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版Beers标准联合STOPP/START标准对心内科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评价分析
1
作者 管文婕 陈延杰 +3 位作者 陈尚京 任桂灵 周保柱 朱捷 《安徽医学》 2025年第5期552-557,共6页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为临床药师PIM干预提供依据,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精准的合理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心内科2022年1~7月收治的261例年龄≥65岁老年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为临床药师PIM干预提供依据,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精准的合理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心内科2022年1~7月收治的261例年龄≥65岁老年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采用最新版Beers标准(2023版)、STOPP/START标准(2014版)对入组老年患者潜在用药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及PIM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PIM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Beers标准,审查出184例患者发生PIM 283次;根据STOPP标准,审查出57例患者发生PIM 69次;根据START标准,审查出90例患者存在122次用药遗漏的PIM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eers标准提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用药种类数多是PIM的危险因素(P<0.05);STOPP/START标准提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是PIM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PIM发生率较高,使用2种评估标准可全面地筛查出老年患者的PIM,能有效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内科 潜在不适当用药 Beers标准 STOPP/START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成分定量测定联合化学计量学及加权TOPSIS分析的止咳橘红胶囊综合质量评价
2
作者 李杨杨 任颖玲 +5 位作者 张旭东 洪占梅 丁炜 王雅 蔡宏亮 周莉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4期771-778,共8页
目的:建立止咳橘红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比较批次间各成分含量的差异,利用化学计量学及加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建立其质量评价模型,评价不同批次止咳橘红胶囊质量。方法:以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去芹糖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E... 目的:建立止咳橘红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比较批次间各成分含量的差异,利用化学计量学及加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建立其质量评价模型,评价不同批次止咳橘红胶囊质量。方法:以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去芹糖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D_(3)、柚皮芸香苷、柚皮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及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利用化学计量学及EW-TOPSIS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建立16批止咳橘红胶囊质量评价模型。结果:16批止咳橘红胶囊中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去芹糖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D_(3)、柚皮芸香苷、柚皮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方法学验证要求。明确了质量差异因子为柚皮苷、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新芒果苷、柚皮芸香苷、芒果苷和桔梗皂苷E。EW-TOPSIS结果显示,16批止咳橘红胶囊的相对贴近度为0.227 6~0.680 4。结论:所建多组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及EW-TOPSIS可用于止咳橘红胶囊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咳橘红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加权优劣解距离法 综合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家庆 杜小红 +1 位作者 任颖玲 陶俊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肾脏内科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初诊的48例iM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肾脏内科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初诊的48例iM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TX)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和CD19+B细胞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24 h尿蛋白存在时间、组间效应(P<0.05);进一步行两两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后3、6个月24 h尿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24 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LA2R抗体和CD19+B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PLA2R抗体和CD19+B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治疗前后PLA2R抗体和CD19+B淋巴细胞水平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9.17%比50.00%,P=0.035),但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0%比37.5%,P=0.350)。结论激素+CTX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iMN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利妥昔单抗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结合聚髌器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4
作者 石林新 俞军卫 +4 位作者 廖国权 高升 史凤之 陈然 顾庆陟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结合聚髌器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骨二科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固定方式均为聚髌器固定。根据术中骨... 目的探讨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结合聚髌器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骨二科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固定方式均为聚髌器固定。根据术中骨折复位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采用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和对照组(采用钳夹、克氏针维持复位)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4~18个月,平均(12.23±4.50)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缘坏死、骨折再移位、聚髌器松动、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结合聚髌器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更利于术中复位骨折,减少手术时间,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包缝合法 髌骨粉碎性骨折 镍钛合金聚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军队干休所高龄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江伟 汪念 +3 位作者 桑秋菊 樊庆轩 刘文竹 胡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合肥地区军队干休所高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月至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安徽省军区合肥第1至第5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 目的调查分析合肥地区军队干休所高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月至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安徽省军区合肥第1至第5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93.48%。215名高龄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7.21%。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睡前喝牛奶习惯、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体重指数、慢病数量、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的老年人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配偶(OR=1.990,95%CI:1.097~3.613)、高血压病史(OR=2.784,95%CI:1.428~5.431)、脑卒中史(OR=5.545,95%CI:1.584~19.4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3.725,95%CI:1.233~11.250)是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睡前喝牛奶习惯(OR=0.539,95%CI:0.295~0.984)、经常参加户外活动(OR=0.502,95%CI:0.274~0.920)是发生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合肥地区军队干休所高龄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高龄老年人 干休所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血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6
