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军医大学近20年发表论文情况分析──据1979~200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春辉 夏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8-880,共3页
本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收录第一军医大学1979~2000年的论文分4个阶段从年代、刊载期 刊、著者及其合作程度、课题资助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揭示该校论文发表规律,探讨该校科研开展特点以及发展趋 ... 本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收录第一军医大学1979~2000年的论文分4个阶段从年代、刊载期 刊、著者及其合作程度、课题资助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揭示该校论文发表规律,探讨该校科研开展特点以及发展趋 势,以期对该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军医大学 发表论文 文献计量学 CBMDI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军医大学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华国 史先东 +1 位作者 耿仁文 钱冠银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5年第1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近期载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袭继红 夏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65-567,共3页
从发表论文数量、发文机构分布、核心著者群和基金论文数量等方面对学报1994~1999年刊载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和分析,考察我校科研现状、人才队伍、研究机构组成及分布范围,以期对我校学报质量的提高有所启示。
关键词 载文分析 文献计量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2000年第一军医大学获奖成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海燕 叶深溪 +2 位作者 李亦晗 李梅 王省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40-141,共2页
本文对第一军医大学十年来获奖科研成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探讨和评价了该校科研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科研成果 基金 第一军医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引文分析看馆藏建设
5
作者 谭海燕 侯家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对《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1-1995年所载论文的引文从引文能力、文献类型、语种、时序等角度进行分析,反映我校科技工作者吸收和利用文献的基本情况,以此讨论我馆馆藏满足情况,促进期刊的合理订购,加强馆藏建设。
关键词 引文分析 图书馆 馆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介绍第一军医大学张汉承教授
6
作者 陆要武 张定康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7期53-54,共2页
1990年,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眼科泪液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荣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成果一等奖,这是第一军医大学科研工作零的突破,获得该项殊荣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教授张汉承。张汉承是我国泪液学专业的奠基人,对促进国际泪液学发展... 1990年,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眼科泪液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荣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成果一等奖,这是第一军医大学科研工作零的突破,获得该项殊荣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教授张汉承。张汉承是我国泪液学专业的奠基人,对促进国际泪液学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军医大学 青光眼手术 基础研究 泪器 斜视学 第三军医大学 医学与哲学 内眼 移植学 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军医大学聘请李树贞教授为客座教授
7
作者 翟惠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3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第一军医大学 人员聘请 李树贞 客座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军医大学研究资料
8
作者 程军平 孙博 +4 位作者 陈子华 刘牧之 周长满 原林 李汉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4年第1期34-35,共2页
研究用的材料为防腐固定后,在动脉中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100具(男56,女44)。一、胃网膜动脉弓的血管(一)动脉弓吻合情况胃网膜左动脉与胃网膜右动脉多在大网膜附着缘左、中1/3交界处附近吻合成胃网膜动脉弓。有明显吻合弓存在者73例,... 研究用的材料为防腐固定后,在动脉中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100具(男56,女44)。一、胃网膜动脉弓的血管(一)动脉弓吻合情况胃网膜左动脉与胃网膜右动脉多在大网膜附着缘左、中1/3交界处附近吻合成胃网膜动脉弓。有明显吻合弓存在者73例,占73.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弓 血管 左动脉 前动脉 大网膜 胃网膜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正式出版
