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曼 巩勋 +25 位作者 唐晓颇 刘宏潇 刘健 何东仪 张俊莉 李振彬 黄清春 王新昌 吴庆军 方勇飞 汪悦 陈适 蒋红 高明利 刘维 刘英 李泽光 赵钟文 王成武 刘维超 王海东 娄玉钤 孟庆良 阮崇杰 谢雁鸣 姜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优化并修订"基于中国人报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结局(PRO)量表"。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通过开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进行原PRO量表应用评估,运用描述性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 目的:优化并修订"基于中国人报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结局(PRO)量表"。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通过开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进行原PRO量表应用评估,运用描述性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条目优化、权重分配、评分方法、活动分级等优化量表。结果:共纳入来自全国19个省市23家医疗机构的1868例患者进行量表应用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将原条目进行删减、合并,拟合PRO总分与各条目的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修订后PRO总分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初步的活动度分为4个等级。优化后的PRO量表总体Cronbachα值为0.756,折半信度为0.733,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53.199%。结论:优化后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较原量表更加简洁、实用性及操作性更强,有待于进一临床推广应用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量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成人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治远 何国祥 +6 位作者 舒茂琴 胡厚源 张平 郭燕丽 仝识非 冉擘力 刘建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探讨多孔型ASD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方法:先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多孔型ASD,后在局部麻醉下用测量球囊进行试封堵,同时用心脏超声检测试封堵时两ASD闭合情况及孔间距,并... 目的:通过对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探讨多孔型ASD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方法:先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多孔型ASD,后在局部麻醉下用测量球囊进行试封堵,同时用心脏超声检测试封堵时两ASD闭合情况及孔间距,并确定置入封堵器数量及大小,术后用心脏超声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全组6例双孔型ASD患者中2例分别置入2个封堵器,4例置入1个封堵器。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4例无残余分流,1例随访2年虽仍有少许残余分流,但自觉症状好转,心影缩小。另1例术后1个月因残余分流而被迫手术取出。 结论:经导管封堵成人多孔型ASD安全、有效,对两ASD相距较远者应放置2个封堵器,对两ASD相距较近者则可用1个封堵器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 封堵器 孔型房间隔缺损 置入 经导管封堵 心脏超声 术后 用心 结论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舒茂琴 何国祥 +2 位作者 宋治远 王敏中 司良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并探讨常规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2例临床疑有CHD的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3组:冠状动脉狭窄≥50.0%为CHD组(32例),冠状动脉狭...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并探讨常规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2例临床疑有CHD的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3组:冠状动脉狭窄≥50.0%为CHD组(32例),冠状动脉狭窄<50.0%或正常并除外X综合征者为非CHD组(31例),符合X综合征者为X组(9例);并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结果:普通和动态心电图诊断CH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似均约为45.0%和60.0%。CHD组中28.1%有典型心绞痛,71.9%为单支血管病变,其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积分为6.14±4.12,其中绝经和危险因素≥2个者占80.0%以上,相反非CHD组和X组约占30.0%。结论:女性CHD患者心绞痛不典型且冠状动脉病变较轻,多发生于绝经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介导抑制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的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兵 何国祥 +3 位作者 李德 刘建平 姜大春 黎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局部转染带有大鼠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pAdCMV/AT2R)或空载腺病毒转染 (pAd-GFP),分正常组(6只)、未转染组(18只)、pad-GFP组(18只)...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局部转染带有大鼠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pAdCMV/AT2R)或空载腺病毒转染 (pAd-GFP),分正常组(6只)、未转染组(18只)、pad-GFP组(18只)、pAdCMV/AT2R组(18只)。于术后7、14、21天取材,用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R)、AT2R、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在大鼠颈动脉壁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未转染组和pad-GFP组AT1R、AT2R、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的7、14、21天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AdCMV/AT2R组AT2R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未转染组和pAd-GFP组(P<0.01),胞外调控激酶1和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的表达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pAd-GFP组(P<0.01),而AT1R的表达在未转染组、pAd-GFP组、pAdCMV/AT2R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T2R灭活AT1R激活的胞外调控激酶1和2,降低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表达,可能是AT2R介导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胞外调控激酶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 新生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婷 匡剑韧 魏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T2DM患者240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01例。(1)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血压组(80例)和非杓型血压组(160例);(2)根据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T2DM患者240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01例。