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闽 詹丽英 +1 位作者 李志晋 朱光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412-413,共2页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效果。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为PUA1或A2期并符合寒热错杂并气滞血瘀证,经C14-尿素呼气试验测定HP感染...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效果。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为PUA1或A2期并符合寒热错杂并气滞血瘀证,经C14-尿素呼气试验测定HP感染阳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荆花组、四联组和三联组,每组各100例患者。三联组给予雷贝拉唑,疗程6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周。四联组在三联组基础上加服枸橼酸铋钾,疗程2周。荆花组在三联组基础上加服荆花胃康胶丸,疗程6周。观察治疗后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情况。结果:荆花组、三联组和四联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88%和90%,三联组与荆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组与荆花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清除率分别为95%、86%和88%,荆花组与其余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PU不仅具有较好的溃疡愈合率,而且可提高HP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幽门螺杆菌 @荆花胃康胶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训练后血尿酸、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
2
作者 邓文松 张晓云 马巧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664-1665,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军事训练后训练者的血尿酸、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某部队训练官兵60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项目的训练,观察组高强度军事训练。结果:两组在训练前指标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观察和分析军事训练后训练者的血尿酸、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某部队训练官兵60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项目的训练,观察组高强度军事训练。结果:两组在训练前指标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Oh检测水平均指标有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24h比训练前检测的指标水平高,但低于训练后Oh,而观察组比对照组指数高(P〈0.05)。结论:血尿酸、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在高强度训练后有明显升高,可作为指向因高强度训练导致肾损伤的依据,具有临床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 血尿酸 Β2微球蛋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杆菌院内感染率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3
作者 马巧玲 邓文松 张晓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变形杆菌的感染率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检验科2010—2015年检出的190株变形杆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统计分析。结果:190株变形杆菌ESBLs的检出率为10.5%,对氨苄... 目的了解本院变形杆菌的感染率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检验科2010—2015年检出的190株变形杆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统计分析。结果:190株变形杆菌ESBLs的检出率为10.5%,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为47.996和47.4%;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介于13.7%-23.2%之间;而对三四代头孢、氨曲南、头霉素类、阿米卡星、加酶抑制剂复合药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此外普通变形杆菌和潘尼变形杆菌的耐药率和产酶率高于奇异变形杆菌。结论: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和产酶率也可能存在种间差异,应持续对变形杆耐药性和产ESBLs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杆菌 感染率 耐药性 院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转运蛋白-4在乳腺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毛英 黄湖南 +2 位作者 王建荣 桂雄建 吴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16-1820,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测FABP4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不同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FA... 目的探讨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测FABP4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不同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FABP4表达和分泌的情况。用shRNA敲低FABP4或用慢病毒过表达FABP4,观察其对乳腺癌侵袭转移的情况。ELISA检测敲低或过表达FABP4对乳腺癌细胞分泌IL-33的影响,并在体内外实验中观察IL-33中和抗体(IL-33 nAb)对FABP4诱导的乳腺癌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FABP4表达较原位癌的高,高转移乳腺癌细胞中FABP4表达和分泌较低转移的显著增多;敲低MDA-MB-231细胞FABP4表达后,其侵袭转移能力减弱,而过表达FABP4后,MCF-7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敲低或过表达FABP4后,可分别抑制或促进乳腺癌细胞分泌IL-33;用IL-33 nAb可抑制MDA-MB-231细胞或过表达FABP4的MCF-7细胞的体外和体内侵袭转移能力。结论 FABP4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机制可能是促进乳腺癌细胞IL-33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转移 脂肪酸转运蛋白4 白介素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P4通过上调GLUT1表达和有氧糖酵解促进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克强 戴文鹏 +2 位作者 黄湖南 车河龙 邓小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肠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侵袭转移能力肠癌细胞中FABP4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使用siRN... 目的:探讨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在肠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侵袭转移能力肠癌细胞中FABP4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使用siRNA技术干扰HT29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表达,检测肠癌细胞葡萄糖摄取、乳酸脱氢酶含量、乳酸生成水平。结果:在高转移性肠癌细胞系HTCC116、SW620、Lovo的培养基上清和细胞中,FABP4表达显著高于低转移性肠癌细胞系HT29、Colo-2、SW116。用hrFABP4处理的HT29,其侵袭能力增强;而用FABP4抑制剂BMS处理的HTC116,其侵袭能力被明显抑制。过表达hrFABP4促进肠癌细胞中GLUT1的表达和有氧糖酵解。下调GLUT1或抑制有氧糖酵解能够削弱hrFABP4引起的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结论:FABP4可促进肠癌细胞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GLUT1表达,进而诱导有氧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转移 脂肪酸转运蛋白4 有氧糖酵解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P73与Hcy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晖 谭丽文 张晓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29-1529,共1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血清中的GP73和Hcy水平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到我院做健康检查的34例体检者进行各项目指标对比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GP73和... 目的研究和分析血清中的GP73和Hcy水平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到我院做健康检查的34例体检者进行各项目指标对比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GP73和Hcy水平均比健康体检者高(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GP73和Hcy水平的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病灶程度,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GP73 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尿的低张力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蓉 夏维木 刘定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3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低张力 围术期护理 肛门括约肌 泌尿系恶性肿瘤 膀胱癌病人 控尿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c
8
作者 江瑶 张晓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95-1495,共1页
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随机抽取5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检验分析仪检测未溶血、轻度溶血、重度溶血标本,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有检测指标中,ca、Mg... 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随机抽取5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检验分析仪检测未溶血、轻度溶血、重度溶血标本,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有检测指标中,ca、Mg、IgA、IgM、TG、TCH、LDLC、TBA、CRP、K、Na、C1等12项指标在溶血前、轻度溶血、重度溶血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O.05)。不同溶血程度对ALT、AST、ALP、Zn、IgG、TBIL、DBIL、LDH、cK、CKMB、HBDH、UREA、GLU、CRE、APOA、APOB、Fe、ASO、GGT、TP、ALB、UA等22个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与溶血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大部分生化指标的临床检验结果可产生显著性的影响,检验科人员应在临床检验时规范操作,避免溶血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标本 生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谭丽文 邹晖 张晓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12-1512,共1页
目的观察靶向治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行分组。分子靶向组(45例)术后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剂量为250 mg/d,持续服药12个月... 目的观察靶向治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行分组。分子靶向组(45例)术后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剂量为250 mg/d,持续服药12个月,传统治疗组(45例)术后进行辅助化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靶向组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方案首选吉非替尼,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安全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