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疾病负担分析及年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学锋 黄俊 +4 位作者 李娜 邵慧娟 卢利霞 于晓辉 张久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65-2271,共7页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但目前缺乏中国GERD负担的研究数据,为了更好地了解GERD的流行情况,本研究描述和分析了中国GERD的疾病负担状况。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GERD疾病负担状况和流行趋势,为我国GER...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但目前缺乏中国GERD负担的研究数据,为了更好地了解GERD的流行情况,本研究描述和分析了中国GERD的疾病负担状况。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GERD疾病负担状况和流行趋势,为我国GERD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简称GBD 2019)中获取1990—2019年中国GERD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的粗率和标化率;计算变化率,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GERD标化发病率、患病率、DALY率,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2019年中国GERD发病率的粗率和标化率分别为2299.80/10万和1841.66/10万,相较1990年的1761.59/10万和1849.31/10万,粗率增长30.55%,标化率降低0.41%。2019年中国GERD患病率的粗率和标化率分别为5739.55/10万和4509.32/10万,相较1990年的4252.72/10万和4532.19/10万,粗率增长34.96%,标化率降低0.51%。2019年中国GERD DALY率的粗率和标化率分别为44.37/10万和34.94/10万,相较1990年的33.10/10万、35.04/10万,粗率上升34.05%,标化率下降0.29%。1996年之后标化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率均低于粗率。1990—2019年中国女性标化发病率、患病率、DALY率均高于男性。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990—1994年中国GERD标化发病率呈降低趋势(APC=-1.0%),2005—2010年呈降低趋势(APC=-1.4%),2014—2017年均呈上升趋势(APC=3.2%)。1990—1994年、2005—2009年中国GERD标化患病率均呈降低趋势(APC分别为-1.2%、-1.7%),2014—2017年呈上升趋势(APC=3.7%)。1990—1994年、2005—2009年中国GERD标化DALY率均呈降低趋势(APC分别为-1.1%、-1.7%),2014—2017年呈上升趋势(APC=3.6%)。2019年中国GERD标化发病率、患病率、DALY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上升,在70~84岁达到峰值。2019年GERD新发病例数和现患病例数分别约为3271.13万和8163.65万,人群主要集中在45~59岁和30~34岁。结论1990—2019年中国GERD疾病负担粗率呈上升趋势,标化率略有下降,说明老龄化对我国GERD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率影响较大。此外要关注青中年人群,在已患GERD人群中占比较重,可能与超重或肥胖、饮酒及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疾病负担 发病率 患病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珊山 于晓辉 秦建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6-733,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肝硬化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中国肝硬化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收集整理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肝硬化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中国肝硬化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收集整理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疾病负担数据,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使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评估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使用R软件BAPC包预测未来疾病负担变化情况。结果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总体、男性和女性人群肝硬化发病例数和患病例数均有所上升,而死亡例数有所下降。1990—2019年中国人群肝硬化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下降0.62%(95%CI:−0.74%~−0.50%,t=9.99,P<0.001)、0.44%(95%CI:−0.53%~−0.35%,t=13.18,P<0.001)和3.02%(95%CI:−3.12%~−2.93%,t=7.58,P<0.001)。1990—2019年中国人群肝硬化标化DALY率、YLL率和YLD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分别下降3.27%(95%CI:−3.37%~−3.18%,t=6.22,P<0.001)、3.32%(95%CI:−3.42%~−3.22%,t=9.31,P<0.001)和1.42%(95%CI:−1.49%~−1.34%,t=4.93,P<0.001)。1990—2019年中国人群肝硬化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随时间和出生队列推移均呈现下降趋势。预测模型显示,2020—2030年中国肝硬化造成的标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和女性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均是酒精,其次是药物。结论1990—2019年中国肝硬化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中年男性人群是肝硬化疾病负担的重点人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患病代价 预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疾病负担研究及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珊山 李初谊 +4 位作者 郑英 卢利霞 李斌 于晓辉 党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42-1749,共8页
