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单兵急救包发展演进与功能架构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商之涵 张洁 +3 位作者 王玮莉 张蓉 赵月琳 高爽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95,99,共4页
现代战争向全纵深、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化发展,高科技、高性能致伤性武器的应用将导致战场上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伤员,负伤后10 min内是否获得有效救治是影响死亡率的首要因素[1-2]。单兵急救包作为战救必需品,能及时提供紧急、高效的医... 现代战争向全纵深、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化发展,高科技、高性能致伤性武器的应用将导致战场上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伤员,负伤后10 min内是否获得有效救治是影响死亡率的首要因素[1-2]。单兵急救包作为战救必需品,能及时提供紧急、高效的医疗支持和保障,对于士兵的安全和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等北约成员国经历二战、越战等阶段,已形成单兵急救包的模块化设计策略,且其中的“重伤急救”需求和功能日益突出,相应组件也不断改良迭代[3]。近年来,我军战伤救治理念不断更新,陆续研制了相应新式单兵急救包装备。本文旨在通过对以美军为代表的国外单兵急救包研究现状展开综述,分析我军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架构 现代战争 伤员救治 单兵急救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与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韦伟 李巍 +4 位作者 贾宁 佟海锋 杜大勇 石丽威 刘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753-3757,共5页
背景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静息型心绞痛,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的提高,CSF的检出率逐渐... 背景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静息型心绞痛,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的提高,CSF的检出率逐渐增高,但国内外对早发CSF机制、青年CSF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较少。目的初步探讨青年CSF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老年CSF患者相比较,为探索早发CSF机制提供方向与思路。方法连续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心内科住院经CAG诊断为CSF的青年(18岁≤年龄<45岁)患者86例作为青年组,随机抽取同期≥65岁的CSF患者88例作为老年组。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诊断,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和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平均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低于老年组,男性比例、BMI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支数以单支为主(58.1%),老年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支数以三支为主(45.5%);两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支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21,P<0.001)。青年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总数为137个,老年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总数为199个;两组患者CSF累及血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6,P=0.644)。青年组患者三酰甘油(TG)、血尿酸(S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水平高于老年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与老年CSF患者相比,青年CSF患者中男性多,BMI高,CSF累及血管个数少,TG、SUA、hs-CRP、ET-1水平较高,而高血压、糖尿病比例较低。提示代谢异常、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青年CSF的发病更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临床特点 青年人 老年人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下军事训练致新兵横纹肌溶解及相关脏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建 张昕 +6 位作者 刘赫男 周伯宁 李影 焦阳 刘冰 郑小来 付振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训练环境对新兵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新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横纹肌溶解和相关脏器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选择两地新兵500名,均为男性,年龄(21.36±2.59)岁,按新兵所在环境分为常规环境组(北京某部,n=2...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训练环境对新兵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新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横纹肌溶解和相关脏器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选择两地新兵500名,均为男性,年龄(21.36±2.59)岁,按新兵所在环境分为常规环境组(北京某部,n=250)和高温高湿环境组(海南某部,n=250)。进行相同科目训练后4周,采集新兵的一般情况、训练前后血液及尿液学指标、心电图检查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温高湿环境组炎症反应、心肌损伤、肌肉损伤、肝损伤、肾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45.76%、3.39%、12.71%、25.42%、12.71%,较常规环境组显著增加(P<0.05)。高温高湿环境组新兵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非特异ST-T变化、左室高电压、短PR间期的发生率分别为6.78%、5.93%、8.47%、6.78%、2.54%,显著高于常规环境组(P<0.05)。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新兵军事训练后更易出现炎性反应、心肌损伤、肌肉损伤、肝损伤、肾损伤以及心电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 高温 高湿 横纹肌溶解 脏器损伤 心电图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循环血液动力学研究:Willis环定常流力学模型 被引量:24
