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三类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成人供肾移植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龚亮 聂峰 +1 位作者 孙煦勇 彭红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137-4141,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国三类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DCD)成人供肾移植术后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移植肾穿刺或移植肾切除后病... 目的 分析中国三类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DCD)成人供肾移植术后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移植肾穿刺或移植肾切除后病理检查的DCD供肾受者32例,患者共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或移植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36例次(DCD供肾组),由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病理医师参照Banff 2007国际移植肾活检诊断与分级体系对病理结果进行判定。选取同期在两家医院行普通尸体供肾受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共进行穿刺活检40例次,比较其与DCD供肾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他克莫司(Tac)中毒、急性排斥反应(AR)、慢性排斥反应(CR)、新发/复发肾病、小管萎缩并间质纤维化发生率。结果 32例DCD供肾受者均采用Tac、霉酚酸酯及醋酸泼尼松三联用药方案。病理检查结果:肉眼观察:穿刺标本均为灰白色细条形组织,长度0.8~1.5 cm,直径约0.1 cm;切除的移植肾标本,肾脏形态和大小未见明显异常,皮、髓质结构清楚,肾盂黏膜光滑未见扩张,肾门血管内未见血栓,输尿管未见狭窄及扩张。光镜下观察:除1例次穿刺组织肾小球数量较少外,其余35例次均合格;19例次肾小球病变轻微病变;14例次肾小球硬化;13例次可见淤血。35例次移植肾小管均存在病变;12例次可见多灶或小灶肾小管坏死;12例次出现肾小管萎缩;14例次出现不同程度的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18例次发生动脉内膜肿胀或增厚。DCD供肾受者最终病理诊断(35例次):Tac中毒21例次(60.0%),ATN 12例次(34.3%),新发/复发肾病7例次(20.0%),AR 6例次(17.1%),CR 2例次(5.7%)。DCD供肾组Tac中毒、ATN、A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DCD供肾组与对照组CR、新发/复发肾病、小管萎缩并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三类DCD成人供肾移植术后病理主要以Tac中毒、ATN、新发/复发肾病为主,受者早期疗效欠理想,应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以提高中国三类DCD成人供肾移植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心脏死亡 器官捐献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TCF4复合物活性及信号分子cyclin D1、MMP-2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文彬 孙海涛 +4 位作者 贺松其 程旸 贾文燕 樊尔艳 庞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58-1762,共5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 G2,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检测法检测β-catenin/TCF4复合物的活性,采...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 G2,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检测法检测β-catenin/TCF4复合物的活性,采用RT-PCR技术检测cyclin D1与MMP-2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yclin D1与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可降低肝癌细胞Hep G2细胞核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β-catenin/TCF4复合物的活性,明显下调cyclin D1、MMP-2的基因转录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鳖甲煎丸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癌细胞Hep G2的生长、粘附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鳖甲煎丸 β-catenin/TCF4复合物 CYCLIN D1 MMP-2 CYCLIN D1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肽素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万华印 孔祥平 +2 位作者 杨联萍 李茹冰 张宜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1-484,W001,共5页
目的 :研究多肽类物质心肌肽素对缺氧 -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培养心肌细胞缺氧 -再给氧损伤模型 ,缺氧 6 0min ,再给氧 30min ,观察心肌肽素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以ACAS 5 70进行细胞内游离Ca2 +的定性检测 ;以... 目的 :研究多肽类物质心肌肽素对缺氧 -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培养心肌细胞缺氧 -再给氧损伤模型 ,缺氧 6 0min ,再给氧 30min ,观察心肌肽素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以ACAS 5 70进行细胞内游离Ca2 +的定性检测 ;以荧光染料Fura - 2 -AM定量测定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 ;以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脂质流动性。结果 :心肌肽素能使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 ;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 [Ca2 +]i 和提高细胞膜脂质流动性 ;可明显减少Ca2 +伪彩色三维图色彩值。结论 :心肌肽素对缺氧 -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可能与其降低 [Ca2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类 心肌 低氧 超微结构 膜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冠新 文彬 +4 位作者 孙海涛 孙嘉玲 徐薇 安海燕 贺松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鳖甲胶、阿胶、蜂房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p65、p50、IκB及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HSC-T6细胞24 h后,采用q PCR检测p65、p50、血管内皮生...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鳖甲胶、阿胶、蜂房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p65、p50、IκB及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HSC-T6细胞24 h后,采用q PCR检测p65、p5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 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p6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抑制蛋白β(IκB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鳖甲煎丸的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p65、VEGF、TIMP-1 m RNA的表达显著降低,各组间p50 m RN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免疫荧光显示p65在细胞质中的表达降低。