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负荷压气机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数值仿真与拓扑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学德
赵小虎
王路成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1-1329,共9页
为揭示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对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前后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内部流动和拓扑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叶栅流动分离的作用效果最明显的区域位于总压损失区域与主流区域的边界上...
为揭示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对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前后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内部流动和拓扑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叶栅流动分离的作用效果最明显的区域位于总压损失区域与主流区域的边界上;不同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布局,对固壁面拓扑结构以及奇点总数的影响规律不同;吸力面流向激励通过增强附面层流体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可以改善叶栅中间叶高流动特性;端壁横向激励通过抑制横向流动,抑制角区流动分离能力较强,并改变叶片展向的负荷分布;组合激励结合了吸力面流向激励和端壁横向激励的作用优势,因而提高叶栅气动性能、降低流动损失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压气机
叶栅
拓扑结构
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及其抑制叶栅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学德
赵小虎
+2 位作者
王路成
路加武
林亚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6-373,共8页
为揭示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及其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的作用效果与影响规律,利用PIV流场测试、高速纹影和压力测试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出垂直向上的冲击流动,冲击波的持续时间为80μ...
为揭示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及其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的作用效果与影响规律,利用PIV流场测试、高速纹影和压力测试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出垂直向上的冲击流动,冲击波的持续时间为80μs左右;纳秒脉冲激励能够有效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其流动控制效果随激励电压和下表面电极宽度的增大以及电极形状改变为弯曲电极而提高,可最大降低总压损失8.4%;激励频率是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端壁横向激励的最佳激励频率为4.0kHz;吸力面流向激励主要改善中间叶高流动特性,而抑制角区流动分离的能力较弱;端壁横向激励通过抑制横向流动,较大程度上减弱了低能流体在角区的积聚,抑制角区流动分离能力较强;组合激励结合了吸力面流向激励和端壁横向激励的作用优势,因而流动控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压气机
叶栅
冲击波
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膜冷却传热传质类比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建
孙冰
魏玉坤
《火箭推进》
CAS
2008年第2期31-36,共6页
应用SSTk-ω湍流模型,对三维粘性掺混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切向入射的超声速氢气膜在不同吹风比和被冷却面上的绝热温比分布,并通过冷却剂分布情况详细研究了其形成原因。计算结果表明:吹风比是决定超声速气膜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
应用SSTk-ω湍流模型,对三维粘性掺混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切向入射的超声速氢气膜在不同吹风比和被冷却面上的绝热温比分布,并通过冷却剂分布情况详细研究了其形成原因。计算结果表明:吹风比是决定超声速气膜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吹风比增大,冷却效果随之提高;不同曲率的曲面上,冷却效率的分布规律不同,凹面上冷却效果最好,这与低速气膜冷却不同;离散孔在被冷却面中心和两侧的冷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引入一定的侧向倾角使这种差异趋向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气膜冷却
数值模拟
绝热温比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负荷压气机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数值仿真与拓扑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学德
赵小虎
王路成
机构
空军
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飞行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1-132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6100
10972236)
文摘
为揭示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对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前后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内部流动和拓扑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叶栅流动分离的作用效果最明显的区域位于总压损失区域与主流区域的边界上;不同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布局,对固壁面拓扑结构以及奇点总数的影响规律不同;吸力面流向激励通过增强附面层流体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可以改善叶栅中间叶高流动特性;端壁横向激励通过抑制横向流动,抑制角区流动分离能力较强,并改变叶片展向的负荷分布;组合激励结合了吸力面流向激励和端壁横向激励的作用优势,因而提高叶栅气动性能、降低流动损失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压气机
叶栅
拓扑结构
角区
Keywords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Compressor
Cascade
Topology structure
Corner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及其抑制叶栅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学德
赵小虎
王路成
路加武
林亚明
机构
空军
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飞行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6-37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6100
10972236)
文摘
为揭示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及其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的作用效果与影响规律,利用PIV流场测试、高速纹影和压力测试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出垂直向上的冲击流动,冲击波的持续时间为80μs左右;纳秒脉冲激励能够有效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其流动控制效果随激励电压和下表面电极宽度的增大以及电极形状改变为弯曲电极而提高,可最大降低总压损失8.4%;激励频率是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端壁横向激励的最佳激励频率为4.0kHz;吸力面流向激励主要改善中间叶高流动特性,而抑制角区流动分离的能力较弱;端壁横向激励通过抑制横向流动,较大程度上减弱了低能流体在角区的积聚,抑制角区流动分离能力较强;组合激励结合了吸力面流向激励和端壁横向激励的作用优势,因而流动控制效果最好。
关键词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压气机
叶栅
冲击波
角区
Keywords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Compressor
Cascade
Shock wave
Corner
分类号
O539 [理学—等离子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膜冷却传热传质类比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建
孙冰
魏玉坤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
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飞行学院
模拟训练中心
出处
《火箭推进》
CAS
2008年第2期31-36,共6页
文摘
应用SSTk-ω湍流模型,对三维粘性掺混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切向入射的超声速氢气膜在不同吹风比和被冷却面上的绝热温比分布,并通过冷却剂分布情况详细研究了其形成原因。计算结果表明:吹风比是决定超声速气膜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吹风比增大,冷却效果随之提高;不同曲率的曲面上,冷却效率的分布规律不同,凹面上冷却效果最好,这与低速气膜冷却不同;离散孔在被冷却面中心和两侧的冷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引入一定的侧向倾角使这种差异趋向消失。
关键词
超声速
气膜冷却
数值模拟
绝热温比
传热传质
Keywords
supersonic
gaseous film coo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diabatic film cooling effectivenes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负荷压气机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数值仿真与拓扑分析
王学德
赵小虎
王路成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及其抑制叶栅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
王学德
赵小虎
王路成
路加武
林亚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气膜冷却传热传质类比研究
王建
孙冰
魏玉坤
《火箭推进》
CAS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