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双弯曲双孔道内镜行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术切除胃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7
1
作者 熊英 胡海清 +4 位作者 王爱民 令狐恩强 李元平 张志伟 耿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新颖的安全、有效及实用的技术,并分析术中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本内镜中心通过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考虑为胃黏膜下肿瘤共50例。术中应用CO2气体,在病变一侧行弧形切开黏膜1/3~2/3周,内镜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隧道,暴露病变后完整切除,利用内镜双孔道边钳拉胃黏膜边夹闭对位的弧形切口,直至创面完整闭合。观察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的发生率,临床转归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切除的黏膜下肿瘤标本直径1.1±0.6 cm(范围0.5~2.5 cm),28例位于胃底,17例位于胃窦,5例位于胃体。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5.3±16.2 min(范围23~76 min)。5例出现穿孔(10%),在切除病变完毕以钛夹完全夹闭弧形切口后成功封闭穿孔,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院。16例出现术中出血,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无内镜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病例。48例术后1年随访均无复发,2例失访。结论本研究显示该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切除胃黏膜下肿物的内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胃黏膜下肿瘤 双孔道双弯曲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2
作者 程自申 张智海 +6 位作者 刘莉 尹磊 王岩 肖嵩华 张永刚 张雪松 李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08-212,194,共6页
目的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测量猪3联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特性,探讨一种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方法。方法取49个新鲜猪胸腰椎3联体,随机分成7组,记为A.B.C.D.E.F.G每组7个标本,... 目的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测量猪3联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特性,探讨一种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方法。方法取49个新鲜猪胸腰椎3联体,随机分成7组,记为A.B.C.D.E.F.G每组7个标本,然后把B.C.D.E.F.G标本侵入0.4916 mmol/L的EDTA-Na2脱钙液体中,分别在0、5、7、9、11、13、15天分别行A.B.C.D.E.F.G骨密度、生物力学、Mcro-ct检查及每组取一个标本大体剖开。结果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大体观察可见各组标本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增宽,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逐渐减低的趋势,并且各组脱钙前后骨密度变化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00)。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椎体压缩强度逐渐降低,脱钙前后相比压缩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Micro-CT检测脱钙13天椎体及棘突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欧拉数、骨小梁连结密度均有明显的变化(P≤0.02)。结论采用0.4916 mmol/L EDTA-Na2脱钙11~13天可模拟中、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快速、可行、重复性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EDTA—Na2 原位脱钙 椎体压缩性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医“益气生血,化瘀解毒”学说与现代肿瘤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宏方 白志超 +1 位作者 李文侠 刘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7-59,共3页
以中医的"气血关系"为理论基础,从"益气-生血""活血-助气"到"正气-免疫系统"的同一性为出发点,探讨了中医"益气生血,化瘀解毒"学说中的肿瘤免疫学思想。认为在中医的"益气生血... 以中医的"气血关系"为理论基础,从"益气-生血""活血-助气"到"正气-免疫系统"的同一性为出发点,探讨了中医"益气生血,化瘀解毒"学说中的肿瘤免疫学思想。认为在中医的"益气生血,化瘀解毒"学说中,贯穿着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等免疫学功能的思想,也包括了免疫系统的理论体系,如人体中枢外周免疫器官、各种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的思想内涵。文章从"虚瘀着久易成瘤"及肿瘤患者多发生免疫功能低下为切入点,通过对"益气生血,化瘀解毒"方药的研究资料分析,发现这类方药对肿瘤免疫功能具有调节或增强作用,更加说明了"益气生血,化瘀解毒"思想与现代肿瘤免疫关系密切。为丰富和发扬中医"益气-生血""益气-强卫"和"扶正-解癌毒"等理论,提供方法学借鉴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益气生血 化瘀解毒”学说 肿瘤免疫 中医药与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唑嗪及其光学异构体对高脂饮食诱导兔心肌组织损伤和细胞周期改变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曹雪滨 王荣英 +3 位作者 杨梅 张刚 崔英凯 任雷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消旋多沙唑嗪[(±)DOX]及其光学异构体对高脂饮食家兔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细胞的增殖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兔高脂饮食4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4组(n=10):高脂模型组、左旋多沙唑嗪[(-)DOX]组、右旋多沙唑... 目的探讨消旋多沙唑嗪[(±)DOX]及其光学异构体对高脂饮食家兔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细胞的增殖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兔高脂饮食4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家兔随机分为4组(n=10):高脂模型组、左旋多沙唑嗪[(-)DOX]组、右旋多沙唑嗪[(+)DOX]组和消旋多沙唑嗪[(±)DOX]组。另设普通饮食组(n=10)。(-)DOX组、(+)DOX组和(±)DOX组均连续9周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0mg/kg,普通饮食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无菌双蒸水腹腔注射。比较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百分率、S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增殖指数(PI),并分析各组心室肌病理变化。结果与普通饮食比较,高脂模型组心肌组织的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而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PI)显著降低(P<0.05);(-)DOX及(±)DOX组的G0/G1期细胞百分率、S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PI均恢复至普通饮食组水平。各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普通饮食组心肌组织未见异常;高脂模型组可见心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DOX组及(±)DOX组高脂饮食诱发的家兔心室肌病理变化显著减轻,而(+)DOX组心室肌病理变化加重。结论长时间给予(-)DOX可改善高脂饮食所致的家兔心脏损害。对于高脂血症相关的心室肌病理学改变和细胞增殖周期变化,(-)DOX和(+)DOX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光学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心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脂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7