背景胆囊癌早期发现难度大,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很高,对于胆囊癌流行病学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胆囊癌的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一定价值数据依据。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疾病负担流行趋势,估计其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及未来变化趋势。... 背景胆囊癌早期发现难度大,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很高,对于胆囊癌流行病学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胆囊癌的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一定价值数据依据。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疾病负担流行趋势,估计其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及未来变化趋势。方法于2023年3—6月检索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提取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以及对应的标化率等疾病负担相关数据,通过Joinpoint软件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情况。构建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0—2030年中国胆囊癌的发病情况。结果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标化发病率由1990年1.58/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01/10万,AAPC为0.82%(95%CI=0.65%~1.00%);标化患病率由1990年的1.64/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40/10万,AAPC为1.34%(95%CI=1.14%~1.54%);标化死亡率由1990年的1.61/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82/10万,AAPC为0.40%(95%CI=0.24%~0.56%);标化DALYs率由1990年的35.18/10万上升至2019年的37.71/10万,AAPC为0.25%(95%CI=0.12%~0.38%);趋势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AP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净漂移值分别为0.99(95%CI=0.81~1.18)和0.42(95%CI=0.21~0.63),胆囊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80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胆囊癌发病率均达到最高,发病和死亡风险随时期推移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均在2005—2009年达峰值,随出生队列推移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BAPC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中国胆囊癌造成的标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呈略微上升趋势。结论1990—2019年中国胆囊癌标化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仍较为严重,应加强男性人群和老年人群胆囊癌防治,大力开展防癌知识宣传、控制胆管疾病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胆囊癌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癌 全球疾病负担 发病率 患病率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岩 吴嘉静 +3 位作者 周永泰 华卉娟 梁玉霞 赵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脂联素(APN)是一种抗炎性脂肪因子,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高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等多种功能。研究表明,APN及其受体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病。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PN与阿尔茨海默... 脂联素(APN)是一种抗炎性脂肪因子,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高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等多种功能。研究表明,APN及其受体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过程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病。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PN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和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综述阐述了APN及其受体参与认知障碍发病的证据及其相关机制,旨在进一步认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脂联素 脂肪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耗竭在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伍杨 李甜 +7 位作者 张润兵 张亚妮 朱玲玲 史婷婷 王顺娜 杨妹霞 于晓辉 张久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77,共7页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癌症之一,在全球癌症致死原因中位列第四。当前HCC治疗领域发展迅猛,免疫治疗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手段,其中T细胞在HCC免疫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病毒感染情形下或身处肿瘤...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癌症之一,在全球癌症致死原因中位列第四。当前HCC治疗领域发展迅猛,免疫治疗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手段,其中T细胞在HCC免疫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病毒感染情形下或身处肿瘤微环境(TME)时,T细胞会因持续受到抗原刺激,进而陷入T细胞耗竭(Tex)状态。这一状态不但会使患者身体免疫力降低,还会导致免疫治疗疗效不佳等。因此,深入剖析Tex在HCC中的作用机制,并探寻逆转Tex的有效策略,是HCC免疫治疗领域的核心关键所在。故本文旨在总结HCC患者发生Tex的作用机制及现阶段逆转Tex药物研发的现状与不足,以期为HCC患者免疫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耗竭(Tex) 肝细胞癌(HCC)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TME)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柳红东 陈志峰 +7 位作者 胡云 李娟娟 杨虓 高云 曾宪海 戢小军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3,共6页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小型猪耳科学研究中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的适应性喂养3 d后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听力正常的10~1...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小型猪耳科学研究中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的适应性喂养3 d后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听力正常的10~12周龄滇南小型猪5只,舒泰(Zoletile)+赛拉嗪(Xlyzine)麻醉诱导后,分别使用1.5%异氟烷吸入、2%异氟烷吸入、舒泰+赛拉嗪静滴3种麻醉维持方案,在麻醉初始、维持60 min后及维持180 min后对小型猪的ABR、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等听觉电生理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同一麻醉维持方案下,随麻醉维持时间的延长,1.5%异氟烷组CAP N_(1)潜伏期延长;2%异氟烷组CAP N_(1)幅值增加,部分频率短纯音诱导的ABRⅠ-Ⅴ间期延长(2、16 kHz)以及CAP N_(1)潜伏期延长(2 kHz);舒泰+赛拉嗪组CAP N_(1)潜伏期延长,部分频率短纯音诱导的ABR阈值提高(16 kHz)、ABRⅠ-Ⅴ间期延长(16 kHz)、CAP N_(1)幅值升高(8 kHz)、CM幅值增加(2 kHz)。