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镜诊治肠道准备质量及轻微不良事件的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陈肖依 汪超 聂燕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16-3025,共10页
目的探究结肠镜诊治肠道准备质量及轻微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患者573例,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评估肠道准备质量,分为准... 目的探究结肠镜诊治肠道准备质量及轻微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患者573例,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评估肠道准备质量,分为准备不合格组112例、合格组461例;根据结肠镜诊治后30 d内轻微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106例、未发生组46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道准备不合格、结肠镜诊治后轻微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预测变量的准确性,并构建风险评分表进行分析。结果肠道准备质量合格组患者的BBPS总分高于不合格组(P<0.05);30 d内轻微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8.50%,其中肠道质量准备不合格组轻微不良事件发生率(36.61%)显著高于合格组轻微不良事件发生率(14.10%)(P<0.05)。肠道准备质量不合格的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便秘史、糖尿病、合并钙拮抗剂药物、Bristol粪便分型1~2型是肠道准备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年龄、便秘史、糖尿病、合并钙拮抗剂药物、Bristol粪便分型以及联合预测肠道准备质量不合格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诊治后轻微不良事件发生的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数量≥1、活检/息肉切除术、服用华法林是患者结肠镜诊治后轻微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数量、活检/息肉切除术、华法林以及联合预测轻微不良事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肠道准备质量不合格、结肠镜诊治后轻微不良事件构建模型中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进行赋值,总分均为100分。验证结果显示,结肠镜诊治肠道准备质量不合格及轻微不良事件的临床风险评分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二者同时发生均具有预测价值(P<0.05),其中联合预测AUC为0.880,灵敏度0.829,特异度0.707。结论结肠镜诊治肠道准备质量和诊治后轻微不良事件发生具备一定相关性。年龄≥60岁、BMI≥28 kg/m^(2)、便秘史、糖尿病、合并使用钙拮抗剂药物、Bristol粪便分型1~2型是肠道准备质量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合并使用基础疾病数量≥1、活检/息肉切除术、合并使用华法林是患者结肠镜诊治后轻微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从而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肠道准备 轻微不良事件 影响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