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毒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6T-CEM的凋亡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雪强 凌昌全 +2 位作者 陈哲 张澄海 俞超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蜂毒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6T CEM的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DNA断裂点标记法 (TUNEL)、DNA凝胶电泳、活细胞拒染以及光镜方法研究 6T CEM细胞的凋亡。结果 :5 μg/ml蜂毒素作用 4h及 4 μg/ml蜂毒素作用 2 4h诱导 6T ... 目的 :探讨蜂毒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6T CEM的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DNA断裂点标记法 (TUNEL)、DNA凝胶电泳、活细胞拒染以及光镜方法研究 6T CEM细胞的凋亡。结果 :5 μg/ml蜂毒素作用 4h及 4 μg/ml蜂毒素作用 2 4h诱导 6T CEM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结论 :蜂毒素在杀伤 6T CEM的同时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6T-CEM TUNEL标记 细胞凋亡 T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俞超芹 蔡在龙 +3 位作者 颜永碧 张亚妮 潘瑞萍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大蒜素作用于HO8910 ,通过肿瘤细胞药敏试验 ,观察肿瘤细胞存活率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一定剂量的大蒜素作用于HO8910一定时间后 ,肿瘤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大蒜素作用于HO8910 ,通过肿瘤细胞药敏试验 ,观察肿瘤细胞存活率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一定剂量的大蒜素作用于HO8910一定时间后 ,肿瘤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 :5 0~ 10 0 μg/ml大蒜素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且在作用 2h时即出现显著的抑制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抑制作用愈明显 ,72h达到高峰。透射电镜结果显示 :5 0 μg/ml的大蒜素作用HO8910 2 4h ,细胞肿胀 ,细胞膜破碎 ,胞浆脱落 ,细胞核裸露 ;小剂量 (2 5 μg/ml)则HO8910呈现细胞凋亡样改变 :细胞胞浆呈空泡 ,染色质边集 ,核仁固缩 ,胞质呈片状脱落。结论 :大蒜素可显著抑制HO8910的生长 ,且有明显的时间及剂量效应。大剂量的大蒜素对HO8910细胞呈直接杀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卵巢癌细胞株HO8910 肿瘤药敏试验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晨 万旭英 +1 位作者 李柏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 :了解蜂毒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肝癌细胞BEL 74 0 2经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处理后 ,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16 μg/ml蜂毒素作用肝癌细胞系BEL 7... 目的 :了解蜂毒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肝癌细胞BEL 74 0 2经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处理后 ,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16 μg/ml蜂毒素作用肝癌细胞系BEL 74 0 2 ,12h抑制率为 (78.13±6 .15 ) % ,2 4h抑制率为 10 0 % ;4 ,8μg/ml蜂毒素对细胞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并且可诱导细胞凋亡的产生 ,能够增加细胞Fas蛋白的表达。结论 :蜂毒素高剂量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蜂毒素 细胞系 BEL-7402 细胞凋亡 台盼蓝排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因子含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俞超芹 蔡在龙 +2 位作者 刘玉环 李瑾 潘瑞萍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CummingsAM方法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采用ELISA法检测IL 6、IL 8、IL 10含量 ,Dotblot法检测VEGFmRNA表达水... 目的 :探讨中药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CummingsAM方法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采用ELISA法检测IL 6、IL 8、IL 10含量 ,Dotblot法检测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外周血IL 6、腹腔液IL 8水平、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脂多糖 (LPS)刺激下产生的IL 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内异方组异位种植内膜组织质量、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的IL 6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 ;模型组腹腔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的IL 10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内异方组 ;模型组种植异位内膜组织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内异方组。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IL 6、IL 8、IL 10的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VEGFmRNA的过度表达与内异灶血管的形成相关 ;内异方可显著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 ,同时抑制异位灶VEGFmRNA的过度表达 ,减少异位灶血管的生成 ,并对细胞因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异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晚期糖化终产物形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德增 殷桂香 曹玉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以氨基胍(AG)为对照,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含量及受体(RAGE)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心肌病变的机制。方法采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配合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 目的以氨基胍(AG)为对照,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含量及受体(RAGE)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心肌病变的机制。方法采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配合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AG组、中药组。给药8周和12周后分别采用荧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AGEs含量和RAGE基因表达量。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AGEs含量和RAGE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组和AG组AGEs含量和RAGE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可能通过抑制大鼠心肌组织AGEs形成和下调RAGE基因表达实现对高糖状态下心肌组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肌组织 晚期糖化终产物 糖化终产物受体 基因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局部注射的毒副反应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坚 陈喆 +4 位作者 高晓峰 郑晓梅 蒋栋 翁三川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5例原发性肝癌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每次肝癌肿块内直接注入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2ml,治疗1~4次,注射前后查血常规、肝功...