(1)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血压组(80例)和非杓型血压组(160例);(2)根据有无CAS,分为硬化者(119例)和非硬化者(121例),比较组间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昼间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昼间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的差异,并分析CAS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杓型血压组比较,非杓型血压组Hcy(μmol/L,16.41.0±8.08 vs 12.55±4.07)、CIMT(mm,1.00±0.59vs 0.80±0.30)、24 h SBP[mm Hg(1 mm Hg=0.133 k Pa),138.7±19.2 vs 127.5±15.6]、d SBP(mm Hg,139.4±19.2vs 132.0±16.2)、n SBP(mm Hg,136.4±20.0 vs 113.8±15.0)、n DBP(mm Hg,74.0±12.0 vs 64.9±9.8)均明显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Hcy(β=0.011;P<0.01)、n SBP(β=0.021;P<0.01)、n DBP(β=0.018;P<0.01)是血压节律改变的影响因素;与非硬化者比较,硬化者CIMT(mm,1.18±0.65 vs 0.69±0.72)、年龄(岁,62.33±12.02vs 59.17±10.80)、24 h SBP(mm Hg,138.2±18.2 vs 131.9±18.9)、d SBP(mm Hg,139.5±18.4 vs 134.4±18.5)、nS BP(mmH g,133.9±20.7 vs 123.9±20.9)、nD BP(mmH g,73.3±12.8 vs 68.6±11.0)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硬化者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4.00±7.89 vs 7.66±7.36)]、夜间舒张压下降率[DBPF(%),5.95±8.44 vs 10.19±8.67)]明显低于非硬化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比值比(OR)=2.204];P<0.05)、nD BP(OR=2.357;P<0.05)、SBPF(OR=2.562;P<0.01)是CAS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CIMT与年龄呈正相关(r=0.195,P<0.05),CIMT与SBPF呈负相关(r=-0.191,P<0.01)。结论:非杓型血压节律的T2DM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非杓型血压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恢复血压节律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测 被引量:8
6
作者 卞薇 陈爽 +2 位作者 王贞 廖明燕 周小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4期45-48,共4页
目的检测中文版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Questionnaire,ASQE)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系统的前译-回译形成中文版ASQE,并对119例斜弱视患者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ASQE共5个维度26个条... 目的检测中文版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Questionnaire,ASQE)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系统的前译-回译形成中文版ASQE,并对119例斜弱视患者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ASQE共5个维度26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6,重测信度为0.725~1.000,折半信度为0.893。各维度得分和量表总分相关(r=0.576~0.857,均P<0.01),因子分析提取了6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各条目载荷0.387~0.889,6个因子累积解释了66.697%的变异。结论中文版ASQE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中国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 斜弱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 弱视 斜视 生活质量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12/慢病毒重组体对结肠癌干细胞“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尹晓玲 王正中 +3 位作者 赵银晶 陈华俊 杨晓琼 梁后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观察其在结肠癌干细胞(Cancerstem cell,CSC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为后续动物试验做准备。方法:PCR扩增pORF-hIL-12质粒获得IL-12基因,通过双酶切及连接后构建IL-12...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观察其在结肠癌干细胞(Cancerstem cell,CSC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为后续动物试验做准备。方法:PCR扩增pORF-hIL-12质粒获得IL-12基因,通过双酶切及连接后构建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分离鉴定结肠CSCs,将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转染结肠CSCs建立IL-12过表达模型,检测IL-12在结肠CSCs的表达及对结肠CSCs"干性"的影响。结果:PCR、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构建正确,流式细胞仪成功分选出CD133+CD44+SW480结肠CSCs,IL-12/慢病毒转染结肠CSCs后,RT-PCR及West-ern blot证实结肠CSCs培养上清均有IL-12表达,IL-12抑制结肠CSCs自我更新,促进其分化。结论: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能在结肠CSCs中稳定表达并能抑制结肠CSCs自我更新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12重组体 构建 癌症干细胞 表达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素质训练对军队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任辉 冯正直 +1 位作者 杨国愉 宫海燕 《护理研究》 2005年第4期584-585,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队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特征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对参加军政素质训练的 13 8名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测试 ,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前后比较。 [结果 ]心理素质训... [目的 ]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队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特征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对参加军政素质训练的 13 8名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测试 ,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前后比较。 [结果 ]心理素质训练后SCL -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训练前 ,应对方式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训练前。[结论 ]对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能显著提高军队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改善应对方式 ,有利于军队聘用护士积极适应军队医院工作环境 ,确保军队医院各项任务的良好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聘用护士 心理训练 军政素质训练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得佳凝胶治疗垂体后叶素致皮肤溃疡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游建萍 张晓苇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2期2160-2160,共1页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凝胶治疗 皮肤溃疡 局部 外渗 供血不足 微循环 常用药 用量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脑氧饱和度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鑫 鲜继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9期2749-2751,共3页