5
作者 付丽华 王燕 +2 位作者 张慧茹 杨静 张翠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2期346-347,共2页
移动护士工作站是在现有"军卫一号"护士工作站基础上运用无线网络技术,连接数据库,结合移动便携设备(PDA)实现护士工作的床边操作。
关键词 移动护士工作站 护士工作站系统 无线网络技术 护士工作效率 护理工作 2009年 军卫一号 床边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炮震性耳鸣类军事训练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韩耀忠 王彦珍 +3 位作者 张培 王旭燕 卢志宾 赵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炮震性耳鸣类军事训练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军事训练后产生的84例因炮震训练引起单侧耳鸣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银杏达莫注射...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炮震性耳鸣类军事训练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军事训练后产生的84例因炮震训练引起单侧耳鸣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痊愈20例,线型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患者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71.4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耳鸣评分及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耳鸣评分(4.02±2.28)分、听力(30.76±2.53)d B,同期对照组治疗后耳鸣评分(7.98±2.43)分、听力(35.84±2.86)d B,观察组耳鸣症状及听力明显较对照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恶心呕吐、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8%与对照组的23.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炮震性耳鸣类军事训练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耳部血液循环,辅助中医针灸治疗可疏通经气、活血化瘀,有利于本病的根治,提升整体治疗的优势,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可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银杏达莫 军事训练伤 炮震性耳鸣类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护理信息交流 被引量:8
7
作者 关旭明 钟宝华 付丽华 《护理研究》 2001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护理管理 信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爱民 韩涛 +5 位作者 杨晓明 江龙安 王清明 陈惠鹏 贺福初 王宝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4-287,共4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hALR 基因表达 TIMP1 MM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胡盛寿 朱晓东 +2 位作者 萧明第 潘世伟 张国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7期404-406,共3页
本文报告48例(分散性)主动脉瓣下狭窄(DSAS)。其中隔膜型狭窄8例(16.7%),肌纤维型狭窄39例(81.8%),隧道型狭窄1例(2%)。单纯DSAS组(15例)术后无死亡,合并其它心内畸形组(33例)术后早期... 本文报告48例(分散性)主动脉瓣下狭窄(DSAS)。其中隔膜型狭窄8例(16.7%),肌纤维型狭窄39例(81.8%),隧道型狭窄1例(2%)。单纯DSAS组(15例)术后无死亡,合并其它心内畸形组(33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作者认为,DSAS手术早期效果良好,并就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下狭窄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耀斌 庞志宏 +2 位作者 李晓光 陈为军 杜凤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36-237,共2页
位于脑深部及功能区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治,至今仍是较为棘手的课题,血管内栓塞治疗为其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真丝线段、钨丝弹簧圈、NBCA 胶血管内栓塞治疗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治疗 血管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亚辉 庞志宏 +1 位作者 张英 李晓光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 胶原酶 注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局域网训练急救护理操作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关旭明 钟宝华 赵东卫 《护理研究》 2001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局域网 急救护理操作 多媒体教学 训练效果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田锦林 杜双存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癌共88例,将SCT检查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分期和术后病理符合率为:I期83.3%,Ⅱ期87.0%,ⅢA期94.1%,ⅢB期95.0%,Ⅳ...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癌共88例,将SCT检查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分期和术后病理符合率为:I期83.3%,Ⅱ期87.0%,ⅢA期94.1%,ⅢB期95.0%,Ⅳ期100%,总体符合率92.0%。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82.9%,特异性83.3%,准确率83.0%。结论: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螺旋CT 肿瘤分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锦林 杨保凯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其CT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3 6例 ,增强扫描 2 7例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略低密度 (... 目的 :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其CT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3 6例 ,增强扫描 2 7例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略低密度 (和颈部肌肉相比 )肿块 12例 ,增强扫描呈轻度均匀强化 ;2 4例平扫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略低密度肿块 ,伴中心点状、片状更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至明显强化 ,中央更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上述表现与病理对照显示更低密度区由疏细胞区 (AntoniB区 )、陈旧性出血及囊性变组成 ,等密度、略低密度区由富细胞区 (AntoniA区 )和胶原组成。不同的细胞区域构成形成不同的CT表现 ,增强表现与AntoniA区增强有关。