受体蛋白的表达量。与平原组相比,高原组缺氧暴露后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发情周期紊乱,在血清、卵巢和子宫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上调且生殖激素水平紊乱。HE染色结果显示,平原组大鼠卵巢和子宫的形态结构完整,高原组卵巢和子宫组织结构遭到破坏。卵巢组织中激素受体蛋白含量较平原组减少。高原缺氧会导致雌性大鼠生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雌性大鼠 氧化应激 激素 发情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基染料木素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和抗氧化与抗缺氧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朋朋 张洁 +3 位作者 田贻婷 石志群 马慧萍 景临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目的:缺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通常由机体组织供氧不足或无法有效利用氧导致。羟基化及甲氧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6-羟基染料木素(6-hydroxygenistein,6-OHG)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抗氧化与抗... 目的:缺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通常由机体组织供氧不足或无法有效利用氧导致。羟基化及甲氧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6-羟基染料木素(6-hydroxygenistein,6-OHG)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抗氧化与抗缺氧活性。方法:以鹰嘴豆芽素A为原料,经甲基化反应、溴化反应、甲氧基化反应及去甲基化反应得到6-OHG及其4个甲基化衍生物[4’,6,7-三甲氧基-5-羟基异黄酮(化合物3)、4’,5,6,7-四甲氧基异黄酮(化合物4)、4’,6-二甲氧基-5,7-二羟基异黄酮(化合物6)、4’-甲氧基-5,6,7-三羟基异黄酮(化合物7)]。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和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表征产物结构;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合物的纯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模型组、芦丁组(1×10-9~1×10^(-5)mol/L),以及常氧和缺氧条件下的目标化合物组(1×10-9~1×10^(-5)mol/L),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得到抗缺氧活性优异的目标化合物及其最佳抗缺氧活性时的药物浓度。分别用抗缺氧活性优异的目标化合物、芦丁的最佳药物浓度处理PC12细胞后,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6-OHG及其4个甲基化衍生物的结构无误,纯度均>97%。当浓度为4 mmol/L时,化合物7和6-OHG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16%和86.94%,均高于阳性对照芦丁,而化合物3、4、6的清除率均低于20%。与正常组相比,缺氧模型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与缺氧模型组相比,化合物3、4、6对缺氧条件下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在所有实验浓度下,6-OHG组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缺氧模型组(均P<0.05);在给药浓度为1×10^(-7)或1×10^(-6)mol/L时,化合物7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缺氧模型组(均P<0.05)。6-OHG和化合物7的抗缺氧活性优异,最佳药物浓度分别为1×10^(-6)和1×10^(-7)mol/L。采用6-OHG(1×10^(-6)mol/L)和化合物7(1×10^(-7)mol/L)处理PC12细胞后,与缺氧模型组相比,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HIF-1α和VEGF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均P<0.01)。结论:优化后的合成路线可提高6-OHG的产率,通过甲基化和选择性去甲基化得到4个衍生物。6-OHG和其衍生物化合物7表现出优异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缺氧活性,该活性与其分子中存在的A环邻三酚羟基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基染料木素 甲基化衍生物 化学合成 抗氧化 抗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汉黄芩素对低压低氧诱导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4
作者 景临林 邹蓓蕾 +1 位作者 辛宇 马慧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9-1948,共10页
为了考察去甲汉黄芩素对低压低氧诱导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雄性BALB/c小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芦丁组、去甲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置于模拟海拔8000 m暴露24 h,随后处死小... 为了考察去甲汉黄芩素对低压低氧诱导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雄性BALB/c小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芦丁组、去甲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置于模拟海拔8000 m暴露24 h,随后处死小鼠,取血清和心脏。HE染色评估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商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水平评估氧化应激状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评估炎性反应;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去甲汉黄芩素能显著减少低压低氧诱导的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提高心肌组织中SOD和GSH的水平,降低H2O2和MDA的含量以及缺氧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去甲汉黄芩素还能够降低血清和心肌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水平以及心肌组织中炎性相关蛋白[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TNF-α]的表达。此外,去甲汉黄芩素还能调控心肌组织中抗氧化应激相关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去甲汉黄芩素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缓解低压低氧诱导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压低氧 去甲汉黄芩素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莲有效成分对高原缺氧小鼠心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邹蓓蕾 田贻婷 +2 位作者 石志群 张汝学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8-574,共7页
