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死亡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运剑 赵宁 +2 位作者 夏国光 李天水 王艳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死亡预测因素。方法:收集1997年5月至2010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骨折、关节置换、脊椎疾病、骨肿瘤手术后确诊的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134例,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死亡预测因素。方法:收集1997年5月至2010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骨折、关节置换、脊椎疾病、骨肿瘤手术后确诊的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134例,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28)和存活组(n=106)。分别分析其临床症状、心电图、动脉血气、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特征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死亡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P=0.043),晕厥和血压降低发生率也高于存活组(P=0.009,P=0.041),而动脉血氧分压p(O2)低于存活组(P=0.035);心电图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SⅠQⅢTⅢ、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运动功能障碍的比例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18,P=0.030,P=0.042和P=0.038);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LT、LDH、CK-MB升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35,P=0.0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死亡预测因子包括年龄(OR1.182,95%CI1.010~1.383,P=0.036)、低氧血症(OR1.128,95% CI1.018~1.249,P=0.022)、血压降低(OR3.346,95%CI1.116~10.031,P=0.031)、右心功能不全(OR4.083,95% CI1.040~16.035,P=0.044)和CK-MB升高(OR3.466,95% CI1.054~11.400,P=0.041)。结论:骨科手术后死于急性肺栓塞者血清ALT、LDH和CK-MB升高发生率高于存活者,患者年龄、低氧血症、低血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CK-MB水平可能有助于急性PTE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骨和骨组织 手术后期间 酶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蛋白饮食治疗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缪静 李新伦 +2 位作者 黄志芳 景洪江 伦立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91-1694,共4页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高磷血症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蛋白饮食组〔16例,每日蛋白摄入量(DPI...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高磷血症患者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蛋白饮食组〔16例,每日蛋白摄入量(DPI)为0.8 g·kg-1·d-1〕、常规蛋白饮食组(12例,DPI为1.2 g·kg-1·d-1),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血清磷、血清矫正钙、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营养状况及人体测量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两组患者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蛋白饮食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蛋白饮食组患者血清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总胆固醇水平、营养不良-炎症评分及人体测量学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I为0.8 g·kg-1·d-1可降低我国MHD患者血清磷水平及钙磷乘积,且对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限制蛋白质 高磷血症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膝以下动脉病变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海涛 柴萌 +3 位作者 孙津津 黄丛春 罗惠兰 刘朝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膝以下动脉的血管病变特点及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或逆行穿刺插管,对36例患者43条患肢行对比剂跟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然后对膝以下病变动脉行球囊成型术。结果糖...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膝以下动脉的血管病变特点及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顺行或逆行穿刺插管,对36例患者43条患肢行对比剂跟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然后对膝以下病变动脉行球囊成型术。结果糖尿病足血管病变范围广,膝以下血管以重度乃至完全闭塞为主,同时累及双支及三支血管者38条,约占88.37%;43条患肢膝以下血管介入总成功率88.37%;所有手术成功患肢血流均明显改善,疼痛、麻木感缓解,皮温及ABI指数明显升高,溃疡愈合加快。结论经皮血管球囊成型术微创、安全、有效,对糖尿病足膝以下动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肢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膝以下动脉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病房乳腺癌患者输注赫赛汀的护理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可纯 张玉珍 +4 位作者 刘菊琴 张芳 董雪 颜文静 肖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86-87,共2页
