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糖代谢异常及与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炜 张征 徐尔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43-2247,共5页
目的了解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探讨其与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肾上腺醛固酮瘤(APA)、43例皮质醇瘤(CSA)及24例无功能瘤(NAA)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 目的了解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探讨其与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肾上腺醛固酮瘤(APA)、43例皮质醇瘤(CSA)及24例无功能瘤(NAA)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同时检测患者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浆肾素活性(PRA)、血钾等及生化测值,将所得结果与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及4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1)APA组患者血、尿醛固酮高于其余各组,血钾、基础及激发PRA则低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8∶00、24∶00血皮质醇及尿皮质醇高于其余各组,8∶00血ACTH则低于各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PA(44.6%,29/65)及CSA(48.8%,21/43)组患者高血糖的患病率均高于NAA(25.0%,6/24)、EH(24.5%,13/53)及对照组(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相关指标比较,APA及CSA组患者AUCG、AUCI及HOMA-IR等指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PA患者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PG)及AUCG与8∶00血醛固酮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0.289,P<0.05),与血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1、-0.304,P<0.05)。CSA患者2 hPPG与8∶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303,P<0.05);空腹血糖(FPG)、2 hPPG及AUCG与尿游离皮质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3、0.312、0.379,P<0.05)。(4)根据OGTT结果将APA及CSA患者分为伴有及不伴有高血糖组进行比较,伴有高血糖的APA患者血醛固酮高于不伴有高血糖的患者;伴有高血糖的CSA患者8∶00血皮质醇高于不伴有高血糖的患者,血ACTH则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高血糖的患病率高,且其原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高分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瘤 醛固酮瘤 皮质醇瘤 无功能瘤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炜 张征 +2 位作者 徐尔理 魏巍 李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881-288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同时检测患者血、尿皮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同时检测患者血、尿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将所得结果与6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中HPA轴功能紊乱率为22.8%(29/127),对照组为10.8%(7/65)。2型糖尿病患者多项HPA轴指标,包括8:00和16:00血皮质醇、日平均血皮质醇及尿游离皮质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伴HPA轴功能紊乱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糖负荷2 h后血糖(2 h PPG)及AUCG均高于不伴HPA轴功能紊乱的患者(P<0.05)。剔除性别、年龄、BMI及腰围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8:00、16:00和24:00血皮质醇、日平均血皮质醇及尿游离皮质醇与FPG、2 h PPG及AUCG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AUCG是影响8:00、16:00血皮质醇及日平均血皮质醇的独立相关因素;2 h PPG与24:00血皮质醇及尿游离皮质醇独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PA轴功能紊乱的患病率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与HPA轴功能紊乱互为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炜 张征 徐尔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717-3719,共3页
目的评价多种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其术后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1998—2010年在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原醛症患者99例,其中醛固酮瘤(APA)5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26例,原发性... 目的评价多种类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其术后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1998—2010年在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原醛症患者99例,其中醛固酮瘤(APA)5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16例。检测血钾、血/尿醛固酮及血浆肾素活性,将所得结果与29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所有原醛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所得资料与术前比较。结果 (1)APA、IHA、PAH及EH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APA、IHA及PAH组血、尿醛固酮均高于EH及对照组,血钾、血浆肾素活性基础及激发值则低于EH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PA及PAH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醛固酮下降,血钾则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A患者术后仅血钾较术前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HA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醛固酮高于APA及PAH患者,血钾则低于APA及PA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醛症患者可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高血/尿醛固酮及血钾肾素活性受抑,APA及PAH患者手术治疗有一定疗效,而IHA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肾上腺增生 临床特征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炜 张征 徐尔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513-3515,共3页
目的观察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其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5例增生型原醛症患者〔其中特发性原醛症(IHA)69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16例〕,分为IHA手术治疗组(26例)、IHA非手术治疗组(43例)和PAH... 目的观察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其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5例增生型原醛症患者〔其中特发性原醛症(IHA)69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16例〕,分为IHA手术治疗组(26例)、IHA非手术治疗组(43例)和PAH组(16例)。分析3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醛固酮,血钾及血浆肾素活性(PRA)间的差异,并对患者术后或治疗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3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1)IHA手术治疗组、IHA非手术治疗组、PAH组高醛固酮血症者分别占100.0%(26/26)、79.1%(34/43)及93.8%(15/16),低血钾者分别占76.9%(20/26)、62.8%(27/43)及75.0%(12/16)。诊断时IHA手术治疗组及PAH组患者血、尿醛固酮及血钾水平与IHA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IHA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随访及IHA非手术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后随访,收缩压、舒张压、血醛固酮、尿醛固酮水平与诊断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患者术后随访时收缩压、舒张压、血醛固酮、尿醛固酮水平均较诊断时显著下降,血钾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H手术治疗患者随访中临床及生化指标改变较IHA患者明显,手术治疗有一定疗效,而IHA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增生 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瘤患者高血糖的患病情况研究
5
作者 张炜 张征 徐尔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183-4186,共4页
目的探讨醛固酮瘤患者高血糖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2000—2010年本院收治的65例醛固酮瘤患者(醛固酮瘤组)、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组)及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压、血钾、血醛固酮、尿醛固酮、血... 目的探讨醛固酮瘤患者高血糖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2000—2010年本院收治的65例醛固酮瘤患者(醛固酮瘤组)、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组)及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压、血钾、血醛固酮、尿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PRA)基础及激发值,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醛固酮与血糖间的相关性。结果 (1)醛固酮瘤组患者血压、血醛固酮、尿醛固酮、AUCG、AUCI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对照组,HOMA-IR高于对照组,而血钾、基础及激发PRA值则较后两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OGTT结果显示,醛固酮瘤组高血糖患病率为44.6%(29/65),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的24.5%(13/53)及对照组的17.5%(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醛固酮瘤组患者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3.1%(15/65)和21.5%(14/65),而原发性高血压组则为13.2%(7/53)和11.3%(6/53),对照组为10.0%(4/40)和7.5%(3/40)。(3)相关性分析显示,醛固酮瘤组患者8:00血醛固酮与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及AUC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和0.289,P值分别为0.044和0.019),血钾与2 hPG及AUCG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1和-0.304,P值分别为0.015和0.014)。(4)根据OGTT结果将醛固酮瘤组患者分为伴及不伴高血糖组,前者血醛固酮水平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醛固酮瘤患者高血糖患病率较健康者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瘤 高血压 高血糖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