9
作者 朱汉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2期131-131,共1页
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在“广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处”登记注册,《第一军医大学学报》于一九八五年起正式出版,国内公开发行。《学报》的正式出版,将对我校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进一步提高《学报》自身的质量。... 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在“广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处”登记注册,《第一军医大学学报》于一九八五年起正式出版,国内公开发行。《学报》的正式出版,将对我校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进一步提高《学报》自身的质量。与此同时,《学报》编辑委员会作了相应的调整,成立了由48人组成的第二届学报编辑委员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医大学低年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蓉 张小远 +2 位作者 解亚宁 刘欢欢 冯现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军校1-3年级为主的医学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3204名军医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与地方大学生进行比较。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26%... 目的:了解军校1-3年级为主的医学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3204名军医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与地方大学生进行比较。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26%的军医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62.4%)、睡眠时间不足(48.4%),入睡困难(24.5%)和自感睡眠质量不佳(20.2%)。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军医大学学生在睡眠效率上优于地方大学生(t=18.2, P<0.01),催眠药物使用少于地方大学生(t=-7.4, P<0.01),入睡时间上(t=7.3, P>0.05)与地方大学生无明显差异,但其总的睡眠质量不如地方大学生(t=18.2,P<0.01),睡眠问题发生率高于地方大学生(t=3.1, P<0.01);不同性别比较发现,男生睡眠质量不如女生(t=1.98,P<0.05)。结论:应重视军医大学生的睡眠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睡眠质量 横断面调查 医学生 军医学院 PSQ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医大学学员与海军陆战旅战士体能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红 闫舫 +2 位作者 蔡湛宇 卢晓翠 罗海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7-478,共2页
为了解军医大学学员与某部海军陆战旅战士的体能情况,在某海军训练基地采用定量负荷试验方法,比较了196 名军医大学员和180名海军陆战旅战士的PWC170(心率为170次/min时的体力工作能力)值、VO2max(最大... 为了解军医大学学员与某部海军陆战旅战士的体能情况,在某海军训练基地采用定量负荷试验方法,比较了196 名军医大学员和180名海军陆战旅战士的PWC170(心率为170次/min时的体力工作能力)值、VO2max(最大摄氧量)以及 体力适应能力评价值。结果表明,被调查对象整体体能状况均较好,但海军陆战旅战士PWC170值、VO2max低于军医大学 员,并分析了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学生 医科 身体素质 体育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技兴校,提高军医大学办学水平
12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1年第2期38-40,共3页
我校在五十年代是一所中等军医学校。以后从北到南,经过三次搬迁,学校底子薄,基础差。1978年前全校科研课题比较少,没有承担国家、军队、地方政府的科研任务。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我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我校在五十年代是一所中等军医学校。以后从北到南,经过三次搬迁,学校底子薄,基础差。1978年前全校科研课题比较少,没有承担国家、军队、地方政府的科研任务。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我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军委的办校方针原则和总后首长的指示,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了学校建设的全面发展,教学、医疗、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短短几年,由一所普通医学院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重点高等医学院校。一、首先抓认识,逐步统一思想1.学习理论,认识科技兴校的必然性。校党委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兴校 办学水平 科研课题 学校建设 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 改革开放 科技开发 科研水平 学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王兴海 傅群武 +5 位作者 刘畅 唐雷 洪辉文 原林 黄文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提供动脉显示方案。方法 :将 1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2只 ,1组为对照组 ,其余 4组麻醉后分别灌入淀粉、水、水彩颜料 ;蛋清、油画颜料、乙酸乙酯 ;香柏油、朱砂 ;明胶、朱砂、淀粉 4种不同配制的填充...