目的总结日间病房乳腺癌患者输注赫赛汀的护理经验。方法建立日间病房运行模式,确立收治对象,制定规范的住院流程和输注流程,加强赫赛汀药物管理、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健康教育,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流程,加强护理管理。结果 124例乳腺癌患... 目的总结日间病房乳腺癌患者输注赫赛汀的护理经验。方法建立日间病房运行模式,确立收治对象,制定规范的住院流程和输注流程,加强赫赛汀药物管理、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健康教育,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流程,加强护理管理。结果 124例乳腺癌患者输注赫赛汀1 482例次,平均住院日为1.34 d,患者满意率98.5%。结论设立病区内日间病房收治输注赫赛汀患者,满足患者对快捷方便医疗服务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日间病房 赫赛汀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中下肢动脉造影方法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朴龙松 张海涛 +3 位作者 罗惠兰 谈维洁 齐自荣 刘朝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剂跟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36例次对比剂跟踪DSA检查,通过造影床的两次移动,先摄取注射对比剂前的下肢影像,再摄取注射后的血管图像,两者相减,得到整个... 目的探讨对比剂跟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36例次对比剂跟踪DSA检查,通过造影床的两次移动,先摄取注射对比剂前的下肢影像,再摄取注射后的血管图像,两者相减,得到整个下肢连续的动脉减影图像,并同7例次传统对比剂分段DSA检查比较,对其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DSA检查均获得成功,对比剂跟踪DSA检查结果中,34例次造影图像优良,2例次采集的图像有移动性伪影;全部患肢均存在腘动脉以下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其中23例合并股浅动脉重度病变。结论利用对比剂跟踪DSA技术,可以全面地观察糖尿病下肢多发性动脉疾病,了解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具有快捷、准确而且有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混合氧刺激脑血流SPECT对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力的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马潞娜 石静 +2 位作者 李立伟 王骁 李海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59-3561,共3页
目的:应用^99mTc—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C02混合氧吸入前后脑血流量的改变来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力(CVR)。方法:血管造影确诊为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70%~90%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1~2... 目的:应用^99mTc—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C02混合氧吸入前后脑血流量的改变来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力(CVR)。方法:血管造影确诊为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70%~90%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1~2周内分别进行1次静息^99mTc—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和1次混合氧刺激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大脑半球各部位12个区域,计算各部位感兴趣区(ROU放射性计数与小脑计数比值,≥85%为正常,〈85%为局部脑血流量(rCBF)减低;比较吸入CO2混合氧后各个ROI与静息状态下各ROI的rCBF计数与小脑比值的同一部位差值用来评价CVR。结果:各ROI吸入CO2混合氧刺激前后rCBF放射性计数与小脑比值测定出现下列4种结果:A型,静息状态下及CO2吸入负荷试验后各ROI放射性计数与小脑比值均未见明显异常者共8例(96个ROI,差值〉0);B型,静息状态下比值未见异常,CO2吸入后rCBF计数与小脑比值减低的共9例(39个ROI,差值〈0);C型,静息状态下rCBF计数减低,CO2吸入后rCBF与小脑比值更低、且计数减低范围扩大者10例(62个ROI,差值〈0);D型,静息状态下rCBF计数减低,CO2吸入刺激后rCBF与小脑比值反而升高者9例(24个ROI,差值〉0)。结论:^99mTc—ECD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静息显像结合混合氧刺激负荷显像不仅可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障碍,而且可用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后的CVR的监测,帮助临床早期识别卒中高危人群,从而早期采用相应治疗措施.预防卒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CO2刺激 脑血管储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γ干扰素分泌反应在免疫抑制患者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一 张波 +2 位作者 王安生 刘颖 李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单核细胞γ干扰素(IFN-γ)分泌反应对免疫抑制患者肺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POT的方法检测了12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12名结核病患者(结核病对照组)和12名免疫抑制合并结核病患者(免疫抑制合并结核病组)... 目的:探讨体外单核细胞γ干扰素(IFN-γ)分泌反应对免疫抑制患者肺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POT的方法检测了12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12名结核病患者(结核病对照组)和12名免疫抑制合并结核病患者(免疫抑制合并结核病组)体外单核细胞IFN-γ分泌反应。结果:健康对照组中除1人有结核病接触史者,IFN-γ分泌反应呈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结核病对照组中除1名患者痰培养证实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其IFN-γ分泌反应呈阴性外,其余均为阳性;免疫抑制合并结核病患者均为阳性。结论:体外单核细胞IFN-γ分泌反应有助于临床对免疫抑制患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干扰素Ⅱ型 诊断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微微 石进 +7 位作者 马维娅 牛俊英 裴鑫 赵秀欣 林琅 黄勇华 魏微 朱光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0-184,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分为联合溶栓组(20例)、单用rt—PA组(22例)、单用尿激酶组(18例)及对照组(21例)。