作者 江伟 宋万灯 +3 位作者 章福彬 黄艳 何友军 胡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血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变化及其与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血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变化及其与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PA激素指标(CRH、ACTH、COR)、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监测指标(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觉醒次数)及睡眠认知相关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差异,并分析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血清HPA激素指标与睡眠、认知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CRH、COR、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PSQI、ISI高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MMSE、Mo 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血清CRH、COR水平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PSQI、ISI评分呈正相关(r>0,P<0.05),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MMSE、Mo CA评分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血清CRH、COR水平升高,与其睡眠质量下降和认知功能损害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老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步五法”推拿结合稳定肌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德生 沈杰 +2 位作者 柯丽 宣以道 陈和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2141-2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三步五法”推拿结合稳定肌训练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肌训练治疗,观... 目的:探讨“三步五法”推拿结合稳定肌训练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步五法”推拿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关节活动度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时间平均流速(TMFV)、收缩期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0.00%)(P<0.05)。治疗后,两组肩颈背痛、颈肌肉痛、上肢麻木评分和VAS、NDI评分及PI、RI均降低,后伸度、前屈度、旋转度、TMFV、PSV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肩颈背痛、颈肌肉痛、上肢麻木评分和VAS、NDI评分及PI、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后伸度、前屈度、旋转度、TMFV、P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五法”推拿结合稳定肌训练治疗CSR患者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提高痛阀缓解了肩颈部疼痛、力量训练增加了颈椎稳定性以及椎动脉血液循环改善而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三步五法推拿 稳定肌训练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血清小凹蛋白-1蛋白含量与延迟愈合关系的探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丁涛 夏克 陈前永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血清小凹蛋白-1(caveolin-1)蛋白含量与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134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延迟愈合组和正常愈合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血清小凹蛋白-1(caveolin-1)蛋白含量与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134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延迟愈合组和正常愈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8、12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aveolin-1蛋白对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骨折后4个月时随访评估愈合情况,正常愈合93例,延迟愈合41例。术后1、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愈合组(P<0.05);延迟愈合组与正常愈合组在吸烟、糖尿病、开放性骨折、Gustlio分型Ⅲ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糖尿病、开放性骨折、Gustlio Ⅲ型骨折及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降低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对骨折延迟愈合具有预测价值,预测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45、12.52 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45.34%、43.90%,特异性为80.65%、87.10%(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4、8周时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降低与延迟愈合有关,术后4、8周时检测血清caveolin-1蛋白含量对延迟愈合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 小凹蛋白-1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小静脉闭塞症与布-加综合征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茜 张禹 +1 位作者 朱友志 骆祥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与布-加综合征(BCS)的CT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收集20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的HVOD及20例经介入或手术确诊的BCS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总结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HVOD患者...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与布-加综合征(BCS)的CT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收集20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的HVOD及20例经介入或手术确诊的BCS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总结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HVOD患者侧支循环数显著少于BC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出现肝静脉狭窄,但BCS患者更易出现闭塞及远端下腔静脉扩张(P<0.05)。BCS患者更易出现下肢水肿(P<0.05)。16例HVOD患者有服用“土三七”等中药史。HVOD患者中,17例出现3支肝静脉周围正常肝实质强化(即“三叶草”样强化);BCS患者中无此征象出现。HVOD及BCS患者均可出现“地图样”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OD患者肝静脉可狭窄,但多保持通畅,下腔静脉无扩张,侧支循环少,较少出现下肢水肿,且多有服用“土三七”等中药史。“三叶草”样强化是HVOD的重要强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BUDD-CHIARI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4
10