目的:研究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PESI)及其活性单体成分二十八烷对高原缺氧小鼠大脑和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乙酰唑胺组(乙酰唑胺200 mg/kg)、PESI组(PESI200 mg/kg)和二十八烷... 目的:研究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PESI)及其活性单体成分二十八烷对高原缺氧小鼠大脑和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乙酰唑胺组(乙酰唑胺200 mg/kg)、PESI组(PESI200 mg/kg)和二十八烷组(二十八烷100 mg/kg),每组10只,单次尾静脉注射给药。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6000 m高原环境,减压缺氧8 h。HE染色观察高原缺氧小鼠心肌和脑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采用WST-1法、ABTS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小鼠血浆、心肌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含量;采用比色法和微板法检测小鼠血浆、心肌和脑组织中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采用比色法检测小鼠心肌和脑组织中ATP含量和ATP酶活性。结果:PESI和二十八烷均能减轻高原缺氧小鼠心肌和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增强血浆、心肌和脑组织中SOD活性、T-AOC、LDH活性,降低丙二醛、乳酸含量;增加心肌和脑组织中ATP含量;同时增强心肌组织钠钾ATP酶、镁ATP酶、钙ATP酶、钙镁ATP酶活性,增强脑组织镁ATP酶、钙镁ATP酶活性。结论:PESI及二十八烷均能减轻高原缺氧小鼠心肌和脑组织损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损伤,促进细胞无氧酵解,缓解缺氧导致的能量缺乏和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缺氧 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 二十八烷 自由基代谢 能量代谢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贺嘉馨 霍妍 +4 位作者 孙月梅 程俊飞 赵以览 李文斌 王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目的:探究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筛选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最适条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筛选槟榔多酚最适给药剂量。将PMVEC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 目的:探究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筛选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最适条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筛选槟榔多酚最适给药剂量。将PMVEC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槟榔多酚组,采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并测定PMVEC中的氧化应激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1等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跨内皮细胞膜电阻,罗丹明荧光染料检测PMVEC屏障的通透性。结果:1%氧浓度培养PMVEC细胞48 h后成功构建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20μg/mL的槟榔多酚可以显著逆转缺氧损伤细胞模型中PMVEC的存活率下降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均P<0.05);槟榔多酚对于低氧诱导下PMVEC中炎症相关蛋白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的上调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5);槟榔多酚可以下调低氧诱导下PMVEC中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均P<0.05),从而减轻低氧诱导下细胞的凋亡;槟榔多酚显著上调低氧诱导下PMVEC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1的表达(均P<0.05),提高跨膜电阻值并降低罗丹明透过量,改善肺微血管内皮屏障的通透性。结论:槟榔多酚可以通过减轻PMVEC的氧化应激损伤、降低炎症相关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及提高细胞屏障的通透性,改善PMVEC的低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多酚 低氧肺损伤 细胞凋亡 紧密连接蛋白 氧化应激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条件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宁宁 申亦可 +3 位作者 程俊飞 张晓静 李文斌 王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在高原低氧条件下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48只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每组16只,各组动物按剂量预防给药3 d后急进海拔4010 m的高原,缺氧暴露1 d后进行Morris水迷...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在高原低氧条件下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48只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每组16只,各组动物按剂量预防给药3 d后急进海拔4010 m的高原,缺氧暴露1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谷胱甘肽(GSH)、谷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通过HE染色及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谷氨酸受体1(Grin1)和Bax、caspase-3的表达。研究高原低氧条件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机制。结果与高原模型组比较,给予红景天苷后能明显缩短小鼠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鼠脑组织MDA、H_(2)O_(2)、谷氨酸含量及AChE活力,增加GSH含量及SOD活力,改善海马体中的神经元损伤,降低海马组织中Grin1和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结论红景天苷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缓解海马组织损伤并减少神经元凋亡,最终改善由高原低氧造成的小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高原低氧 学习记忆 氧化应激 神经递质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对大鼠左乙拉西坦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脑血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安鹏 胡琳 +3 位作者 姚菀腾 常熙雯 王荣 李文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45-1452,共8页
