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冲 彭祥 +1 位作者 双峰 陈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838-842,共5页
骨盆髋臼骨折(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PAFs)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之一,多为高能量损伤,骨盆髋臼结构复杂,手术方法有限。髋臼骨折本身所带来的创伤和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其临床并发症尤为复杂。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骨盆髋臼骨折(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PAFs)是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之一,多为高能量损伤,骨盆髋臼结构复杂,手术方法有限。髋臼骨折本身所带来的创伤和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其临床并发症尤为复杂。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c,VTE)是其众多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且后果严重的一种。本综述主要以PAFs术后导致的VTE为主要内容,分别从VTE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叙述,旨在帮助改善预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炜 邵银初 +3 位作者 李浩 单记春 杨红 双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比较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ension-relief system,TRS)和自制简易式皮肤牵张带治疗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皮肤牵张器治疗的41例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 目的:比较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ension-relief system,TRS)和自制简易式皮肤牵张带治疗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皮肤牵张器治疗的41例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22~64(43.2±10.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2~61 (41.7±9.5)岁;缺损部位,上肢5例,下肢11例,背部2例;缺损面积42~160(78.6±17.4) cm2.自制皮肤牵张器治疗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5~64 (44.4±12.7)岁;缺损部位,上肢6例,下肢13例,背部4例;缺损面积54~175(75.2±14.3) cm2.比较两组患者创面Ⅰ期闭合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定术后瘢痕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3~12(6.2±3.7)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S组Ⅰ期直接闭合16例,创面愈合时间≤3周16例,VAS评分(3.9±1.1)分,VSS评分(3.5±1.2)分,并发症1例;自制皮肤牵张器组Ⅰ期直接闭合12例,创面愈合时间≤3周9例,VAS评分(4.8±1.4)分,VSS评分(5.3±1.6)分,并发症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S较自制皮肤牵张器闭合器治疗创面效果好,损伤小,愈合时间短,手术疼痛小,创面愈合美观和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皮肤 牵张感受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轻型和普通型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怡洁 陈卓敏 +3 位作者 王笑华 熊慧 双峰 刘秀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1-737,共7页
目的:观察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2日至5月26日上海某方舱医院收治的178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 目的:观察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2日至5月26日上海某方舱医院收治的178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史、COVID-19疫苗接种情况、治疗用药情况及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1781例患者中,男性995例,女性786例,年龄中位数为39(30,52)岁,超重偏肥胖[体质指数(BMI)为24kg/cm^(2)以上]727例(40.8%),存在基础疾病413例(23.2%);未接种COVID-19疫苗205例(11.5%),接种疫苗1576例(88.5%);有1种及以上症状1233例(69.2%),以咳嗽(60.3%)、咳痰(50.4%)、发热(36.9%)多见;接受中药治疗1444例(81.0%),西药治疗78例(4.4%),中西医结合治疗14例(0.8%),未接受药物治疗245例(13.8%),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改善,全部痊愈出院,核酸检测转阴中位时间为10.3(7.4,12.4)d。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60岁及以上(OR=1.537,95%CI:1.116~2.115,P<0.01)、BMI为24kg/cm^(2)以上(OR=1.344,95%CI:1.106~1.634,P<0.01)、合并高血压(OR=1.518,95%CI:1.094~2.106,P<0.05)是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接种COVID-19疫苗(OR=0.548,95%CI:0.398~0.755,P<0.01)是保护因素,即接种COVID-19疫苗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缩短。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病情隐匿,患者年龄为60岁及以上、未接种COVID-19疫苗、BMI为24kg/cm^(2)以上、合并高血压是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密克戎变异株 2019冠状病毒病 临床表现 核酸检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