同时,鳖甲煎丸能显著上调IκBα的蛋白表达,并能明显下调α-SMA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但对IκBβ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鳖甲煎丸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影响NF-κB信号通路、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肝星状细胞 NF—κB IΚB α—SMA VEGF 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肽素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对钙和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孔祥平 万华印 +4 位作者 李茹冰 王丽华 吴燕 李婉 王晓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 :观察心肌肽素对室速、室颤发生率及心室肌细胞钙、钾电流的影响。方法 :建立整体动物心肌缺血 -再灌流损伤模型。以膜片钳技术记录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向钙电流及电流 -电压曲线、内向整流钾电流及延迟整流钾电流。结果 :心肌肽素可... 目的 :观察心肌肽素对室速、室颤发生率及心室肌细胞钙、钾电流的影响。方法 :建立整体动物心肌缺血 -再灌流损伤模型。以膜片钳技术记录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向钙电流及电流 -电压曲线、内向整流钾电流及延迟整流钾电流。结果 :心肌肽素可降低室速、室颤发生率 ,在一定浓度下对心肌细胞内向钙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该作用具有一定的电压依赖性 ,而对内向整流钾电流及延迟整流钾电流均无作用。结论 :心肌肽素能降低缺血 -再灌流损伤大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钙通道 钾通道 心肌肽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中VEGF及sFlt-1的表达及其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荣 周琼 +1 位作者 乔福元 刘海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 ms-lik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1,sFlt-1)表达的特点,及其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 ms-lik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1,sFlt-1)表达的特点,及其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10例正常妊娠及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中sFlt-1及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将两组血清在体外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VC-304)生长,利用:①荧光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检测内皮细胞的单层屏障功能;②MTT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③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成能力;以评估两组血清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妊娠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脐静脉血清中sFlt-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游离VEGF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两者呈负相关。②与正常妊娠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脐静脉血清可使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受损,包括:(1)通过单层内皮细胞的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升高,即内皮细胞的单层屏障功能受损;(2)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明显被抑制;(3)培养液中NO浓度明显降低。③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程度与重度子痫前期组脐静脉血清中sFlt-1/VEGF水平成正相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Flt-1和VEGF表达失衡,与子痫前期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内皮细胞损伤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肽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致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万华印 孔祥平 +3 位作者 杨联萍 曾平鲁 邹清雁 张宜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肌肽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致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模型上,观察心肌肽素对心肌形态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心肌肽素可明显减轻受损心肌的变性坏死反应和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非... 目的:观察心肌肽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致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模型上,观察心肌肽素对心肌形态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心肌肽素可明显减轻受损心肌的变性坏死反应和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非常显著地降低心肌丙二醛含量、提高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论:心肌肽素对异丙肾上腺素损伤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肽素 异丙肾上腺素 大鼠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冠新 贺松其 +5 位作者 文彬 孙海涛 樊尔艳 孙嘉玲 安海燕 庞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67-2670,共4页
NF-κB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应答、创伤愈合反应并参与多种炎症因子的转录,在生理和病理的过程中均产生重要的作用。NF-κB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调控HSC活化与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HSC的活化和促进HSC的凋亡... NF-κB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应答、创伤愈合反应并参与多种炎症因子的转录,在生理和病理的过程中均产生重要的作用。NF-κB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调控HSC活化与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HSC的活化和促进HSC的凋亡成为抗肝纤维化治疗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文章就NF-κB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肝纤维化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HSC 活化 凋亡 肝纤维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时纤溶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6
9
