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脉利颗粒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小刚 杨东东 +10 位作者 胡波 周成芳 李文涛 庄慧魁 周佩洋 汪青松 陈会茹 宋颖民 宋冬晶 崔建忠 王化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0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5月-2018年3月前瞻性入组13家研究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加用脑脉利颗粒模拟剂治疗20...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5月-2018年3月前瞻性入组13家研究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加用脑脉利颗粒模拟剂治疗20 d,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脉利颗粒(每次10 g,每天3次)口服,治疗20 d。治疗后30 d、60 d和90 d随访评估患者的NIHSS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90 d随访评估mRS,以mRS≤2分为功能独立。比较两组上述治疗指标的差异,并比较两组90 d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TI A)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共入组190例患者,排除脱落患者,共187例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其中治疗组93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90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54±2.16分vs 3.84±3.08分,P=0.006),60 d(86.08±17.24分vs 82.61±16.91分,P=0.031)及90 d BI评分(89.62±13.50分vs 83.78±17.08分,P=0.004)高于对照组;90 d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0例和42例完成mRS评分,治疗组功能独立率高于对照组(70.00%vs 45.24%,P=0.016)。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脉利颗粒能有效减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残障,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残障 脑脉利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在老年痴呆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吞咽困难的改善 被引量:3
2
作者 许乃银 偶继君 +1 位作者 焦静雅 郝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老年痴呆治疗和康复疗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所有患者均行洼田饮水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吞咽功能。结果完成第2阶段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显著降低(P_均<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3周时进一步下降(P <0.05)。结论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压力温度刺激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效果较明显,且能积极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压力温度刺激训练 老年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