作者 施娜 章林丽 +5 位作者 杨艳婷 毛萍 任明磊 杨增娣 吕永艳 童清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入组患者CDFI与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CDFI、CT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入组患者CDFI与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CDFI、CT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二者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及其对水肿型、坏死出血型胰腺炎的分类诊断价值。结果总结8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CDF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发现CDFI检查检出胰管扩张率25.93%高于CT检查的12.35%,CDFI检出胰内小灶液化、胰外片状高密度率均为12.35%,分别低于CT检查的30.86%、2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胰外脓肿、胆总管结石、脂肪层模糊、实质不均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DFI检查漏诊16例、CT检查漏诊9例,CDFI、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25%(65/81)、88.89%(7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对水肿型胰腺炎、坏死出血型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79%、86.67%与CT检查87.88%、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CDFI可以为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较为准确的判断,对胰管扩张的判断上具有天然优势,可以作为临床诊治的首选检查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支付模式下的医用耗材管理实践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奎亚 李燕 +4 位作者 陈婷婷 绳慧峰 朱捷 沈琼 张玲玲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2期1493-1496,共4页
目的医用耗材能够精准计费,同时降低耗材成本,以适应DRG付费模式。方法通过规范医用耗材产品信息、落实医保编码贯标工作并引进供应链管理模式,从而促进精准计费;再通过采取多种降价措施,最终达到降价控费目标。结果耗材产品信息得到规... 目的医用耗材能够精准计费,同时降低耗材成本,以适应DRG付费模式。方法通过规范医用耗材产品信息、落实医保编码贯标工作并引进供应链管理模式,从而促进精准计费;再通过采取多种降价措施,最终达到降价控费目标。结果耗材产品信息得到规范,计价准确,DRG运营分析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度医疗总费用小于结算总金额,有部分结余。结论通过强化医用耗材管理,有助于DRG支付模式顺利实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医用耗材管理 医保编码 带量采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线粒体DNA与胚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敏 杜馨 +1 位作者 李贝贝 姜宏(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提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线粒体具有独立于核基因组之外的遗传物质即线粒体DNA(mtDNA),因其自身结构特点和独特的生物学环境,mtDNA突变率显著高于核基因组。线粒体是卵母细胞内最多的细胞器,其mtDNA拷...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提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线粒体具有独立于核基因组之外的遗传物质即线粒体DNA(mtDNA),因其自身结构特点和独特的生物学环境,mtDNA突变率显著高于核基因组。线粒体是卵母细胞内最多的细胞器,其mtDNA拷贝数变异及结构突变累积可导致细胞内ATP合成减少,影响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引发不良妊娠结局。染色体形态学和遗传学检查可降低异常胚胎的移植率,但即使胚胎完好,仍有部分胚胎移植失败。故进一步阐明mtDNA与胚胎质量之间的关系,对改善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近年发表的有关mtDNA变异与卵母细胞及胚胎质量相关性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探讨提高卵母细胞质量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DNA 线粒体 DNA拷贝数变异 突变 卵母细胞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与卵母细胞发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贝贝 杜馨 +1 位作者 张敏 姜宏(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线粒体是一类属于母系遗传的细胞器,为众多细胞的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活性氧簇(ROS)管理和细胞凋亡调控。颗粒细胞是与卵母细胞直接接触的唯一体细胞,可为卵母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合成提供底物及类固醇激素、细胞因子等营养物质,... 线粒体是一类属于母系遗传的细胞器,为众多细胞的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活性氧簇(ROS)管理和细胞凋亡调控。颗粒细胞是与卵母细胞直接接触的唯一体细胞,可为卵母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合成提供底物及类固醇激素、细胞因子等营养物质,并保护卵母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在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及颗粒细胞-卵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卵母细胞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大量证据显示,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可导致ATP和多种生物合成中间体产生减少,进而影响卵母细胞正常发育。现对近年有关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与卵母细胞发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DNA 线粒体 卵母细胞 粒层细胞 腺苷三磷酸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锁韧带加强缝合结合锁骨钩钢板及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武秀 陈肖松 +1 位作者 辛庆峰 赵克义 《安徽医学》 2021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评价钩钢板联合肩锁韧带、喙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骨一科收治的17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钩钢板+带线锚钉修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 目的评价钩钢板联合肩锁韧带、喙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骨一科收治的17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钩钢板+带线锚钉修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加强缝合治疗。测量治疗前后肩锁关节水平间隙及垂直间隙评价关节对位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2.12±1.41)个月。术后肩锁关节水平间隙(4.73±0.47)mm及垂直间隙(2.02±0.46)mm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取出术后1个月肩锁关节水平间隙及垂直间隙较内固定置入术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84.94±6.20)分,高于治疗前的(37.41±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取出后1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93.71±2.56)分,高于钩钢板取出前的(89.41±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钩钢板联合肩锁韧带、喙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满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肩锁韧带 喙锁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症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健 杜小红 +2 位作者 刘萍 方燕 张家庆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1期1338-1343,共6页
目的探讨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HFpEF症状的45例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HFpEF症状的45例患者作为HFpEF组,同时选择同期无心衰症状的45例患者作为非HFpEF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心脏超声指标、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及透析前血压的差异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HFpEF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T-proBNP对MHD患者发生HFpEF症状的预测效能。结果对NT-proBNP经自然对数转换为Ln NT-proBNP后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HFpEF组年龄、合并糖尿病史比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Ln NT-proBNP水平、左心房内径及体质量增长率均高于非HFp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药物使用率低于非HFp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Ln NT-proBNP与体质量增长率是MHD患者发生HFpEF症状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使用ARB药物是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预测总体MHD患者发生HFpEF症状的AUC为0.776(95%CI:0.678~0.873),最佳截断值为2326.5 pg/mL,灵敏度84.4%,特异度64.4%。