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方法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发贵 吴晋蓉 +1 位作者 王清良 卞修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采用反映血管新生状态的指标经模糊C均值聚类对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学分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含有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及阳性对照组织的168点矩阵的组织芯片... 目的采用反映血管新生状态的指标经模糊C均值聚类对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学分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含有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及阳性对照组织的168点矩阵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双标法标记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Image-Pro Plus 5.1中文版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结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微血管密度及微血管平均周长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与星形细胞肿瘤病理级别相关的参数,以矩阵实验室数学软件提供的模糊C均值聚类函数参数作为聚类对象,将不同的组织切片参数值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所得聚类值分别赋值为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结果(1)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之间,星形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病理分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不同病理分级组之间,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星形细胞肿瘤微血管平均周长,Ⅱ级组与Ⅲ级组、Ⅱ级组与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Ⅲ级组与Ⅳ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4)与WHO病理分级相比,模糊C均值聚类产生的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对Ⅱ、Ⅲ、Ⅳ级等级别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48.39%和78.95%,总体正确率达68.46%。结论星形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单位、微血管密度和微血管平均周长等项指标的模糊C均值聚类值与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值比较符合,可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级进行辅助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A3F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景 吴峰 +1 位作者 卞修武 阎晓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71-1374,共4页
神经生物学研究显示轴突导向分子Semaphorin 3F(SEMA3F)具有排斥神经节轴突和调节神经系统发育的功能。近年研究发现,作为候选的抑癌基因,SEMA3F及其受体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中,通过调节瘤细胞及内皮细胞的增殖、凋亡、黏附、迁移来影响... 神经生物学研究显示轴突导向分子Semaphorin 3F(SEMA3F)具有排斥神经节轴突和调节神经系统发育的功能。近年研究发现,作为候选的抑癌基因,SEMA3F及其受体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中,通过调节瘤细胞及内皮细胞的增殖、凋亡、黏附、迁移来影响肿瘤的生长与脉管生成,并提示其可能与肿瘤内神经生成与神经浸润关系密切。该文现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SEMA3F 抑癌基因 脉管生成 神经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