[目的]研究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NIRS)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脑氧饱和度(rSO2)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诊断明确的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人64例,其中颅脑外伤47例、脑出血17例。病人经右侧桡动脉... [目的]研究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NIRS)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脑氧饱和度(rSO2)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诊断明确的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人64例,其中颅脑外伤47例、脑出血17例。病人经右侧桡动脉留置动脉留置针,在安静平卧状态下,给予入组病人人工鼻吸氧(氧流量为2L/min),开始心电监护和NIRS持续监测,5min后抽取右侧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调节吸氧流量为4L/min、6L/min,5min后再次抽取右侧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分析不同吸氧流量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吸氧4L/min、6L/min时rSO2和PaO2两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吸氧2L/min时(P<0.01),吸氧6L/min时rSO2和PaO2两个指标显著高于吸氧4L/min时(P<0.05);吸氧2L/min、4L/min、6L/min时SaO2、PaO2、SpO2指标相关(P<0.01),rSO2与SaO2、PaO2、SPO2无相关性(P>0.05)。[结论]NIRS能准确监测脑组织局部氧饱和度,客观地评价脑组织的氧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病人 重症监护 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 脑组织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化疗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毕延芹 《护理研究》 2002年第2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环磷酰胺 肿瘤 化疗 并发症 出血性膀胱炎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配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富英 卓宏 +1 位作者 曾俊 夏锋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1-12,共2页
总结12例肝切除术患者术中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的应用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充分的各项准备,熟悉闭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水媒射频切割闭舍器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骨架与心力衰竭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红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细胞骨架系统作为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完整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年来因其与心力衰竭的密切关系而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和重视。本文就微管蛋白、中间丝结蛋白。
关键词 细胞骨架 心力衰竭 重构 细胞骨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意义
14
作者 宋治远 张志辉 +4 位作者 李永华 仝识非 刘建平 冉擘力 庄国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4天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由电脑自动分析并经心电专业人员校正,得出心率变异性的各...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4天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由电脑自动分析并经心电专业人员校正,得出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指标;另按心脏超声测得的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值将165例患者分为Qp/Qs〈1.5组与Qp/Qs≥1.5组并进行对比分析。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前1天、术后第4天的RR间期、SDNN及SDANN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术前1天的rMSSD则显著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1天比较,术后第4天RR间期、SDNN及SDANN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室间隔缺损患者QP/QS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按Qp/Qs分组后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前1天Qp/Qs〈1.5组、Qp/Qs≥1.5组患者的RR问期、SDNN及SDANN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rMSSD则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后第4天Qp/Qs〈1.5组患者的SDNN及SDANN降低,而rMSSD、PNN50则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Qp/Qs≥1.5组患者的RR间期、SDNN及SDANN也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术后第4天与术前1天比较,Qp/Qs〈1.5组患者SDNN及SDANN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Qp/Qs≥1.5组RR间期、SDNN及SDANN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rMSSD则降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研究先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心率变异性降低的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介入治疗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氧疗用于高原失血性休克的安全时限研究
15
作者 董燕 王仙园 +1 位作者 周娟 郑江 《护理研究》 2004年第9期1527-152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作用的安全时限。[方法 ] 1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5 .3 3kPa ,实验组给予 80 %氧吸入和抗休...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作用的安全时限。[方法 ] 1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5 .3 3kPa ,实验组给予 80 %氧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 ,观察两组MAP、氧分压 (PaO2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的变化 ,并观察治疗后 4h、8h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PaO2 、PaCO2 、MAP分别在治疗后明显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两组血浆MDA、SOD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 8h ,实验组家兔的肺间质局部稍增厚 ,对照组肺间质增厚不明显。 [结论 ]持续高浓度氧疗 8h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是相对安全的 ,超过 8h可能会出现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氧疗 高原失血性休克 安全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螺旋CT检查的护理配合
16
作者 刘丽娟 王霞 +1 位作者 胡珊珊 刘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 造影剂 静脉输液针 血管成像 呼吸控制 平静呼吸 皮下组织坏死 肘正中静脉 幽闭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毕延芹 《护理研究》 2005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临床观察 多脏器 全身性 发病 胎传梅毒 趋势 过程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眼器的制作及应用
18
作者 谭明琼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2期4310-4310,共1页
很多眼科病人术后需要进行术眼光感的判断,但在判断术眼是否存在光感的同时健眼必须遮蔽。目前临床主要用手指或者病人的棉被遮蔽健眼,弊端在于指缝漏光,病人健眼看到的光源会误认为是患眼看到的,产生假性结果,另外病人的被子不卫生容... 很多眼科病人术后需要进行术眼光感的判断,但在判断术眼是否存在光感的同时健眼必须遮蔽。目前临床主要用手指或者病人的棉被遮蔽健眼,弊端在于指缝漏光,病人健眼看到的光源会误认为是患眼看到的,产生假性结果,另外病人的被子不卫生容易继发眼部感染,而且整个操作过程不规范。因此设计制作了遮眼器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眼器 制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