目的:高原低氧暴露易引起药物药动学参数及脑血分布的改变,其中包括多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底物。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是P-gp的底物,但高原低氧暴露是否改变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脑血分布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低氧... 目的:高原低氧暴露易引起药物药动学参数及脑血分布的改变,其中包括多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底物。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是P-gp的底物,但高原低氧暴露是否改变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脑血分布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低氧对大鼠左乙拉西坦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脑血分布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低海拔对照组、高海拔组、溶剂对照组和P-gp诱导组,其中高海拔组大鼠急性暴露于4010 m高原环境24 h后口服或静脉注射左乙拉西坦,口服给药后分别于第0.083、0.25、0.5、0.83、1.25、2、4、6、8、10、12、24 h采集血浆,静脉注射给药后分别于第5、45、60、120、240 min采集血浆及脑组织;P-gp诱导组大鼠连续3 d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静脉注射左乙拉西坦,于第120 min采集血浆及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血浆和脑内药物浓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P-gp的表达。结果:与低海拔对照组相比,高海拔组大鼠左乙拉西坦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下降14.69%(P<0.01),平均驻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下降15.42%(P<0.01),血浆清除率(clearance,CL)升高16.67%(P<0.01),静脉注射给药后第5、45、120、240 min的脑/血药物浓度比分别降低22.82%(P<0.05)、12.42%(P<0.05)、17.40%(P<0.01)和13.22%(P<0.01),血脑屏障P-gp表达升高86.3%(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gp诱导组大鼠血脑屏障P-gp表达升高56.3%(P<0.05),脑/血药物浓度比下降19.3%(P<0.05)。结论:急性高原低氧暴露改变了左乙拉西坦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降低了其在大鼠体内的脑血分布。左乙拉西坦脑血分布的下降可能与血脑屏障P-gp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治疗药物监测 脑血分布 左乙拉西坦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秦宁宁 谢华 +4 位作者 赵安鹏 张晓静 孙月梅 李文斌 王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7-404,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C57BL/6J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及红景天苷小剂量(5 mg/kg)、中剂量(10 mg/kg)、大剂量(20 mg/kg),每组15只。除外常氧对照组外,各组...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C57BL/6J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及红景天苷小剂量(5 mg/kg)、中剂量(10 mg/kg)、大剂量(20 mg/kg),每组15只。除外常氧对照组外,各组按剂量预防给药3 d后急进海拔4010 m的高原,缺氧暴露1 d后采用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力竭时间;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及肌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并比较各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糖原、乳酸、腺苷三磷酸(ATP)酶活性水平。结果:与常氧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力竭游泳时间缩短(P<0.05),肝及肌肉组织出现病理损伤、氧化应激水平显著提高、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升高、糖原含量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红景天胶囊组和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肝、肌肉组织的病理损伤减轻,且肝、肌肉组织中MDA、H2O2、乳酸含量不同程度降低,GSH、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增加,T-SOD、ATP酶活性增强(均P<0.05)。结论:红景天苷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活性,其抗疲劳作用与减少氧化应激损伤、降低不良代谢产物的堆积和增加能量物质的储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性低氧 红景天苷 抗疲劳 力竭游泳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对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亦可 罗晓红 +6 位作者 秦宁宁 胡琳 罗林 王桢 孙月梅 王荣 李文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1-490,共10页
目的:二甲双胍为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用药,高原低氧环境为影响二甲双胍药动学的重要因素,但尚未有高原低氧环境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的报道。本研究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T2DM患者服用二甲双胍... 目的:二甲双胍为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用药,高原低氧环境为影响二甲双胍药动学的重要因素,但尚未有高原低氧环境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的报道。本研究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T2DM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药动学的影响,并对二甲双胍药效及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服用二甲双胍片的T2DM患者85例,其中高原组(海拔3800 m)32例,对照组(海拔1500 m)53例,共采集172份血样。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FLCMS/MS)方法测定二甲双胍血药浓度,采用Phoenix NLME软件建立中国T2DM人群二甲双胍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比较2组人群的药效及严重不良反应。结果:群体药动学建模结果表明,高原低氧和年龄是模型建立的主要协变量,高原组和对照组药动学参数分布容积(distribution volume,V)、清除率(clearance,CL)、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Ke)、半衰期(half-life,T_(1/2))、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达峰时间(timetoreach maximum concentration,T_(ma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原组AUC增加23.5%,T_(max)、T_(1/2)分别延长35.8%和11.7%,CL降低31.9%。