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留学生《护理科研》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艳 沈园园 +3 位作者 郁小路 陈如男 仇瑶琴 袁长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护理科研 留学生 评判性思维能力 《护理学基础》 以问题为基础 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安全教学策略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崔静 吴菁 +2 位作者 邓娟 皋文君 叶旭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4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整合患者安全教育,培养护生的安全护理意识和行为。[方法]制定患者安全的教学目标、梳理及设计患者安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在我校护理本科42名学生中开展教学实验,采用自设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护... [目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整合患者安全教育,培养护生的安全护理意识和行为。[方法]制定患者安全的教学目标、梳理及设计患者安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在我校护理本科42名学生中开展教学实验,采用自设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护生对患者安全教学策略的评价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各条目得分在3.37分~3.98分,其中得分较高的条目有教学策略有利于护生理解患者安全的重要性(3.85分±0.69分)、树立正确的患者安全态度(3.80分±0.75分)、可帮助护生掌握患者安全学习的重点(3.93分±0.65分)、主动反思和整理所学患者安全理论知识和技能(3.90分±0.70分)、将所学患者安全理论知识运用到护理临床实践中(3.88分±0.68分)、培养安全护理能力(3.90分±0.77分);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较高(3.07分~4.49分),护生认为临床学习(4.49分±0.68分)、案例讨论(4.29分±0.68分)、模拟教学(4.24分±0.66分)的教学效果较好。[结论]《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患者安全教学策略,值得教育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为在其他护理专业课程中整合患者安全教育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 护理安全 教学策略 护理学基础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护理学基础》临床见习前后护生心理感受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菁 沈洁 +1 位作者 刘霖 叶旭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2期365-367,共3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校2007级护生临床见习前后的心理感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护生在临床见习后,从关注自我转变为更多关注他人,加深了对护理内涵的认识,坚定了从事护理职业的信念。临床见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护生 护理学基础 临床见习 课程改革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跨文化护理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媛媛 姜安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7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了解跨文化护理在我国近10年的研究进展,总结其研究特点,思考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以"跨文化护理"或"多元文化护理"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目的]了解跨文化护理在我国近10年的研究进展,总结其研究特点,思考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以"跨文化护理"或"多元文化护理"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分析其在我国10年来的实践发展情况。[结果]共检索到149篇有效文献,研究类型以应用研究为主,内容主要覆盖临床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4个领域。[结论]我国跨文化护理的研究近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且在我国的应用尚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护理 多元文化 护理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校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临床学习中的应激与应对行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娟 朱大乔 +3 位作者 胡琛 张晓云 徐燕 周兰姝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1期2909-2912,共4页
[目的]探讨军校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临床学习中的应激源、应激程度以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第一次深入临床并正在进行《健康评估》课程临床学习的64名二年级军校护理本科生,采用感知压力量表、应对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军... [目的]探讨军校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临床学习中的应激源、应激程度以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第一次深入临床并正在进行《健康评估》课程临床学习的64名二年级军校护理本科生,采用感知压力量表、应对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军校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临床学习中总体应激水平为1.69分±0.40分,应激源排名前3位的是源于照顾病人的应激、源于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激和源于临床环境的应激,应对行为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乐观应对、转移注意力、解决问题和回避。[结论]军校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临床学习中的应激源主要源于病人、临床环境及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加强护生护患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建立支持性的学习氛围,以降低护生的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 护理本科生 健康评估 临床学习 应激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学科定位及其专业设置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静 姜安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6期1415-1417,共3页
对国内外护理学科定位及专业设置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护理学科定位与专业设置对护理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对我国护理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护理学科 定位 专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访谈在护理本科《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琛 徐燕 +1 位作者 朱大乔 周兰姝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1期2889-2891,共3页
[目的] 探索访谈法在护理本科〈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护理学〉中"围术期病人的护理""脑卒中病人的护理""肝炎病人的护理"3个教学内容作为试点,指导本校护理本科生按照教学组织深入临床对病人实施访谈.... [目的] 探索访谈法在护理本科〈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成人护理学〉中"围术期病人的护理""脑卒中病人的护理""肝炎病人的护理"3个教学内容作为试点,指导本校护理本科生按照教学组织深入临床对病人实施访谈.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95.6%学生认为访谈法这一教学方式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86.6%~91.1%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100.0%学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护士的价值给予积极评价.[结论]在〈成人护理学〉课程教学中适度运用访谈法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并有利于学生护患沟通、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等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护理学 访谈法 护理本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室教育模式对中医护理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陶莹 姜安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0期2542-2544,共3页
综述了工作室教育模式的概念、理论基础、内容,提出工作室教育模式对中医护理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工作室 教育模式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孟宪梅 祝雪花 周兰姝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8期2692-2694,共3页
对我国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为构建高等教育体系下社区康复护理课程提供设想,从而弥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体系下社区康复护理层面的不足。