结论 3种麻醉维持方案中,1.5%异氟烷吸入方案不影响ABR和CAP阈值,对其他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作为最佳麻醉维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维持 小型猪 听性脑干反应 耳蜗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蛋白复合物调节血红蛋白缺氧适应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颖飞 赵安鹏 +1 位作者 王荣 李文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细胞膜是红细胞内外发生信号传导、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表面的蛋白质复合物实现的。构成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糖蛋白、整合蛋白、信号传导蛋白、通道蛋白等通过直接物理作用或调控因子介导等机... 细胞膜是红细胞内外发生信号传导、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表面的蛋白质复合物实现的。构成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糖蛋白、整合蛋白、信号传导蛋白、通道蛋白等通过直接物理作用或调控因子介导等机制相互作用,发挥着调节氧气运输、维持细胞形态和稳定性、参与信号传导调节以及支持细胞骨架等功能。血红蛋白是血液红细胞中运输和传递氧的媒介,调节其构象转变可在高原缺氧条件下增加供氧效能缓解机体缺氧。该综述阐述了细胞膜蛋白质复合物的组成、功能、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血红蛋白缺氧适应调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原缺氧症状的预防、治疗方案制定和抗高原缺氧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蛋白质复合物 带3蛋白 血红蛋白 变构调节 高原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搔刮与宫腔灌注G-CSF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行IVF-ET/ICSI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张宗翠 马薇 +2 位作者 王玲 阎一鑫 石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搔刮、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单一治疗与联合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患者行IVF-ET/ICSI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到2023年6月在中...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搔刮、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单一治疗与联合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患者行IVF-ET/ICSI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到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ICSI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204例。移植前未行特殊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A组,52例),行子宫内膜搔刮治疗者为搔刮组(B组,60例),行G-CSF宫腔灌注者为灌注组(C组,48例),行内膜搔刮联合宫腔灌注者为联合组(D组,44例)。比较对照组与各治疗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移植胚胎情况、移植时子宫内膜情况以及移植后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早产率以及活产率。结果:对照组与各治疗组间患者的年龄(F=1.392,P=0.246)、体质指数(F=1.969,P=0.120)、不孕年限(F=0.416,P=0.742)、不孕类型(χ^(2)=4.693,P=0.196)、不孕因素(χ^(2)=7.206,P=0.616)、内膜准备方法(χ^(2)=11.289,P=0.256)、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F=1.736,P=0.161)、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F=1.894,P=0.132)、雌二醇(estradiol,E2)(F=1.614,P=0.181)、既往移植次数(χ^(2)=4.041,P=0.257)、妊娠次数(F=0.024,P=0.995)、流产次数(F=0.118,P=0.949)、移植胚胎个数(F=0.345,P=0.793)、移植胚胎发育天数(χ^(2)=1.638,P=0.6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A组(7.93±1.34、8.06±0.85、7.79±1.20 vs.6.81±0.91,F=13.88,P<0.001),B组、C组、D组移植日Ⅲ型内膜血流较A组均增高(56.7%、54.2%、56.8%vs.28.8%,χ^(2)=13.70,P=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A组(51.1%、39.2%、48.6%vs.22.0%,χ^(2)=18.095,P<0.001)、(65.0%、58.3%、54.5 vs.28.9%,χ^(2)=16.1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生化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68.3%、66.7%vs.40.4%,χ^(2)=10.936,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多胎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45.8%vs.20.5%、10.7%,χ^(2)=9.476,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的活产率均明显高于A组(55.0%、47.9%、47.7%vs.19.2%,χ^(2)=16.41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C组、D组之间的早期流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之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搔刮、宫腔灌注G-CSF单一治疗以及两者联合治疗均能增加TE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且均能改善TE患者行IVF-ET/ICSI后的妊娠结局,但3种治疗措施间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且联合治疗较单独治疗能增加TE患者行IVF-ET/ICSI的多胎妊娠率,增加病理妊娠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灌注 内膜搔刮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薄型子宫内膜 冻融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错配修复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秀珍 董亚玲 +5 位作者 朱志博 张政杰 谈元郡 白洁 苏夏艺 张百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与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构建以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为基础的胃癌MMR预测模型,为胃癌MMR状态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54例胃癌患者,依...