结论 :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其病理改变有关 ,对正确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瘤 神经鞘瘤 CT表现 病理诊断 血管结构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乐膏透皮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丽静 郝斌 +2 位作者 赵清 马晓莉 郭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东乐膏制剂中大黄酚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绘制累积透过率曲线,探讨东乐膏中的大黄酚体外透皮行为的规律,为中药膏剂的内病外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膏中大黄酚成分在一段时间内对小鼠... 目的通过研究东乐膏制剂中大黄酚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绘制累积透过率曲线,探讨东乐膏中的大黄酚体外透皮行为的规律,为中药膏剂的内病外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膏中大黄酚成分在一段时间内对小鼠离体皮肤的透皮吸收量和透过率。结果大黄酚经离体小鼠皮肤透过,24h的透皮率为60.90%,40h后的透皮率达68.13%。结论大黄酚可以经离体小鼠皮肤透过吸收,且此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东乐膏中大黄酚等成分的透皮吸收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东乐膏 大黄酚 Franz扩散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锦林 陈为军 王宁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比较分析DSA、3DTOFMRA及CT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颅内动脉瘤均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 ,所有病例均先后作CT、3DTOFMRA及DSA检查 ,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DSA显示全部瘤体 ,呈囊状、梭形局部突出影 ;3DTO... 目的 :比较分析DSA、3DTOFMRA及CT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颅内动脉瘤均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 ,所有病例均先后作CT、3DTOFMRA及DSA检查 ,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DSA显示全部瘤体 ,呈囊状、梭形局部突出影 ;3DTOFMRA显示 2 8个动脉瘤 (2个假阳性 ) ,4个未显示 ,其显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6 .7% ,假阳性为 6 .7%。CT显示瘤体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提示动脉瘤者 1 5例 ,占 50 % ;无异常者 8例 ,占 2 6 .7%。结论 :DSA仍然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3DTOFMRA虽然是显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方法之一 ,但对确定治疗方案价值低于DSA ;CT敏感性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影像学诊断 DSA检查 磁共振血管成像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纤维化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莉 付晓霞 李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80-281,共2页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和髓外造血是骨髓纤维化的病理学基础。其临床进展缓慢,出现进行性贫血、脾脏肿大、外周血幼稚细胞、泪滴状红细胞和骨髓干抽,伴有发热、乏力...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和髓外造血是骨髓纤维化的病理学基础。其临床进展缓慢,出现进行性贫血、脾脏肿大、外周血幼稚细胞、泪滴状红细胞和骨髓干抽,伴有发热、乏力、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1]。临床较少见,大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一,无特异性症状,易误诊、漏诊。本院收治1名骨髓纤维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纤维化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常群 刘瑞峰 +1 位作者 刘桂才 田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9-702,共4页
目的:对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进行生物力学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水平气动式多功能生物撞击机,分别造成离体犬头下颌骨体部的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测试致伤过程中的一些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撞击伤时下颌骨体部产生... 目的:对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进行生物力学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水平气动式多功能生物撞击机,分别造成离体犬头下颌骨体部的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测试致伤过程中的一些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撞击伤时下颌骨体部产生的冲击加速度远远大于高速投射物伤;冲击波作用于体表后,到达下颌骨表面的冲击波压力峰值迅速衰减,撞击伤衰减更为严重;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情况下,随着与伤区距离的增加,下颌骨的应变和应变率都呈迅速递减的变化规律,与相应部位牙齿和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损伤程度变化规律相符合。结论:下颌骨的应变和应变率是衡量邻近组织、器官间接损伤程度的重要生物力学指标,其中应变率较应变值更能反映出创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下颌骨 撞击伤 高速投射物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Na_2脱钙模拟骨质疏松及打孔对骨密度的变化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自申 张智海 +7 位作者 刘莉 尹磊 李鹏 王岩 肖嵩华 张永刚 张雪松 毛克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椎体脱钙骨密度的变化,以及打孔对椎体骨密度的影响,探讨一种制作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方法取98个新鲜猪单胸腰椎椎体,随机分成14小组,每组7个标本,1~7组全部经椎弓根打孔,记A大组,8~14组不... 目的观察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椎体脱钙骨密度的变化,以及打孔对椎体骨密度的影响,探讨一种制作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方法取98个新鲜猪单胸腰椎椎体,随机分成14小组,每组7个标本,1~7组全部经椎弓根打孔,记A大组,8~14组不行椎弓根打孔,记为B大组,然后把所有标本侵入0.4916mmol/L的EDTA-Na2脱钙液体中,分别在0、5、7、9、11、13、15天取出A大组与B大组各一小组行骨密度测试及每小组取一个标本大体剖开。观察脱钙时间与A、B两组骨密度变化及两组差异关系。结果 A、B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大体观察可见各组标本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增宽,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逐渐减低,并且各组脱钙前后骨密度变化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00)。A与B大组在骨密度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0.4916mmol/L EDTA-Na2脱钙0~15天可模拟轻、中、重度骨质疏松,打孔对骨密度变化并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EDTA—Na2 原位脱钙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胎盘植入二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艳君 杨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胎盘植入 宫腔 HCG 胎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