关键词 社区护理 康复护理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姑息护理团队中社会工作者角色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 徐燕 袁长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5期1136-1137,共2页
姑息护理团队是由多学科专业人员所组成,社会工作影响姑息护理质量,社会工作在姑息护理过程中具有评估和咨询、家属的情感支持、团队支持与协商、资源整合运用和教育、倡导、培训和发展作用。
关键词 姑息护理 姑息护理团队 社会工作者 角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本科教学内容的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玲玲 姜安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9期2333-2334,共2页
通过对护理学本科教育的知识体系的分析,提出从知识整体性角度出发,打破学科界限,重新构建护理学本科教学内容,分为政治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基本护理技能、人体功能与护理、人体发展、损伤及护理、护理与社会、临... 通过对护理学本科教育的知识体系的分析,提出从知识整体性角度出发,打破学科界限,重新构建护理学本科教学内容,分为政治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基本护理技能、人体功能与护理、人体发展、损伤及护理、护理与社会、临床实践8大知识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本科教育 教学内容 知识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设置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自芳 姜安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209-1210,共2页
运用专家会议法论证《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设置标准》草案,以求构建适合当前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发展现状的《护理学本科专业设置标准》,推动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结果显示,专家们对标准的草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具体指标的设... 运用专家会议法论证《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设置标准》草案,以求构建适合当前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发展现状的《护理学本科专业设置标准》,推动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结果显示,专家们对标准的草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具体指标的设置标准提出了建议,体现了构建标准的指导性思想:①必须体现护理专业特色;②注重质量建设与规模效益的关系;③处理好统一要求与特色发展的关系;④注重指标的弹性与刚性;⑤注重发展性,突出专业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本科 专业设置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医疗不良事件监测方法及其启示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霖 叶旭春 +2 位作者 陈华莉 沈洁 吴菁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对国外医疗不良事件的监测方法如人工监测、复合监测模式、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综述,提出我国医院应借鉴和参考国外的方法,形成有力的干预策略,达到提高病人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 医疗不良事件 监测方法 病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人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蕾 崔沙沙 储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2期398-401,共4页
介绍了烧伤病人创伤后成长(PTG)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方法及PTG研究概况;从人口统计学特征、烧伤相关变量、人格特征、应对、社会支持、认知加工等方面综述了烧伤病人PTG的影响因素;提出要进一步完善PTG测评工具,拓展PTG研究内容,开展纵... 介绍了烧伤病人创伤后成长(PTG)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方法及PTG研究概况;从人口统计学特征、烧伤相关变量、人格特征、应对、社会支持、认知加工等方面综述了烧伤病人PTG的影响因素;提出要进一步完善PTG测评工具,拓展PTG研究内容,开展纵向研究,实施干预措施,促进PTG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伤后成长 质性研究 量性研究 人格特征 应对 社会支持 认知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在护患冲突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瑶 刘晓虹 于淼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4期925-927,共3页
[目的]为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理解护患冲突,在护患冲突教学中尝试使用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方法]将32名学生分为5个小组,分别表演5个不同的护患冲突情境,并对表演进行讨论和交流,课后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角色扮... [目的]为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理解护患冲突,在护患冲突教学中尝试使用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方法]将32名学生分为5个小组,分别表演5个不同的护患冲突情境,并对表演进行讨论和交流,课后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角色扮演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结论]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应用于护患冲突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护患冲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全人照护模式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13
16
作者 裴艳 吴蓓雯 +1 位作者 袁长蓉 方琼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6期1926-1928,共3页
围绕乳腺癌诊疗照护模式的发展,深入阐述了全人照护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乳腺癌病人全人照护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 乳腺癌 全人照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在健康促进行为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董春玲 刘晓虹 叶旭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2期292-293,共2页
就自我效能在健康促进领域在成瘾戒断、慢性病控制、遵医行为以及身体锻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自我效能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 自我效能 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18
作者 钱会娟 袁长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9期2266-2269,共4页
对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从适用对象、信效度、特征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综述,提出引用该量表时要验证其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慢性病 自我效能感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因性疲乏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艳 徐燕 袁长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0期2539-2541,共3页
从病因学、症状学方面综述了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护理干预措施,并提出了干预措施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癌症 癌因性疲乏 干预措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形成特点及培养对策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霖 沈洁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8期2791-2792,共2页
[目的]探索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培养方法。[方法]对我校2008级护生开展为期1年的人文关怀教学实验,并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在4个时间点进行测评,包括人文关怀教学干预前、人文关怀教学干预后、临床实习前、临床实习5个月,... [目的]探索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培养方法。[方法]对我校2008级护生开展为期1年的人文关怀教学实验,并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在4个时间点进行测评,包括人文关怀教学干预前、人文关怀教学干预后、临床实习前、临床实习5个月,分析量表得分情况,探索品质形成特点。[结果]经过人文关怀教学干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4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显著升高,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实习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有所下降,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发展呈现一个逐步提升而后稍有下降的特点,提示干预策略对塑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具有较好的作用,但临床实习对其品质提升有所影响,应加强临床教学的培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护生 护理教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