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科室感染控制自查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会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1Z期107-107,共1页
医院感染控制是当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涉及多专业,多类别且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及医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在临床治疗中患者的病死率呈升高趋势,因此解决此问题迫在眉睫。笔者就临床科室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控制是当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涉及多专业,多类别且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及医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在临床治疗中患者的病死率呈升高趋势,因此解决此问题迫在眉睫。笔者就临床科室感染控制自查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室 感染控制 临床研究 感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玲 肖凤仙 +6 位作者 文海燕 茆成祥 赵小辉 李明花 高红雨 曹中秋 苏同舟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危重症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4种肠道菌群菌落数...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危重症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4种肠道菌群菌落数,并分析肠道菌群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的相关性。随访记录观察组入院28 d的生存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肠道菌群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诊断危重症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危重症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与血浆Fib、APTT、D-D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74例危重症患者中,生存44例、死亡30例。生存患者<60岁比例、住院时间、双歧杆菌菌落数、乳酸杆菌菌落数均高于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菌落数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均低于死亡患者(P均<0.05)。年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及血浆Fib、APTT、D-D水平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危重症患者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降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菌群菌落数升高,并与血浆Fib、APTT、D-D水平相关,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肠道微生态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二聚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胰腺炎经腹腔镜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体会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兴学 魏洪斌 +3 位作者 王延明 张忠明 李永忠 刘玉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2期48-49,59,共3页
目的 :探索老年重症胰腺炎 (OSAP)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能性 ,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 :运用微创外科腹腔镜技术对 2 1例OSAP患者实施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 ,其中胆源性 15例 ,胰源性 6例。结果 :本组灌洗时间最短 7d ,最长 11d ,停止灌洗后逐... 目的 :探索老年重症胰腺炎 (OSAP)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能性 ,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 :运用微创外科腹腔镜技术对 2 1例OSAP患者实施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 ,其中胆源性 15例 ,胰源性 6例。结果 :本组灌洗时间最短 7d ,最长 11d ,停止灌洗后逐日拔除引流管 ,通过上述治疗 ,半年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 ;OSAP经腹腔镜灌洗治疗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安全 ,快捷 ,有效。 2 1例病人 18例治愈 ,3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OS AP经腹腔镜灌洗引流如掌握好适应症 ,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能的前提下OSAP腹腔镜手术治疗 ,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腹腔镜 腹腔灌洗 老年人 OSAP 微创外科 可能性 治疗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后迟发性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苑海波 陈宇东 +3 位作者 王强 韩刚 殷晓松 刘同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05-106,共2页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1]。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BPH较TURP出血少、手术效率高、远期随访效果优,术中及术后近期出血的风险较低,但术后迟发性大出血仍为主要并发症之一。
关键词 前列腺汽化 迟发性大出血 良性前列腺增生 切除术 远期随访 三腔导尿管 近期出血 动脉出血 迟发性出血 粗纤维类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钟成福 刘旭阳 +1 位作者 周雪 张志华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3期2096-209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白蛋白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螺内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钟成福 刘旭阳 +2 位作者 周雪 张志华 刘佳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0期898-900,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螺内酯 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MCM2、PCNA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克楠 刘冬艳 +4 位作者 王爱民 白志超 崔保栓 殷培培 马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48例份胃癌组织(观察组)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对照组)中MCM2、PCNA mRNA,分析胃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48例份胃癌组织(观察组)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对照组)中MCM2、PCNA mRNA,分析胃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对照组MCM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27±0.368、5.32±0.401,PCN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12±0.289、7.88±0.374,两组比较,P均<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MCM2、PCNA mRNA表达比较,P均<0.05。胃癌组织中MCM2 mRNA与PCNA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1,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MCM2、PCNA mRNA的表达增多,两者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处理和康复 被引量:1
8
作者 宫超 李莉莉 +3 位作者 周慧芳 马志琴 刘伯英 田嘉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辅助化学疗法 药物毒性 大剂量 骨髓抑制期 康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9