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提供动脉显示方案。方法 :将 1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2只 ,1组为对照组 ,其余 4组麻醉后分别灌入淀粉、水、水彩颜料 ;蛋清、油画颜料、乙酸乙酯 ;香柏油、朱砂 ;明胶、朱砂、淀粉 4种不同配制的填充剂 ;每组中取 1只放入 -2 0℃冰箱中冻存 ,2d后锯切观察 ,另 1只直接打开胸腹腔观察。结果 :淀粉、水、水彩颜料组有渗出 ,锯切面动静脉颜色对比明显但动脉边界不清 ;蛋清、油画颜料、乙酸乙酯锯切面对比明显 ,但动脉管腔中留有“空泡” ;香柏油、朱砂组胸腹腔动静脉对比明显 ,但锯切面有填充物渗出 ;明胶、朱砂、淀粉组锯切面干净 ,颜色对比明显 ,胸腹腔动脉饱满无渗出。结论 :明胶 +朱砂 +淀粉是数字化虚拟人体较理想的动脉显示填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 数字化虚拟人体 “虚拟中国人” VCH 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Ⅰ号”铣削前尸体材料的预处理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黄文华 原林 +8 位作者 唐雷 戴景兴 王兴海 洪辉文 傅群武 刘畅 李鉴轶 樊继宏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 :保证“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数据集的质量 ,提高数据集中血管显示的对比度。方法 :利用发泡剂将尸体有效地固定 ;对新鲜尸体行CT扫描间隔为 1mm、MRI扫描间隔为 2mm ;进行全身血管灌注。结果 :采集得到清晰的C... 目的 :保证“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数据集的质量 ,提高数据集中血管显示的对比度。方法 :利用发泡剂将尸体有效地固定 ;对新鲜尸体行CT扫描间隔为 1mm、MRI扫描间隔为 2mm ;进行全身血管灌注。结果 :采集得到清晰的CT图像 172 0幅、MRI图像 780幅 ,分别向头部灌注约2 0 0ml ,向心灌注 2 5 0 0ml填充剂。结论 :“虚拟中国人Ⅰ号”在CT、MRI图像质量方面优于VHP(VisibleHu manProject ,) ,预处理为铣削、组织切片的图像采集及将来的血管显示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虚拟中国人 VCH 固定 CT图像 MRI图像 动脉灌注 尸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VCH)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54
15
作者 唐雷 原林 +4 位作者 黄文华 王兴海 洪辉文 樊继宏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4-326,329,共4页
目的 :为 863项目“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提供人体切片建模数据采集所涉及的多项综合技术。方法 :对“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铣削加工设备的标准构件进行调研基础上 ,提出新的设计和组装方案 ,确定工艺路线 ,... 目的 :为 863项目“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提供人体切片建模数据采集所涉及的多项综合技术。方法 :对“虚拟中国人”(VirtualChineseHuman ,VCH)铣削加工设备的标准构件进行调研基础上 ,提出新的设计和组装方案 ,确定工艺路线 ,实施调试。结果 :与国际上现已报道的VHP和VKH两个数据集相比 ,新研制装置将卧姿固定和切削 ,改为立姿固定和切削 ;采取工作台上直接冻存 ,改进了异地冻存多次装夹所造成的数据丢失 ;构建了以往没能重点显示的血管系统 ;将切削间距精度由 0 .3 3mm和 0 .2mm提高到 0 .1mm .。结论 :“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采集技术 ,有更高精度、更便于操作、更真实的血管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连续切片 数据采集 V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VCH-F1)实验数据集研究报告(英文) 被引量:74
16
作者 钟世镇 原林 +20 位作者 唐雷 黄文华 戴景兴 李鉴轶 刘畅 王兴海 洪辉文 李华 罗述谦 秦笃烈 曾绍群 吴涛 张美超 吴坤成 焦培峰 陆云涛 陈浩 李培良 郜元 王彤 樊继宏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200,209,共6页
目的为建造具有东方人种特征的中国数字化虚拟人,获取中国女性人体数字图像的数据集。方法通过广州市遗体捐献中心,选取一位因食物中毒急性死亡19岁女性尸体,经CT、MRI采集图像后,在股动脉灌注红色填充剂,冷冻包埋,在JZ1500A立式铣床上,... 目的为建造具有东方人种特征的中国数字化虚拟人,获取中国女性人体数字图像的数据集。方法通过广州市遗体捐献中心,选取一位因食物中毒急性死亡19岁女性尸体,经CT、MRI采集图像后,在股动脉灌注红色填充剂,冷冻包埋,在JZ1500A立式铣床上,以400 mm刀盘切削,转速850 r/m,断面间距0.2 mm,用第三代富士数码相机摄像。结果按中国解剖学会的《中国人解剖学数据》加以评价,VCH-F1体型指数为94%,有较大的代表性。共获取断面图像8 556个,图像总像数649万,每个文件数据量为17.5 MB,VCH-F1数据集总量149.7GB。共编制6个不同版本,分别为VCH-F1(149.73GB、6.60GB、0.27GB)及VCH-F1头部数据集(1.93GB、0.67GB、0.46GB)。结论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VCH-F1在下列几个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1)尸体选材代表性较大;(2)血管标记鲜明,对后续图像配准和分割提供了良好条件;(3)立式切削较卧式切削更符合人体生理姿势;(4)本文采用的人体的冷存,一次装夹,双温冰库,大口径刀盘处理,能提高图像质量和工作效率。VCH-F1的实验数据集,在若干关键技术上有所改进和提高,构建了切削精度高,血管显示鲜明,体型代表性良好,为我国今后虚拟人体的物理化和生理化,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 血管铸形 立式切削 立式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VCH—M1)数据集研究(英文) 被引量:30
17
