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失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坤 李宏 +3 位作者 李源 徐永波 褚海波 王豪夫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的差异。方法:收集病脾静脉(DSVs)、正常脾静脉(NSVs)、曲张大隐静脉(VGSVs)、正常大隐静脉(NGSVs)标本72份。观察4组静脉管壁MMP-2、MMP-9、TIMP-1、TIMP-2蛋白表... 目的:探讨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的差异。方法:收集病脾静脉(DSVs)、正常脾静脉(NSVs)、曲张大隐静脉(VGSVs)、正常大隐静脉(NGSVs)标本72份。观察4组静脉管壁MMP-2、MMP-9、TIMP-1、TIMP-2蛋白表达。检测4组静脉管壁MMP-2、MMP-9、TIMP-1、TIMP-2蛋白阳性表达比率和m RNA表达。结果:在DSVs和VGSVs管壁中,MMP-2、MMP-9、TIMP-1、TIMP-2蛋白呈簇状强阳性表达。DSVs组管壁MMP-2、MMP-9、TIMP-1、TIMP-2蛋白阳性表达比率和m RNA表达与NSVs相比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GSVs组与NGSVs组相比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GSVs/NGSVs比值与DSVs/NSVs比值相比显著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体静力压下,脾静脉和大隐静脉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平衡失调,这可能是静脉管壁重塑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高压性脾静脉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