作者 邓鹤秋 郭衡山 +3 位作者 刘兰平 钱学贤 韩碧银 冯常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72-74,共3页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18例,对照组11例,采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检测运动前后纤溶功能的改变。结果表明:①CHD患者运动试验阳性亚组(12例)及其中有运动诱发胸痛者运动前或运动后的血浆纤...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18例,对照组11例,采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检测运动前后纤溶功能的改变。结果表明:①CHD患者运动试验阳性亚组(12例)及其中有运动诱发胸痛者运动前或运动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的阴性亚组、对照组及无胸痛者,并且其PAI活性约高出对照组基础水平1倍以上;②CHD患者运动试验阴性亚组运动前或运动后的血浆PAI活性及运动后血浆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基础水平。本研究提示,CHD患者纤溶系统存在严重缺陷,其基础水平纤溶活性显著降低(特别是血浆PAI活性显著增高)者易在剧烈活动因素诱发下发作急性心肌缺血和(或)心绞痛;平板运动试验结合F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PAI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对CHD诊断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 心肌缺血 平板运动试验 纤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显像引导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3
10
作者 权太东 邓鹤秋 +2 位作者 赵晓月 陈桂玉 张燕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4期303-304,307,共3页
目的 初步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采用20G细针穿刺,行超声引导瘤内注射凝血酶栓塞治疗3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凝血酶总量≤500U。结果 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一次栓塞获得成功... 目的 初步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采用20G细针穿刺,行超声引导瘤内注射凝血酶栓塞治疗3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凝血酶总量≤500U。结果 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一次栓塞获得成功,凝血酶用量500U,血栓形成时间1~3min;1例桡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残留瘤腔,行手术切除痊愈。结论 超声显像引导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超声显像引导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乐 王新生 汤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频率≥30次/h)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合格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频率≥30次/h)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将合格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d);治疗组33例,在常规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门诊随访1次/周,疗程为2周,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24h动态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受试者6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房颤发作频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室性早搏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主要症状比较,治疗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室性早搏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噪声和随机模型的冠脉造影数据仿真
12
作者 杨俊 尚鹏 +2 位作者 周寿军 郑曲波 吴桂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55-266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数据的仿真方法。该方法能在三维空间模拟血管目标和背景,可以为血管造影图像的分析计算提供一种仿真数据。方法的主要内容是:管状目标的常规形态和特异形态的模拟;多参数高斯混合噪声背景的产生;基于M... 提出了一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数据的仿真方法。该方法能在三维空间模拟血管目标和背景,可以为血管造影图像的分析计算提供一种仿真数据。方法的主要内容是:管状目标的常规形态和特异形态的模拟;多参数高斯混合噪声背景的产生;基于Markov随机场的背景纹理生成;基于随机路径模型的心脏左冠状动脉树模拟;目标/背景数据合成与比例控制。由此可以生成多变的血管结构和复杂的背景。实验中利用上述方法有效模拟了多种典型血管形态及其狭窄结构,并有效生成了左冠状动脉树及其血管造影仿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仿真 高斯混合模型 MARKOV随机场 CT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右位心2例报道
13
作者 赵晓月 权太东 +2 位作者 陈桂玉 罗春生 邓鹤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右位心 孤立性 彩色超声心动图 doppler 收缩期杂音 左心房 临床资料 心脏杂音 锁骨中线 第二心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131])美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肝癌介入术的护理配合
14
作者 杨永红 余宙耀 +1 位作者 黄彩霞 程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2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肝癌介入术 治疗方法 注射液 护理配合 单抗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晚期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血压过低的动态血压与临床分析
15
作者 赵晓月 周学君 +3 位作者 权太东 蒋长盛 胡玲 邓鹤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3期203-203,218,共2页
目的了解发作性低血压的病因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3例发作性低血压进行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析参数:24h及昼间/夜间平均血压;24h平均脉压差;24h及昼间/夜间最高血压;24h及昼间/夜间最低血压;24h及昼间/夜间血压负荷%;24h血压趋势图(D... 目的了解发作性低血压的病因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3例发作性低血压进行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析参数:24h及昼间/夜间平均血压;24h平均脉压差;24h及昼间/夜间最高血压;24h及昼间/夜间最低血压;24h及昼间/夜间血压负荷%;24h血压趋势图(Dippers曲线),并结合临床用药(药物、剂量、用药时间)及症状发作的规律性。结果2例低血压参数分布与服降压药及发作性临床症状相关;1例低血压结合立位耐力试验阳性与血管迷走张力过强相关。结论ABPM是分析发作性低血压病因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针灸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尹力为 张田 +3 位作者 梁兆晖 曾令烽 蒙昌荣 李滋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71-1974,共4页
目的:旨在客观评价常用的3种针灸疗法: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将招募的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纳入常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刺络放血组,每组50例,3组选穴均选取颈夹脊... 目的:旨在客观评价常用的3种针灸疗法: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将招募的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纳入常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刺络放血组,每组50例,3组选穴均选取颈夹脊、肩中俞、肩井、外关,常规针刺组予常规针刺,留针30min后出针;穴位注射组注射药物选用丹参注射液,每穴0.5-1mL;刺络放血组予点刺穴位并留罐10min后出罐。每周完成2-3次治疗,每两次治疗至少间隔24h,在4周内共完成10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填写NPQ颈痛量表。结果:3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NPQ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表明,常规针刺组和穴位注射组与刺络放血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穴位注射组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针灸疗法在缓解颈痛方面均有确切疗效,其中穴位注射组与常规针刺组疗效接近,刺络放血组的疗效则不及前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穴位注射 刺络放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miRNAs表达谱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嘉玲 文彬 +6 位作者 孙海涛 陈冠新 杨雪梅 陈炜聪 安海燕 庞杰 贺松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6-663,共8页