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与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构建以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为基础的胃癌MMR预测模型,为胃癌MMR状态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54例胃癌患者,依据MMR蛋白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MMR表达正常[MMR稳定(pMMR)]组和MMR表达缺陷(dMMR)组,收集2组胃癌患者的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2组胃癌患者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与MMR的关联性;筛选dMMR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性能,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研究共纳入254例胃癌患者,其中pMMR组患者221例(87%),dMMR组患者33例(13%)。2组胃癌患者年龄、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碱性磷酸酶(AKP)、AKP/白蛋白(AL)比值(AAR)、纤维蛋白原(FB)/淋巴细胞比值(FLR)、FB/AL比值(FAR)、D-二聚体(D-D)和F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最大径[比值比(OR)=2.958,95%置信区间(CI):1.196~7.314,P=0.019]、肿瘤发病部位(OR=4.013,95%CI:1.596~10.089,P=0.003)、肿瘤分化程度(OR=3.006,95%CI:1.250~7.230,P=0.014)、FAR(OR=2.793,95%CI:1.179~6.616,P=0.020)和糖类抗原199(CA199)(OR=0.279,95%CI:0.084~0.929,P=0.038)是dMMR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胃癌MMR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00,灵敏度为0.851,特异度为0.606,P<0.01。验证列线图的校准曲线能够很好地拟合到理想曲线上,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412;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净收益。结论: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与胃癌MMR状态存在关联,肿瘤最大径、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CA199和FAR是dMMR胃癌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上述独立预测因子构建的胃癌患者MMR预测模型,可高效预测dMMR胃癌患者MMR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不稳定 炎性指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杜晓宇 马建国 +7 位作者 夏任捷 姚伟晴 许威 欧思易 王东山 缪佰纹 宋雷(综述) 阎龙(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1,共6页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黑色素瘤围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时机不断提前,为新辅助治疗的发展和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契机。黑色素瘤新辅助ICIs治疗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ICIs新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黑...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黑色素瘤围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时机不断提前,为新辅助治疗的发展和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契机。黑色素瘤新辅助ICIs治疗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ICIs新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黑色素瘤患者的病理学缓解率。近期研究表明,ICIs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可以在黑色素瘤患者新辅助治疗中增强抗肿瘤的疗效。ICIs在黑色素瘤患者新辅助治疗过程中的优化治疗方案、防控不良事件、识别假性进展与处理寡进展事件已成为目前重点研究内容,寻找免疫治疗标记物将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本文就ICIs在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面临的争议和挑战,以及未来探索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ICIs在黑色素瘤新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联合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11
作者 阮万百 李俊峰 +2 位作者 尹艳梅 彭磊 朱克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950-2960,共11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患者整体预后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检测手段,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加之其独特的肿瘤微环境使得传统治疗模式(手术、放疗和化疗)遇到了瓶颈。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国内外有关胰腺癌治...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患者整体预后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检测手段,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加之其独特的肿瘤微环境使得传统治疗模式(手术、放疗和化疗)遇到了瓶颈。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国内外有关胰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了胰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本文发现,随着基因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胰腺癌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表达谱有了更深入了解,更多信号通路和作用靶点被发现,相应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也越来越多,胰腺癌的治疗模式正逐渐从传统的“一刀切”方式向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转变,为胰腺癌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本文能够为针对胰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涎腺型恶性肿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杨瑞婷 郭益辰 +2 位作者 刘斌 杨艳丽 马迎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涎腺型恶性肿瘤(primary salivary gland-type lung malignant tumor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肺涎腺型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AB-PAS染色检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涎腺型恶性肿瘤(primary salivary gland-type lung malignant tumor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肺涎腺型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AB-PAS染色检测细胞内及腔内黏液,总结其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原发性肺涎腺型恶性肿瘤中4例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dcc),4例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Adcc由肌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排列成腺管状和筛孔状,腔内可见黏液;MEC由黏液细胞、上皮样细胞和中间型细胞构成,腔内含有黏液。