作者 原林 唐雷 +21 位作者 黄文华 李鉴轶 戴景兴 刘畅 吴涛 王兴海 洪辉文 张美超 焦培峰 陆云涛 吴坤成 李培良 樊继宏 郜元 王庆志 王龙江 武雷 张磊 李新安 陈英华 欧阳钧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构建男性虚拟中国人0.2 mm等间距数字图像数据集,并通过改进人体标本处理工艺,提高“虚拟中国人(男性)”数据集的质量。方法材料选自遗体捐献中心,为食物中毒急性死亡的24岁男性,经石炭酸+朱砂动脉灌注、低温盐水定型、预制冰渣倒... 目的构建男性虚拟中国人0.2 mm等间距数字图像数据集,并通过改进人体标本处理工艺,提高“虚拟中国人(男性)”数据集的质量。方法材料选自遗体捐献中心,为食物中毒急性死亡的24岁男性,经石炭酸+朱砂动脉灌注、低温盐水定型、预制冰渣倒立包埋、一次装夹、连续等间距铣削等一系列处理后,采用数码相机照相和计算机自动存储获取数据集。结果共获得分辨率为3 024×2 016象素的断面9232片,TIF格式数据集容量为161.56G。另获JPG格式数据集两个,分别为:分辨率3 024×2 016 像素,容量为8.31 G;分辨率180×120 像素,容量为0.74 G。图像组织边界清晰、肢体变形较小,断面标记明显。结论虚拟中国人男一号(VCH—M1)数据集的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为后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有关应用开发提供了质地优良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男性一号 VCH-M1 数据集 数字化虚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建模动脉灌注液浓度的选择 被引量:17
18
作者 傅群武 王兴海 +5 位作者 刘畅 洪辉文 唐雷 原林 黄文华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2-333,共2页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液选择适宜浓度。方法 :以明胶、朱砂、淀粉为灌注液 ,分别配制为低浓度组 (按 2 0 %、10 %、10 %比例配制 )、中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10 % )和高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2 0 % ) ,...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液选择适宜浓度。方法 :以明胶、朱砂、淀粉为灌注液 ,分别配制为低浓度组 (按 2 0 %、10 %、10 %比例配制 )、中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10 % )和高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2 0 % ) ,通过对大白兔的动脉灌注 ,观察动脉显示的效果。结果 :低浓度组的动脉显示过密 ,腹腔脏器红染 ,影响清晰度 ;中浓度组动脉显示良好 ;高浓度组灌注不顺畅 ,动脉显示不全。结论 :按 3 0 %明胶、10 %朱砂和 10 %淀粉的比例 ,是“虚拟中国人”动脉灌注建模的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虚拟人体 虚拟中国人 VCH 动脉灌注 灌注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图像数据的配准 被引量:20
19
作者 焦培峰 原林 +3 位作者 陆云涛 樊继宏 李鉴轶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解决中国数字化女性虚拟人图像数据三维重建前的配准问题。方法根据图像数据特点,应用基于外置标记点和基于轮廓比较的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进行参数计算,依参数对图像进行刚体变换处理完成配准。结果使用这两种方法对数据集图像进行... 目的解决中国数字化女性虚拟人图像数据三维重建前的配准问题。方法根据图像数据特点,应用基于外置标记点和基于轮廓比较的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进行参数计算,依参数对图像进行刚体变换处理完成配准。结果使用这两种方法对数据集图像进行配准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这两种方法能够实现此数据集图像的精确配准,而且具有运算量小且易于编程实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中国人 女性一号 图像数据 配准 标记点 最小二乘法 数字化虚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数据图像处理 被引量:24
20
作者 原林 黄文华 +11 位作者 唐雷 戴景兴 李鉴轶 吴涛 刘畅 樊继宏 张美超 韩耀萱 罗述谦 李华 田捷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运用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数据集 ,测试图像处理软件对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及有限元建模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等间距抽取、格式转换、图像分割、三维重建、三维显示及有限元建模等方法对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 (VCH... 目的 :运用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数据集 ,测试图像处理软件对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及有限元建模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等间距抽取、格式转换、图像分割、三维重建、三维显示及有限元建模等方法对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 (VCH—F1)部分数据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编辑了几种数据版本 ;实现了图像分割 ;重构了冠状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 ;将静态显示制成动画 ;实现了实时三维显示 ;建立了基于CT图像的局部有限元模型。结论 :虚拟人体女性一号数据集的不同压缩、格式转换能满足形态学三维重建、图像分割、实时三维显示的要求 ;CT、MRI和切削图像分割重建的骨骼模型可进行有限元建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人体 虚拟人体 图像处理 有限元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