目的筛选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的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谱,并预测分析差异表达miRNAs调控的靶基因与功能。方法提取总RNA进行miRNA芯片分析,通过分析MHCC-97H(高转移)、Hep3B(不转移)两种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L02比较... 目的筛选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的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谱,并预测分析差异表达miRNAs调控的靶基因与功能。方法提取总RNA进行miRNA芯片分析,通过分析MHCC-97H(高转移)、Hep3B(不转移)两种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L02比较,以及两种肝癌细胞株相互比较的miRNA差异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miRNAs进行qRT-PCR验证,利用4个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 Scan、miRanda、miRWalk、miRDB)进行靶基因预测,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来探讨候选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与正常肝细胞L02相比,肝癌细胞株MHCC-97H、Hep3B中的miR-192-5p、miR-215-5p表达均明显上调,而miR-130a-3p、miR-196a-5p则明显降低;与不转移肝癌细胞株Hep3B相比,miR-224-5p在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明显上调,而miR-146a-5p、miR-483-3p、miR-200b-3p则明显降低。q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 MHCC-97H及Hep3B两种转移能力不同的肝癌细胞株的miRNAs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s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转移潜能 肝癌细胞 MIRNAS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心肌营养素对体外培养受损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冠群 孔祥平 +3 位作者 佟明华 李茹冰 陈文吟 游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399,共6页
心肌营养素是一种具有心肌保护功能的细胞因子.为鉴定人心肌营养素在体外具有促进受损大鼠心肌细胞存活的生物学活性,构建pQE-huCT-1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人心肌营养素(rhCT-1);利用含有还原型及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复性体系,恢... 心肌营养素是一种具有心肌保护功能的细胞因子.为鉴定人心肌营养素在体外具有促进受损大鼠心肌细胞存活的生物学活性,构建pQE-huCT-1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人心肌营养素(rhCT-1);利用含有还原型及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复性体系,恢复变性蛋白的天然构象;通过MTT法鉴定rhCT-1的促进受损大鼠心肌细胞存活的生物学活性.pQE-huCT-1在M15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但95%的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变性、复性及Ni-NTA纯化,得到纯度为90%的可溶性重组蛋白.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损伤;利用低浓度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肌细胞,构建阿霉素损伤模型;通过加入rhCT-1治疗,发现rhCT-1具有明显的促进受损心肌细胞存活的作用;心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随rhCT-1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关系;通过测定预防组和治疗组心肌细胞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发现预防组较治疗组在促进细胞线粒体产生SDH和降低培养液上清LDH活性方面效果更加显著,说明rhCT-1可能是在心肌细胞损伤早期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达到心肌保护作用的.本研究通过复性获得了可溶性rhCT-1,它在体外具有显著的促进受损心肌细胞存活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营养素-1 心肌保护 琥珀酸脱氢酶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憩室1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洪华 周福生 黄春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4期1188-1189,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的发病情况、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内镜表现和伴发病。结果139例结肠憩室患者中,以61-70岁患者为主(28.8%),男女发病比例为1.9∶1;发病部位在右半...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的发病情况、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内镜表现和伴发病。结果139例结肠憩室患者中,以61-70岁患者为主(28.8%),男女发病比例为1.9∶1;发病部位在右半结肠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8.0%);单发憩室49例(35.2%),多发憩室90例(64.7%),直径在2-5mm;伴发症中以结肠息肉最多(46.8%)。结论结肠憩室发病高峰在60-70岁,右半结肠为好发部位,且多为多发憩室,容易伴发结肠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憩室 结肠镜检查 发病年龄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施经伟 张田 李滋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84-2587,共4页
目的:旨在对比两种不同药液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招募的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维生素B_(12)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各35例。试验组穴位注射液体选择丹参注射液,对... 目的:旨在对比两种不同药液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招募的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维生素B_(12)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各35例。试验组穴位注射液体选择丹参注射液,对照组选择维生素B_(12)注射液。每周行3次治疗,1周为1个疗程,一共4个疗程。分别在4个不同的观察时点,采用相关评分表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观察时点对比,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有疗效,两组疗效相仿;根据不同观察时点对比,说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丹参注射液 维生素B12注射液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