药效学结果显示,高原组T2DM患者降糖效果与对照组相近,而高原组乳酸含量高于对照组,高原组服用二甲双胍后乳酸含量增高。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T2DM患者体内二甲双胍代谢减慢;降糖效果与平原地区相近,且血糖控制率低;高原T2DM患者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高于平原地区。高原T2DM患者可能需通过延长药物服用间隔时间,加强用药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以达到降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二甲双胍 药动学参数 2型糖尿病 乳酸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影响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琳 黄隆基 +4 位作者 秦宁宁 申亦可 赵安鹏 李文斌 王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高原低氧环境通过改变机体胃肠排空速率、器官血流量、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表达等影响药物的药代谢动力学过程。癫痫是一种需长期用药的脑部疾病,而大多数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指数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临床上常用... 高原低氧环境通过改变机体胃肠排空速率、器官血流量、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表达等影响药物的药代谢动力学过程。癫痫是一种需长期用药的脑部疾病,而大多数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指数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临床上常用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来寻找抗癫痫药物的最佳个体化用药方法。该文对临床上常用抗癫痫药及其治疗窗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高原低氧环境对抗癫痫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高原抗癫痫药物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浓度 高原低氧 合理用药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对阿托伐他汀钙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药动学及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琴 罗林 +2 位作者 王兆彦 李文斌 王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7-1233,共7页
目的 研究模拟高原缺氧对阿托伐他汀钙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将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Wistar大鼠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缺氧组置于低压氧舱中,在海拔5 500 m下缺氧暴露14 d,两组每天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 目的 研究模拟高原缺氧对阿托伐他汀钙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将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Wistar大鼠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缺氧组置于低压氧舱中,在海拔5 500 m下缺氧暴露14 d,两组每天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kg^(-1)),在0、7、14 d采集空腹血浆用于药效学指标的测定,于d 14给药后0.083、0.25、0.5、0.75、1、1.5、2、2.5、4、6、8、12、24 h采血,采用UFLC-MS/MS测定血药浓度。d 14解剖获取大鼠肝组织和肌肉组织,测定肝组织中肝转氨酶和肌肉组织中肌酸激酶,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 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大鼠AUC_((0-t))增加了53.41%,MRT_((0-t))降低了32.84%,MRT_((0-∞))降低了50.13%,C_(max)增加了99.49%,V_(z/F)降低了63.18%。表明高原缺氧条件下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增加、吸收增加、体内驻留时间减少。给予7 d、14 d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缺氧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明显升高,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明显升高。缺氧组的脂肪肝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高原缺氧会改变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大鼠中药动学参数缺氧条件下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更好,但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对Caco-2细胞P-gp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安鹏 牟宏芳 +3 位作者 姚菀腾 常熙雯 李文斌 王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1-498,共8页
目的:低氧会改变许多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其中也包括多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底物(药物),提示低氧可能影响肠上皮细胞P-gp的功能。Caco-2细胞单层膜模型是当前研究肠上皮P-gp功能的经典模型。本研究通过结合Caco-2细胞单... 目的:低氧会改变许多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其中也包括多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底物(药物),提示低氧可能影响肠上皮细胞P-gp的功能。Caco-2细胞单层膜模型是当前研究肠上皮P-gp功能的经典模型。本研究通过结合Caco-2细胞单层膜模型与低氧处理,研究低氧对Caco-2细胞P-gp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有助于阐明高原低氧环境改变肠上皮药物转运的机制。方法:正常培养的Caco-2细胞在1%的O_(2)浓度条件下分别培养24、48、72 h,提取膜蛋白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gp的表达水平,选择表达变化最显著的缺氧时间用于后续研究。于transwell小室中培养Caco-2细胞21 d,建立Caco-2细胞单层膜模型后,将其分为常氧对照组与低氧组,常氧对照组以正常条件继续培养72 h,低氧组在1%的O_(2)浓度条件下继续培养72 h,通过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微绒毛与紧密连接结构,评价Caco-2细胞单层膜的完整性和极化状态。采用双向转运实验检测P-gp特异性底物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123)的Papp,计算外排率。将Caco-2细胞在塑料培养瓶中连续培养21 d形成Caco-2细胞单层膜,在1%O_(2)浓度条件下处理72 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膜蛋白中P-gp的表达水平。结果:1%的O_(2)浓度处理下调Caco-2细胞P-gp的表达,其中处理72 h下调最为显著(P<0.01);低氧组Caco-2细胞单层膜TEER大于400Ω·cm^(2),荧光黄Papp小于5×10^(-7)cm/s,肠腔侧与基底侧AKP活性比值大于3。表明Caco-2细胞单层膜模型建立成功,且低氧处理未影响模型的完整性与极化状态。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组Caco-2细胞单层膜Rh123的外排率显著降低(P<0.01);1%的O_(2)浓度培养72 h,下调Caco-2细胞单层膜P-gp的表达(P<0.01)。结论:低氧抑制Caco-2细胞P-gp功能,其可能与P-gp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单层膜 P糖蛋白 低氧 药物转运蛋白 药物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防治心肺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姜琳 陈丽萍 +1 位作者 李文斌 王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9-1493,共15页
