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仙先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陈少萍 丁继军 曹江 毛红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13例患者 ,男 5例 ,女 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6例 ,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 4例 ,ASD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 2例 ,PDA合并肺动脉瓣狭...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13例患者 ,男 5例 ,女 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6例 ,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 4例 ,ASD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 2例 ,PDA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1例。ASD合并其他畸形的患者 ,均先治疗其他畸形 ,最后行ASD封堵。PDA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者 ,先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 ,最后封堵PDA。结果 :13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治疗成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6例 ,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平均( 13 8 3± 41 4)mmHg下降到术后平均 ( 12 0± 5 6)mmHg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所用ASD封堵器直径为 8~2 4mm。ASD合并PDA 4例 ,PDA最窄径 2~ 5mm ,封堵器直径为 6~ 8mm ;ASD封堵器直径为 8~ 2 8mm。ASD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 2例 ,室间隔缺损直径分别为 3 5mm和 5 0mm ,用直径 6mm和 8mm的双盘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成功 ,所用ASD封堵器的直径为 12mm和 18mm。 1例PDA合并轻度肺动脉瓣狭窄 ,用聚乙烯球囊扩张、PDA用 4mm封堵器治疗成功。结论 :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 安全性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