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5例原发性肝癌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每次肝癌肿块内直接注入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2ml,治疗1~4次,注射前后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并根据WHO制定的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的要求观察毒副反应程度。结果:治疗过程中除有发热及血清谷丙转氨酶一过性增高外,外周血常规、肾功能、血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局部注射治疗肝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泊洛沙姆 毒副反应 抗癌药 局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百红 王湘辉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试用临床受益评价中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连续收住的133例Ⅳ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受益定义为:①Child—Pugh分期和(或)卡氏评分(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oring,KPS)... 目的试用临床受益评价中药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连续收住的133例Ⅳ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受益定义为:①Child—Pugh分期和(或)卡氏评分(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oring,KPS)改善(≥20);②上两项稳定并肿瘤大小或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减少25%以上。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 rank法检验。结果1个周期治疗后患者整体临床受益率为20.3%。中药治疗、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其他治疗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22.7%、30.7%和11.9%。患者中位生存率为3.1个月(95%可信区间为1.97~4.23),1年生存率为19.3%。结论中药治疗有效提高了Ⅳ期肝癌患者的临床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药治疗 生存期 临床受益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中医证型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喆 侯风刚 孙克兴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肝癌 辨证论治 文献分析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脾与西医学对应脏腑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0
9
作者 颜兵 苏永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12,共5页
中医学所论述的脾在形态、位置、色泽等方面,更接近于西医学脾、胰两脏的结合;在生理功能方面,脾的"主统血,为谏议之官"功能与西医学脾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系统中的作用有相似之处,脾主"主运化,为仓廪之官"的功... 中医学所论述的脾在形态、位置、色泽等方面,更接近于西医学脾、胰两脏的结合;在生理功能方面,脾的"主统血,为谏议之官"功能与西医学脾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系统中的作用有相似之处,脾主"主运化,为仓廪之官"的功能和西医学胰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在用药规律方面,归脾经的药物,对胰腺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方面,很多归脾经的药物都具有调节胰岛功能或促进胰岛再生作用;西医学研究认为,脾脏可提供成体前体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再生。中医学的脾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西医学的脾、胰二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运化 统血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1方对衰老大鼠肝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超芹 缪明永 +4 位作者 凌昌全 蔡在龙 王学敏 毛积芳 赵伟康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 ,探讨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的变化规律及 94 1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从 4月龄 (青年组 )、 2 4月龄 (老龄组 )和 94 1方组大鼠的肝组织分离出线... 目的 :通过检测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 ,探讨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的变化规律及 94 1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从 4月龄 (青年组 )、 2 4月龄 (老龄组 )和 94 1方组大鼠的肝组织分离出线粒体 ,并用双缩脲法测定单位组织的线粒体蛋白 ,用Clark氧电极极谱法分别测定线粒体呼吸链 3个氧化酶活性 :NADH氧化酶(NADHOX)、琥珀酸氧化酶 (SUCOX)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X)。用差光谱法 (联二亚硫酸钠还原减正铁氢化钾氧化的消光值 )获得细胞色素a、b、c和c1含量 (Cyta、Cytb、Cytc和Cytc1)。结果 :与青年组大鼠比较 ,老年组大鼠的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含量有一定下降 ,而 3个氧化酶活性却显著增加 ,同时细胞色素含量尤其是Cytb和Cytc显著升高。 94 1方组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上述指标皆显著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结论 :衰老大鼠肝组织线粒体酶活性与青年组有显著不同 ,表明衰老过程中肝细胞通过某种反馈机制使残存完好的线粒体氧化功能代偿性增强 ;94 1方使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目的 :通过检测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 ,探讨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的变化规律及 94 1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从 4月龄 (青年组 )、 2 4月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链 延缓衰老 941方 衰老 肝线粒体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肝癌TAE术增效减毒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喆 翟笑枫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 4 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TAE)术后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两组均按Selding法行TAE术 ,对照组单用TAE术治疗 ,生脉组加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果 :用药 10~ 14d ,生脉组术后发热、乏力等症状较对...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 4 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TAE)术后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两组均按Selding法行TAE术 ,对照组单用TAE术治疗 ,生脉组加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果 :用药 10~ 14d ,生脉组术后发热、乏力等症状较对照组轻 (P <0 .0 5) ,术后白细胞降低及谷 丙转氨酶 (ALT)升高幅度均较对照组小 (P <0 .0 5)。