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组方精简,由黄芪和当归按5:1剂量组成,为气血双补之方剂,兼具通络之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调... 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组方精简,由黄芪和当归按5:1剂量组成,为气血双补之方剂,兼具通络之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调节炎症、调节免疫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当归补血汤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力衰竭,缓解糖尿病心肌病症状,抑制肺纤维化,保护肺损伤以及抗肺癌等多种心肺疾病。基础实验表明该方剂治疗心肺疾病的机制可能为通过多靶点通路发挥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调节自噬、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阐述当归补血汤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有助于为此方防治心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心肺疾病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防治失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石晓雨 陈丽萍 +1 位作者 李文斌 王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4-1505,共12页
失眠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失眠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中医药治疗、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3种方法,中医药治疗失眠以其不良反应低、疗效好、无药物依赖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对中西医理论中失眠病机进... 失眠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失眠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中医药治疗、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3种方法,中医药治疗失眠以其不良反应低、疗效好、无药物依赖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对中西医理论中失眠病机进行概括,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失眠以睡眠-觉醒障碍为主要病理机制,涉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细胞因子失衡、肠道菌群失衡等多个因素;中医将失眠病机主要划分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胃气不和、心火炽盛、瘀血内阻9类证型。根据上述9种失眠病机,对应的经典名方如龙胆泻肝汤、酸枣仁汤、黄连温胆汤、交泰丸、归脾汤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中药主要通过升高5-羟色胺水平,降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和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的比值,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起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失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12细胞低压性缺氧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冬梅 曹琪璐 +2 位作者 景临林 赵秀华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4-620,共7页
目的:构建PC12细胞低压性缺氧细胞模型。方法将PC12细胞依据缺氧条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压缺氧组、低压缺氧组;正常对照组以正常条件培养,常压缺氧组和低压缺氧组分别以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条件培养。通过考察氧气浓度、大气压力和... 目的:构建PC12细胞低压性缺氧细胞模型。方法将PC12细胞依据缺氧条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压缺氧组、低压缺氧组;正常对照组以正常条件培养,常压缺氧组和低压缺氧组分别以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条件培养。通过考察氧气浓度、大气压力和低压缺氧时间,应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筛选低压缺氧的条件;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结构、数目,微板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周期。结果:在1%氧浓度和41 kPa低压缺氧环境下培养24h可建立低压性缺氧细胞模型。与正常对照组和常压缺氧组比较,低压缺氧组LDH活性及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细胞凋亡比例上升(均P<0.05),细胞周期阻滞发生在G0/G1期。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的低压性缺氧损伤PC12细胞模型,可用于高原低压性缺氧神经损伤的体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低压性缺氧 乳酸脱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子晗 郭茜文 +4 位作者 马江红 程俊飞 赵安鹏 李文斌 王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2-429,共8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以及红景天苷小(14 mg/kg)、中(28 mg/kg)、大(56 mg/kg)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预...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以及红景天苷小(14 mg/kg)、中(28 mg/kg)、大(56 mg/kg)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预防性灌胃给药5 d后急进海拔4010 m的高原实地建立低压性缺氧模型,检测大鼠血气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试剂盒测定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闭合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动脉血氧分压(PaO)、血液酸碱度、标准碳酸氢盐(SBC)和实际碳酸氢盐水平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肥大细胞蛋白酶(MCP)1、白介素(IL)-6和IL-1β含量显著增加,γ干扰素含量显著减少(均P<0.01);肺组织中谷胱甘肽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红景天胶囊和红景天苷各剂量组SaO、血液酸碱度、血红蛋白、SBC和实际碳酸氢盐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一定改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红景天苷组MCP-1、IL-6改善情况优于红景天胶囊组。