4
作者 丁光宏 覃开荣 +1 位作者 高健 王小冬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8-95,共8页
脑循环系统因为Wilis环的存在而具有其特殊的血液动力学特性。脑Wilis环是一个具有四端输入的网络系统。本文依据人体Wilis环的解剖结构,提出一个模拟脑循环定常流的集中参数模型及其控制方程。通过对正常人和几种疾病... 脑循环系统因为Wilis环的存在而具有其特殊的血液动力学特性。脑Wilis环是一个具有四端输入的网络系统。本文依据人体Wilis环的解剖结构,提出一个模拟脑循环定常流的集中参数模型及其控制方程。通过对正常人和几种疾病患者的脑循环模拟发现,理论模型提供的结论和生理病理现象完全一致。本模型将为进一步研究Wilis环的血液动力学特性及检测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循环 血液动力学 模型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前列腺及其邻近肿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武 吕国荣 +10 位作者 冉维强 贾建文 史旭东 陈剑昂 杨文质 陈忠新 赵蕊 唐素恩 丁丽华 冯麟增 李志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3期2-4,共3页
1987年Ragde等首次将自动活检装置(Automatic Biopsy Device,简称ABD)用于超声引导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组织学活检,认为对于前列腺肿瘤的诊断,鉴别和癌分期有其独到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有关此项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尚无报... 1987年Ragde等首次将自动活检装置(Automatic Biopsy Device,简称ABD)用于超声引导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组织学活检,认为对于前列腺肿瘤的诊断,鉴别和癌分期有其独到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有关此项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尚无报道。我院1991年以来开展超声引导自动活检110余例,已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活检 经直肠 低回声 直肠指诊 病变活检 超声检查 活检枪 移行区 热敏记录仪 直肠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晚期病人家属临床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洁 孙小茹 +3 位作者 于莉 肖晓虹 李重先 皋文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92-3197,共6页
[目的]探讨癌症晚期病人家属决策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1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2例癌症晚期病人的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录音,根据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影响癌症晚期病人家属临床决策因... [目的]探讨癌症晚期病人家属决策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1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2例癌症晚期病人的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录音,根据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影响癌症晚期病人家属临床决策因素的4个主题:病人因素、家庭因素、医疗相关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了解影响家属临床决策的因素,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维护病人的基本权利,提升癌症晚期病人生存质量,促进医疗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家属 临床决策 影响因素 病人因素 家庭因素 医疗因素 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半切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田纪伟 李家顺 +3 位作者 贾连顺 叶晓健 高岱峰 赵书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脊髓半切伤(hSCI)后脊髓远端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意义,并探讨反应性胶质化在脊髓半切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n=5),正常对照组、脊髓半切伤后1d、4d、7d和14d组。用免疫组化及图... 目的:研究脊髓半切伤(hSCI)后脊髓远端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意义,并探讨反应性胶质化在脊髓半切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n=5),正常对照组、脊髓半切伤后1d、4d、7d和14d组。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用大鼠综合行为评分(CBS)对各组评分。结果:hSCI后远端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1~14d呈进行性增高,损伤各组CBS1~14d呈降低趋势,两指标有显著性相关性(r=-0.05,P<0.01)。结论:hSCI后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其反应性胶质化对脊髓再生和修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半切伤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反应性胶质化 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腰椎轴向负荷装置MR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
8
