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崔佳宁 刘文佳 +5 位作者 闫非 赵亚男 陈伟杰 罗春材 张兴华 李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目的评估心脏磁共振(C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周及5个月的临床资料和CMR图像。所有受试者均采集电影和LGE序列。将患者分为左心室不良重构组(n=25)... 目的评估心脏磁共振(C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周及5个月的临床资料和CMR图像。所有受试者均采集电影和LGE序列。将患者分为左心室不良重构组(n=25)和无左心室不良重构组(n=61)。左心室不良重构定义为第2次CMR检查时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初始CMR增加15%或更多。CMR分析包括左心室容积、心肌梗死特征、整体和区域心肌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左心室不良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在初始CMR时,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心室不良重构组梗死质量百分比[(34.07±10.04)%vs(22.20±11.29)%,P<0.001]和微血管阻塞(MVO)质量百分比[1.9(0,3.8)%vs 0(0,1.06)%,P<0.001]明显大于无左心室不良重构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均有恢复。但在第2次CMR时,左心室不良重构患者有更低的LVEF[(42.01±9.51)%vs(55.23±10.04)%,P<0.001]、更大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55.58(43.15,69.91)mL/m^(2)vs 35.79(26.70,45.04)mL/m^(2),P<0.001]和梗死质量百分比[(26.71±24.51)%vs(17.08±9.25)%,P<0.001]。左心室不良重构组整体峰值应变及应变率、梗死区峰值应变、径向和周向峰值应变率更小(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3个因素是左心室不良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梗死质量百分比预测左心室不良重构的AUC为0.793(95%CI 0.693~0.873),截断值为30.67%;整体径向舒张期峰值应变率的AUC为0.645(95%CI 0.534~0.745),截断值为0.58%;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的AUC为0.699(95%CI 0.590~0.793)。结论在急性期,左心室不良重构组和无左心室不良重构患者的左心室容积、整体及节段的心功能没有显著差异;但随时间推移,左心室不良重构组的左心室容积明显变大,整体及节段的心功能明显更差。梗死质量百分比、径向舒张期峰值应变率及RAAS抑制剂是左心室不良重构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不良重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