红景天胶囊和红景天苷小、中、大剂量组肺组织缺氧损伤改善,细胞壁逐渐变薄,肺泡壁逐渐完整。模型对照组闭合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减少(P<0.05),而红景天苷大剂量组闭合蛋白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红景天苷可改善大鼠由于缺氧所致的血气指标失调、缺氧症状和酸碱平衡紊乱、炎症因子失调,改善肺组织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等,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改善效果总体优于红景天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低压性缺氧 肺损伤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闭合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格列喹酮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隆基 张晓静 +3 位作者 罗林 牟宏芳 李文斌 王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9-396,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格列喹酮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与高原组,分别灌胃给予6.3 mg/kg格列喹酮后采集血样。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格列喹酮浓度,并...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格列喹酮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与高原组,分别灌胃给予6.3 mg/kg格列喹酮后采集血样。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格列喹酮浓度,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CYP2C9的表达。结果: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格列喹酮体内达峰血药浓度增加,吸收速率常数减小,消除速率常数增大,吸收半衰期延长,消除半衰期缩短,平均滞留时间缩短,表观分布容积减小(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高原组肝组织中代谢酶CYP2C9表达显著上调,约为平原组的1.98倍(分别为4.18±0.06和2.13±0.06,t=11.57,P<0.01)。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体内格列喹酮吸收减少、代谢加快,可能与大鼠肝组织中CYP2C9酶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压性低氧 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格列喹酮 药代动力学 CYP2C9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羟乙基白杨素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具有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苗路伟 赵彤 +3 位作者 高迎春 景临林 黄琼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白杨素组、7-HEC组,每组各10只,白杨素组和7-HEC组分别给予白杨素和7-HEC350 mg/kg,常氧对照... 目的:探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白杨素组、7-HEC组,每组各10只,白杨素组和7-HEC组分别给予白杨素和7-HEC350 mg/kg,常氧对照组和缺氧对照组给予等量灭菌注射用水。常氧对照组饲养于当地海拔;其余三组置于低压性缺氧动物实验舱模拟7000 m海拔进行缺氧处理。连续灌胃给药3 d后进行力竭实验,统计各组游泳时间。力竭实验后立即采集大鼠的血液、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观察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尿素氮、乳酸、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肌肝糖原含量等指标。结果:与缺氧对照组比较,7-HEC组负重游泳时间延长[(2.58±0.77)和(4.04±1.30)min,P<0.01];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改善;血尿素氮[(3.24±0.93)和(2.22±0.60)mmol·L–1·min–1]、乳酸[肝组织为(0.14±0.05)和(0.10±0.03)mg·g–1·min–1,骨骼肌组织为(0.26±0.06)和(0.18±0.07)mg·g–1·min–1]、丙二醛[肝组织为(1.37±0.48)和(0.78±0.28)nmol·mg–1·min–1,骨骼肌组织为(0.87±0.19)和(0.63±0.11)nmol·mg–1·min–1]生成速率减小(均P<0.05);糖原[肝组织为(15.16±2.69)和(18.89±2.88)mg/g,骨骼肌组织为(1.46±0.49)和(1.78±0.48)mg/g]和T-SOD[肝组织为(1.87±0.01)和(2.68±0.12)U/mL,骨骼肌组织为(5.46±0.42)和(6.52±0.96)U/mL]增加(均P<0.05)。结论: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抗疲劳 低压性缺氧 力竭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贻婷 石志群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8-348,共11页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由于其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较低,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纳米晶体技术可通过降低难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粒径,显著增加其溶出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从而解决黄酮类化合物的递送困...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由于其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较低,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纳米晶体技术可通过降低难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粒径,显著增加其溶出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从而解决黄酮类化合物的递送困难。本文概括了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晶体稳定剂的筛选与制备方法,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晶体应用于口服、注射、经皮等多种给药途径进行综述,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晶体递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 纳米混悬剂 黄酮类化合物 稳定剂 制备方法 药物递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