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虚拟现实(VR)技术在脑卒中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4年1月至2024年8月VR技术应用于脑卒中领域的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对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绘制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结果 剔...目的探索虚拟现实(VR)技术在脑卒中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4年1月至2024年8月VR技术应用于脑卒中领域的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对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绘制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结果 剔除校稿通知、编辑资料、会议论文等,共纳入文献785篇。近10年来,全球该研究领域新增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130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Lamontagne Anouk(10篇)和Calabro Rocco Salvatore(10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和期刊分别是麦吉尔大学(加拿大,27篇)和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60篇)。关键词分析和最强突发关键词表明研究热点聚焦在上肢、步态训练、运动功能、认知康复、单侧忽视、刺激、运动想象、大脑皮质重组等。结论 近10年,VR技术在脑卒中领域应用的广度、深度逐步增加,给脑卒中康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思考。VR技术与神经调节、神经成像、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相结合的新形态可能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展开更多
道德创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伤,其特征是内疚、羞愧和失去信任,而这种创伤可能是由于违背自我道德价值和道德信仰而产生的。现有道德创伤的症状研究包括Jeremy D. Jinkerson的观点和Harold G. Koeni的观点。Jeremy D. Jinkerson认为:内...道德创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伤,其特征是内疚、羞愧和失去信任,而这种创伤可能是由于违背自我道德价值和道德信仰而产生的。现有道德创伤的症状研究包括Jeremy D. Jinkerson的观点和Harold G. Koeni的观点。Jeremy D. Jinkerson认为:内疚、羞耻、失去信任是其核心症状,抑郁、焦虑、愤怒、重新体验道德冲突、自残和社会问题是其次要症状;Harold G. Koeni等认为:违背道德准则的事件会造成心理上的道德创伤(内疚、羞愧、背叛、违背道德价值观、意义丧失,难以原谅、失去信任、自我谴责)和精神上的道德创伤(信仰的冲突与丧失),进而产生临床结果,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情绪低落、焦虑、滥用药物、人际关系问题、痛苦、生成缺陷。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虚拟现实(VR)技术在脑卒中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4年1月至2024年8月VR技术应用于脑卒中领域的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对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绘制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结果 剔除校稿通知、编辑资料、会议论文等,共纳入文献785篇。近10年来,全球该研究领域新增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130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Lamontagne Anouk(10篇)和Calabro Rocco Salvatore(10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和期刊分别是麦吉尔大学(加拿大,27篇)和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60篇)。关键词分析和最强突发关键词表明研究热点聚焦在上肢、步态训练、运动功能、认知康复、单侧忽视、刺激、运动想象、大脑皮质重组等。结论 近10年,VR技术在脑卒中领域应用的广度、深度逐步增加,给脑卒中康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思考。VR技术与神经调节、神经成像、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相结合的新形态可能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文摘道德创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伤,其特征是内疚、羞愧和失去信任,而这种创伤可能是由于违背自我道德价值和道德信仰而产生的。现有道德创伤的症状研究包括Jeremy D. Jinkerson的观点和Harold G. Koeni的观点。Jeremy D. Jinkerson认为:内疚、羞耻、失去信任是其核心症状,抑郁、焦虑、愤怒、重新体验道德冲突、自残和社会问题是其次要症状;Harold G. Koeni等认为:违背道德准则的事件会造成心理上的道德创伤(内疚、羞愧、背叛、违背道德价值观、意义丧失,难以原谅、失去信任、自我谴责)和精神上的道德创伤(信仰的冲突与丧失),进而产生临床结果,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情绪低落、焦虑、滥用药物、人际关系问题、痛苦、生成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