作者 万叔良 梁志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术和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对比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术和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手术情况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66.75±17.61)ml,下床活动时间为(0.48±0.21)d,手术时间为(123.50±48.7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51±25.59)ml、(3.13±0.56)d、(167.31±18.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及结石残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且术后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在脑外伤大鼠脑水肿区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进发 古彩喆 +2 位作者 曹雪滨 李培建 王爱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因子 脑外伤 大鼠 脑水肿 明胶酶A 明胶酶B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敬爱 石媛媛 《北方药学》 2011年第3期126-126,共1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腔内不正常凝集,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下肢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临床报道,在急性创伤DVT患者的发生率为12.4%,其中,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透管入腹下位切口套扎固定纠正难治性飘管移位的技术管理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贤 刘伯英 +4 位作者 肖艳美 董小伟 戴芳 魏兰 刘彤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手术套扎固定纠正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技术管理应用。方法 16例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管飘管移位,经证实用常规非手术方法不能纠正,局麻下在腹透管入腹膜下位约5 cm处局部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常规纵行切... 目的探讨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手术套扎固定纠正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技术管理应用。方法 16例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管飘管移位,经证实用常规非手术方法不能纠正,局麻下在腹透管入腹膜下位约5 cm处局部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常规纵行切开腹膜1 cm拉出腹透管,处理并分离粘连的肠系膜,充分游离清理腹腔内腹透管,然后用大导引钳把腹透管送入陶氏腔,并用3号线套扎固定腹透管并把套扎线缝扎于腹膜及腹膜外后鞘内侧缘。逐层处理各层组织,缝合皮肤。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16例患者均用上述方法成功处理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手术切口3 cm,手术时间(40±13)min。局麻耐受性好,有5例术中追加利多卡因5 mg,术后疼痛轻微,仅3例患者夜间应用1次止痛剂。术中电凝止血,术后没有需输血,术后两天可见淡红色腹透液,未见腹水渗漏、伤口渗血等情况。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出现飘管、渗漏、堵管等并发症。术后8月有1例出现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无退出病例。结论对常规非手术方法难以纠正的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患者,及时进行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套扎固定纠正飘管移位,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简便价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腹膜透析 飘管 技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微创快速浇铸式外固定接骨板
13
作者 梁向党 孙赓 +2 位作者 郭占社 马玉仓 房远勇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为解决传统的骨外固定装置存在的外形笨重、操作复杂以及对患者损伤较大的问题,结合传统内固定与外固定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外固定接骨装置。方法利用快速浇铸技术,实现了骨固定装置的快速成型,并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其可行性进行... 目的为解决传统的骨外固定装置存在的外形笨重、操作复杂以及对患者损伤较大的问题,结合传统内固定与外固定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外固定接骨装置。方法利用快速浇铸技术,实现了骨固定装置的快速成型,并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该装置承受外力作用时,计算得到的骨折端相对位移仅为0.37mm,远小于骨折愈合需要的1mm以内的基本要求,完全符合骨折愈合要求。以10只羊为实验样本,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动物实验验证。通过对术后第2周、第4周及第8周的X线片观察显示,骨折端没有错位发生,骨折处愈合良好。结论该装置的结构设计方案可行,可作为骨折固定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固定装置 快速浇铸 X线片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天冬酶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4
作者 刘旭阳 王绵 苏胜偶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596-1596,F000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水解酶类 信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经皮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15
作者 黄雄 曹雪滨 +1 位作者 张茂林 张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3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介入治疗 老龄患者 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早期介入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绞痛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人肝母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玉琨 万叔良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肿瘤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雪辉 《北方药学》 2011年第3期118-118,共1页
骨肿瘤是起源于骨骼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每百万人口2例或3例。起病时无典型临床症状,极易与外伤混淆,且恶性程度高。护士作为与病人关系最密切的医务人员,
关键词 骨肿瘤 手术患者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18
作者 李四强 宫超 田嘉玲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4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神经母细胞瘤 误诊为 儿童 入院体检 右下肢疼痛 浅表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轻度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电解质和尿常规的青年战士上尿路结石风险方程的建立
19
作者 韩刚 张倩 陈宇东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及尿比重、pH值与青年战士上尿路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因上尿路结石住院治疗的青年战士临床资料,另选377例同期体检的健康青年战士作为对照,比较两者血清钾(K)、钠(Na)、氯(Cl)、钙(Ca)、二氧化碳结合力...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及尿比重、pH值与青年战士上尿路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因上尿路结石住院治疗的青年战士临床资料,另选377例同期体检的健康青年战士作为对照,比较两者血清钾(K)、钠(Na)、氯(Cl)、钙(Ca)、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尿比重(SG)和pH值的差异,并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石组血清K和尿pH值偏低,而Na、Cl、Ca和SG偏高。经Logistic回归后得到青年战士上尿路结石风险方程Y=exp(-140.56-1.91×K+0.36×Na+4.25×Ca-1.59×pH+92.72×SG)/[1+exp(-140.56-1.91×K+0.36×Na+4.25×Ca-1.59×pH+92.72×SG)]。血清K和尿pH值是青年战士上尿路结石的保护因素,而Na、Ca和SG则是危险因素。结论血清K、Na、Ca、尿pH和SG可能参与上尿路结石的发生过程,风险方程的应用有助于该疾病的个体化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青年战士 电解质 尿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外科术后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预防与措施
20
作者 朱雪辉 杨永焱 《北方药学》 2011年第6期104-104,共1页
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侵入性治疗的普遍开展,使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明显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耐药性都呈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1]。鲍曼... 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侵入性治疗的普遍开展,使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明显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耐药性都呈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1]。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侵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创伤外科手术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是引起感染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外科 不动杆菌感染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