NT-proBNP预测≤50岁、50~75岁及≥75岁MHD患者发生HFpEF症状的AUC分别为0.817(95%CI:0.640~0.993)、0.825(95%CI:0.702~0.948)及0.795(95%CI:0.585~1.00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26.5 pg/mL、2734.0 pg/mL及4506.5 pg/mL,灵敏度分别为87.5%、69.2%及81.8%,特异度分别为66.7%、90.9%及75.0%。结论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及使用ARB类药物可降低MHD患者发生HFpEF症状的风险,同时根据年龄分层的NT-proBNP水平对MHD患者发生HFpEF症状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左室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原发性IgA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小红 张家庆 +2 位作者 李健 阮欣然 刘萍 《安徽医学》 2023年第7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患者尿酸(UA)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285例患者资料。根据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111)和尿酸...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患者尿酸(UA)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285例患者资料。根据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111)和尿酸正常组(n=17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UA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患者的肾生存率(肾脏良好预后率)。结果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72.71±30.65)mL/(min·1.73 m^(2))]较低,24 h尿蛋白量[2.01(1.04,7.51)g]、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OR=2.172,P=0.001)。KM曲线分析提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生存率低于尿酸正常患者(Log-rankχ^(2)=5.029,P=0.025)。结论UA是影响IgA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伴高尿酸血症的IgAN患者,其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发生率较高,肾脏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免疫球蛋白A肾病 肾小管萎缩 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及其复合银离子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17
作者 刘胜杰 马武秀 +3 位作者 陈聪聪 张淦 吴旅 陈肖松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1期1329-1333,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其复合银离子的抑菌效果,并探讨银离子对PRP释放生长因子能力的影响。方法制备PRP、银离子溶液,以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作为阴性对照,观察37℃条件下,PRP、银离子及二者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及其复合银离子的抑菌效果,并探讨银离子对PRP释放生长因子能力的影响。方法制备PRP、银离子溶液,以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作为阴性对照,观察37℃条件下,PRP、银离子及二者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抑制情况,以及抑菌作用持续时间。ELISA测定单纯PRP及其与银离子复合后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结果37℃条件下,相较于对照组,银离子组、PRP复合银离子组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在培养皿中的生长均受到抑制。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两组材料抑菌时间可持续至36 h,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则在第24 h后开始减弱。PRP与银离子复合后的PDGF、TGF-β、EGF以及VEGF浓度较单纯PRP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99、0.362、0.593、0.794)。结论PRP与银离子复合后,既保留了银离子的抑菌能力,同时银离子对PRP释放PDGF、TGF-β、EGF以及VEGF等生长因子的能力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银离子 抑菌试验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acle数据库性能的优化设计思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长生 郭繁 《信息通信》 2019年第2期227-228,共2页
Oracle数据库被广泛应用在各大领域,对Oracle数据库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的Oracle数据库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需要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才能更好发挥出Oracle数据库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文章基于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Oracl... Oracle数据库被广泛应用在各大领域,对Oracle数据库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的Oracle数据库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需要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才能更好发挥出Oracle数据库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文章基于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Oracle数据库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Oracle数据库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优化设计思路,希望对今后Oracle数据库的合理应用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数据库 性能 影响因素 优化设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acle数据库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生 郭繁 《信息通信》 2019年第1期189-190,共2页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共享频率逐步加强,对数据安全保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满足Oracle数据库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文章先分析了数据库系统安全概述,然后从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文件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提升Oracle数据库...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共享频率逐步加强,对数据安全保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满足Oracle数据库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文章先分析了数据库系统安全概述,然后从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文件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提升Oracle数据库安全性途径,希望对提升Oracle数据库性能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数据库 安全性 用户管理 权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力活动与不孕女性性功能水平的关联研究
20
作者 陈红霞 唐燕兰 +5 位作者 叶希平 王雪梅 武彩云 邵珊珊 潘维君 黄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3期76-79,共4页
目的 分析体力活动与不孕女性性功能水平的关联。方法 以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 040例不孕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IPAQ-SF... 目的 分析体力活动与不孕女性性功能水平的关联。方法 以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 040例不孕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IPAQ-SF)和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评估其体力活动水平和性功能状况。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孕女性的体力活动水平与性功能的关联。结果 1 040例不孕女性年龄(31.47±5.41)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吸烟不孕女性FSF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力活动水平不孕女性性欲、性兴奋得分及FSFI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婚姻状况和吸烟后,体力活动水平是性欲、性兴奋得分及FSFI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体力活动水平与不孕女性的性功能呈正向关联。不孕女性提高自身体力活动水平有助于改善性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性功能 女性 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