联合...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分为联合溶栓组(20例)、单用rt—PA组(22例)、单用尿激酶组(18例)及对照组(21例)。联合溶栓组静脉给予rt—PA20mg,尿激酶30万-50万IU;单用rt—PA组静脉给予rt—PA0.9mg/kg;单用尿激酶组静脉给予尿激酶1万~2万IU/kg(体质量超过75kg者按75kg给药),最大剂量150万IU;未溶栓病例为对照组。主要疗效指标是观察治疗前与发病后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溶栓后出血转化、24h内再梗死及死亡等作为安全指标。结果联合溶栓组、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组及对照组的观察结果为:①NIHSS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8.1±3.6、17.9±3.6、18.0±3.4、17.3±4.0,治疗后分别为9.1±5.6、8.8±5.5、9.6±5.2、14.1±4.6,符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4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17/20)、86.4%(19/22)、83.3%(15/18)和42.9%(9/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溶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溶栓组溶栓后24h内再发脑梗死1例,出血转化1例;单用rt—PA组出血转化3例;单用尿激酶组再梗死1例,出血转化有2例,其中死亡1例。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1例。结论与单用rt—PA和单用尿激酶比较,联合低剂量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同样安全、有效,相对rt—PA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隐动脉建立糖尿病兔股动脉血管狭窄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白玲强 刘朝中 +2 位作者 田建伟 王刚 庞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06-308,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糖尿病兔股动脉损伤后血管狭窄的模型方法。方法采用四氧嘧啶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兔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手术组、对照组,手术组接受了经隐动脉途径行球囊损伤股动脉术,对照组不行球囊损伤。术后均给予普食喂养,4周处死,行H... 目的探讨建立糖尿病兔股动脉损伤后血管狭窄的模型方法。方法采用四氧嘧啶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兔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手术组、对照组,手术组接受了经隐动脉途径行球囊损伤股动脉术,对照组不行球囊损伤。术后均给予普食喂养,4周处死,行HE染色后观察血管狭窄情况。结果所有兔均完成了手术,24只存活至实验结束,平均手术时间(26±7)min,成功造成糖尿病兔股动脉狭窄模型,平均相关狭窄达(88.11±1.9)%。结论成功建立了糖尿病兔股动脉损伤后狭窄的实验模型,手术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存活率高,模型稳定,重复性好,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狭窄 疾病模型 隐动脉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I期临床试验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21
10
作者 宋建平 罗志红 刘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药物 临床试用 护理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Heymann肾炎大鼠降脂及肾脏保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广萍 刘东 李德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4-226,239,共4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Heymann肾炎大鼠调脂及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8),肾炎组(Heymann肾炎组,n=9),治疗组(Heymann肾炎+辛伐他汀6mg·kg-1·d-1,n=8),治疗10周。观察尿蛋白、血清脂质、血清肌...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Heymann肾炎大鼠调脂及肾保护作用机制。方法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8),肾炎组(Heymann肾炎组,n=9),治疗组(Heymann肾炎+辛伐他汀6mg·kg-1·d-1,n=8),治疗10周。观察尿蛋白、血清脂质、血清肌酐(SCr)、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肾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结果肾炎组大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SCr及血清脂质增高,肾皮质SOD降低,MDA水平增多,伴有严重的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伤,表达α-SMA的肾小管增多,肾间质ColⅣ表达增多,辛伐他汀治疗使血脂及SCr明显下降,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肾小管α-SMA和间质ColⅣ表达减少,但是尿蛋白以及SOD和MDA较肾炎组无改变。结论辛伐他汀在Heymann肾炎大鼠有良好的调脂作用;其肾脏保护作用与抑制肾小管上皮异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有关而非抗肾皮质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YMANN肾炎 辛伐他汀 脂质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纳米乳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巧香 王恒 +1 位作者 裴志勇 赵玉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10,共7页