结论 :生脉注射液对TAE术具有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生脉注射液 减毒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清膏对荷瘤小鼠瘤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学军 杜娟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5-Fu组、槐耳清膏组和槐耳清膏+5-Fu组。用H22细胞给小鼠皮下注射,复制皮下瘤模型。观察各组移植瘤质量和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Bcl-2、Bax蛋白...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5-Fu组、槐耳清膏组和槐耳清膏+5-Fu组。用H22细胞给小鼠皮下注射,复制皮下瘤模型。观察各组移植瘤质量和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3个用药组小鼠的移植瘤质量和瘤组织Bcl-2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5-Fu组和槐耳清膏组比较,槐耳清膏+5-Fu组小鼠瘤质量和瘤组织Bcl-2阳性率显著降低,Bax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槐耳清膏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Bax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清膏 移植瘤 抑瘤作用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腹水20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万旭英 陈哲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水 榄香烯 晚期肝癌 抗肿瘤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25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坚 陈喆 +2 位作者 吕鸣 谢忠杰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治疗,并与2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作疗效对照。结果:两组在抑制肿瘤生长、降低...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治疗,并与2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作疗效对照。结果:两组在抑制肿瘤生长、降低AFP水平和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并无差别(P>0.05),而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在提高生存质量上优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局部注射治疗肝癌确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泊洛沙姆 肝癌 缓释剂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终末糖化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德增 陶凯忠 张传森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该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进食及饮水量、血糖、血脂以及血浆终末糖化产物的影响。结果:酸味中药复方对实验动物有减轻体重、减少进食与饮水量、降低血糖、减... 目的: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该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进食及饮水量、血糖、血脂以及血浆终末糖化产物的影响。结果:酸味中药复方对实验动物有减轻体重、减少进食与饮水量、降低血糖、减少血浆终末糖化产物含量的作用,对血脂无明显的影响。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对纠正糖尿病大鼠代谢紊乱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中药复方 血糖 血脂 终末糖化产物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教学应加强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永华 朱德增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将动植物资源保护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增加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意识的教育,客观评价珍稀植物、动物等物种的药学价值,科学地介绍替代品,适当介绍珍稀动植物人工培养或药效成分人工化学合成的知识等,并组织学生们学习和讨论。培养... 将动植物资源保护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增加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意识的教育,客观评价珍稀植物、动物等物种的药学价值,科学地介绍替代品,适当介绍珍稀动植物人工培养或药效成分人工化学合成的知识等,并组织学生们学习和讨论。培养既有高超医疗技能,又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的中医药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保护 中医药教学 意识教育 人工培养 保护意识 医药工作者 社会责任感 教学计划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血归肝”伤科临证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谷丽敏 翟笑枫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恶血归肝 复元活血汤 骨伤科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不同阶段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冬耕 岳小强 凌昌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居民纳入研究队列,从研究队列中筛选出HBV携带发展至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691例,从CHB发展至肝硬化患者143例,以首次确诊CHB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以首次确诊肝硬化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HBV携带至CHB、CHB至肝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在HBV携带至CHB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而且中医证候构成越发复杂。从CHB到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在每个阶段出现的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阴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组成含有3个和3个以上基本证候者最为常见。结论随着病情由HBV携带向CHB、肝硬化演变,患者中医证候日趋复杂,由以实证(气滞、血瘀、实热)为主向虚实夹杂证候(夹气虚、阴虚、阳虚)转化,气滞血瘀、瘀而化热酿毒为HBV感染相关疾病的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及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亚兵 朱德增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中草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运用甘露饮心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龙 周生花 +1 位作者 周计春 张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2-93,共2页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临证70余年,学验俱丰。其精研古典医著,善于挖掘古方,结合现代研究,灵活化裁以疗今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为后人学习中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甘露饮出自《太平惠民...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临证70余年,学验俱丰。其精研古典医著,善于挖掘古方,结合现代研究,灵活化裁以疗今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为后人学习中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甘露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由生地黄、熟地黄、麦冬、天冬、石斛、甘草、枳壳、枇杷叶、茵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琪 名医经验 甘露饮 阳痿 慢性浅表性胃炎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