作者 房星宇 李佳林 +7 位作者 秦景春 朱博 张彬 韩巍 吕苇 张艺军 唐志全 张金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新型腰椎轴向负荷装置轴向负荷MRI(alMR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价值。方法对87例临床疑诊LSS患者依次采集传统MRI(cMRI)及基于新型轴向负荷装置的alMRI,对比2种图像中L_(3-4)、L_(4-5)及L_(5)-S_(1)椎间隙硬膜囊横截面积... 目的观察基于新型腰椎轴向负荷装置轴向负荷MRI(alMRI)诊断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价值。方法对87例临床疑诊LSS患者依次采集传统MRI(cMRI)及基于新型轴向负荷装置的alMRI,对比2种图像中L_(3-4)、L_(4-5)及L_(5)-S_(1)椎间隙硬膜囊横截面积(DSCA)、椎管矢状径(SVCD)、椎间盘高度(DH)及黄韧带厚度(LFT)的差异,分析施加轴向负荷前后上述参数差值的相关性,统计椎管相对狭窄、绝对狭窄、DSCA明显缩小(缩小>15 mm^(2))、椎间盘突出及膨出、黄韧带肥厚、椎管内滑膜囊肿及椎间孔狭窄椎间隙的数量。结果cMRI与alMRI中,L_(3-4)、L_(4-5)及L_(5)-S_(1)的DSCA、SVCD、DH及F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施加轴向负荷前后DSCA差值分别与SVCD、DH及LFT差值呈高度、高度及弱相关(r_(s)=0.72、0.66、0.29,P均<0.01)。87例261个椎间隙中,cMRI显示椎管相对狭窄128个,椎管绝对狭窄5个,无DSCA明显缩小,椎间盘突出66个,椎间盘膨出145个,黄韧带肥厚39个,椎管内滑膜囊肿5个,椎间孔狭窄113个,alMRI分别显示为155、28、29、86、176、53、10及132个椎间隙;cMRI显示501个、alMRI显示669个椎间隙存在LSS相关异常指标,后者较前者增加33.53%(168/501)。结论基于新型腰椎轴向负荷装置的alMRI有助于诊断L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磁共振成像 轴向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教育在脑卒中病人恢复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龙春鹂 卢岳青 汪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85-2087,共3页
综述了同伴教育的实施模式及同伴教育在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同伴教育在我国脑卒中恢复期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 同伴教育 恢复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AO通过CD147/MMPs通路诱导巨噬细胞活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奇林 薛毅 +4 位作者 赖晓辉 杜大勇 柳杨 张涛 李运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6,共6页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进展,现研究发现,在临床上其与斑块稳定性存在密切联系,但其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进展,现研究发现,在临床上其与斑块稳定性存在密切联系,但其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目前研究认为与斑块稳定性高度相关的信号通路,能通过削弱纤维帽的厚度等方式促进斑块不稳定性,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本研究通过TMAO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细胞模型,观察对CD147、MMP2以及MMP9的影响,并进一步使用siRNA转染的方法构建CD 147基因沉默模型,探讨CD147与MMP2、MMP9的相互作用关系。RT-q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发现,CD147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基因表达水平上无明显变化,但在蛋白质水平上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MMP2、MMP9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出现表达增加(P<0.05);进一步在经CD 147 siRNA转染的细胞为对象的实验中发现,CD147、MMP2、MMP9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综上可得出结论,TMAO可以显著增加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MMP2、MMP9的表达,且这一作用可能部分通过CD147/MMPs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斑块稳定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粥样硬化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对新西兰兔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涛 蒋知新 +3 位作者 杜大勇 柳杨 李巍 李运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3,共9页
目的探究秋水仙碱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3月龄,按空白对照组(n=8)、模型组(n=8)、秋水仙碱组(n=8)、匹伐他汀组(n=8)进行分组。实验组高脂饲料诱导2周后行颈动脉液氮冻伤,术... 目的探究秋水仙碱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3月龄,按空白对照组(n=8)、模型组(n=8)、秋水仙碱组(n=8)、匹伐他汀组(n=8)进行分组。实验组高脂饲料诱导2周后行颈动脉液氮冻伤,术后8周和术后12周分别检测兔血清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表达水平。术后12周处死,取颈动脉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斑块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coactivator-1α,PGC-1α)基因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斑块内p-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并做p-AMPK、SIRT1、PGC-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斑块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评估斑块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2周时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匹伐他汀组血脂水平、炎症指标较同时期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秋水仙碱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hsCRP、IL-6明显降低(P<0.05)。液氮冻伤术后均可见内膜增生,模型组可见典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斑块内及增生内膜可见p-AMPK、SIRT1、PGC-1α的表达增加,其中秋水仙碱组表达最高(P<0.05)。IVUS观察发现模型组颈动脉管腔中重度狭窄,伴有斑块破裂及内膜下血肿,而秋水仙碱组、匹伐他汀组仅表现为管腔中度狭窄,无斑块破裂征象;与模型组、匹伐他汀组相比秋水仙碱组MDA含量下降、SOD活性上升。结论秋水仙碱能够延缓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脂蛋白活性和胆固醇吸收,活化AMPK从而激活去乙酰化酶,增加SIRT1、PGC-1α表达,提高斑块炎症因子释放阈值,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斑块稳定性 AMPK SIRT1 PGC-1Α 动脉粥样硬化 液氮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