目的制备并评估负载环孢菌素A-纳米乳药物(CsA-NP)联合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CsA-NP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而成。经皮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型猪AMI模型(n=17)... 目的制备并评估负载环孢菌素A-纳米乳药物(CsA-NP)联合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CsA-NP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而成。经皮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型猪AMI模型(n=17),随机分为对照组(n=5)、CsA-NP组(n=4)、ASCs组(n=4)和CsA-NP+ASCs组(n=4)4组。AMI后1周经冠状动脉内注入ASCs或生理盐水,分别在干细胞移植前和干细胞移植后8周,以延迟增强核磁共振(DE-MRI)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移植后心肌和移植细胞情况。结果干细胞移植后8周,DE-MRI显示与ASCs组比较,CsA-NP+ASCs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53.6±2.4)%比(48.3±1.8)%,P<0.05],梗死面积显著缩小[(6.2±1.7)cm3比(7.5±0.6)cm3,P<0.05],室壁厚度显著增加(P<0.05)。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sA-NP+ASCs组比ASCs组移植存活细胞增加了近3倍,并表达心肌细胞阳性标记物(cTnT、α-actin阳性);与ASCs组比较,CsA-NP+ASCs组进一步减轻梗死心肌纤维化程度,下调了Caspase-3活性,抑制了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CsA-NP增强了ASCs移植治疗小型猪AMI疗效,提高了心功能,减轻了左心室重构,可能与CsA-NP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纳米 干细胞 脂肪 凋亡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曲古霉素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强 吴晓君 +2 位作者 张玉霄 陈瑞 马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研究曲古霉素(TSA)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制备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TSA预处理心...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研究曲古霉素(TSA)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制备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TSA预处理心肌细胞,观察TSA对心肌细胞面积、3H亮氨酸掺入率、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乙酰化组蛋白3的蛋白表达水平,观察AngⅡ和TSA对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活性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ngⅡ和TSA处理后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0-6mmol/L AngⅡ作用48 h后,心肌细胞面积增加至对照组的(1.63±0.46)倍(P<0.01),而10-7mmol/L和3×10-7mmol/L TSA预处理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ngⅡ引起的心肌细胞面积增大。TSA干预也阻断了AngⅡ引起的蛋白合成速率增加以及ANP和BNP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均为P<0.05)。AngⅡ刺激心肌细胞使乙酰化组蛋白3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SA可逆转这一效应。同时TSA抑制了AngⅡ介导的磷酸化JNK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 TSA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HDAC活性增加,可能通过抑制JNK的激活而发挥抑制心室肥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 曲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房电活动的无创性标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才义 宋有城 +1 位作者 浦介麟 孙瑞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本文通过心内和心外电生理比较的方法探讨了无创性记录右房电活动的可能性。根据心内电生理记录点电位的原理和方法,以胸骨右缘第二肋间2厘米处作为阳极,右锁骨中、外1/3交点下方2厘米处为阴极,信号经生物电放大器处理,所得到的心房电... 本文通过心内和心外电生理比较的方法探讨了无创性记录右房电活动的可能性。根据心内电生理记录点电位的原理和方法,以胸骨右缘第二肋间2厘米处作为阳极,右锁骨中、外1/3交点下方2厘米处为阴极,信号经生物电放大器处理,所得到的心房电位与高位右房电位最接近,因此,可作为无创性标测右房电位的记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检查 右心房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热稀释法测定左心输出量的实验研究(摘要)
15
作者 郄晓红 卢才义 +2 位作者 毛树森 黄丛春 贾广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1期692-693,共2页
采用热稀释法测定左心输出量的实验研究(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内科郄晓红卢才义毛树森黄丛春贾广兴目前临床上对左心输出功能的判定主要采用分析左心室影像学改变的方法,即首先测量左心室在最大收缩和舒张时的径线改变... 采用热稀释法测定左心输出量的实验研究(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内科郄晓红卢才义毛树森黄丛春贾广兴目前临床上对左心输出功能的判定主要采用分析左心室影像学改变的方法,即首先测量左心室在最大收缩和舒张时的径线改变,然后通过理论或经验公式推算心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输出量 热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冰浴应激大白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毛树森 马复先 +2 位作者 纪方 刘清珍 赵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25-327,355-356,共3页
将45只表浅麻醉大白鼠均分为冰浴组、药疗组、对照组。结果发现维拉帕米(Verapamil)可减轻药疗组鼠应激时缺氧的程度;减少血小板聚集;缓解血栓素B_2(TXB_2)升高,跃进6-酮-PGF_(1α)(PGF_(1α)增加,使TXB_2/PGF_(1α)比值为1.22,接近对... 将45只表浅麻醉大白鼠均分为冰浴组、药疗组、对照组。结果发现维拉帕米(Verapamil)可减轻药疗组鼠应激时缺氧的程度;减少血小板聚集;缓解血栓素B_2(TXB_2)升高,跃进6-酮-PGF_(1α)(PGF_(1α)增加,使TXB_2/PGF_(1α)比值为1.22,接近对照组水平(1.30),与冰浴组比值为1.64形成鲜明对照;电镜检查显示Verapamil对冰浴应激引起的心肌过强收缩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这些发现提示Verapamil对保护心肌可能有多方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心肌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