免疫表型:4例Adcc中CKpan、p40和p63均阳性,例4 Ki67增殖指数约70%,其余Ki67增殖指数为15%~25%。4例MEC中CKpan、CK8/18、CK5/6和p63均阳性,p40部分阳性,AB-PAS染色显示细胞内及腔内黏液蓝染,Ki67增殖指数均约15%。结论原发性肺涎腺型恶性肿瘤罕见,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不同亚型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有差异,因此掌握各型特点尤为重要,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史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等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下段腺样囊性癌1例
13
作者 杨瑞婷 马迎春 +2 位作者 郭益辰 杨艳丽 刘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15,共2页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好发于唾液腺,发生于消化道者罕见,其中食管部位ACC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04%~0.16%。食管下段ACC预后较好,但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术前较难诊断,易误认为其他占位性病变。收集1例病理学确定来源...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好发于唾液腺,发生于消化道者罕见,其中食管部位ACC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04%~0.16%。食管下段ACC预后较好,但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术前较难诊断,易误认为其他占位性病变。收集1例病理学确定来源于食管下段的A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加深对食管下段ACC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腺样囊性癌 病理特征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损伤中的作用
14
作者 邢国静 王丽菲 +4 位作者 罗龙龙 郑晓凤 高春 于晓辉 张久聪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4,共6页
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过量服用则会造成严重肝损伤甚至死亡。近年来,APAP诱导的肝损伤(AILI)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肝移植的第二大常见原因。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去除不需要... 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过量服用则会造成严重肝损伤甚至死亡。近年来,APAP诱导的肝损伤(AILI)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肝移植的第二大常见原因。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去除不需要的胞质蛋白和细胞器,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细胞器的更新。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在AILI的病理生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机制涉及APAP蛋白加合物、氧化应激、JNK活化、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本文通过阐述自噬在AILI中的生物学机制,为AILI的治疗和自噬调节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醋氨酚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代谢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靶点
15
作者 郭佩佩 徐洋 +4 位作者 石嘉琪 伍杨 卢利霞 李斌 于晓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551,共5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肝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主要是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自身免疫耐受性破坏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损伤,但其更为具体的分子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氨基酸代谢异常在AIH发病及疾病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肝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主要是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自身免疫耐受性破坏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损伤,但其更为具体的分子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氨基酸代谢异常在AIH发病及疾病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氨基酸代谢重编程在AIH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氨基酸代谢作为AIH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氨基酸类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Hyper-CVAD治疗儿童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例
16
作者 安慧慧 吴涛 +1 位作者 刘文慧 田思锐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4-265,共2页
患者男性,12岁。2023年5月因咳嗽、咳痰、发热1周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WBC 7.3×10^(9)/L,HB 105 g/L,PLT 158×10^(9)/L,CRP 25.22 mg/L。细胞镜检见异常细胞占35%。头颅CT示: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骨髓穿... 患者男性,12岁。2023年5月因咳嗽、咳痰、发热1周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WBC 7.3×10^(9)/L,HB 105 g/L,PLT 158×10^(9)/L,CRP 25.22 mg/L。细胞镜检见异常细胞占35%。头颅CT示: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低下,异常细胞占42%,外周血异常细胞20%。免疫分型:58.3%异常细胞,表达CD4、CD56、HLA-DR,部分表达CD45、CD7、CD38,不表达CD34、CD117、CD2、cCD3、CD10、CD13、CD14、CD15、CD19、CD20、CD33、CD64、MPO。染色体核型:分析10个细胞,经DSP30+IL-2刺激后,XYdel(1)(p36p33),del(6)(q21,q24),add(12)(q24)(6)/(46),XY(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维奈克拉 HYPER-CV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干预骨形态发生蛋白ⅠA型受体调控骨代谢研究
17
作者 庞永杰 高玉海 +4 位作者 安梓栋 武艺 王立强 唐汉琴 陈克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8,共7页
骨形态发生ⅠA型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ⅠA,BMPRⅠA)在骨代谢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BMP受体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配体结合传递信号,介导成骨细胞性骨形成与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参与骨发育、重塑等骨代谢过程。中药... 骨形态发生ⅠA型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ⅠA,BMPRⅠA)在骨代谢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BMP受体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配体结合传递信号,介导成骨细胞性骨形成与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参与骨发育、重塑等骨代谢过程。中药在防治骨代谢疾病方面历史悠久,对骨量、骨质量的促进作用显著。本文综述了BMPRⅠA与骨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总结干预BMPRⅠA及其信号通路调节骨代谢的中药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的药物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RⅠA 骨代谢疾病 信号通路 骨形成 骨吸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的结直肠癌防治新视角
18
作者 高周裕(综述) 吕洋 吴伟强(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9-657,共9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膳食结构西方化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总体上均有所增加。CR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肠道菌群失调贯穿其发展过程。目前,针对CRC的抗肿瘤药物研发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其药物应答... 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膳食结构西方化及人口老龄化,中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总体上均有所增加。CRC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肠道菌群失调贯穿其发展过程。目前,针对CRC的抗肿瘤药物研发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其药物应答率仍然有限,部分患者及转移性CRC患者的常规标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预后极差,因此,亟需寻求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当前的研究已将CRC与肠道菌群联系起来,一些临床证据也强调了肠道菌群在CRC治疗中的潜力——靶向干预致病菌株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正逐渐被认为可能成为治疗CRC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因此,基于肠道菌群的创新治疗策略有望成为继放化疗、靶向化疗和免疫治疗后的新兴辅助治疗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肠道菌群与CRC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并对新兴干预措施,如粪菌移植、二代益生菌及微生态调节剂进行系统性概述,以期为CRC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二代益生菌 粪菌移植 微生态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在糖尿病黄斑水肿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席成敏 吕洋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炎症等多种因素。炎症是人体最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是由人体对有害刺激或损伤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机体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炎症等多种因素。炎症是人体最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是由人体对有害刺激或损伤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机体的一种抗病反应。近年研究发现,炎症在DM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DME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对炎症在DME发病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炎症 炎症性疾病 炎症细胞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表细胞分化的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20
作者 牛鹏 吕洋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眼部表面由多种组织构成,其中角膜缘干细胞/祖细胞(LSCs)对于维护眼表的稳定状态至关重要。一旦LSCs发生病变,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眼表上皮细胞将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转分化和去分化等过程改变其细胞身份。细胞分化受到遗传程序的... 眼部表面由多种组织构成,其中角膜缘干细胞/祖细胞(LSCs)对于维护眼表的稳定状态至关重要。一旦LSCs发生病变,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眼表上皮细胞将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转分化和去分化等过程改变其细胞身份。细胞分化受到遗传程序的严格控制,在细胞状态的转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使得上皮细胞展现出间充质细胞的特征,在角膜疾病中可能引起上皮下纤维化,并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转分化是指一种分化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在眼表应激反应中,结膜上皮可能转变为角膜上皮,非眼表细胞亦有可能转化为角膜上皮细胞,但这一过程面临伦理和细胞稳定性等挑战。去分化则是指分化细胞恢复其分裂和分化的能力,眼表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也会经历去分化,可能参与眼表的修复过程。对这些细胞变化的深入研究为眼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微环境信号在这一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应用相关研究成果时必须谨慎,以避免引发其他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细胞 分化 上皮-间质转化 转分化 去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